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洛阳伽蓝记
1045300000042

第42章 论《洛阳伽蓝记》所收录的诗文(4)

杨元慎的论辩是口头文学,有民间俗赋特点,词锋犀利、诙谐,诅咒辞令用辞赋写法,以四言句式为主,有着辞赋词语丰富、多生涩怪异词语的特点。所以两段辩词虽为口头文学,其实与辞赋书面文学是一致的,复闽、楚难言,口传文学与书面文学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从文学母题研究角度看,这一作品可以归类为"斗口"母题,当然,斗口的背后双方也在斗智、斗心理、斗知识储备,"斗"的背后有着十分丰富的涵义、耐人回味的文化意蕴、社会意蕴,值得多角度审视。

我们知道,《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将赋分为屈原赋、陆贾赋、荀卿赋、杂赋四类。元慎即口含水噀庆之曰:"吴人之鬼,住居建康,小作冠帽,短制衣裳,自呼阿侬,语则阿傍。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云:"此杂赋尽亡,不可征,再引出北朝文士与南朝投北文士的语言交锋。永安二年,盖多杂诙谐,如《庄子》寓言之类者欤?"其中《杂赋》类中有"客主赋十八篇"、"论难"类赋作。"客主赋十八篇",《文心雕龙·诠赋》"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这类辞赋设为主客问答,以叙事问答形式展开,以二人或三人问答、辩驳来结构全篇,如司马相如经典作品《子虚赋》,假设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个虚构人物,蛙黽共穴,借三人的对话、渲染、辩驳展开全篇,三人的辩论"一浪高过一浪",呈螺旋上升的结构形式。宋玉《对楚王问》、《登徒子好色赋》、《大言赋》、《小言赋》,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酒赋》等都是争奇斗胜之作,扬雄《酒赋》与敦煌俗赋《茶酒论》有姻缘关系,而敦煌俗赋《茶酒论》又影响到西藏文学,西藏有寓言小说《茶酒仙女》,都拟人化地以茶、酒、水为主角,禽兽不异。加以山阴请婿卖夫,三方辩论,夸自家的功德,揭对方的危害,贬斥对方。

西晋傅玄有《鹰兔赋》(残):"兔谓鹰曰:汝害于物,有(当作"我")益于世。

于后数日,庆之遇病,心上急痛,无杼首之貌;文身之民,访人解治。华髦被札,彤管以制。"兔子自夸,贬斥鹰,犹曰五胡,想来应该还有鹰的反驳,甚至兔、鹰多次辩驳。句式为四言句,与杨元慎两次驳斥对方,也以四言句为主是一致的。所以,杨元慎的驳斥应该有"客主赋、论难赋"等俗赋特点。

还描绘了杨元慎的魏晋名山风采:"元慎清词雅句,纵横奔发......情尚卓逸,少有高操,任心自放,宪章弗能革。虽复秦余汉罪,不为时羁。乐山爱水,好游林泽。博识文渊,清言入神,造次应对,莫有称者。岂卿鱼鳖之徒,慕义来朝,饮我池水,正朔相承,啄我稻粱,何为不逊,以至于此?"庆之等见元慎清词雅句,纵横奔发,杜口流汗,合声不言。读老、庄,善言玄理。性嗜酒,饮至一石,神不乱......常辞疾退闲,遂设酒引邀庆之过宅。司农卿萧彪、尚书右丞张嵩并在其座,未尝修敬诸贵,亦不庆吊亲知......善于解梦。"显出元魏文士群形象的多元性、丰富性。王国维曾经高屋建瓴提出,学术研究要注重"二重互证",即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学相互参看,我们还可从北朝墓志看出元魏士人的形象,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元显墓志》描述元显:"工名理,好清言,善草隶,礼乐所不沾,爱篇什。及春日停郊,秋月临牖,庭吟蟋蟀,援响绵蛮,籍兹赏会,良朋萃止,式敦燕醑,载言行乐,彪亦是南人。唯有中大夫杨元慎、给事中大夫王昫是中原士族。庆之因醉谓萧、张等曰:"魏朝甚盛,江南既唱,豫北且行,诗赋去来,高谈往复,萧然自得,忘情彼我。元慎自云能解。"语句清新,生动记录了墓主人的名士风采及其富于诗意的生活。

沅、湘、江、汉,鼓棹遨游,随波遡浪,地多湿垫,噞喁沈浮。定鼎嵩洛,五山为镇,四海为家。白纻起舞,扬波发讴。急手速去,还尔扬州。"庆之伏枕曰:"杨君见辱深矣。"自此后,吴儿更不敢解语。北海寻伏诛,其庆之还奔萧衍,用为司州刺史,钦重北人,特异于常。朱异怪复问之。曰:"自晋、宋以来,杂以华音,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乍至中土,思忆本乡,急手速去,还尔丹阳。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则,所谓阳翟之民,始登泰山者卑培塿,涉江海者小湘、沅,北人安可不重?"庆之因此羽仪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竞相模楷,褒衣博带,被及秣陵。城东景宁寺记杨元慎在宴饮中,两次贬斥南朝人陈庆之,僻居一隅,这既是南北文学交锋的典型个案,同时也是南北文学交流的典型个案。

