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防病不生病:健康长寿的养生智慧
986000000003

第3章 认清身体的呼救讯号 (3)

记得上初中时,我得了鼻窦炎,整天流鼻涕、鼻塞且不说,并且头痛得特别厉害,以致无法学习,为此我特别苦恼。母亲曾多次带我去医院检查医治(检查的结果是鼻炎,故而就以鼻炎来治),吃了大把大把的西药,病没看好,可我的胃因吃药太多而总是疼痛,于是我更加苦恼。后来母亲打听到市里有位中医马大夫看鼻病看得很好,于是母亲不惜路途的遥远,就带着我坐了3个小时的客车去求医。见到了马大夫,他并没有像医院里用各种仪器给我检查,只是看看我鼻子里流出来的鼻涕,然后询问我头部疼痛的具体位置,以及多在什么时间头痛,我告诉他两边太阳穴疼,好像整天都疼,但白天疼得更厉害,晚上好像轻点,但睡着了具体疼不疼我已经不知道了。他得知这些情况后,说我是患了鼻窦炎。于是给我开了10剂中药,没想到吃了3剂就感觉头部很轻了,我坚持把所有的药吃完,结果我的鼻窦炎彻底治愈了。我感觉很奇妙,马大夫不仅让我省去了医院里那些仪器检查及治疗所带来的痛苦,而且还彻底治愈了我的鼻窦炎,因此我很感激马大夫。自从大学毕业后我喜欢上了中医,我买了很多有关中医方面的书籍并对此研究了一番,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通过看鼻涕就可以识辨很多疾病。

关注鼻涕识疾病

也许有人会说,鼻涕肮脏污秽、惹人烦,没什么好关注的。然而,鼻子流涕是鼻病的常见症状,不同的鼻病可出现不同颜色、不同性状的鼻涕。从你鼻涕的稀薄或粘稠、透明或浑浊等不同的颜色变化中,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你得了什么鼻病。例如,鼻涕性状可以有粘液性或脓性鼻涕、伴有臭味的干痂状鼻涕、另外的清水鼻涕等。如果留意观察,可以从五颜六色的鼻涕中,找到某些疾病的信号,初步判断是什么鼻病。因此,鼻涕在诊断上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清水样鼻涕:即分泌物稀薄、透明,如清水样,多见于伤风感冒初期和过敏性鼻炎发作的病人。但如果是头颅外伤的病人,突然流出清水样液体,往往不是鼻涕,而是脑脊液从鼻孔泄漏出来,不要以为是清水鼻涕而延误治疗。另外,在大量流泪时,由于有鼻泪管相通,故鼻腔中会有大量眼泪,所以常有“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形容。

白色粘液鼻涕:常见于慢性鼻炎,另外,生产及生活环境中的某些物理和化学性物质刺激,也可使粘液性鼻涕增多。

黄水样鼻涕:大多为上颌窦内的浆液囊肿破裂流出来的囊液,表现特点为一侧鼻腔间歇性流出黄水。

脓粘鼻涕:鼻涕非常粘稠,不易擤出鼻腔。常见于伤风感冒后期,随着感冒的痊愈,粘脓性鼻涕内的脓性成分也逐渐减少。粘液性鼻涕也是副鼻窦炎的主要症状,特别是得了感冒,病程超过10天,仍流脓性鼻涕,并且脓液有显著的臭味,应考虑是否患了慢性鼻炎或鼻窦炎。小儿一侧鼻腔流黄色臭脓,往往为鼻腔异物所致。

