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元曲释义-36】
读书号2023-05-10 13:29:030阅
作者:潘长宏
2023年5月8日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以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元曲散佚不少,现在流传下来的散曲,据隋树森《全元散曲的辑录》,有名姓可考的作者200余人,小令有3800多首,套曲400多套。这与唐诗、宋词的数量实在相差甚远,但其题材和内容并不逊于唐诗,比之宋词则更加广泛深刻。
【元曲36-四块玉.浔阳江-原文】
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
【元曲36-四块玉.浔阳江-译文】
送客人走的时候,正是秋日,江面凄冷。歌会弹唱着送别的曲调,让人分外感伤。她可曾知道我在和着愁绪倾听。月亮已挂上了天空,酒意已浓,客居的人猛然惊醒。
【元曲36-四块玉.浔阳江-写作背景】
马致远的一生,是在元朝统治的黑暗年代里度过的。他始终没有出路,既无法反抗,又不愿与世浮沉,苦闷彷徨之余,只好退隐山林。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他的'作品具有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他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
马致远有“曲状元”之称。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叹世之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将,他虽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为主,他的语言熔诗词与口语为一炉,创造了曲的独特意境。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