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新闻浅析俄罗斯20世纪的激进改革措施——“休克疗法”
866962

浅析俄罗斯20世纪的激进改革措施——“休克疗法”

读书号2023-05-25 21:30:240

文丨孙虎的书房

编辑丨孙虎的书房

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苏联解体,二是开始向市场经济制度过渡。这两件事不仅改变了俄罗斯,也改变了全世界。

时至今日,俄罗斯依然在各个方面对世界事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史是不能割裂的,历史的进步实质是不同历史时期依次接替完成。

新的历史时期都是在前一历史时期所给予的条件和框架内发展和活动,在已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普京上台后,是沿着叶利钦经济改革思路继续推动俄罗斯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因而,若要准确把握和理解当今俄罗斯,作为现代“新俄罗斯”起始的叶利钦时期就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休克疗法”原本是医学上的专有名词,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Sachs)将其引入到经济理论中。

最初的经济学定义同样有本来的医学含义——为了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经济。

在实际应用到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模式转型之后,也涵盖了由计划经济直接一次性变革为市场经济的含义。

“休克疗法”是挑战当时在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的凯恩斯主义最极端的经济手段,其主要理论来源是新自由主义和现代货币主义。

1、新自由主义

20世纪70—80年代,奉行国家干预主义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陷入了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的滞胀状态,从30年代起占据经济思想主流地位的凯恩斯主义受到普遍质疑,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形成了一股新的经济理论思潮。

为了区别于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称其为“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坚信市场经济规律,主张自由放任,认为只要充分调动市场的调节机制,经济的发展就一定能够达到健康状态。

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在自由竞争的市场面前,一定能够克服。

新自由主义否定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干预作用,认为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不仅不能控制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因素,反而限制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

而且新自由主义认为面对经济危机,应该让市场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应最大程度限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转变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比如要求政府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赤字、扩大财产私有化、减少国有资产等等。

2、现代货币主义

“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影响是间接的——即通过货币数量的变化,影响银行利率,影响经济发展的是银行利率。

与之相对应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则有直接影响。两种手段一起综合运用,才能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

而“现代货币主义”则认为,政府采取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是引起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经济发展其实是货币供应量变化的结果,货币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直接的。

通货膨胀、失业率等等经济问题都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而得到解决。要使货币政策充分发挥效用,就必须减少政府干预、扩大私有化程度。

萨克斯所提倡的“休克疗法”基本出发点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国民经济。

盖达尔改良版的“休克疗法”则是直接将之当做国家经济制度转变的激进方法。

俄罗斯从计划经济变革到市场经济的“休克疗法”集中在三个方面:稳定国民经济、经济制度市场化和社会财产私有化。

稳定国民经济和财产私有化都是为了确立市场经济制度,而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必然会推动国民经济往健康化发展,也会加深私有化的程度。这三者是相辅相成并且相互促进的。

1、稳定国民经济

1990年底,俄罗斯的通货膨胀已经直接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混乱。降低通货膨胀率,是实施“休克疗法”首要环节。

①实行财政紧缩政策

叶利钦政府希望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能够使国民经济保持一个平稳增长的态势,减少社会在经济转轨期的动荡。1992年6月30日,叶利钦主持召开的政府会议通过了《深化经济改革纲领》草案,随后经社会各界广泛讨论后颁布实施。

根据当时俄罗斯经济实际状况,《深化经济改革纲领》对《经济政策备忘录》做了一定程度调整。比如:要求税收总额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5%修改为45%,将缩减预算赤字的目标由1992年第4季度的21%,改为到1993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

就激进“休克疗法”时期的财政紧缩而言,主要手法是“开源节流”。

首先要做的就是削减财政支出。

大幅减少国家基础投资基金、取消苏联时代的商品价格补贴和亏损企业补贴、减少军费开支和行政机关经费、改革社会福利制度,由依靠国家投入变为企业、国家、个人三方支出、严格预算支出制度、增强对预算使用的监督等。

其次,增加财政收入。

重新开征商品增值税和石油天然气税、提高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减少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燃料原料出口税等。

②实行货币紧缩政策

“现代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中货币供应量过大,降低通货膨胀,就必须减少市场里的货币量。

