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北京精神
1011700000006

第6章 爱 国 篇 (6)

1956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作出决定:成立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筹委会,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被推举为筹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位于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

【北京人物】

谭嗣同(1865~1898),清末巡抚谭继洵之子,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廖天一阁主、东海褰冥氏等。他喜欢写文章,擅长剑术,为人侠义,是维新派著名人物。1898年,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他同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等维新人士被害,史称六人为“戊戌六君子”。谭嗣同代表作有《仁学》,后人又将这本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谭嗣同10岁的时候,拜在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的门下。在其思想影响下,谭嗣同对王夫之的思想很感兴趣,接受到了最初的爱国主义启蒙。谭嗣同读书很多,喜欢经世济民的学问,文章也写得很好,但是对传统的八股文很反感。他曾在课本上写下“岂有此理”几个字以表示对时文的不满。

谭嗣同很仰慕那些锄强济弱的民间英雄,当时,他曾与北京的一个“义侠”——大刀王五结交,两人成为至死不渝的挚友。1877年,谭嗣同又师从涂启先,开始接触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并系统地学习中国的典籍。七年后,他离家出走,开始游历学习,走遍了甘肃、新疆、陕西、山东、江西、江苏等地,一边观察风土,一边结交名士。

各地劳动人民反封建的斗争精神感染了他,开阔了他的视野,也使其思想富于斗争性。后来,他又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王夫之等人的著作,汲取其中的民主性精华和具有唯物主义色彩的思想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妥协退让,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等在京举人上书朝廷,要求拒和、迁都、变法。看着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谭嗣同的心焦灼不已,他坚决反对签订合约,对清政府弃民不顾的行径极为愤慨,对帝国主义的骄奢侵略义愤填膺。

在变法思潮的巨大影响下,谭嗣同开始苦思精研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之法。他深刻感受到“大化之所趋,风气之所溺,非守文因旧所能挽回者”,只有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改革,才能救亡图存。于是,他在1897年夏秋时节完成了《仁学》一书,这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

在这本书里,谭嗣同提出了“仁——通——平等”是万物的发展法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他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三纲五常对人性的摧残和压抑。他认为,对于那些昏暴的专制君主“人人得而戮之”,没必要为其尽忠死节。

1898年3月,谭嗣同等人创建了维新团体南学会,主要联合了南方各省的维新力量,他们以讲求爱国之理和救亡之法为宗旨。为加强变法理论的宣传,谭嗣同还创办了《湘报》,由自己担任主笔,这些举措使他“新政人才”之名远播。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后不久,就有人向他推荐了谭嗣同,在光绪帝召见之后,谭嗣同和林旭、刘光弟、杨锐等人开始参与新政。谭嗣同被光绪帝变法的决心和对维新派的信赖所感动,认为实现自己抱负的时刻到了。

谭嗣同参政时,维新派与顽固派的斗争已经白热化,对于维新派的变革,慈禧太后等人早有准备,他们打算在光绪帝前往天津阅兵时发动政变,废除光绪帝,一举扑灭新政。

同年9月18日,谭嗣同连夜造访袁世凯,要求袁世凯带兵入京,清除顽固派。袁世凯表面答应,承诺先回到天津清除掉荣禄后,便率兵入京。没想到,连夜赶回天津的袁世凯竟然向荣禄告密。荣禄立即密报慈禧太后。21日,慈禧连发谕旨,发动政变,大肆捉拿维新派成员。

收到政变消息后的谭嗣同,不顾自己的安危,而是多方设法地营救困在皇宫的光绪帝。但由于事情太过突然,诸多方案均未成功。在这样的情境下,谭嗣同毅然赴死,决心以死来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的反抗。

谭嗣同将自己的书信和文稿都整理好,交给梁启超,劝他到日本去避难,并慷慨地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

日本使馆派人前来与他联系,希望可以为谭嗣同提供“保护”,但他毅然回绝了,并对使者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9月24日,在浏阳会馆,谭嗣同被捕。入狱后的谭嗣同从容自若,镇定异常,写下著名诗句:“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9月28日,他与其他五位维新志士在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英勇就义。

临行刑时,谭嗣同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充分展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其遗骸被运回原籍,葬在湖南浏阳城外石山下。墓前华表上的对联写道:“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在京档案】

谭嗣同的故居原为湖南浏阳会馆,坐落在今菜市口大街北半截胡同41号。浏阳会馆的五间正房目前仍存,北面的两间是谭嗣同当年所居住的房屋。其前面的院子被两侧低矮的建筑挤得只剩下一条小道,不过高大的屋宇仍一望可见。屋顶上面蓬草丛生,柱子上的漆早就没有了,只能看得见木头上的纹路。紧闭门户靠北的一间,是谭嗣同的“莽苍苍斋”。他的许多诗文和信札都在这里完成的。莽苍苍斋有一副对联,是谭嗣同自己书写的,上联是“家无儋石”,下联是“气雄万夫”。后又改上联为“视尔梦梦,天胡此醉”,下联为“于时处处,人亦有言”。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北京人物】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南宋政治家,中贡士后,改名天祥,改字履善。宋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又因在文山居住过,而号文山,又另号浮休道人。以忠烈名传后世的文天祥,在被俘期间,不受元世祖高官厚禄的劝降,宁死不屈,毅然赴义。后世人赞许其高贵气节,将之与陆秀夫、张世杰合称为“宋末三杰”。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月,元军大举进攻南宋军队,南宋长江防线全线崩溃,统治者号召各地军事将领组织兵马勤王。文天祥马上捐献家产充当军费,在家乡江西募集豪杰,迅速组建了一支近万人的义军,全线开赴临安。朝廷委任文天祥为知平江府,命令他火速发兵常州,施以援助,转瞬又命令他支援独松关。但因元军的猛烈攻势,江西义军的英勇抗战终未能抵挡住来势凶猛的元军。

