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1045100000037

第37章 区域与历史 (6)

所谓竹木牙雕工艺,是指采用竹、木、牙、角等材料,通过雕、刻、镂、镶、嵌、拼等手段制作出来的用以陈设、赏玩的小型工艺品。竹木牙雕工艺的起源很早,宋代时随着文人士大夫的清玩之风而再次兴起,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形成了专门的艺术门类。由于文人士大夫的指导和加入,使得各种质地不同、造型各异的小型雕刻工艺品层出不穷。又因为地方民俗、物产以及审美趣味的不同,在不同的品类中产生出以著名雕刻艺人为代表的各种雕刻派别。

明清两代的竹刻工艺既为文人士大夫所青睐,又为广大民众所熟悉,直接承继了汉代以来的工艺技术传统,主要在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四川等产竹的地区流传,有竹刻、留青、贴黄等品类。竹刻是利用竹干、竹根及其节、疤、须的天然形状,稍加雕琢制作而成;留青是在竹材外表的青色皮层上雕刻花纹;贴黄是将竹材内壁约2毫米的黄色表层,经加工后粘贴在器物上再进行雕刻的工艺。明代的竹刻多取成年竹子的根和茎为原材料,采用圆雕、透雕、浮雕、毛雕、深刻、浅刻、留青等工艺方法进行制作,所制器物的样式主要有笔筒、笔管、臂搁、镇纸、印章、扇骨、杯、盘、碗、洗以及如意、发簪、仕女、寿星等圆雕题材。竹刻浮雕的装饰纹样非常丰富,有花鸟虫鱼、亭台楼阁、人物故事等,组合随意,无有重复,显现出工匠的高超工艺技巧。

明代中期以后,竹刻工艺尤为发达,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雕刻流派,以"金陵派"和"嘉定派"的影响最大。两派的竹刻工艺传承自成体系,此后又衍生出若干支系,或子承父业,或师徒相传,两派的传世作品对此后的竹刻艺术影响极大。金陵派竹刻的创始人李耀李耀(1522-1566),江苏常熟人。工写照,并善刻花卉植物于竹制扇骨上。和濮澄濮澄,字仲谦,金陵人。其刻竹刀法很浅,所制器皿尤佳。又善于选材,相度体形而因材施艺,刻画数刀便成名作,被人视为至宝。嘉定派竹刻的创始人朱鹤朱鹤,字子鸣,号松邻,一作松龄。原世居新安(今安徽歙县),自宋建炎徙于华亭(今上海松江),后又徙嘉定(今属上海市)。工韵语、书法、篆刻,兼雕镂图绘之事。亦擅竹刻,其竹刻作品自明代至清代流传不废,为嘉定派竹刻之领袖,与子朱缨、孙朱稚征合称"嘉定三朱"。惜今未有其作品传世。

及承其技艺的子朱缨朱缨,字清父,号小松,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工小篆、行草,擅长卷小幅,各有异趣,间仿王维诸家,云树行曲盘折,气韵生动。所刻竹、木古仙佛像,论者谓"胜于吴道子所画"。兼能雕琢犀、象、香料、紫檀圆盒、香盒、扇坠、簪纽之类,奇巧夺人。又能以画意剪裁小树、供盒、盎之玩,人争购之。著有《小松山人集》等。传世作品有"竹雕蟾蜍"和"竹雕刘阮入天台香薰"等。、孙朱稚征朱稚征,号三松,缨仲子,稚美弟。祖、父、兄三代刻竹,至稚征则技臻极妙。稚征性简远,善画远山淡石,丛竹枯木,尤长画驴。其竹刻技艺得家法真传,以手法精妙著称。平时刻刀不苟下,兴至始为之。所刻笔筒、人物及蟹、蟾蜍之类,皆名重于世,时人谓其竹刻花鸟不次于徐熙,而写意人物、山水则在马远、夏圭间,都是名噪一时的竹刻艺人。清代的竹雕工艺主要用在文房用品、生活用具和家具等方面。清代文房竹刻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许多竹雕匠师还兼作牙雕、木雕,是雕刻艺术的多面手。

金陵派的竹刻工艺主要流行于南京及周边地区,以简笔浅刻的风格和浓郁的文人气息著称于世。明代中期以李耀为代表的竹刻工匠,以刀代笔在竹材上刻绘山水、花鸟,虽雕镂不深而层次不减,所刻不多却意境深远,制作时仅在表面略加刮磨,作品的风格简洁明快。明代末年,"南京濮仲谦......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清代的金陵派竹刻继续发展,名工众多,最为有名的是潘西凤潘西凤,字桐冈,号老桐,浙江新昌人。清代乾隆年间侨寓扬州。为画家王虚舟弟子。识见卓越,曾为年羹尧幕僚,多所匡助,后有献不纳,即拂衣归。后精于刻竹,以浅刻见长,于竹上浅刻菊花极精,尝选佳竹摹刻十七帖,精妙无匹。

