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1045100000032

第32章 区域与历史 (1)

第一节 大禹崇拜在川西北羌族地区

四川大学李祥林

摘要:作为地方性知识,羌区大禹传说是华夏大禹传说系统中的重要个案之一。在川西北羌族地区,大禹传说包含着先祖敬奉和英雄叙事的要素,其为羌人强化族群认同、提升族群声望、拒绝他者讹指提供着口头文学代码。今天,羌民共同创造和拥有的大禹传说又成为他们通过旅游推动地方发展所借助的文化遗产资源。

关键词:羌族大禹民间信仰

2010年5月,中国政府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类共40项,其中有"禹的传说",由"四川省汶川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申报。这是去年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会上经过我们大力推荐的项目,该项目能得到上上下下的重视,盖在有其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独特价值。在此,笔者拟从多角度切入,对四川西北部羌族地区的大禹崇拜及相关事像进行学术考察。

上篇:民间信仰及多样呈现

1.屡屡打造的当代景观

"禹兴于西羌",中华历史上向来有此说法。为夏王朝奠定基业的大禹是上古治水英雄,他跟巴山蜀水的关联,从古籍记载的"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尚书·禹贡》)可窥全豹,所谓"天一浚灵,多源于西。岷山导江,禹绩可稽"。从蜀地民间信仰看,川西北地处汉、藏之间的羌人也崇拜大禹,视之为治水救难、护佑羌民的"先祖",由此形成了颇有民族性、"在地性"特色的叙事及符号系统。在川西北岷江上游地区,作为羌区重镇的茂县、汶川自不待言,紧邻汶川的都江堰市也曾举办"大禹文化与江源文明研讨会",当地有"大禹治青城山"的民间传说,称"大禹的老家就在上游的汶山,他从小就跟岷江打交道",掌握了治水技术,后来"被中原盟主虞舜请去制服黄河去了"。

"5·12"地震之前,2006年6月29日,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以"大禹故里·西羌之夜"为主题的盛大祭祀活动,纪念大禹诞辰4133周年,并且举办首届国际禹羌文化旅游节,向世人展示大禹故里的风采。"5·12"地震之后,随着羌族文化抢救和保护的升温,蜀地大禹文化研究亦呼声更高。2008年6月初,阿坝州羌学学会向有关部门报送了《保护羌族文化的报告》,其中提出的保护项目有十项,第三项即是"西羌大禹文化的保护"。2009年4月底,"中国禹羌文化论坛"在北川举行,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齐聚震后北川,就禹羌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灾区文化重建与传承进行研讨。2010年7月17日,首届中国汶川大禹文化旅游节在汶川绵虒大禹故里景区开幕。此节主题为"永恒大禹·崛起汶川",旨在弘扬大禹精神,展示汶川灾后恢复重建的新形象,打造地方文化旅游品牌。该地景区新塑的高高矗立的大禹像,成为汶川醒目的文化标志。

《羌魂》是"5·12"地震后茂县着力打造的舞台剧,其以羌文化符号的集中展演为重点,将羌笛、羌绣、莎朗、铠甲舞、羊皮鼓舞、多声部民歌以及先祖崇拜、祭山仪式、瓦尔俄足、石砌碉楼、婚俗、推杆等元素汇聚一台,演员队伍由近120名羌族百姓组成,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于2010年3月在成都的锦城艺术宫亮相,拉开了巡演国内的帷幕。对此,有关报道云:"《羌魂》的定位是原生态歌舞,这样一台一个半小时的节目缘起于茂县灾后精神家园重建项目。震后半年,文化部授牌成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作为核心地的茂县自然肩负起了抢救、保护和传承羌文化的历史使命。"

