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婴语
997800000029

第29章 窗边的小不点儿长大了 (1)

1周岁了,窗边的小不点儿长大了。他不但会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会使用一些单音节动词,如"拿""给""掉""打""抱"等。虽然刚刚能独自走几步,但他总想蹒跚地到处跑,喜欢观察外边的世界。这时的孩子更喜欢看图画、学儿歌、听故事,喜欢用摇头或点头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你要是问他几岁了,他会用眼睛注视着你,竖起食指表示1岁了。爸爸妈妈要让宝宝有轻松愉快的情绪,让宝宝感到随时处于关怀之中,这样他才会对环境产生安全感,对他人产生信任感,也有利于宝宝学习和探索新的事物。

婴语世界--聆听宝宝说什么

1. 缠人

周岁宝宝缠人也是一种依恋。这种依恋是婴儿寻求在躯体上和心理上与亲人保持亲密联系的一种倾向,通常表现为微笑、啼哭、依偎、追随等。依恋是逐渐发展的,出生后6~7个月时开始明显,3岁后能逐渐忍受与依恋对象的分离,并习惯与同伴或陌生人交往。

⊙"只要妈妈在,我就能自己安静地玩!"

有的宝宝跟妈妈在一起时,能在陌生的环境中高兴地玩耍,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当妈妈离开时,这类宝宝会表现出明显的苦恼和不安。当妈妈回来时,他立即寻求与妈妈的亲密接触,继而能平静地离开,只要妈妈在视野内,就能安心地游戏。

⊙"妈妈在哪里?"

当妈妈要离开时,有的宝宝会表现出惊恐不安,大哭大叫。他一见到妈妈回来就寻求与妈妈的接触,但当妈妈去迎接他,如抱起时,他又挣扎反抗着要离开,还有点发怒的样子。这类宝宝对妈妈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即使在妈妈身旁,也不会感到安全,不能放心大胆地去玩耍。

⊙"妈妈的爱伴我成长!"

良好的亲子依恋是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系。宝宝所依恋的人出现会使他有安全感,有了这种安全感,宝宝就能在陌生的环境中克服焦虑或恐惧,从而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

母爱不仅能满足宝宝生理上的"饥饿",而且是宝宝心理上的"安全岛"。妈妈不要长期离开自己的孩子,要尽可能多地给予其爱抚和鼓励,无论是充满感情的言语表达还是搂抱、亲吻等身体的接触,都别吝啬。要知道,宝宝是一个爱的"消费者"。以母亲为核心的稳定的养育者,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2. 断奶

宝宝满1周岁,是给他断奶的时候了。断奶期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代表着他从婴儿时期的单一饮食向成人膳食踏出了第一步。断奶时间最好在周岁左右,最晚不要超过15个月。

⊙"妈妈,怎么突然就不让我吃奶啊?"

传统的断奶方式往往是当决定给宝宝断奶时,就突然终止喂奶。如果此时在宝宝断奶后没有给予正确的喂养,宝宝需要的蛋白质没得到足量供应,长此下去,会造成宝宝的蛋白质缺乏,可出现宝宝发育停顿、表情淡漠、头发由黑变棕、兴奋性增加、容易哭闹、虚弱无力等症状。所以给宝宝断奶应逐渐减少奶量,并相应增加辅食量。

⊙"妈妈,不要离开我!"

如果妈妈因断奶而与宝宝暂时分开,给宝宝精神上造成的打击会更大。蛋白质摄入不足和精神上的不安会使宝宝情绪消极、抵抗力下降,易患发热、感冒、腹泻等疾病。预防断奶综合征的关键在于悉心呵护、合理喂养和断奶后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我需要更多的营养!"

婴儿在出生10~12个月的时候,胃肠消化功能就基本完善了,对营养的需要也会逐渐增加。而这个时候母乳的量和质都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及时断奶,代之以其他食物才可保证宝宝健康成长的营养供给。

值得注意的是,断奶时间的选择很重要。最好选择春、秋、冬三季,避免在夏季炎热时断奶,以防影响宝宝食欲,也不要在宝宝生病时断奶,因为此时宝宝的抵抗力有所下降,而改吃牛奶和辅食后,又会加重宝宝的胃肠道负担,不利于疾病后的康复。

温馨提示

自然断奶法

科学的断奶法应遵循四字原则--循序渐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断奶法。

☆慢慢延长哺乳的间隔时间

如果宝宝两个小时喝一次奶,妈妈可以慢慢延长到三四个小时喂一次奶,其他时间以辅食来替代。

☆改变宝宝喝奶的习惯

宝宝都有习惯性的喝奶需求,而这种喝奶的习惯必须逐渐地改掉。例如妈妈可以比宝宝更早起床,让宝宝无法直接在床上喝奶;中午改成让宝宝到公园去玩耍,玩累了就回家睡觉。总之就是尽量不让宝宝处在想喝母乳的情境中。

☆改变宝宝进食的方式

逐渐增加宝宝用杯子喝饮料、喝汤,用勺吃饭、吃菜的机会,淡化孩子对吸吮的心理依赖。也可以增加父亲和其他亲人喂食的次数,早期被冷落的另一半亲情也可由此得到发挥。

3. 口吃

在宝宝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父母就要注意预防宝宝发生口吃。口吃俗称结巴,是一种常见的语言障碍。男孩发生口吃的情况多于女孩,男孩约占4%,女孩约占2%。这个阶段是宝宝语言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父母要注意正确指导他说话。

⊙"我是被吓到啦!"