第二年元月,元兵突袭临安,朝廷内文文武百官纷纷出逃。文天祥再次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负责出城与元军将领伯颜谈判,想要和谈。但到了元军大营的文天祥,却被伯颜无辜扣留。见大势已去,谢太后只好向元军缴械投降。

此时,元军已经完全占领了宋都临安,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元军还尚未控制。于是,伯颜妄想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号召力来收拾残局。但文天祥宁死不投降,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回到北方。在镇江途中,文天祥冒险逃了出来,在景炎元年(1276)5月26日辗转到了福州,宋端宗赵昰任命其为右丞相。

但在朝廷中,文天祥对张世杰专权非常不满,与陈宜中的意见也经常相左,最后还是离开了,前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开府,以都督的身份指挥抗元。

祥兴元年(1278)夏,南宋行朝又迁移至厓山,文天祥得知后,为帮助其摆脱困境,率军前往,与之会合。但张世杰提出反对,文天祥只好放弃,率军退往潮阳县。同年冬天,元军大举进攻,文天祥在率军后退途中,遭到元军将领张弘范的袭击,兵败被俘。

文天祥打算服毒自尽,但是没有成功。张弘范将他押到厓山,让其劝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道:“父母,我不能保护,难道还要背叛吗?”张弘范一再强迫文天祥写劝降书。文天祥盛怒之下,将自己之前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写下来给他。

当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深受感动,停止了对文天祥的逼迫。

南宋灭亡后,关于文天祥的处理,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元世祖说:“谁家没有忠臣呢?”于是,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把文天祥送至大都(今北京),软禁在会同馆,打算再次劝降文天祥。

元世祖首先让投降的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去劝降。文天祥一见他便怒不可遏,无奈,留梦炎只得怏怏而去。紧接着,元世祖让投降的宋恭帝赵来劝降。文天祥向北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说:“圣驾请回吧!”赵也无话可说,悻悻而去。元世祖大怒,让人捆绑文天祥的双手,并戴上木枷,关进牢房。过了十几天,狱卒才给他松开绳子,又过了半月,才卸下木枷。

后来,元朝丞相孛罗亲自在大堂上审问文天祥。文天祥傲然而立,只对他做了个拱手礼。孛罗大怒,喝令手下强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奋力挣扎,坐在地上,自始至终都不肯屈服。孛罗问文天祥:“你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

文天祥答道:“天下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历代皆有。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孛罗大发雷霆,说:“想死?我偏不让你死!我就关着你!”

文天祥毫无畏惧地说:“为正义而死,我不怕;关押,我也不怕!”

从此,文天祥一关就是三年,他在狱中,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这才知道,妻女等人都在宫中为奴,像囚徒一样生活。女儿的来信向文天祥暗示:要想家人团聚,就只有投降。

此时文天祥虽然心如刀割,但却不能因妻女而丧失了气节。他写信给妹妹:“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也就是在这样困苦般的监狱生活中,文天祥写出了不少诗篇,如《正气歌》、《指南后录》第三卷等气壮山河的名篇。

至元十九年(1282),元世祖在朝堂之上问大臣们:“南方和北方的丞相,谁更贤能?”大家回答:“北方没有人能超过耶律楚材,南方没有人能及文天祥。”元世祖听后,下了一道命令,要授予文天祥高官厚爵。

那些投降元朝的老朋友,纷纷对文天祥告知此事,并劝说他投降,但都被文天祥拒绝了。同年12月8日,元世祖亲自劝降文天祥。

面对元世祖,文天祥仍是长揖不跪。元世祖说:“你来到这里已经很久了,要是能够摒弃疑虑,像效忠宋朝一样效忠我,那我可以给你安排一个高位。”

文天祥答道:“作为大宋的丞相,国家都灭亡了,还有什么高位呢?我只求速死,不愿久生。”

元世祖又问:“此外,你还想怎么样?”

文天祥回答:“只一死足矣!”

元世祖盛怒不止,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第二天,文天祥便被押解到菜市口刑场。监斩官问他:“丞相还有什么话想说?或许能免死。”

文天祥呵斥道:“要死便死,有什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南方是哪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便跪拜向南方说,“我已了然完结,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

文天祥死时,年仅47岁,人们在他的衣服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在京档案】

坐落在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的文天祥祠,是明清两代百姓为祭祀南宋名臣、爱国诗人文天祥而修建的,主要是在当年囚禁文天祥的土牢旧址扩大修建而成,到现在,仍然保持着明代的建筑风格。1984年10月,文天祥祠正式对外开放。

1279年,宋军抗元失败后,文天祥被押解到大都,囚禁在这里的一个土室内,他在这里写出了《正气歌》。1376年,在按察司副使刘崧的主持下,在此建文天祥祠,街名也改为教忠坊。

文天祥祠坐北朝南,主要由大门、过厅、堂屋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面积大约六百平方米。过厅里面展示着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堂屋里则保存了原祠堂的大部分遗物和文天祥的部分手迹,如明代《宋文丞相传》石碑、清代《宋文丞相国公像》碑及《重修碑记》石碑等。

室内的屏风正面,还有毛泽东手书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背面则是《正气歌》的全文。在祠堂后院尚存有一株枣树,相传是文天祥在被囚禁期间亲手栽植的。它向南倾斜的树身上,仿佛渗透着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