2.随处可见的文化遗迹

川西北羌族地区,有关大禹的文化遗迹不少。在汶川,有石纽山、刳儿坪、涂禹山、禹碑岭、禹王宫等。古代诗人笔下即为我们留下了种种信息。清代吴棠曾为汶川石纽山圣母祠题诗:"共传大禹产西羌,明德千秋颂莫望。江水发源神肇迹,休将石纽比荒唐。"明代周洪谟《雪山天下高诗》亦曰:"此去石纽无几许,昔钟灵秀生大禹。当时自此导江流,至今名垂千万古。"当地羌人视石纽山为圣地,在其眼中,此山连接着天与地,天神木比塔及众神上下于天地时必经此,"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都有我们的祖先--大禹的灵魂"。在川西北羌区,"石纽"所在,除了北川、汶川,还有理县。理县通化乡汶山寨亦有石纽山,山顶有禹王庙("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庙后石壁有刻字"石纽山"。据有关信息,目前通化乡正把加大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其中就有汶山寨禹王庙风景区建设项目。

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乡,面积约81平方公里,乡治禹王庙,今辖庙坪、禹里、禹穴、庙坝、云安等7村。相传,唐以前该地石纽山麓即建有禹庙,每逢农历六月六日大禹诞辰,人们要来此祭拜。祭祀规格甚高,据当地研究者讲,"六月六日禹生日,用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的太牢(牛、羊、猪三牲齐备)之礼仪致祭大禹;在县衙两旁设置只有州、府以上才能有的鼓楼、乐楼,在致祭大禹及重大礼仪时使用"。尽管屡遭兵祸灾害而损毁,但维修或重建禹庙成为地方官的职责,祭祀禹王活动亦相沿成俗。1935年,石纽山前禹庙被烧毁,庙祭活动又集中到禹穴沟口之禹王庙。庙会期间,如潮人流来自四面八方,若遇水旱灾年,祭祀规模更大。关于北川"禹穴",清乾隆时曾任当地知县的浙人姜炳章《题神禹故里坊》写道:"石纽之村,笃生圣人;皇皇史册,古迹常新;刳儿之坪,产子如血;青莲好古,大书'禹穴'。"相传这"禹穴"二字乃诗仙李白所书。

大禹王来历不凡,在川西北羌区还有跟禹迹相关的民俗故事。清代乾隆时蜀中举人刘沅有《禹穴》诗(见《国朝全蜀诗钞》卷三十二),曰:"神圣钟灵原不偶,刳儿儿出岂伤母?至今血石赭如珠,生生之气年年有。"自注:"九龙山第五峰下,地稍平,有迹俨如人坐卧状,为刳儿坪,禹生于此。上有石穴,即禹穴。穴下有石,皮如血染,以煎水沃之,气腥。俗传能催生。人凿取之,明年复长如故。孕妇握之利产。"位于北川禹里羌族乡的九龙山又名九连山,该地禹穴有石呈血色,相传为禹母生大禹时流血所染。凿取血石为产妇催生,是当地人特有的习俗。在川西北羌区,诸如此类有别于中原汉区大禹传说的例子随手可拾。毋庸置疑,作为"地方性知识",羌区大禹传说是华夏大禹传说系统中的重要个案之一,就其文化学意义而言,不能不说是羌民族对中国文化的一桩独特贡献。

3.多姿多彩的民间文艺

文化人类学重视"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s),尤其是研究像羌族这种族源古老而至今仍是有语言无文字的族群的文化。"口头传统是指文化中非书面的故事、信仰和习俗。口头艺术包括叙事、戏剧、诗歌、咒语、谚语、谜语和文字游戏。"口头文学有比书面文学远更古老的历史,可以说跟人类与生俱来,口口相传,体现着民众的心音。就其实质言,口头文学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文学,它往往兼具文学、哲学、历史、宗教等多方面因素,以某种意识形态综合体的面貌存在并出现,有待我们不止从纯文学层面去加以解读和把握。古往今来,羌民族有相当丰富的口述传统,其中大禹传说自成体系。据我所知,大禹传说在川西北羌族地区作为"地方性知识",以多种形式在民间口头流传。

仪式诗歌。人称羌族四大史诗之一的《颂神禹》,出自羌族释比唱经,乃叙事性长篇仪式歌。羌人信奉"万物有灵"(animism)的原始宗教,释比又称"许"、"诗谷"等,是羌民社会中以巫术沟通人、神、鬼并且熟知本民族历史和文化、通晓多种知识及技能者。作为古老的羌文化的重要掌握者,释比在羌民社会中享有甚高威望,从村寨到家庭,人们生产生活中每逢大事,诸如请神还愿、驱邪治病、婚礼丧仪等,都会把他们请来唱经、跳皮鼓、做法事。释比们在诸如此类仪式活动中诵唱的经文,从民间文学角度看,可谓是带有韵律性的诗歌。

