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爱恋五千年
1043400000071

第71章 苏东坡的诗情爱泪 (2)

王闰之回答说:"我的孩子有亲娘疼爱,吃差一点,穿旧一点,他们不会说娘偏心;大姐死了,苏迈没有亲娘疼爱,给他吃差了,穿旧了,他会更加痛苦。如果那样我们就对不起死去的大姐。"

苏轼听了这话特别感动。所以,无论他如何思念王弗,却从没有减少一分对王闰之的疼爱。他在一篇文章中赞美王闰之说:"妇职既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苏轼出言反对王安石变法,王安石以"议论异己"罪,将苏轼贬为杭州通判。就在这时,他认识了钱塘名妓王朝云,并收为侍婢。王朝云时年十二岁,聪明伶俐,能诗爱吟,很受苏轼喜爱。在《东坡笔记》中写道:"东坡一日退堂,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道我腹中何物?'一婢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机械。'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

朝云一句话被苏轼当做知音,从那以后无论他走到哪里,就把朝云带到那里。无论苏东坡做官还是做囚犯充军,朝云也始终伴着苏轼。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朝云年满二十,苏轼正式纳她为妾。妻子王闰之并不吃醋,苏轼对妻子的宽容大量十分敬佩。他写诗赞美王闰之说:"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苏轼向妻子解释说:"敬通是东汉学者,其妻妒甚,仆少此一事,故有胜敬通之句。"

元丰元年(1078),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有感仕途艰辛,国内危机四伏,触景生情,写下思妻、忧国的《永遇乐》: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泄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这首爱情词,被朝中异己当做"含沙射影攻击君相"的证据,传到皇帝那里。元丰二年(1079)苏轼调任浙江潮州知州,船行中途,大祸从天而降。江岸追来一群士兵,命令苏轼停船靠岸。一太监领着士兵登上船来,太监高叫:"犯官苏轼接旨!"

苏轼惊诧莫名,立刻上前跪地。

太监宣旨曰:"犯官苏轼,以诗讽刺朝廷,诽谤君相,立即缉拿回朝受审。钦此!"随即他就叫士兵将苏轼绑了,并进行搜船。

士兵们将苏轼行李中的所有书籍和文字材料搜了出来,连同苏轼押解回京。回京后苏轼被关入御史监狱。不久,苏轼又被押往黄州,由黄州团练副史安置与管制。

苏轼在黄州过流放生活时内心充满了思家的痛苦。元丰四年(1081)苏轼写了一首《水龙吟》回复同朝为官的朋友章质夫的来信。以表他思念妻子之心。其词曰:

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肠柔,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妻子王闰之在家既怕丈夫难逃一死,又担心全家难以生活下去。因此,她常责怪丈夫不听她劝告,直言犯上;责怪丈夫不老老实实做官,热衷于写诗词歌赋,从而惹祸上身。她在给苏轼的信中写道:"......是好著书,书成何所得?而怖我如此!"

苏轼入狱后,她一气之下,将苏轼过去所写的文章、诗词全部清理出来,付之一炬。从而使苏轼早年的许多好作品失传。苏轼平反以后虽不便责怪妻子,但内心觉得他们缺乏共同兴趣与爱好,从而在感情上产生出一些生疏。

宋神宗死,宋哲宗接位(1085),哲宗派人查明苏轼的"诽谤君相"案纯属朝中御史李定、舒胆、何正言等人诬陷,苏轼才被平反回京。

元祐二年(1087)苏轼在宫中陪皇子读书。

元祐四年(1089),朝廷任命苏轼担任杭州知州。此间苏轼在杭州浚西湖,修苏公堤(杭州苏堤就出至于此),留下了千古政绩。

元祐六年(1091)苏轼回京任翰林学士,同年妻子王闰之病逝。从此苏轼的生活就全靠王朝云照顾。妻子刚死不久,苏轼又遭贾易等人陷害,被徙放扬州,幸好有王朝云陪同,苏轼才能挺过来。

元祐七年(1092)朝廷再次为苏轼平反。苏轼回京后任兵部、礼部尚书。但是上任不久又因他在《御史论》中评价前朝变法,宋哲宗斥责他"讥讽先朝",将他贬至广东惠州。苏轼将儿女送回家乡,解散奴婢,只留王朝云陪同他到惠州。到惠州时白露初下,秋叶凋零,苏轼油然生悲,咏出《蝶恋花》,要求朝云给他演唱。其词曰: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朝云的歌声婉转悲切,唱着唱着,泪如雨下。

苏轼问:"朝云,你为何如此悲切?"

