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防病不生病:健康长寿的养生智慧
986000000001

第1章 认清身体的呼救讯号 (1)

发丝里隐藏的秘密

“肾其华在发,发又为血之所余,血盛则发润,血亏则发枯”,这句话说的是中医所讲的肾与血、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头发的生长、脱落、润泽、枯槁,都与人的肾及气血有关系。

去年夏天,我和朋友老李在小树林里下象棋。中午时分,他的十六七岁的孙女小燕出来叫他吃午饭,见到小燕我先是一愣:她年龄这么小,可头发稀疏并呈现枯黄色,其中还夹杂着许多白发。于是我问她头发这样有多长时间了,她告诉我有两三年了,头发白得很明显时就去染染,可是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原样。看着同学乌黑的秀发,她真羡慕,唉,她自己真为头发感到自卑。

老李看着我的表情,好像知道我有话要说,继而说他知道我喜欢看些中医方面的书,也常听我说些养生方面的知识,于是让我看他孙女这头发是怎么回事。听他这么一说,我心想我多年积累的知识终于派上了用场,那么,就听我说说发丝里的秘密吧。

其实,头发能反映人的健康状况,通过观察头发的细微变化可以察知疾病。在正常的情况下,所有头发并不都是同步生长,头发和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大约有90%以上的头发在生长,不足10%的头发在自然脱落。一个人的头发有10万根左右,一根头发的寿命大约3—4年,每天每根头发生长的速度为0.3—0.4毫米。“肾其华在发,发又为血之所余,血盛则发润,血亏则发枯”,这句话说的是中医所讲的肾与血、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头发的生长、脱落、润泽、枯槁,都与人的肾及气血有关系。

根据发丝辨疾病

灰白发:许多人到了中年,以往乌黑亮丽的头发往往会出现不少白发,甚至有的刚20岁出头的青年小伙和妙龄少女在某个早晨,也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头上无故增添了几根白发,这种现象常属营养不良,常见于甲状腺机能失调等。

黄褐色或淡黄色:甲状腺功能低下、高度营养不良、重度缺铁性贫血和大病初愈等,导致机体内黑色素减少,致使乌黑头发的基本物质缺乏,黑发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淡黄色。但是,经常烫发、用碱水或洗衣粉洗发,也会使头发受损发黄。

少女头发黄:可能是缺钙。青春期人体对钙的需要量特别多,而青少年常年在室内学习较少见阳光,没有紫外线的照射,吃再多的钙质,也不会长成骨骼,这是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

头发稀疏萎黄:多见于小儿发育先天不足,还可伴有坐、站、行、说话、牙齿等“五迟”现象。

枯黄发:大多属于肾气不足,精血亏损,常见于肝胆系统疾病。

女性脱发:头发的脱落,对于女性来说,除个别与遗传因素有关外,大多数非正常脱发发生在产后,从怀孕、产后到哺乳都会使女性气血不足,从而导致头发大量脱落。

男性脱发:受到脱发困扰的患者中,男性占大多数。精血同源,男子脱发多与肾精有关,若过早出现秃顶,多是精神压力过大所致。

老年脱发:老年人脱发大多属正常生理发展规律,但若太严重,就可能是气血亏虚所致,通常倾向于补肝肾。

进入中老年期后,人的头发就慢慢开始变白了,这是由于肝血不足、肾气变虚造成的。青壮年甚至少年长白发俗称“少白头”,主要是由于血热内蕴、多忧虑、精神紧张所致。

老李听我说完后,他很吃惊,感叹头发的学问如此之深。他接着问怎么预防这些疾病。

不可或缺的护发方法

说起预防,真是小菜一碟!只要做到以下几点,保证让你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

按压穴位: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放松脚部,然后用手按压涌泉穴和太溪穴各3分钟,务必产生酸胀或麻的感觉。若想省事,还可以用大脚趾顶另一只脚的穴位。按压这两个穴位可以补肾,从而起到护发的作用。

补血养肾: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滑在发”,主张多吃补血养肾的食品,如鸡肉、瘦牛肉、瘦猪肉、兔肉、鱼、谷类、豆类、干果类、动物肝、心、肾、奶类、蛋类、蔬菜以及红枣、柿子、桑椹、紫葡萄等食物,这样可以补充人体色素、增加头发的色泽。