释比唱经,内容丰富,是重要的羌文化遗产。目前根据释比唱经整理出来的《颂神禹》版本,共包括"石纽投胎"、"出世不凡"、"涂山联姻"、"背岭导江"、"化猪拱山"、"功德永垂"六个部分。其开篇唱道:"在这良辰佳节里/在这吉运高照时/释比我要诵唱经/诵唱先祖大禹根/诵唱先祖大禹源/先祖圣禹生羌地/羌人大禹名传播/他的好事说不完/好事多如天上星/他的故事说不完/犹如凡间之沙石。"由释比诵唱的这部640多行的长诗,内容翔实,结构完整,意象鲜明,词句生动,感染力强,有相当鲜明的民族色彩,体现出羌族民间创作的诗性智慧和不凡技巧。

神话传说。在羌区内部,作为大禹传说再地方化的支系,北川和汶川又同中有异。前者的大禹故事包括跟大禹出生有关的"石纽投胎"、"甘泉"、"刳儿坪出世"、"洗儿池"、"血石流光"等,以及跟其治水业绩有关的"誓水柱的传说"、"禹治湔江"等,流传区域主要为禹里、片口、坝底、曲山、陈家坝、通口等。后者的大禹故事,从20世纪80年代在汶川威州搜集的《大禹王的传说》来看,则包括"石纽出世"、"涂山联姻"、"背岭导江"、"九顶镇龙"和"化猪拱山"五个部分,其开篇云:"在岷江河上游羌族居住的地方,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生下来三天就会说话,三个月就会走路,三岁就成了一壮实的汉子,他就是羌族人感激不尽的大禹王。"汶川和北川,今天一属阿坝州,一属绵阳市,彼此有关大禹的民间叙事出现"异文",正是该传说深入百姓生活而地方化的结果,它们共存互补,一道丰富着华夏神州古老的大禹传说体系。在川西北羌区,关于大禹王的传说在茂县、理县乃至松潘、平武等地亦有,如平武羌族口述的《"巫教"的来历》、松潘黄龙流传的《暗海鱼》等。

第一节 大禹崇拜在川西北羌族地区 (2)

民间戏剧。羌族有自具特色的民间戏剧,"5·12"汶川地震后笔者屡有文章论及此有关情况。2002年9月,四川省人大及有关部门邀请专家学者赴岷江上游调研民族民间文化,依次考察了阿坝州的九寨沟县、松潘县、茂县、理县和汶川县。归来后,由我执笔撰写出《岷江上游民族民间文化考察报告》,上报给四川省委、省政府,"为有关方面的决策提供了参考的依据"。该报告谈及羌族民间戏剧,并且说"羌戏和藏戏都属于具有原始艺术魅力的戏剧"。羌族民间戏剧包括释比戏和花灯戏。前者在笔者20世纪末参与编纂及统稿的《四川傩戏志》中有多个条目介绍,后者如北川的许家湾十二花灯戏,已被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区花灯戏中,也有颂唱大禹的。如研究者指出,过去流行于茂县土门、凤仪等地的竹马花灯(以竹子编扎并用彩纸糊成竹马作为道具)的剧目中有《大禹治水》,其中唱道:"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歌唱我们的民族,歌唱我们的祖先。山有树,树有根,我们来唱羌族的根。最能干的'耶格西',是他疏通了九条河,时间用了八年整......"唱词中的"耶格西",乃是羌人对大禹的称呼。

下篇:族群心理和地方资源

1.历史学关注点:史实真伪

大禹的生平事迹在《史记·夏本纪》里有较详记述,但是未曾言及其出生地。不过,从《史记·六国年表》中,可以见到"禹兴于西羌"之说,云:"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汉初陆贾《新语·术事》亦云:"文王生于东夷,大禹出于西羌,世殊而地绝,法合而度同,故圣贤与道合。"类似说法又见于桓宽《盐铁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