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首富
968700000003

第3章 欧洲:英格瓦·坎普拉德 (1)

把公司当“家”的人

把追逐利润的商业动机同永恒的人类社会理想结合在一起。

——英格瓦·坎普拉德坎普拉德财富超过盖茨

2004年4月5日,对于多数人来说,这只是普通的一天。

然而就在这一天,一条关于财富的报道却在世界上引发了一场“地震”:瑞典最大的财经杂志《商业周刊》称,由于受美元贬值的影响,瑞典著名家具企业“宜家”的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以近526亿美元的个人资产,超过拥有466亿美元身家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成为世界新首富。

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要知道,世界首富的宝座,比尔·盖茨已连续稳坐了十年,而这个不知道是何方神圣的英格瓦·坎普拉德的财富竟超过了比尔·盖茨。

于是,有两个人因为这件事变得异常忙碌:一个是瑞典《商业周刊》的编辑皮特森,他坚持认为自己公布的结果是正确的,“一年多以前,美元与瑞典克朗比价还在1∶9左右,而现在跌到1∶7.6上下;这一出一入,就是几十亿美元的差距。”皮特森将坎普拉德的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各种房产,再加上整个宜家公司,最终计算得出他的资产总价值约4000亿瑞典克朗,折合526亿美元,从而超过了盖茨和巴菲特。

而另一个忙碌的人是急于辟谣的宜家发言人玛瑞安·巴纳,他针锋相对地指出:自从1982年坎普拉德把宜家的所有权转移给一家荷兰的基金会后,他就不再拥有整个集团的财产了,因此并不能将宜家的资产扣到坎普拉德的身上。在辟谣的同时,玛瑞安·巴纳默认了《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关于坎普拉德财富的统计,在那张排行榜上,2004年,坎普拉德的个人净资产为185亿美元,列第13位;2005年,则上升到230亿美元,列第6位。

最终争论的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样的一位亿万富翁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相对于外面的喧嚣,争论的主角坎普拉德却是最安静的一个人,他以一种异常沉默的态度回避着人们对他财富的讨论。坎普拉德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言论:“当第一个100万到手的时候,我的确高兴得要命,但现在我已经忘记了,除了汇单上的号码,我全都忘记了。钱不能拿来当饭吃,它只是使你变得富有。对于我来说,赚钱的动力在于为了父母亲,为了自己或其他对自己来说十分重要的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就是英格瓦·坎普拉德,一个创造了商业奇迹的人。

宜家成长历程:从邮购公司到家居帝国

今天,当我们用一种平静的心态来回顾宜家与坎普拉德的成长历程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坎普拉德从小展现出的那种商业天赋,在宜家的成长史上刻下了多么深刻的痕迹。

英格瓦·坎普拉德1926年3月30日出生在瑞典南部的埃耳姆哈耳特,父亲是农场主,祖父母是德国移民,他们通过邮购的方式,获得了瑞典斯马兰的一片森林,然后定居下来。经过两代人的辛苦劳动,等到坎普拉德出生以后,他的家境已经相对富裕,不必再为生计而担忧,但由于历经曲折生活的缘故,这个家族一直保持着节俭的习惯,这也为坎普拉德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坎普拉德5岁就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商业之旅。有一天,坎普拉德的一个小伙伴想要让他陪着去买火柴,伙伴一直在抱怨,去商店的路途很远,还说宁愿自己的零花钱搭上一些,即使贵点,也不要走这么远的路去买火柴。坎普拉德记得自己家里有多余的火柴,就和小伙伴说自己可以和他做这笔买卖,于是他们就成交了——坎普拉德赚到了他生平的“第一桶金”,尽管这一桶“金”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但对于坎普拉德的一生来说意义却是如此重大。

稍长一些后,他开始骑着自行车向邻居销售火柴,那时他已体会到“规模经济”的好处,他发现以极低的价格大批量购入商品,即使以低价零售出去,也依然有利可图。与此同时,坎普拉德还在交易时注意观察邻居们的困难与需要,凡是邻居们紧缺的商品,他都会不厌其烦替他们进货,如此一来,坎普拉德既赚到了一定的利润,同时也增进了与他第一批客户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坎普拉德的生意越做越大,以至于无法再徒步沿街叫卖时,他开始了第一次转型:他用邮购的方式替代了沿街叫卖,并独创用笔记本做成邮购目录的方式来推销商品——这就是现在宜家每年都要发行数亿册的目录册的最早雏形。

17岁时,坎普拉德要到哥德堡上学了。但在临走之前,他突发奇想,想开一家公司,但当时瑞典的法律规定,开办公司者必须年满18周岁,否则必须有人提供担保。于是,小坎普拉德不顾家人让他等段时间的劝告,毅然骑着自行车赶到他叔叔家里,在叔叔的帮助下,他向郡议会递交了申请。就在这次申请中,他第一次用了“IKEA”(即现在的宜家)的字样,而这几个字的含义仅仅是他的名字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与他所成长的农场艾尔姆塔里德(Elmtaryd)和村庄阿根纳瑞德(Agunnaryd)的缩写,谁又能想到在经过几十年以后,这几个字的价值就达到了70亿美元之巨呢(2004年美国《商业周刊》的统计数据)