少吃甜食:甜食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性,有碍头发生长。糖类分解时所产生的高热能,会使汗腺、皮脂腺分泌旺盛,使皮下脂肪堆积,阻碍营养吸收。但是,必要时可用蜂蜜取代糖类。

少吃油腻食品:肥肉含动物性脂肪,会令皮下的脂肪增厚;皮脂腺分泌过盛,导致皮脂外溢,影响毛囊功能而使头发易脱落。此外,脂肪在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酸性物质,影响血液酸碱值,不利于头发生长。

不吃辛辣食品:辛辣食品如葱、蒜、辣椒、胡椒、芥末、咖哩等刺激性食物,使头发失去滋润而焦枯易落。尤其是对于肝肾阴亏,体质偏热的人士,会加速脱发。

不吸烟不喝酒:香烟会使头皮微血管的循环功能受到影响。另外酒能酿湿生热,妨碍皮脂腺的正常分秘,令头发脱落。即使是喝啤酒及葡萄酒也要适量,脱发者应避免喝酒。

放松精神:平时应放松精神,保持心情愉快。注意减轻压力,避免过度紧张、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耳朵不只是用来听声音的

耳朵是与人体的经脉和穴位密切相连的,所以人体有病时,可由耳朵发出信号,如肾气衰退会出现耳鸣。耳朵的形态、色泽和纹路的变化都能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可以说,耳朵是一份完整的人体病历。

去年五一,我与几个老同学聚会,我们在一起正要举杯同饮时,突然老同学“猴子”(上学时我们给他取的绰号,他本人姓侯)腹痛得厉害,于是我告诉他找到耳垂处最痛点,然后用力按揉。他找到最痛点后忍着疼痛按揉了一会,结果腹痛就消失了,然后他接着按了一会,已经安然无恙了。之后,猴子很惊讶,非要我说说耳朵的秘密。

其实,耳朵是与人体的经脉和穴位密切相连的,所以人体有病时,可由耳朵发出信号,如肾气衰退会出现耳鸣。耳朵的形态、色泽和纹路的变化都能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可以说,耳朵是一份完整的人体病历。所以,绝对不可小视耳朵。

中医认为:“耳主贯聪而通心窍,为心之司,为肾之候也。”通俗一点说就是,耳朵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息息相关。《黄帝内经》中有“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等记载,并认为耳与经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地经过耳朵,所以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说法。清代张振鋆的《厘正按摩要术》中也有“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的说法。现代生物全息理论也发现了耳朵与人体器官的对应关系,并确认了八十多种内外科疾病与耳朵的变化有关系,再次印证了中医的神奇。

关于具体的耳诊,很多中医书籍都有记载。有一点,我特别有体会,那就是耳垂上的纹路。耳垂上的纹路是判断冠心病的有效指标。如果没有纹路,就说明心脏很好;如果耳垂上出现了纹路,就说明有患冠心病的可能,纹路越清晰说明病情越严重。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耳垂上出现了纵向或斜着的纹路,就应该注意了。

猴子听了耳朵的秘密后很是吃惊,我说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

按揉耳朵助健康

按摩耳廓:以掌心前后摩擦耳廓正反面各10余次,这样可以对全身起到保健作用,能疏通经络、振奋脏腑。然后,用拇、食指上下摩擦耳轮部10余次,可缓解上班族常见的颈、肩、腰、腿痛,以及头痛、头晕。

上下提拉耳朵:用拇指、食指先向上提拉耳顶端10余次,此法对情绪急躁或身有病痛的人有镇静、止痛、退热、清脑的功效,再用拇指、食指夹捏耳垂部向下再向外揪拉,并摩擦耳垂10余次,可防治头晕、眼花、近视、耳鸣、痤疮、黄褐斑等症,是美容要法。

揉捏耳屏:以拇指、食指揉捏耳屏,使它有胀痛感,可防头痛、头晕、失眠等脑血管、脑神经病症。

按摩耳前根部:以食指指腹按摩耳前根部,可防治感冒、鼻炎、咽炎、心慌、头痛、头昏等。

摩擦耳背沟:以食指指腹摩擦耳背沟使之生热,可降血压、清脑、明目。

插入耳孔:以中指插入耳孔,指腹向前按压摩擦生热,可防治咽炎、鼻炎、感冒等。

说到这里,老同学“瘤子”(他本人姓刘,所以我们都称他为“瘤子”)说他每当感冒后耳朵就堵得厉害,我告诉他这是风邪所致,不必服药,每天依次按揉双侧风池穴、耳门穴各3分钟,一周之后耳朵就会恢复正常。