豆腐渣样鼻涕:一般由干酪性鼻炎引起,并有恶臭。绿色痂片状鼻涕痂,多为脓涕干燥后形成的薄痂,有特殊的臭味,则是萎缩性鼻炎(又称臭鼻症)的特征。

黑色鼻涕:多由于吸入大量黑色粉尘(如煤尘、烟尘、金属尘等)粘附在鼻涕内所致。它虽不是由于疾病引起,但长期吸入大量粉尘即可引起尘肺,又可刺激引起鼻病,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红色鼻涕:指鼻涕中带有血丝或小血块,鼻涕呈粉红色。鼻外伤、手术、炎症、结石、异物,以及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急性传染病、化学性中毒、维生素C和维生素K缺乏等,都可以出现血性鼻涕。红色血性鼻涕也可能是鼻腔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特别是中年以上患者,经常擤出或自后鼻孔吸吐出血性鼻涕,要详细检查鼻腔及鼻咽部。

为了让你更加清楚地辨别疾病,我把常见的鼻炎疾病所对应的鼻涕颜色、症状在下面进行一一说明。

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初期由于鼻黏膜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流清水样鼻涕;3—4天后,渗出物淤积于黏膜表面,形成脓性分泌物,也就是白色的粘稠鼻涕。

慢性鼻炎:多为急性鼻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转变而来。表现为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白色或黄色脓性,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鼻塞和头痛,并且在感冒后症状加重。

干燥性鼻炎:多发生在气候干燥的地区,高温作业和在有大量粉尘环境中工作的人也容易发生。表现为鼻腔黏膜干燥不适、分泌物少,病人一般不流鼻涕。由于鼻内干燥有痒感,病人常控鼻孔,有时可引起鼻腔出血。

萎缩性鼻炎:这是一种发展很慢的鼻病,一般认为本病与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遗传因素以及患慢性鼻炎时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有关。鼻腔内的腺体萎缩,并形成大量绿色脓痂,脓痂中的蛋白质分解,产生臭味,引起绿色的脓臭鼻涕。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对某些物质如花粉、尘螨等过敏所引起的。本病发作较快,患者有频繁打喷嚏、流大量清水样鼻涕、鼻痒等症状,持续时间较短。

急性鼻窦炎:常在感冒后出现鼻堵塞,脓性鼻涕增多,嗅觉减退和头痛。

慢性鼻窦炎:鼻部症状似急性鼻窦炎,但无全身症状,病程长,可以有头痛,也可以没有头痛。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脓涕、头痛为主要特征。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及嗅觉障碍。

关爱鼻子健康靠自己

人人都想拥有健康,拥有健康的鼻子、灵敏的嗅觉。要想拥有健康的鼻子,在日常生活中,应从点滴做起:

按压穴位:注意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擤鼻时不要同时压住两个鼻孔,应先擤完一个然后擤另一个)。每天早晨按压迎香穴3—5分钟,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感冒和鼻部疾病。

多做运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多做户外运动,以增加抵抗力。多呼吸新鲜空气,避免鼻子干燥。

注意饮食:患者应少吃冷饮、白菜、芥菜、西瓜、哈密瓜等寒凉食品,注意饮食的营养。

凉水洗脸:常用凉水洗脸,以适应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注意不要骤然进出冷热悬殊的环境。

注意卫生:注意个人卫生,不要用手抠挖鼻孔,出入公共场所或接近病人时要戴口罩。

让我来谈谈痰

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点者,多属寒痰。痰黄粘稠,坚而成块者,多属热痰。痰清稀而多泡沫者,多属风痰。痰白滑而量多,易咯出者,多属湿痰。痰少而粘,难于咯出者,多属燥痰。

去年秋高气爽时节,我与老朋友老李去爬山,我们爬到半山腰时,一阵风吹来,引起了老李的强烈咳嗽,咳嗽了一阵子,终于咳出一口痰,然后他感觉舒服了很多。看着老李吐出的白色的痰,我便问他是不是患了风寒感冒,他说的确是感冒已经好多天了,但现在也算是好了,不知为何突然咳嗽不止并且还有痰。我告诉他我曾经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当时我的一位老中医战友给我讲解了这方面的知识。当时老中医战友说,这是因为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使水液停留,便可成痰;而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老李听后惊叹我的言词,感觉我很专业。我告诉他根据痰颜色也可辨病。