郑板桥称其技艺为濮仲谦之后,金陵派竹刻第一人。作品在嘉庆时曾被收入内府。今有传世之作藏于上海博物馆等处。和方絜方絜(1800-1838),字矩平,号治庵,浙江黄岩人。自幼聪慧,喜诗善画,后习郭河阳、赵千里笔法,擅长画石,精刻竹简。因家境贫寒,离母别妻,四处流落,途遇山水胜境,吟诗泼墨,技艺日精。曾客居金陵、嘉兴,与苏杭名士交往,名声渐振,以卖画刻竹为生,有"方竹"之称。其竹刻人像,线条简练,典雅古朴,须眉毕肖,人称"无上逸品"。著有《石交集》、《石我师斋稿》等。潘西凤酷爱刻竹,其竹雕风格与濮澄一脉相承,并擅长利用竹材天然畸形,以简练刀法略加雕琢即可成器,作品格调文雅,时人有"试看潘郎精刻竹,胸无万卷待何如"。诗云:"年年为恨诗书累,处处逢人劝读书。试看潘郎精刻竹,胸无万卷待何如。"之句。方絜的竹刻作品皆以自己的画作为蓝本,所刻内容有山水、花卉、人物和肖像等,以在臂搁上用陷地浅刻法雕刻人物肖像最为精妙。

嘉定派的竹刻以精雕细镂、刻意求工为特色,"其为它处所不能媲美者,则为刀法。普通所用,以刻字者为单尖,辟厚约分许,而削其一面,其口平,以角尖入竹,名曰行刀。而复以圆刀还之,则为圆柱形。削其一端为斜面状,而圆其锋,故所入处,其底不深而平,此其为用,能恰到好处,而字体之结构及转折之姿态,均能与书者相吻合,无牵强之弊"。其创始者朱鹤将书画艺术引入竹刻,开创了透雕、深雕等竹刻技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所作笔筒、香筒、杯、罂以及簪钗等物均为世人所看重。朱鹤之子朱缨的刀法更为丰富,所刻作品以仙佛为多,还能以犀角、象牙、香料、紫檀为材料雕琢图匣、香盒、扇坠、簪纽之类,风格古朴,结构奇巧。

朱鹤之孙朱稚征"雕刻刀不苟下,兴至始为之,一器常历岁月乃成",所刻笔筒及人物秘阁或螃蟹、蟾蜍等小品的风格简洁精雅,古朴淳厚,与其祖、父竹刻的风格一脉相承,人称"三朱"。之后的"嘉定四先生"指明末居住在嘉定的程嘉燧(1565-1643)、唐时升(1551-1636)、李流芳(1575-1629)、娄坚(1567-1631)四位文士,他们各以诗文书画蜚声海内,人称"嘉定四先生"。"嘉定四先生"诗文成就突出,现代学者施蛰存称其为"晚明最后一个诗派"。于作诗谈文之余亦以朱氏"深刻法"刻竹消遣。清初,嘉定竹刻被当作贡品送入宫廷,为统治者所珍爱。康熙年间,吴之创薄地阳文刻法,其竹刻作品秀媚遒劲,时人以为是"三朱"之后第一名手。康熙四十二年(1703),封锡爵封锡爵,字晋侯,清初嘉定人。竹雕名家,与其弟封锡禄(字义侯)、封锡璋(字汉侯)齐名,时人号称"三鼎足"。

康熙四十二年(1703),因两弟入京供奉清官而家居杜门,禅榻萧然,远离尘世。所刻作品刀法老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其作品《竹雕晚菘形笔筒》等。之弟封锡禄封锡禄,字义侯,晚年号廉痴。清初嘉定人。竹雕名家,擅长圆雕。师承朱氏雕刻技法,凡竹根雕仙翁、梵僧佛像、仕女人物以及鸟兽等,无不以新奇见胜。又善雕刻象牙、犀角、紫檀木等。曾作《东坡游赤壁》核桃舟微刻。康熙四十二年(1703)入值清宫养心殿,不久即病癜归原籍。上海博物馆藏有其作品《竹雕罗汉像》等。、封锡璋封锡璋,字汉侯,清初嘉定人。竹雕名家,善竹根雕人物。康熙四十二年(1703)与兄义侯一同入值清宫养心殿。等人应召入内廷供奉。封氏三兄弟精于圆雕,又以人物见长,作品生动传神。此后,又有封锡禄弟子施天章(1702-1774)于雍正年间受命供奉如意馆,其刻竹巧若神工。乾隆年间,嘉定城内竹刻流派纷呈,作坊林立,店铺繁多。此后,竹刻行业开始陷入停滞并渐次衰落。