这时老同学“八戒”(他姓朱,因为爱挑食,总是说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的,所以我们叫他八戒)说人老不添好处了,他时常感觉耳朵里嗡嗡作响、听力下降,我告诉他这多半是肾气亏虚,只要每天坚持按揉两侧的太溪穴、耳门穴3—5分钟,一周后耳朵就没事了。

他们听后都很高兴,说方法这么简单,一定会坚持按摩的。

耳朵保健促健康

时下有很多人打耳洞,不仅是爱美的女士,男士打耳洞也成为一种流行。研究发现,佩戴耳环对治疗和预防视力减退有一定的作用。人的耳朵与人体经络、脏腑都有内在联系,在耳部有各脏器的反应点和代表区,又称耳穴。当戴耳环时,就能起到疏通经脉,调整气血,助精气上行于目,可对耳部眼穴自然进行长期的温和刺激,从而起到预防眼病的作用。但是我认为,打耳洞也是有讲究的。打耳洞时,使用器械一定要严格消毒,穿耳后开始几周应经常用消毒水清洗耳环,这样才可预防耳环病,如耳朵红肿、破伤风等。有很多爱美女士在耳朵上不仅打一个耳洞,然而,在耳朵上过多穿孔,有可能导致耳鸣,甚至造成软骨炎,使耳朵萎缩。所以为了你的健康,我建议最好不要在耳朵上打三个以上的耳洞。

另外,耳朵所赋予的功能主要是听觉,保护好听力,要从点滴做起。

不要挖耳垢:我常告诉我的朋友,最好的耳朵保养之道就是:不要管它,不要用棉花棒去清耳朵,不要用耳挖子去挖耳垢。因为耳垢经常挖得很干净,可能使外耳道的皮肤缺少油脂,而会干燥觉得搔痒。有时表皮经过掏挖而受伤,可能引起细菌或霉菌的续发性感染;用棉花棒清耳朵时,反而可能会将耳垢往内推,进而堵塞耳朵,影响听力。事实上,人体的构造是非常奇妙的,耳朵本身就有自我清洁保护的功能,根本不劳你费心。外耳道持续不断地有耳垢分泌,而耳垢也会自然地慢慢排出外耳道。况且耳垢其实对外耳道有保护作用,除了有抑菌作用外,它也可以防止一些小虫误闯入外耳道中。

洗澡、游泳时防止水流入耳内:在洗澡或游泳时,可佩戴防水耳塞。在没佩戴水耳塞的情况下游泳,如果觉得耳朵湿湿时,可将毛巾拧干后,擦拭外耳道的开口即可。因为大部分的情况都只是外耳道的开口有些湿而已。

掌握擤鼻方法: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地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闭擤鼻,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有一管腔(咽鼓管)相通,擤鼻不当可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面部出现痘痘——从内脏找原因

从我们中医学角度来看,痤疮多因体热盛,或食肥腻食物,或因情绪不良致肺经热盛,或脾胃湿热,久则灼伤阴液致阴虚火旺,从而导致血热毒盛,湿热淤积于面而成。

暑假期间,我一直送我小孙子去上英语培训班。这个培训班的刘主任40多岁,可她脸上常年有数不清的痘痘(也就是痤疮)。听孙子说,他们刘主任总是去美容院去做美容,此外还经常到医院买一些祛痘的药,可她脸上的痘痘始终是有增无减。一天,我故意提前20分钟去接孙子回家,借此机会与刘主任谈谈孙子的学习情况。谈话之余,我问起了她是否为她脸上的痘痘而去看过中医,她说如今西医这么方便,所以从来没有看过中医。我说我利用中医的方法给她看看痘痘,她笑了笑,脸上显示出几分怀疑。我告诉她,脸上长痘痘,应从内脏找原因。仅凭这几个字,她好像感觉到我言之有理,于是示意让我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