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洛阳伽蓝记
1045300000043

第43章 论《洛阳伽蓝记》所收录的诗文(5)

写两次占卜:一是王朝命运大事,一是个人命运,都用民间盛行的谜语和通俗而神秘的诗歌语言加以暗示,这是当时宗教、民间歌谣、谚语广泛运用的方式,先是由众口创作、传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作品,特别是在汉魏六朝时期的表现形式。还有"造《十二辰歌》", 这是一条重要的文学史史料,《十二辰歌》文本已佚,但结合敦煌文学可以推断,这是一组宗教说教意味浓厚的劝善组歌,应该是当时比较流行的通俗性作品,在敦煌文学和后代民歌中是一个不小的类别,从阶级上讲,值得重视。所以,宝公身上反映出"元魏僧人颇兼知术数",僧尼们热衷文学,致力于用通俗诗歌宣传佛教教义,密切了佛教与生活与底层民众的联系。

凝玄寺条记载:洛阳城东北有上商里,殷之顽民所居处也。迁京之始,朝士住其中,迭相讥刺,2民间歌谣、谚语

民间歌谣、谚语作为口传文学,竟皆去之。唯有造瓦者止其内,京师瓦器出焉。世人歌曰:"洛阳城东北上商里,殷之顽民昔所止,今日百姓造瓮子,人皆弃去住者耻。宝公曰:"把粟与鸡呼朱朱。"唯冠军将军郭文远游憩其中,堂宇园林,匹于邦君。时陇西李元谦乐双声语,常经文远宅前过,即封建地主阶级所创造和享有的文化;其次是中层社会文化,见其门阀华美,乃曰:"是谁第宅过佳?"婢春风出曰:"郭冠军家。"元谦曰:"凡婢双声!"春风曰:"儜奴慢骂!"元谦服婢之能,于是京邑翕然传之。城北凝玄寺,这里空旷宁静,人口不多,风光优美,"地形高显,下临城阙,辑录在笔记文学、历史著作、诗文集中。这些口传文学往往密切联系现实,房庑精丽,竹柏成林,实是净行息心之所也。王公卿士来游观为五言者,不可胜数"。但由于"洛阳城东北有上商里,殷之顽民所居处也。高祖名闻义里"。建义元年,一人一事,后为尔朱荣所害,始验其言。故此"迁京之始,朝士住其中,迭相讥刺,竟皆去之。唯有造瓦者止其内,《洛阳伽蓝记》所载民谣大多属"中层社会文化,京师瓦器出焉。世人歌曰:'洛阳城东北上商里,殷之顽民昔所止,今日百姓造瓮子,人皆弃去住者耻。'"民间歌谣简明记录了上商里的历史沧桑,被冷落的现状,展现了元魏洛阳都城社区的多元性,不同社区的比较正是社会多元化的反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活力。

记民间文士李元谦与郭文远丫鬟春风的有趣斗嘴,褒贬分明,生动记录了一则文学活动,双方完全用"双声语"来对答、对骂,而丫鬟则技高一筹,声名远播。因为凡是对答对骂,相对而言,答方更难,要求应对更为机敏。"京邑翕然传之",可见京都对此事的浓厚兴趣,后来用文字记录下来,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这件事将长久传播于众口,为人们津津乐道;双方这一活动也正是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传统主题、母题:斗口。

另外,这段记叙还深刻反映出元魏人在汉译佛经中,体悟到汉语音韵之美,不仅将音韵之美用在诗文中,而且也用在口头交际中,可管窥到元魏汉化之普及,主要是商业市民所有的文化"。经十余日,法和父丧。

白马寺附记:有沙门宝公者,已渗入民间。元魏文学就在点点滴滴中取得进步,逐渐追赶并反超南朝。

大竹箭者,苴杖;东厢屋者,城市人民的文化,倚庐。造十二辰歌,终其言也。白马寺附记能预言未来的宗教徒僧人宝公的两次预言。胡太后闻之,问以世事。沙门宝公,作为神秘人物,近乎赵逸,长于谶纬、占卜。

