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1045100000036

第36章 区域与历史 (5)

作为社会的重要生产部门,织造业在明清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织造工艺技术的进步,行业的分工日益细化,织物的种类逐渐增多,产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明清时期的纺织业及其工艺技术的提高,得益于纺织机械的改良和进步。在众多的纺织机械中,通过结构和尺度的改良后提高了生产效率的有搅车、弹弓、纺车、织机等。搅车为脱去棉籽的工具,明代以前的搅车在使用时由"二人掉轴,一人喂上绵英,二轴相轧,则子落于内,绵出于外",明代改良的搅车则"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除去棉籽的棉花要经过弹松后才能纺纱,源于宋代的"木棉弹弓,以竹为之,长可四尺许,上一截颇长而弯,下一截稍短而劲,控以绳弦,用弹棉英,如弹毡毛法"。到了明代,出现了"以木为弓,蜡丝为弦"的弹弓,弓的尺寸也有所加大。清代的工匠"弹花必坐,其座如椅而矮,几及地,名弹花凳。凳之背贯以竹竿,如钓鱼者而曲,竿之极处悬绳,绳下著弓,以左手执弓,右手持槌击之,棉着弓而起,轻如柳絮。其弓弦以羊肠为之"。弓的材料由竹而木,弓弦由绳、蜡丝而羊肠,其操作更为方便。

此前的纺车只能纺一根纱,明代的手摇纺车"其制比麻苎纺车颇小。夫轮动弦转,莩宾随之。纺人左手握其绵筒,不过二三续于莩,宾牵引渐长,右手均撚,俱成紧缕,就绕宾上";"凡织工能者,一手握三管,纺于铤上"。还有一种脚踏"纺车容三宾,今吴下犹用之。间有容四宾者,江西乐安至容五宾"。清代中期以后,还发明了有40多锭的双面纺车参见,由三人同时操作,日产棉纱10余斤。花(楼)机、腰机等织造机械经改良后,已经基本定型。明代的花(楼)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其机式两接,前一接平安,自花楼向身一接斜倚低下尺许,则叠助力雄"。同时,"凡织杭西、罗地等绢,轻、素等绸,银条、巾、帽等纱,不必用花机,只用小机。织匠以熟皮一方置坐下,其力全在腰尻之上,故名腰机"。另外,明清时期的染色工艺也有了很大进步,随着纺织业的兴盛,印染工艺也相继得到发展,有的地方不仅设有专门的染坊,而且染工的分工细致明确。

由于棉花"其种乃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其利视丝臬盖百倍焉",在明代政府的倡导和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下,棉纺织业已经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普及,又以太湖流域的松江府以及苏州、太仓、嘉定、常熟和嘉兴府、湖州、杭州等地的棉纺织业最为发达。在这些地方,"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我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侵晨入市,易棉以归,仍治而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而"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有力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经济的发展。脱胎于丝织工艺技术的棉织工艺技术的推广,以及棉纺织造工具的改良,使这些地区的棉布质量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清代的棉纺织造工艺技术已经形成了包括晒花、轧花、弹花、搓条、纺纱、成红、上浆、提综、探筘、填梭、布机等一整套完整的工序,并总结出详尽的操作经验。在当时,"凡织布有云花、斜文、象眼等,皆仿花机而生义",被世人视为艺术品。各地区生产的棉布除自足之外还销售到外地,以"松江布"为代表的优质棉布,逐渐取代麻布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衣被面料,而"松江大布"、"南京紫花布"等更是名噪一时。

在棉布普及的同时,明清时期的丝织工艺技术及其产品则向着高端发展,丝织物的品种比过去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丝、罗、绫、绸、纻、绸、缎、纱、绢、锦之外,还出现了不少工艺复杂的特色产品。如当时流行的"妆花"系列织物一种多彩的纬锦织物。是在传统的织锦工艺基础上,吸收缂丝通经断纬的技术,用缠着各种色线的小竹管通过挖梭织造的手法表现出花纹,并把各种彩色花纬线织入锦缎的纹样中。妆花的织造速度极慢,一天只能织两寸,故有"寸金换妆花"的俗语。工艺复杂,花纹精美,色彩富丽;由元代的"纳石失"又称"织金锦",是一种加金的丝织物,一般指以片金线或圆金线为纬纹的织金锦或织金缎以及绣金锡缎,具有金碧辉煌的效果。这种织物在战国时已经出现,是元代丝织品中最有名的品种,其织造技术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在文献中有时也被写作"纳失失"、"纳失石"、"纳失思"、"纳克实"等。

