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1018100000014

第14章 舌尖上的禅 (1)

一、禅悦为食

吃饭与学禅,在我看来,是沾不上边的两件事。怎么现在,就变成一回事了?

净慧老和尚说:“能否从吃饭体验到禅,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是否能够觉照自己当下的一举一动。如果去掉吃饭时的‘百种须索’,不去分别取舍,那么吃饭不但是滋养色身,也是用心修行之处。”

明海法师说:“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反过来想,我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这么多年,依然没有成佛,看来是因为我不会吃饭。可问题是,我一直在吃饭啊。吃饭是人人都会的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事,它与成佛有什么关系,跟深奥的禅有什么关系?

第一次坐在柏林禅寺的斋堂用餐,我心里充满敬畏。

斋堂里,一排排枣红色的条桌上,摆着一对对的大白瓷碗,一只碗里盛着白白的米饭,另一只碗里盛着一些菜。筷子枕在一张餐巾纸上,横放在靠近条凳的这一侧,筷子尾在右手边。桌凳很普通,但整齐、干净。

斋堂,是寺内僧众用餐之地,在柏林禅寺客堂所在的会贤楼的背后,又称“香积楼”。

香积一词,出自《维摩经》的“香积佛品”,本是众香世界的佛名。该经中讲,众香世界里有一尊佛,名叫香积佛。那个佛国,楼阁建筑、土地、花园等,都散发着香气。饭食时,香积佛用香钵盛满香饭,供养大众。

柏林禅寺的斋堂、厨房,以香积楼命名,大概取喻香积世界里供养众生的香饭吧。

柏林禅寺的斋堂,能容纳近千人一同进餐。

斋堂有三个门,中间的门,僧众排队进出,两侧的门为来寺院修禅的在家男众、女众进出。早课结束之后,云板响起,我跟随上早课的僧众,来斋堂吃饭。在禅门中,吃饭称为“过堂”。进得门来,人们鱼贯而行,依序走到座位前,向前方问讯后,入座。由于起得早,此时的我,有些饿了。在条凳上坐稳之后,就伸出手拿筷子想吃。然而,左右的人都在安静静地坐着,我便把伸出的手收了回来。

僧众就座后不久,有僧人敲打引磬,领众诵经。

此时,所有准备进餐的人,都合掌于胸前。我左右的人都会念,我不会念,只能跟着大家合起掌来静听。隐约听出,僧众们念诵的是“供养诸佛和诸尊菩萨”。原来,在吃饭前,僧人们在提醒自己,面对充饥养身的食物,不能忘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齐诵一声“阿弥陀佛”之后,大家开始进餐。我看到,身边的人先将菜碗移近自己,拿起筷子,再端起粥碗。我也依葫芦画瓢,学着做。

进餐期间,不停地有僧人端着菜盆、饭盆,或提着粥桶,沿着桌子间的夹道巡视着。这些在进餐期间为他人提供服务的人,禅门称为“行堂”。如果你想加菜,不用说话,也无须举手,只要把菜碗推到桌边,行堂者看到,就走过来,给你盛菜。如果想再添些粥,就将粥碗推至桌边,等行堂者来添粥。

在寺院里吃饭,不能剩。添饭添菜时,如果吃不了一整碗,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用筷子在碗中比划一下自己的需要量是多大。

在饭店酒席前,人们已经习惯了推杯换盏,吆三喝四,言谈嬉笑。在寺院斋堂进餐时,要保持安静,学会静默地进食,同时注意,进餐时,要挺直腰板,不能趴在餐桌上。

整个用餐过程,没有人说话。我吃好了,不知道这碗与筷子应该怎样处理,也不知道是否可以起身到外面去。又没办法向其他人询问,正自焦急间,朝前后左右瞄了一眼,坐在后桌的人有些已经吃好了,但他们都坐着不动。看来,我也只能静静地坐着。

在陌生的环境中,遇到自己不了解的情况,不知道怎么处理时,可以慢下来,观察身边的人怎么做。

坐在我右边的人吃饭慢些,现在,他也吃好了。我看到他将两个用过的空碗摞在一起,推至条桌的边缘处,筷子顺在碗的右边。原来,用过餐的碗要这样放。我赶紧学着做,把眼前散乱的碗筷如法处置。

整个斋堂,像个大教室,中间靠后的地方高出地面,像个讲坛。方丈明海法师在那里巍然端坐,两侧的僧人和在家信众都面向他对坐。

我看到,明海法师用餐已毕,他静静地稳坐法坛。后来,他环顾左右,可能是看到大家几乎都吃完了,他将斜倚在钵上的筷子平放到桌面上。

领诵经文的法师,看到明海法师把筷子放平,马上敲击引磬,领众诵经。

饭后诵经时,即便没有吃完,也要停下碗筷,双手合掌,与大众一起诵经。

此后,众人起立,依僧人先、信众后的次序,合掌离开斋堂。

说实话,这顿饭,吃得有些胆战心惊,然而,事后想来,又觉意趣盎然。

翻阅佛经,我发现,吃饭这件事,在禅门不是件小事,而且是禅修用功处。《华严经》“净行品”中说:“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维摩经》“方便品”中说:“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法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则说,学法与修禅,都是人的精神食粮,能资益人身。

禅者的食物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喜食,一种是禅悦食。法喜食,指人闻法欢喜,增长善根,资益慧命,如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禅悦食,指人修习禅定,得寂静之乐,心身怡悦,安乐自在。

禅无处不在。一颗觉照的心,能够借由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禅境相契合。学会吃饭,学会以禅悦为食,我们的生活会因为有禅而充满欢喜。