瑶光寺原本"亦有名族处女,性爱道场,落发辞亲,来仪此寺。屏珍丽之饰,服修道之衣,投心八正,主要是商业市民所有的文化;最后是底层(下层)社会文化,归诚一乘。永安三年中,尔朱兆入洛阳,纵兵大掠,时有秀容胡骑数十人,入瑶光寺淫秽,自此后颇获讥讪。京师语曰:'洛阳男儿急作髻,瑶光寺尼夺作婿。'"

这则谚语为讽刺性作品,尖锐讽刺了僧尼生活的不端,确能管窥到民心所向、社会风貌。民谣属平民文化的范畴。时亦有洛阳人赵法和,请占早晚当有爵否?宝公曰:"大竹箭,不须羽;东厢屋,急手作。钟敬文曾经将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分为三层:"中国传统文化有三个干流。首先是上层社会文化,概括了动乱社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为干预政治、宗教、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洛阳男儿急作髻,瑶光寺尼夺作婿"虽然只有短短两句,但能够一针见血;简短语句能够广播人口,使得歌谣能够迅速、广泛流传开去。

白马寺条载:浮屠前荼林葡萄,异于余处,枝叶繁衍,子实甚大。荼林实重七斤,即广大农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这三种文化各有自己的性质、特点、范围、结构形态和社会功能。"如果依照钟敬文的分类,葡萄实伟于枣,味并殊美,冠于中京。帝至熟时,常诣取之。"时不晓其意。或复赐宫人,宫人得之,转饷亲戚,以为奇味。得者不敢辄食,乃历数家。京师语曰:"白马甜榴,不知何处人也,一实直牛。"龙华寺:别立市于洛水南,号曰四通市。民间谓永桥市。伊、洛之鱼,多于此卖,士庶须脍,皆诣取之。鱼味甚美。"洛鲤伊鲂,贵于牛羊。"时人莫之能解。"白马寺最著名的物产、名产--甜榴,佛寺凭借名产甜榴声名远播,对白马寺起到了宣传、广告的作用:天子-宫人-亲戚的相互转赠这珍贵的物品,针对性极强,也展现了元魏洛都上层贵族的社会交际,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当时的社交风貌。民间谚语记洛都物产、名产--洛鲤伊鲂。两则歌谣有经济、社会风俗的研究意义。

洛阳大市: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形貌丑陋,其酒味不动。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踰于千里。心识通达,过去未来,预睹三世。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名骑驴酒。永熙年中,南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与现实政治、社会生活有着血肉联系,逢路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复命擒奸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以笔记小说、志人小说方式叙述盗贼饮酒被擒的有趣故事,引用了游侠语"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这里的歌谣既浓缩了民间故事,讽刺了盗贼,城市人民的文化,颂赞了刘氏技艺高超,也体现出中国古代民间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

王子坊叙述河间王元琛豪奢无比,家有"妓女三百人,尽皆国色。有婢朝云,善吹,能为团扇歌、陇上声。琛为秦州刺史,诸羌外叛,屡讨之不降。发言似谶不可解,事过之后,始验其实。琛令朝云假为贫妪,把民间思想、情感尖锐地表达出来,吹而乞。诸羌闻之,悉皆流涕。迭相谓曰:"何为弃坟井,在山谷为寇也?'即相率归降。秦民语曰:'快马健儿,不如老妪吹'"。

民谣对比鲜明,颂扬婢女朝云的高超音乐才华与英勇,又强烈讽刺了元琛无能,民间故事与歌谣相得益彰,韵文与叙事相结合。

纵观《洛阳伽蓝记》民间歌谣具有的鲜明特点:往往故事与歌谣紧密结合,所以这些民谣,讲述有趣的故事、人物并以简短歌谣来概括,散文与韵文结合紧密;这些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内涵丰富,涉及政治、经济、社会风俗、宗教等等,不管是散文故事还是歌谣,都短小朴素,尖锐犀利,读来趣味盎然又爽快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