随着精细木作工艺的形成与发展,木雕的制作在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并涌现出众多的木雕匠师和优秀作品,所使用的材料以杂木、硬木及软木为主,产地多分布在东部和西南地区。各地的木雕作品多就地取材,制成的建筑装饰构件以及家具、案头陈设显现出鲜明的地方风格特征。广东潮州及其周边地区的木雕精巧雅致,其建筑、家具和神器的装饰多以杉木制成,精雕细琢后再贴上纯金箔并施以彩料,显得金碧辉煌;案头陈设等木雕则取韧性较好的樟木为材,多层通镂而造型复杂。浙江东阳、温州等地的黄杨木雕以雕刻动物和人物见长,采用浮雕、圆雕、透雕、阴雕等十多种手法制成的摆件作品小巧玲珑,精美别致,以同样的技法雕刻的樟木箱、挂屏、屏风和宗教用品等也在当地广为流传。明代的家具多以硬木或杂木制成,有的还以髹漆装饰,其样式基本上与宋代家具一脉相承,在发展的过程中汲取了传统建筑结构等方面的成果,形成了明式家具简洁明快、线条流畅的特殊风格,此种样式一直延续下来。

清代乾隆年间,各地家具的制作及其风格特征发生了不少变化。苏式家具利用多种手法逐渐向着繁复装饰的方向发展;用料粗大、体量厚重、雕刻繁缛的广式家具开始流传并进入宫廷;扬州的百宝嵌百宝嵌工艺始于明代,是在螺钿镶嵌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宝石、象牙、珊瑚以及玉石等材料形成的镶嵌工艺,其图案花纹会随着照射光线角度的变化,发出各种各样的光彩。相传为明代嘉靖年间的扬州漆器工匠周翥所创,"其法以金、银、宝石、真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车渠、青金、绿松、螺钿、象牙、密蜡、沉香为之,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翎毛,嵌于檀,梨、漆器之上。大而屏风、桌、椅、窗槅、书架,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箱,五色陆离,难以形容,真古来未有之奇玩也"。到了清代,百宝嵌已成为家具的主要装饰手法,多用作硬木家具和漆器的髹饰。家具以名贵著称;北京家具在明式家具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其风格以庄重大方为多。这些家具共同构成了清代家具所特有的典雅华贵、繁华富丽的总体格调。

有着悠久历史的象牙雕刻工艺一向为历代统治者所看重,明代的果园厂和清代的造办处都设有为皇室制作象牙制品的作坊,制作工艺精美绝伦参见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象牙镂雕香筒"和"象牙镂雕花篮"。随着明代海禁的解除,包括象牙在内的各种海外珍稀材料进入中国,为象牙雕刻的从业者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明代的象牙雕刻与竹、木雕一样,是书房几案的必备陈设。在当时,宫廷的象牙雕刻制作精细,明代早期的牙雕制品题材有人物、花鸟等,其风格多追绘画笔意;明代中期以后,其内容以梅、兰、竹、菊以及松石、人物居多,风格古朴典雅。

而民间作坊的作品则多有欠缺,如"闽中牙刻,工致纤巧,夸无置放处,不入清尚"。清代的象牙雕刻工艺主要有广东和江南两大流派。广东工匠制作的多层透雕象牙球、楼阁、龙凤船和象牙席、牙丝团扇等牙雕作品工艺精美,有的还加以茜色以显古朴,多作为贡品进奉皇室。江南地区的象牙雕刻以扇骨、香熏、花插、笔筒等小件作品为多,题材丰富,风格清新。两地的许多著名匠师还被召入内廷服务清宫造办处牙作从苏州、广州招募的牙雕名工有施天章、叶鼎新、陈祖章、李裔唐、萧振汉、黄振效、杨维占、顾彭年、陈观泉等。清代晚期,北京民间出现了象牙作坊,作品多以古装仕女、山水、花鸟为题材,有笔筒、小插屏、臂搁等传统样式。

明清时期的犀牛角雕其实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雕刻工匠利用犀角扁底、尖顶、中空的形状,将棕褐色的犀角雕镂成花纹各异的杯、尊、壶、爵、炉以及带饰、笔架、串珠、帽饰、宝盒等器具,造型多简古朴拙,适应了不同的趣味。由于犀角材料数量不多,明代的犀角雕刻多是由竹、木、牙雕刻艺人兼工,仅吴县人"鲍天成之治犀"是专门的。清代的犀角雕刻主要分布在苏州、扬州、南京、杭州以及广州等地,其造型除了传统的品种以外,尚有许多摹仿古铜器造型的作品,装饰纹样丰富多彩。康熙年间,无锡人尤通尤通,江苏无锡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雕刻名匠,尤擅雕刻犀牛角杯,人称"尤犀杯"。曾应召入宫,除精于犀角制作外,在竹、木、牙、玉石雕刻等方面也颇负盛名。雕刻的"犀角带流仙人乘槎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曾应召入宫,以雕刻犀角杯而闻名,人称"尤犀杯"。宫廷监制的犀角雕刻工整细致,不加染烫而保留本色。而民间的犀角雕刻多染色烫蜡,更显出作品的古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