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975400000035

第35章 天王之患 洪秀全为何仇视知识分子

公元1853年,洪秀全登基称帝后,其奢侈腐化的生活和凶暴残忍的个性为后世人所不齿。然而,除了这些举世公认的缺点之外,洪秀全还有一个更大的不利于其长远统治的缺陷,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以失败告终,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源于他这一缺陷:这就是他仇视知识分子。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他为什么要仇视知识分子呢?

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嘉应州,清嘉庆十八年农历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日)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福源水村)。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军人物,他所领导的农民运动给原本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进程。按理说,凭借着洪秀全的经历,他完全可以受到后世无数人的崇拜和敬仰,可历史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不仅没有受到后人的崇敬,而且差点成为5000年历史长河中一个遗臭万年的角色。他奢侈腐化的生活和凶暴残忍的个性,自然成为后世人攻击的焦点,然而,他仇视知识分子的态度,却备受后世知识分子的鄙视。

为了弄清洪秀全仇视知识分子背后的真实目的和动机,史学家们可谓耗费了心机。最终,史学界大致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来探寻洪秀全仇视知识分子的原因。

其一是,洪秀全这种仇视知识分子的心态与他的性格、经历和地位有关。据史料记载,洪秀全是一个极端自负而又狂妄之人。从14岁开始考秀才,一直考到30岁,总共考了4次,结果一次都没有成功。此时他已经心力交瘁,再也没有勇气继续考下去。恰巧此时他的老乡也有着与其类似的经历,于是两人一起协商,下定决心造反。经历过多次考试而不中的人造反,要是没有一点对科举、对知识分子的厌恶之情是说不过去的。

其二是,洪秀全和冯云山决定造反之后,便决定创立一个拜上帝教会来吸收教众。名为教众,实为造反者。但是,无论洪秀全和冯云山在家乡广东怎样竭力宣传,参加者寥寥无几。因为广东当时是一个比较开放、比较有文化的地方,洪秀全口中那些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天话”,不会有多少人搭理。再加上此时洪秀全行为怪诞、名声很差,更不可能赢得很多同乡的支持。最后,洪秀全在广东实在无法立足,便进入广西深山继续宣传他的“理想之国”。经过两人多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吸收到了一批教徒,但是都是一些出身寒苦的农夫。因为一般的读书者都对洪秀全这种宣传嗤之以鼻,这极大地刺激了洪秀全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成为他仇视知识分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三是,由于读书者有一些基本的是非标准和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看法,还有传统文化的正负面影响和基本的人生社会常识,难以无保留地信从荒诞胡说,总会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或多或少地表露出来。尽管洪秀全设立了非常严格的教规,但是这些教规无法限制知识分子的思想活动。知识分子所拥有的这一切与洪秀全的目的是南辕北辙的,他所需要的是一批绝对服从于他的教众和一批只要加入拜上帝教,便愿意将自己的生命交由他随意处置的忠实教徒。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洪秀全仇视知识分子是可以理解的。他的这种仇视心态从太平天国的成员构成中便可以体现出来。

洪秀全所制定的方针政策,绝大多数是将知识分子置于对立面来加以对待的,正因为如此,他公开与清政府决裂之后,很少有知识分子加入太平天国的阵营。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又不得不吸收一些知识分子参与其中。太平军即将或者刚刚占领某地之时,为了选拔一些知识分子来稳固自己的统治,洪秀全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知识分子的措施。但即便如此,太平军所统治的地区内知识分子逃光的现象还是经常出现,一些无法逃走的,宁愿自杀,也不愿为之效劳。由此可见,洪秀全与知识分子的矛盾,已经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境界,这更进一步加剧了洪秀全对知识分子的仇视。

洪秀全需要一批能够做他忠实的奴仆而没有自己独立思想之人,而读过书的人,很难甚至不可能成为纯粹的奴才或没有思想的工具。这种不同的价值观念,直接导致了洪秀全对知识分子的仇视,也是太平军中很少有知识分子最为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