说到“痰”,人们往往会想到从口中吐出的“痰”。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当邪气侵袭肺时,容易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实际上,中医学中“痰”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咳吐而出的痰液,而有些疾病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也可能由痰引起,所以这种看不见的痰就是无形之痰。而对于“有形之痰”通常可以分为寒痰、热痰、风痰、湿痰及燥痰等。

痰起有因

引起痰的原因很多,中医认为,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另外,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此外,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再者,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也可引起咳嗽痰多。

辩证方法来谈痰

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点者,多属寒痰。患者怕冷,喜欢喝热的,且舌苔薄白,这种情况多由感受寒邪引起,可以多用些陈皮、桔梗等泡水,同时治疗风寒感冒。

痰黄粘稠,坚而成块者,多属热痰。患者怕热喜欢喝凉的,且舌红苔黄,这种情况多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寒发高热数天后转化而来,此时就要清热化痰,饮食要清淡,不要吃些容易上火的煎炒食物,可以喝一些鲜竹沥水或者梨汁。

痰清稀而多泡沫者,并且开始时痰白稀,以后可转为黄黏状,多属风痰。患者怕风,且舌苔初起时成白色,后转为薄黄,这种情况多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可适量饮用些杏仁、苏叶。

痰白滑而量多,易咯出者,属湿痰。患者有身体沉重、容易累或大便稀等症,且舌苔薄白或白腻,这是由于湿邪侵入人体(如居住环境潮湿),使肺、脾功能失调,或者饮食过于油腻,缺乏运动等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调所致,这时要多吃些健脾的薏米、山药等食物,同时加强锻炼,控制体重。

痰少而粘,难于咯出者,属燥痰。患者常感觉口鼻咽燥,且舌苔薄黄,这时要多喝水,可适当用沙参、麦冬等代茶饮,同时保持呼吸道湿润,室内可用加湿器。

另外,痰中带血,色鲜红者,多由阴虚火旺、热伤肺络所致。咯吐脓血腥臭痰,或脓痰如米粥者,属肺痈。轻度的痰液异常可以自己来调养,但较为严重时,要及时去医院,请专门的医师进行诊治。

根据痰色来断病

咳痰是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共有症状,不同的疾病咳出的痰的颜色、形状不同。

在咳痰初期,一般只有白色黏液性痰,可能出现稀薄较少的无色黏液,也可能是黏度较稠不宜咳出的浅白色透明黏液,常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随咳嗽的加重,痰液会逐渐变浓,成为黏脓性痰,外观多呈淡黄色块状,由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或肺部混合感染、肺结核等疾病引起,也见于急、慢性咽炎或化脓性扁桃体炎。当病情进一步加重,则会出现黄脓性痰,外观多为黄绿色黏稠的块状或不透明的脓汁状,此时就可能患上了肺脓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空洞型肺结核合并严重感染等病症。而粉红色泡沫状痰多见于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水肿、肺结核等。鲜红血痰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癌。铁锈色痰多见于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肺炎。粘稠棕红胶冻状痰多见于肺炎杆菌肺炎。黑红色血痰多见于肺梗塞。

护脾养肺防咳痰

按揉穴位:每天饭前、饭后各半小时按揉两侧足三里穴3分钟,晚上再在两侧脾俞穴上拔罐15分钟,睡前按揉两侧的三阴交穴和血海穴各2分钟,这样就可以补脾气。还可以按摩腹部,即:仰卧在床上,以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用手掌旋转按摩20次;如果吃了过多的生冷食物,会使寒气积存在脾胃,影响消化功能,这时可用较厚的纱布袋装100克炒热的食盐,放在脐上三横指处,这样有助于暖脾散寒。另外,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迎香穴20次,每天早晚各做1—2组;另外,按压肺俞穴约10分钟,这样可健肺养肺,有助于将体内痰浊排出体外,并可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