应该说,坎普拉德创办宜家正好遇到了最好的历史时期。当时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而战争中处于中立的瑞典虽免遭战火的洗礼,但也同样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在这样的时刻,坎普拉德敏锐地看到了家具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于是在1953年,坎普拉德决定放弃所有其他业务,专门从事低价位家具的经营,宜家家居时代由此开始。

在宜家刚开始的阶段,进展并不十分顺利。当时瑞典国内家具市场被制造与零售卡特尔垄断,它们靠彼此间的订货合同排斥新的竞争对手。于是,为了对付国内各类家具展对宜家产品的封杀,坎普拉德寻找到一家被废弃的旧厂房,并把它改造成第一个宜家仓库兼展厅,从此第一间“宜家专卖店”正式诞生。他还另辟蹊径,开创了融制造商和零售商于一体的经营方式。此举大大降低了家居产品的价格,深受消费者欢迎,宜家生意日益红火。这样的结果引来了竞争对手们更加疯狂的压制,他们限制宜家参加各种商品交易会,并且联合起来给宜家的供应商施加压力,但此时的坎普拉德早已不是小毛孩,他已懂得运用各种手段机智地绕开对手的这些限制。那时的他被称为“长七只脑袋的怪兽”,因为坎普拉德成立了一系列不同的公司,在市场上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使得竞争对手无法阻止他参加交易会。同时,他也展开了一次比一次猛烈的反击,其中最狠的一招就是在交易会上公布令竞争对手难以想像的特别价格。

自此,宜家在坎普拉德不屈不挠的带领下步步扩张,任何竞争对手都已不能让他却步,相反的,瑞典狭小的空间再也装不下坎普拉德的雄心。20世纪60年代初,坎普拉德跑到波兰寻找低成本家具生产厂家。他被波兰人优秀的木材工艺传统、对家具的鉴赏能力以及低廉的价格所打动,他的波兰之行催生了宜家第一家海外生产基地。到1963年,坎普拉德在挪威奥斯陆开了第一家瑞典以外的分店,而后业务很快发展到丹麦和瑞士。1974年,宜家又开辟了它在全球最大的德国家具市场,之后进入加拿大、荷兰市场。1985年和1987年,宜家成功打入美国和英国市场,并成功地将两个国外市场开发成了现在第一和第二大市场。

在宜家的发展道路上,每一个新阶段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但又是在一条曲折的道路上前进的。当小坎普拉德卖出第一盒火柴时,他的经商天赋便显露出来,物欲的驱动也被唤醒;当第一件邮购家具比别的小商品卖得更好时,他第一次感到一种冲动,要从街头小贩发展成为家具经销商,除了钱以外他还要很多看不到的东西。在同其他邮购公司的竞争过程中,当不断降低的价格影响到商品质量,并且使顾客对企业逐渐怀疑时,他开始认识到价格同大众需要之间的关系,接着他决定要进行一次进入家具世界的新行动,开始缔造家居王国……宜家就是这样一次次突破常规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坎普拉德就是靠这么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成为一个在商场上打不倒的巨人。

宜家“圣经”:和谐文化与独特技巧的统一

由于成功的经营,宜家现已成为众多企业研究案例中的热门话题之一,人们普遍感兴趣的问题是:到底是什么方法让两手空空的坎普拉德成为亿万富翁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宜家变成如同麦当劳、肯德基之于餐饮业,沃尔玛、家乐福之于零售业一样的家居帝国

而经过考察、研究之后,更多的企业试图导入宜家的一些门店布置方式和经营模式等,但却鲜有成功者,就像麦当劳、肯德基从来不乏模仿者,却从没有能与之相抗衡的挑战者出现——宜家能在全球五大洲37个国家迈开巨人的步伐,靠的难道仅仅是简单的复制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你可以学宜家制作同样的货架,给员工穿宜家同样的服装,开和宜家一样大的店,甚至大胆地以高薪去宜家挖人,但最终结果可能还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个中原因在于,任何简单的模仿只是局限于表面的复制,而一家成功的跨国公司征战全球,除了外部的一套完整体系外,更有其深层精髓的企业积淀,而后者恰恰是最关键,也是最难学的。

宜家给予我们的思考在于其融洽的企业文化和独特经营技巧的和谐统一,让我们来看看宜家呈现的精彩经验。

公司是家,家是公司

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企业文化是公司的精髓,也是一家公司生存壮大的根基所在。

宜家更是如此。它从半个世纪以前的一家小邮购公司发展到今天拥有190多家分公司和7.6万名员工的大型跨国企业,其间经历过抵制与封杀,经历过高速的扩张,还遇到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危机,但它始终能依靠一种坚毅的精神屹立不倒,这才是最可贵,也是最值得学习之处。

坎普拉德说:“真正的宜家精神,是依据我们的热忱,我们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成本意识,我们承担责任和乐于助人的愿望,我们的敬业精神,以及我们简洁的行为所构成的。”在他带领宜家前进的过程中,很多事情他都会亲历亲为地带头去做:他会亲自动手撰写产品的说明,因为他觉得这是直接面向顾客的平台所以必须认真对待;他会在自己的店里吃完工作餐后掏出钱包付账,因为他认为每一个员工都要培养起成本意识;而他多年来身体力行的节俭行为如今已成为每一位宜家成员的榜样,甚至是宜家成本体系坚固而不崩溃的基础。

坎普拉德的这些习惯,与他成长的经历紧密相关,但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这种品质传递给了他的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