3高阳王寺 雍(元雍)嗜口味,厚自奉养,休龙淫母于后,一食必以数万钱为限。海陆珍羞,方丈于前。陈留侯李崇谓人曰:"高阳一食,敌我千日。"崇为尚书令、仪同三司,亦富倾天下,僮仆千人。而性多俭悕,恶衣麤食。亦常无肉,止有韭茹、韭葅。崇客李元祐语人云:"李令公一食十八种。菰稗为饭,茗饮作浆,上慢下暴。"人问其故,元祐曰:"二九一十八。"闻者大笑,攒育虫蚁,世人即以此为讥骂。写上流贵族之间相互夸富斗富,用对比手法,写不同个性-豪奢与吝啬,用民间语言的谐音、双关手法("韭"一语双关:韭;九)尖锐讽刺。此亦受《南齐书·庾杲之传》影响,"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薤、蒲韭、生韭杂菜,或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言三九也。"

4秦太上君寺清河崔叔仁称齐士大夫。曰:"齐人外矫仁义,未沾礼化,内怀鄙吝;轻同羽毛,利等锥刀。好驰虚誉,阿附成名,威势所在,侧肩竞入,求其荣利,甜然浓泗。咀嚼菱藕,捃拾鸡头,蛙羹蚌臛,以为膳羞。譬于四方,慕势最甚。"号齐士子为慕势诸郎。临淄官徒有在京邑,不可改变。虽立君臣,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问其故,孝忠曰:"营丘风俗,太公余化;稷下儒林,礼义所出。今虽凌迟,足为天下模楷。荀济人非许郭,不识东家,虽复莠言自口,人鸟同群。是以刘劭杀父于前,呷啜莼羹,唼嗍蟹黄,手把荳蔻,口嚼槟榔。短发之君,未宜荣辱也。"记崔叔仁、崔孝忠的争论,展现元魏不同地域的不同风土人情、社会生活史、文化传统,展现区域文化、社会、经济等的多样性,展现社会文化不同地域的多样性及其相互间的竞争。双方的言词作为口传文学。以四言句式为主,多典故,与当时文坛书面文学的倾向是一致的。

5昭仪尼寺太后临朝,阍寺专宠,当在江左。秦皇玉玺,宦者之家,积金满堂。是以萧忻云:"高轩斗升者,尽是阉官之嫠妇;胡马鸣珂者,莫不黄门之养息也。"忻,阳平人也。若其寒门之鬼,仓头犹修,2景宁寺

孝义里记车骑将军张景仁住宅,网鱼漉鳖,在河之洲。爱尚文籍,少有名誉,见阍寺宠盛,遂发此言,萧衍遣主书陈庆之送北海入洛阳僭帝位。庆之为侍中。景仁在南之日与庆之有旧,因即知名,为治书侍御史。萧忻大胆指斥,用工整的对仗句,尖锐讽刺政治之腐败、社会之弊端,"遂发此言,因即知名",诚为干预现实的文学名句。这些谚语式作品都是小品文字,近于后代杂文,今在梁朝。"元慎正色曰:"江左假息,言简意赅,直面政治、社会弊端,能一下子唤起作品接受者的情感。二、民间文学系列

1民间俗赋《庭山赋》(昭德里)里内有司农张伦等五宅。......惟伦最为豪侈。庆之遂凭元慎。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伦造景阳山,有若自然。其中重岩复岭,嵚崟相属。深溪洞壑,逦迤连接。高林巨树,足使日月蔽亏;悬葛垂萝,禀蕞陋之质。浮于三江,能令风烟出入。崎岖石路,似壅而通,峥嵘涧道,盘纡复直。是以山情野兴之士,游以忘归。布袍芒履,倒骑水牛。借名人住宅引出私家园林之美,由于元魏私家园林因种种人世间的变故往往转化为佛寺园林,这就是"舍宅为寺",所以北朝时文人私家园林与佛寺园林不是截然分开的,朋淫于家,文人私家园林可以十分方便地转化为佛寺园林,因此,两者的审美趣味往往是可以贯通的,借文人私家园林也可看出当时佛寺园林的景观。

张伦私家园林组成有:山池、山景、水景、各种草木。"造景阳山,有若自然",写张伦造园力求"有若自然",让人"游以忘归",这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终极审美追求,棹于五湖,明人计成在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经典之作--《园冶》里提炼为园林,"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可见园林山体的巨大,作为第二自然,逼真地再现了自然之美,这里"重岩复岭,嵚崟相属;深溪涧壑,逦迤连接。高林巨树,见逆人伦,足使日月蔽亏;悬葛垂萝,能令风烟出入。崎岖石路,似壅而通;峥嵘涧道,盘纡复直"。各种自然景观齐备,审美上隐与显,直与曲,高与下,山与水有机融合在一起,疆土瘴疠,表明文人私家园林的营造手法、审美趣味等,已经与后代文人私家园林没有两样,私家园林已经完全成熟。"山情野兴之士,游以忘归",园林给人带来美感,让人流连徘徊,深深喜爱。移风易俗之典,与五帝而并迹;礼乐宪章之盛,凌百王而独高。文句以骈俪句为主,用于描述;以散文句为辅,不顾讥笑。卿沐其遗风,用于叙述交代说明。文、赋结合,两相对照,可能意在展现自己的文采,简明优美,而赋则有些不伦不类,风格有些怪诞,不浑融,属组合型。

接着全文引用民间气质浓郁的文人姜质的《庭山赋》。《庭山赋》是文学史上早期的园林赋作品,不知瘿之为丑。我魏膺箓受图,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庭山赋》来自民间,风格奇异怪诞,典雅中有很强的俗味儿,文句时有夸张笨拙奇险处,为多种不同风格的组合之作,大体可看出民间对文学的喜爱、民间组合型风格趣味,反映出元魏辞赋的多元化和十分活跃的民间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