一方面要控制货币发行量,减少财政赤字。

另一方面要大幅削减银行信贷、提高贷款利率和银行准备金率、提高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回收市场中货币、控制银行和金融机构规模、限制开办新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数量等。

《深化经济改革纲领》中指出,全面放开价格后,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通货膨胀,努力使通货膨胀率到1993年下降为每月不超过3%。

1991年俄罗斯向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提交的《经济政策备忘录》中要求中央银行为预算赤字提供的贷款数额只能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要严格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减少信贷投放量,要让信贷的规模与通货膨胀规模、外汇储备规模相符合。

“休克疗法”时期货币紧缩政策的方式主要为:

就银行业而言——提高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对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予以限制、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实行准备金制度。

就控制经济中货币发行总量而言——叶利钦政府力图综合运用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货币工具。

2、财产私有化

私有化是“休克疗法”的基础工程,私有化的意义在于产生新的私有阶层、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扩大经济改革的群众基础以及为建立市场经济做好社会铺垫。

俄罗斯1991年决定开始推行私有化政策,并且在1991年7月颁行《俄罗斯联邦关于国营企业和地方企业私有化法》。

1992年独立后的俄罗斯在此法基础上加以改正和补充,为随后俄罗斯私有化的全面开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为了使改革不可逆转,叶利钦政府大力推行私有化进程,俄罗斯政府采取了大私有化和小私有化相结合的方式。

大私有化是指政府将大中型国营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对外出售公司股份。向每个俄罗斯公民无偿发放私有化证券以用于购买公司股份。

《俄罗斯联邦关于国营企业和地方企业私有化法》中明确规定:国营企业和地方企业的私有化,是指以下三点——

1、俄罗斯国民和私有公司(股份公司或合伙公司)将购买的国有或者集体所有制的财产、如:企业、车间、生产单元,包括从公有制企业中划分出去的独立企业。

2、国家或者集体在股份公司、合伙公司中的股票、股份。

3、合资企业、商业银行、联合企业、康采恩、联合会中的公有份额等等社会宏观层面公有财产的私有化。

大私有化的主要出发点,是将遍布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国有制变为私有制,使企业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管理和行政干涉。

在大私有化政策的推行下,国有大中型企业纷纷改造为股份公司。

这些股份公司的股票要么进入资本市场,面向全社会发售;要么以优惠的价格出售给本企业员工,有的企业甚至将股份无偿发放给企业员工。

小私有化是指对于从事商业、服务业以及其他小型企业,政府公开进行商业招标,允许私人赎买和租赁。

到1993年底基本完成。据俄罗斯财政部的相关数据,俄罗斯国民经济中,有超过50%的企业完成了私有化的过程,商业和服务业企业更是接近70%。

在小私有化进程中以及随后颁行的《俄罗斯联邦所有制法》和《俄罗斯联邦私有化法》,从法律上确定了小私有化的成果。

俄罗斯政府要求在私有化的过程中,提高透明度和公开性、增强公信力,要使各个社会阶层都能受益,以减少改革阻力。

3、建立市场经济制度的尝试

①放开价格

1991年12月3日,叶利钦签发《关于放开价格的措施》。

依据叶利钦的总统令,16天之后,俄罗斯联邦政府颁布《俄罗斯联邦放开物价措施的决定》,规定自1992年开始,俄罗斯境内所有的生产经营主体,其一切产品、提供的服务等除国家另有规定之外,一律依据市场实际情况确定价格,使价格摆脱国家控制、直接由供求关系决定。

1993年联邦政府又继续取消了对石油、天然气和粮食等支柱性产品的价格限制。

1991年初,叶利钦政府基本放弃对批发和零售价格的政府调节,到1998年俄罗斯国民经济中90%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完全由市场参加者决定,国家予以定价的不到5%。

此外,联邦政府逐步减少并最终取消对于商品价格的补贴。

②放开企业管理

联邦政府废除了过去一切对企业生产经营强制管理的政策、指令和计划,并取消了国家订货制度,将企业完全推向商品市场。

为了与国际接轨、让俄罗斯新兴的市场经济能够融入国际市场,联邦政府取消对企业外贸活动的管制,任何企业都能进入国际市场、从事外贸交易。

国家仅对部分进出口商品和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实行限额制度和许可证制度。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