这份禅悦,就在我们的舌尖上。

二、食存五观

据说,当年佛陀曾教诫弟子《食存五观》。即于饭食时,需作五种观想。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首先,应想这份食物的来处,它凝聚了无数人的辛勤劳动,才成为你的盘中餐,因而要珍惜它;其次,衡量今天自己的修行,是否对得起这份饮食,否则应该怀惭愧心受食;第三,对美味饮食也不应生起贪心,不要暴饮暴食,要有节制地食用;第四,就像病人为治病而吃药一样,不应挑剔饮食的好坏;第五,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顺利地进行修行,我们才接受这份食物。

佛陀的这一番话,使人对佛门的“吃饭教育”肃然起敬,当然也不必怀疑其教育效果。在斋堂中,我亲眼见到,一位僧人将他人散落在餐桌上的饭粒,习惯性地捡起放进嘴里……

坐在长条凳子上,用一生中从未有过的郑重对待碗中食物,我从内心里惊叹,“原来,饭可以这样吃!”

“吃饭时,僧人们念诵的是什么经文呢?”我向寺中僧人询问,才知道,早餐、午餐时,僧众们饭前念诵的是《二时临斋仪》。

“为什么要念这些经文呢?”我又问。他耐心地告诉我,一是供养十方常住三宝,二是希望天下所有众生都有饭吃。他顺便告诉我:“如果你想详细地了解,可以到佛经流通处去请一本《佛教念诵集》,那里面记载得很详细。”

我请购了一本《佛教念诵集》,找到了《二时临斋仪》。原来,早餐时,僧众们念的是“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午餐时,僧众们念的是“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就是祈祷天底下所有的生命都有饭吃。

吃饭既是一件庄严的佛事,又是习禅的入手处,也是礼敬佛陀的仪式。因此,进餐时,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

现代医学研究和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胃溃疡、神经性厌食、糖尿病、胆结石、高血压和精神病等多种疾病,与人们忽视就餐时的心理卫生有关。

反观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会有所体会:心情不佳时,饭量会相应减少,甚至没胃口,什么都不想吃;这样持续几天,身体的反应就显现出来了,人会感觉无力、疲乏、虚弱。这是因为,不愉快的情绪,通过大脑作用于消化腺,减弱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加重了消化器官的负担,同时造成胃肠蠕动失调,导致食道、胃和肠的括约肌强烈收缩。

我们是否以感恩之心面对饮食呢?

早饭:一家人胡乱地吃几口,匆匆忙忙地赶去上学或上班。

午饭:各自在单位或学校匆忙用餐。

晚饭:一家人终于有时间聚在一起,平静地进食,却又常常被电视里的动画片或新闻打扰,注意力全都集中于荧屏。这时,血液集中到大脑皮层,影响消化道的供血,而且食物的色、香、味对有关神经中枢的刺激被抑制,感觉不到自己正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又怎能生发一丝一毫的感恩之情?

食物反映出我们与地球的关系。每粒米、每片绿叶,都蕴涵着阳光、大地的生命力。通过观察食物所展示的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一片金黄的面包片,看到一片金黄的阳光;从一片小小的绿叶,感受到阳光、温暖与生机。

用餐时感恩,能够帮助我们放下烦恼,体验宁静与喜悦,回到“吃饭就是吃饭”的本来状态,回归到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三、由食饭而起

吃饭,是进入禅境的道路。

医学家认为,带着愤怒吃饭,满胃都是愤怒,会胀气;带着烦恼吃饭,满胃都是烦恼,会积食;如果带着欢喜吃饭,满胃都是欢喜,则有助于消化。

对于吃饭,有“吃什么”的问题,也有“怎么吃”的问题。

禅宗有一则与“赵州茶”齐名的公案--云门饼。

不管你问什么问题,唐代的云门禅师都会供养你一块饼,让你自己尝尝。这是一块甜饼。当然,你只有把它吃掉,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甜蜜。所以,你问“如何是佛”也好,问“如何是禅”也好,只从表面上做文章,是无法透彻到内里的。

禅是什么?在赵州禅师是一杯茶,在云门禅师眼里是一块饼。当然,如果不去咀嚼它,你又怎么能够有证悟的甜蜜!

禅门还有一位吃过“点心”的德山禅师。

德山禅师写了一部注解《金刚经》的《青龙疏钞》。在挑着书卷、四处讲经的路上,他饿了,见到一位卖点心的老婆婆。他想,肚子饿了,吃点点心吧。于是,他把书担子一放,“老婆婆,能否跟您化个缘,我想吃点点心。”

老婆婆一看是个和尚,便问道:“法师,您从哪里来?”

“我从四川来。”

“你挑的好像都是书啊。”

德山禅师自豪地告诉她,“是书,是我写的书。”

“什么内容呀?”

“是我注解《金刚经》的书。”

读过《金刚经》的人,应该对经中所说的“三心不可得”,有个印象。在经中,释迦佛告诉须菩提尊者:“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心不可得,已经过去的抓不住;未来心不可得,没有来的捉不着;现在心不可得,如果起心找现在,现在又过去了。三心不可得,最真实的,是活在当下。

一听说这位僧人能注解《金刚经》,老婆婆说:“法师,我读《金刚经》遇到一个问题,正好请教您。您如果能回答我,我拿点心供养您;如果回答不了,那就对不起了。”

德山禅师一听老婆婆这样说,微微一笑,他蛮有把握地说:“请问吧。”

“你要吃点心。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要的是哪个心?”

德山禅师一听愣住了。

他只好饿着肚子继续往前走。

你看,在禅门,能不能吃饭,哪是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