口吃的发生与环境变化有关,像发生火灾、地震、失去亲人等引起孩子精神紧张的因素都可引起口吃。

⊙"我学别人说话改不过来了!"

有的孩子因为模仿力较强,模仿他人说话使自己也形成了口吃的习惯。

⊙"我不想被逼着说话!"

孩子开始学说话时,父母操之过急,做过多的矫正或恐吓,强迫孩子说话,使孩子心理上感到压抑,说话时心急发慌,也会发生口吃。

总之,宝宝在学说话时,父母应注意正确引导他说话,即使宝宝说话慢一点儿也没关系,因为婴儿在语言发展时期存在4~6个月的正常差异。

4. 感冒

宝宝的鼻腔狭窄,黏膜柔嫩,黏膜腺分泌不足,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容易发生炎症,诱发伤风感冒。

宝宝感冒时主要有鼻塞、流鼻涕、咽喉肿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严重时体温可达39℃~40℃,伴有冷感、头痛、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有时伴随扁桃体炎。婴幼儿感冒时常常高烧,甚至惊厥,这是由于宝宝抵抗力弱,感冒后炎症容易波及下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合并症。

⊙"我晚上蹬被子,冻感冒了!"

宝宝感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晚上睡觉时蹬被子造成的。而宝宝睡觉时,总是把手臂和肩膀露在被子外面,这样自然就会感冒。长期流鼻涕而导致慢性鼻炎的宝宝,很多是因为晚上睡觉时手臂放在被子外受凉造成的。

⊙"让感冒的人远离我!"

父母一方得了感冒,紧接着宝宝也出现感冒的症状,这时可以断定感冒已传染给了宝宝。宝宝即使得了感冒,吃奶、活动都很正常,又不腹泻,这种情况下,只要给宝宝穿得暖和些,感冒自然会好起来。但父母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症状变化,情况严重时要及时就医。

⊙"环境不良也会让我感冒!"

有的家庭居室条件较差,阴暗潮湿;有的室内温度过高或太低;有的家庭喜欢终日将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有的家庭成员嗜好吸烟,加上房内生火,烟尘污染严重。环境不良、空气混浊,对呼吸道危害甚大,是诱发感冒的重要原因。

⊙"长在温室里的宝宝是最容易感冒的!"

民间有句老话:"若要宝宝安,常带三分饥和寒。"这是因为宝宝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加上宝宝喜欢运动,如果穿得过多就容易出汗,出汗时毛孔大开,若遇到冷风,就很容易感冒。而宝宝适当地少穿一些衣服,感觉有些冷,全身的毛孔都是收缩、紧闭的,运动后也不容易出汗,自然就不易感冒了。

⊙"影响我的健康了,我要看医生啦!"

这个时期的宝宝表达能力差,往往不能明确说明自己哪里不舒服,还不会说话的宝宝更是如此,因此父母对宝宝的感冒症状不可掉以轻心,宝宝感冒出现下列症状应及时送医院。

☆高烧39.5℃以上。

☆不能喝水,出现惊厥。

☆精神差,出现嗜睡或不易叫醒等症状。

☆平静时发出喉喘鸣声。

☆ 感冒后出现呼吸增快症状,可能是轻度肺炎。

5. 咳嗽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咳嗽的产生,是由于异物、呼吸道内分泌物等刺激呼吸道黏膜里的感受器时,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延髓咳嗽中枢,引起咳嗽。

⊙"这是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

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表现为:一声声刺激性的咳嗽,好似咽喉痒,无痰;不分白天黑夜,不伴随气喘或急促的呼吸;嗜睡,流鼻涕,有时可伴随发热;出汗退热后,症状消失,咳嗽仍持续3~5日。

上呼吸道感染时,宝宝的鼻腔黏膜已发炎,如再吸入干燥空气将会使鼻腔更为不适,还会加重咳嗽。因此,要保持房间空气湿润。如果孩子的咳嗽和鼻塞症状持续一周仍未见好转,应马上带孩子看医生。

⊙"这是支气管炎引发的咳嗽!"

支气管炎通常发生在感冒后,由细菌感染导致。咳嗽有痰,较剧烈,一般在夜间或凌晨咳嗽次数较多并发出咳喘声。

这时父母应带宝宝去医院治疗,给宝宝服用医生开具的婴儿止咳类药物。咳嗽期间,不要让宝宝吃太甜或太咸的食物,以免加剧症状,尤其是夜间。

⊙"这是咽喉炎引起的咳嗽!"

宝宝声音嘶哑,有脓痰,咳出的少,多数被咽下。较大的宝宝会说咽喉疼痛,不会表述的宝宝常表现为烦躁、拒哺,咳嗽时发出"空、空"的声音。

这种情况下父母应带宝宝及时就医,请医生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

⊙"这是过敏性咳嗽!"

持续剧烈咳嗽,多为阵发性,活动或哭闹时咳嗽加重,遇到冷空气时爱打喷嚏、咳嗽,但痰很少。夜间咳嗽比白天严重。咳嗽时间长久,通常会持续3个月,以花粉季节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