朝云说:"你词中的'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叫我实在难以唱下去!"

苏轼听了大哭道:"我在为秋天而悲,你却又在感伤春日了!好了,不要再唱下去了。"

在惠州时王朝云不仅生活上对苏轼无微不至地关怀,而且经常给他唱歌跳舞解闷。苏轼写了一首诗赞美朝云说:

不似杨枝别乐天,却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络秀方同老,天女维摩忽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裙歌扇旧因缘。

丹成遂我三山志,不作巫阳云雨仙。

苏轼老来看破官场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回顾人世间的不平和自己一生的颠沛流离,从而皈依佛门,希望在佛前找到慰寄。王朝云同苏轼共伴清灯,搓珠念佛。

惠州气候恶劣,朝云在那里生活不适,不到一年(1096年)即因病而死。

朝云的死使苏轼失去了唯一生活支柱,他悲痛万分,在《朝云墓志铭》中写道:"东坡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侍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绍圣三年七月壬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西湖之上,栖禅山寺之东南。生子遁,未期而夭。"

他把朝云的遗体运回杭州,葬在西湖蕙苑竹林中,并写了《悼朝云并引》。其诗曰:

苗而不秀亦其天,不使童鸟与我玄。

驻景恨无千岁药,赠乘惟有小乘禅。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近远,夜中勤礼塔中仙。

朝云临死时曾诵《金刚经》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苏轼在她的墓碑上也刻上四句偈:"浮屠是瞻,伽蓝是侬,如汝宿心,惟佛之归。"

这四句偈的意思是,成佛是我的愿望,寺庙是你。我要皈依佛门,实现你我的共同夙愿。

朝云死后的第三个月,苏轼写了一首《西江月》悼念朝云: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桃花同梦。

苏轼把朝云的死因归于惠州恶劣的环境条件。

惠州温都监的女儿花枝招展,神采奕奕,年方十六岁,一心想挑选风流名士为夫。她早听说苏轼的风流与才华,苏轼到惠州后,她对家人说:"东坡即我佳婿也!"

苏东坡到惠州后没有官职,成日无事。朝云死后,他就躲在家里吟诗作赋。苏东坡常见一少女在窗外偷听他咏诗,他跟出去,少女一见他就赶快逃走。有一次,苏东坡跟在少女后面,一直追她到郊外的一片树林。少女停下来对苏东坡说:"我倾慕先生的才华已久,非先生不嫁,请先生接纳我,我愿终身服侍先生。"

苏轼说:"姑娘年轻貌美,何愁选不到佳人。老朽年过花甲,哪能再攀高枝。"

姑娘说:"我只求和先生在一起,不争什么名分,希望先生成全我的心愿。"

苏轼说:"姑娘的心愿苏轼决不能满足,如果姑娘非文人才子不嫁,我可促成你与王学士的婚事,你和他才是郎才女貌的一对。"

姑娘说:"我爱的是先生,不爱其他任何人!"

苏轼再三劝解,姑娘不加可否,各自低头走了。

不久,朝廷又将苏轼从惠州贬到琼州(海南岛)。此后那姑娘既看不到苏轼,苏轼亦不能促合她与王学士的婚事。

那姑娘一心想着苏轼,苏轼贬琼州后,她就成天躺在床上,茶不思,饭不想,不久就奄奄一息。死前她对父亲说:"爸爸,我死以后,你一定要将我葬在海边,面向琼州。我要在那里等东坡先生回来!"说完她就停止了呼吸。

她的父母按照她的遗愿,把她葬在海滩上,让她日夜向着海南岛,等待苏轼归来。苏轼重回惠州知道此事后,为她作了一首词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舟冷。

后来有学者认为,这首词和惠州海边的墓,是苏轼为纪念朝云而作,实为误传。

朝云死后,苏轼孤苦伶仃被宋哲宗辗转徙放琼州、廉州、永州、崇宁各地。宋徽宗元年(1101),苏轼被赦还,同年死于常州。

(资料来至《巴蜀志》、《中国文学史》、《宋人诗词选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