演变而来的"织金锦",是一种在织造过程中添加金、银的织物。福州地区的"闽缎机故用五层,弘治间有林洪者,工杼轴。谓吴中多重锦,闽织不逮,遂改机为四层,名为改机"。用改机织造的丝绸产品多为四层经线和两层纬线织成,织物的质地薄润,双面花纹相同,色彩柔和。南方地区的工匠将妆花技术用来织造丝绒,生产的妆花绒和双面绒等丝绒织物也颇具特色。妆花绒的生产,要经过织绒、割绒、雕花等数道工序,对工艺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双面绒是一种两面都带有细软绒毛的织物,手感舒适,保暖性强,不易变形。明代丝织物常见的装饰纹样有对雉、翔鸾、舞凤、斗牛、游鱼、龟背、盘绦、樗蒲、柿蒂、八搭晕、如意云和灯笼以及五谷丰登、花好月圆、福寿有余等吉祥图案。清代的丝织工艺及其产品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江苏、浙江、广东、福建、陕西、贵州、四川、江西、云南等地的民间丝织业生产的丝织物,其品种比明代更为多样化,质量也提高了许多。

明代之后的麻纺织业由于原料的原因而在规模上有所萎缩,但麻纺织造的工艺技术却有了长足的进步。由于麻纺机械的革新和浆纱技术的推广,各地麻织物产品的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还开发出一些新的品种。在中原和东南等省的传统麻纺织造产地生产的麻布、葛布、苎布等品种的布目更加细腻,并且还出现了利用经纬纱线的不同拈向和收缩系数不一的特点织成的夏布,布面花纹美观大方。广东的蕉布利用山生或田种的蕉麻为原料,制作时"以蕉身熟踏之,煮以纯灰水,漂澼令干,乃绩为布"。到了清代,出现了麻与丝、棉等纤维的交织织物,此后在福建还出现了麻、棉、丝交织的假罗等织物。麻与丝交织的织物轻盈柔软,麻与棉交织的织物坚固耐用,以产于广东的"鱼冻布"、"芙蓉布"和"罾布"最为有名。"鱼冻布,莞中女子以丝兼苎为之,柔滑而白若鱼冻。

谓纱罗多浣则黄,此布愈浣则愈白云。......芙蓉布,以木芙蓉皮绩丝为之,能除热汗。又有罾布......渔妇以其破敝者翦之为条,缕之为纬,以绵纱线经之,煮以石灰,漂以溪水,去其旧染薯莨之色,使莹然雪白。布成,分为双单,双者表里有大小絮头,单者一面有之。絮头以长者为贵,摩挲之久,葳蕤然若西毡起绒。更或染以薯莨,则其丝劲爽,可为夏服。不染则柔以御寒。"清代末年,四川隆昌、江西万载和宜黄、湖南浏阳等地生产的精细夏布已远销世界各地。明清时期的毛纺织业主要集中于兰州、西安等地,而"褐之细者皆出兰州"。此外,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的丝夹棉、绒棉苗、壮、侗、土家、瑶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纺织品之一种。采用麻纱作经、丝作纬,挑织成五色,花样极多。、丝布苗、壮、侗、土家、瑶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纺织品之一种。采用棉纱作经,丝作纬,纬丝显花。和西北地区的洋绒也很有特色。

源于唐宋时期的缂丝工艺在明清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缂丝是一种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织造的丝织物,艺术表现力较强,工艺技术复杂。由于缂丝的织造周期冗长,且费工费时,因此在明朝初年,力倡节俭的朝廷规定缂丝只许用作敕制和诰命文书。不久,随着生产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无视禁令而织造者逐渐增多。到宣德时,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缂丝的制作已经比较繁荣,工艺之精直追宣和年间的作品。缂丝工艺除了制作皇室的龙袍衮服、宫闱器物的罩面以及官服的补子等制品外,更多的是用来缂织名人书画和手卷、佛像、裱作等物。在当时,优秀的缂丝作品多被用作宫廷和官宦人家的装饰。成化年间,苏州、南京和北京等地生产的缂丝织物以摹缂当时名家的画稿为主,艺术风格亦深受江南文人绘画的影响,还创造出凤尾戗由两种色线交替缂织长短、粗细不同的线条,线条的戗头一排粗钝一排尖细,粗者短,细者长,粗细相间排列,因形如凤尾状而得名。

