书城文学心海放歌
963900000007

第7章 感动诚实

真诚,首先是不去骗人,其次是不受人骗。

把握住这两点,我们大致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了。名人毕淑敏、崔永元就是例证。

一次,《北京晚报》一名记者,将采访毕淑敏的稿件在发表前发给她审阅,她在回复的邮件中写道:“我的北大心理学博士有学历、无学位,别弄错了,误导读者。”过一会儿,她又不放心地拨通记者的手机,强调:“我的博士学历事最好别写,要写一定要写实。”文章见报时,记者特意引用了她“无学位”的原话。

过了不久,《北京晚报》又电话采访崔永元。记者试探问他身体可好。没曾想他自捅“窗户纸”:“你是想问我忧郁症好了没?别顾虑,尽管问,我正想通过你们告诉更多的人,得了忧郁症不丢人、别害怕,只要吃药配合治疗就能痊愈。就说我吧,得病后主动求助心理医生,还动员妻子和女儿陪我一起住院(开放式病房),接受家庭心理辅导,你看,我就是忧郁症可治的最好例证……”

笔者与毕淑敏、崔永元至今虽未曾谋过面,但心底早把他们视为可信赖的“真诚”朋友。平时,我只关注他们的作品和节目,而今,我却默默感受到了他们的人格温暖。

的确,真诚有时会使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但即使如此,心灵深处会是宁静的。凡真诚者,心地都是透明的。真诚是一种高尚,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伟大。

感动是心灵绽放的花朵

当你认为世界是一朵花的时候,你看什么都是美丽的;当你感到世界是一片黑暗的时候,你看什么都是恐怖的。

前几天,听一位朋友宣称:“现在只有爬楼梯的时候,才有心跳加速的感觉。”言下之意,现在生活中,已经很难有什么事能让人感动的了。然而就在今天,当我把当年朱镕基总理对一个贫困百姓愧疚与自责的报道给他看时,他却流泪了。

那是在199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一次到云南视察工作。为了能更加真实地了解边疆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朱总理临时改变预先的计划与安排,自己点名要到一个偏远的山区农家去查看民情。

朱总理选择了昭通地区。经过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一户农家:两间草棚,一口水缸,几双草鞋,屋角堆着一堆土豆,除此之外,家徒四壁。朱总理关切地询问了大娘家情况:家有几口人,种植什么作物,一年收入多少,平常吃些什么等。大娘一一如实作答:一天两顿饭,早上干活前扔几个土豆到火炕中;中午回家,火炕中的土豆就是午餐;下午依然是土豆,奢侈一点就蘸点盐。全家只有一套可以勉强称为衣服的衣服,谁出远门谁穿。大娘“口无遮拦”的回答,深深震动了总理。总理面色凝重,双眉紧锁,久久不语,那双忧国忧民的眼镜湿润了。良久,他缓缓地对大娘及随行人员说:“我这个总理没当好……”并掏出随身的一些钱,交给了大娘,希望大娘购置一些衣物,添置几件生产工具,度过眼前生活上的困难。

一个国家领导人,面对百姓的艰辛流下了“自责”的泪水,这样的“自责”令人顿然起敬。这泪花,展示的是共产党人心系人民、尊重人民的本色,显示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让我们触摸到的是一颗忧国忧民之心。 相比之下,我们有些为官者缺少的正是这种“自责”,而令百姓生厌与愤慨。而朱总理常怀“有愧”之心和“自责”之意,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办事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融入到思想感情里,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真正成为“上不愧党”的好总理、 “下不愧民”的好公仆。这样的好总理,我们怎能不感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感动点”吗?事实是,不是没有“感动点”,而是我们缺少发现。

人本是有感情的动物,人的内心很容易被感动。引起人内心感动的因素很多,往往一句热情的问候,一个灿烂的微笑,就足以唤醒一颗冷漠的心。

“感动”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使心灵不会被挤压得支离破碎,使你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美好认识和执著追求。

感动点低,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内心情感比较固化,我们只顾着经营身体和物质赖以寄存的有形家园,却把信念的心灵家园荒芜了;一方面也说明,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一个内心空虚对“真情”和“炽爱”的旁观者与麻木者。倘若如此,对身边所发生的“真善美”、“假丑恶”现象,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也就“在所难免”和“顺理成章”了。

崇尚真善美,为真善美所感动、为真善美而高歌,这样的心理就会少一点阴影,这既是对自己的爱护,又是对生命的珍惜。能否做好这一点,不仅是检验一个人道德好坏的试金石,更是一个人心灵花朵是否绽放的重要标志。

感人的赠言

据国家能源局煤炭司负责人透露:我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7%左右,但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煤矿死亡总人数的70%左右。虽然近年来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但事故的总量依然偏大,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等先进国家的30~50倍。另据报载,2005年至2009年4年间,我国因矿难而吞噬矿工的性命多达2万余人,这,相当于一场小型战争死亡的人数啊!

人间万事,人命关天!

在各地矿难时有发生,给国家财产和人们生命安全带来重大损失的今天,河北金能邯矿集团阳邑矿业公司却14年安全无事故。不仅赢得了百姓的称赞,也为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阳邑矿安全生产的经验是多方面的,而他们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教育的做法,就是其中之一的灵丹妙药。

“你是家中梁,工作要思量,梁折家遭殃,生活无保障;你是妻子天,莫让天塌陷,天塌人心寒,妻儿无人管;你是父母心,牵挂重千斤,儿走他乡路,老人泪沾襟;你是儿女山,山在儿女欢……”这是阳邑矿矿长给下井作业矿工挂在煤矿井口的赠言。读后,我在深为这一高明的赠言所感动的同时,更为这位矿长情为民所动、心为民所系的做法而拍手叫好。说它高明,是因为它以充满人情味的形式与内涵,点明了安全生产对于每个人的极端重要性,凸现了企业领导者对工人的亲切关怀;既是温暖和睦的企业文化,又是矿山领导以慈母之心、夫妻之爱和儿女之情,筑起了安全生产的有效防线。每当矿工下井的时候,都会心甘情愿地接受管理,化解了了对安全章程“必须遵守”的对立情绪。这样一来,坚硬如铁的制度,就软化为润物无声的春风春雨,使“铁的规章”潜移默化地变成了矿工们的自觉行动。

“安全重于泰山”。可这“泰山”到底有多重?抽象的宣传和说教,人们容易麻木或产生反感,且感受不到与自己有多大的关系。而这种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矿工的生命安全着想,让人们能够在和谐舒缓的感受中得到启示和教育,最终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爱,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纽带。战争年代,我军的干部给战士盖被,帮战士洗脚,给伤员喂饭,为驻地老乡劈柴、挑水,用实际行动感动人心,凝聚力量。人民群众就是首先从这里认识了子弟兵,认识了我们党,认识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并很快建立了密切的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和党群关系。正是这种“骨肉亲”和“鱼水情”,才使我们的党和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用“小米加步枪”打倒了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八百万军队。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受“金钱万能”和“利欲熏心”的影响,有些单位的领导,不重视“人心”,不讲究“人情”,实施搞‘物质刺激”,信奉“金钱万能”,甚至强行“以上压下”、“以干压群”、“以官压民”、“我说你做”、“我管你服”的强制命令那一套,怎么能让人心悦诚服、肃然起敬而见到成效呢?

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做人的工作只有以讲方法、讲艺术、讲效果为途径,以关心人、体贴人、爱护人为目的,真正从理解人、关心人和爱护人出发,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沁人心田、感人肺腑,收到“春雨润物气象新”的效果。

阳邑矿矿长的感人赠言,难道不令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发人深思、深收启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