和双子母戗用一根纬线在两根经线上缠绕,在织造时可以随作者的意图安排画面的粗细疏密,也可以随题材内容的不同而变换织法,采用这种技法,可使缂丝制品层次更加分明,疏密均匀而富于装饰性。等新的手法。清代的缂丝生产规模虽然进一步扩大,却依然以苏州为中心。皇家与官方需要的缂丝织物由江南织造局清代专办宫廷御用和官用各类纺织品的机构,分别在江宁﹑苏州和杭州三处设立,管理各地织造衙门政务的内务府官员,亦称"织造"。清顺治二年(1645)恢复江宁织造局,四年(1647)重建杭州织造局和苏州织造局,以工部侍郎一员总理织务,简选内务府郎官管理江宁﹑苏州﹑杭州三处织造局。

自康熙七年(1668)以后,织造局开始逐步走上正常的业务途径。办理,北京派员前往苏州督办。乾隆时期的缂丝织造仍然以书画为主,还出现了幅面通篇缂织诗文的作品,其画面的色调高雅,用丝细匀,工艺技术有所创新,多为公私藏家所收藏。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三色金缂丝采用赤圆金、淡圆金和银线在深色地上缂出花纹形象,画面效果极其富丽堂皇。、三蓝缂丝在深色或浅色地上缂出深蓝、品蓝、月白三色褪晕的效果。和水墨缂丝在深色或浅色地上用墨、深灰、浅灰三色褪晕,再用白色或金线勾边。以及双面缂、毛缂丝和缂绣混合等新的样式,提高了缂丝的表现力,充分显现出缂丝巧匠的高超手艺和创造力。

流传有序的刺绣工艺,到明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朝廷在南京、北京分设织染局,招募专业绣工专为皇室以及官员刺绣服饰。在南方,江南地区的许多市镇都有刺绣作坊,有专业的民间绣工制作各式刺绣,可以满足社会大众的不同需求。备受当时知识阶层欢迎的是上海露香园的顾绣,顾家的女眷为顾名世(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官尚宝司丞)长子顾汇海之妾缪瑞云,次孙顾寿潜之妻韩希孟(又名韩媛)等。秉承宋代闺阁绣北宋晚期出现的一种出自名门闺媛之手的具有不同艺术取向、水平更高、更具代表性的刺绣形式。绣作以摹绘名人书画为主,画面设色丰富、针线细密,融会书画神韵。主要在名门闺秀中流传,或是用作官宦人家的礼品。因是非卖品而显其珍贵,亦为公私藏家所追逐。的传统,"斗方作花鸟,香囊作人物,刻画精巧,为他郡所未有","所绣人物、山水、花卉,大有生韵,字亦有法,得其手制者,无不珍袭之","乃知为女红者人,巧极天工"。苏州地区的发绣在题材上沿袭了宋代的传统,所绣作品以佛像为最多,另"有夏永字明远者,以发绣成滕王阁、黄鹤楼图,细若蚊睫,侔于鬼工"。

在北方民间流传的洒线绣也是当时北京地区常见的装饰刺绣,采用双股捻线计数,在纱孔上绣制几何纹并配以铺绒主花,或是用多种针法绣出人物、花鸟、建筑等图案,多用作衣服的配饰。历史悠久的鲁绣。则流行于山东及其周边地区,以素绫、暗花绫或暗花绸为面料,多以禽鸟花卉为内容,画面颜色亮丽,工艺风格粗犷。清代刺绣工艺更加繁荣,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和京绣、鲁绣、汴绣、汉绣各具特色,不仅形成了鲜明的时代风格,而且还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刺绣艺人为浙江鄞县人金星月,江苏高邮人王嫒,旅居江南的满人卢元素,江苏昆山人赵慧群,吴江杨卯君和女儿沈关关,吴县钱蕙、周湘花、陆凤池、恽珠、丁佩、金星月、王琼、俞韫玉、殳默、徐湘苹、金采兰、倪仁吉、李娥绿、左又宜、邵琨、钱芬、纪梦兰、纪智姑、林青青、沈寿,松江杨氏姑妇、薛芳等。民间流传的刺绣品种既有以赏玩为主的名人书画,也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衣裙、背带、头巾、肚兜、鞋帽等服饰和帐沿、床单、枕项等,直观的反映出劳动者朴素的审美意识。西南等地少数民族的刺绣多反映着各自的民族特色,有的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崖州纺织绵线如布帛状,绣人物花鸟其上,有十金一具者"。

五、竹木牙雕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