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耐住寂寞,30几岁打破沉默
1046400000031

第31章 打造黄金人脉,社交圈中打破沉默 (4)

幽默诙谐是生命的慧悟;幽默诙谐是创新的火种;幽默诙谐是强大自我的艺术;幽默诙谐是抚慰灵魂的天使。30几岁的人,如果你善于幽默诙谐,喜欢幽默诙谐,你就有了一种吸引人、凝聚人的力量。

经常问候,不要忘记老朋友

拓展人脉需要不断地认识新人,但只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不能为了结交新朋友而忘记了维护与旧朋友的关系,那样就等于捡个西瓜,又丢个西瓜,最后手里的西瓜还是没有增加。那么,怎么才能不忘老朋友呢?

不忘老朋友唯一的方法就是经常问候他。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培养出来的,如果长时间不联系,慢慢地就会变淡。所以,无论你的工作多忙,都要经常抽出时间,给他们打个电话,发个邮件或短信。哪怕送去一个非常普通的问候,都会让你们之间的关系保持恒温,甚至还会给他们带来惊喜,因为这表示你很重视他们的存在。而这也是最好的感情投资。当某一天你需要朋友帮助的时候,他们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小徐是大学的老师,她和郭老的相识是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她们从同一个城市来,被安排住在同一个房间。郭老比小徐年长,学术造诣很深,听她讲话如沐春风,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但郭老有一个心病--她的方向感很差,特别怕出门,所以,在会后的自由活动时间里,小徐就一直陪着她,尤其是逛街的时候。

对这位大自己20多岁的长者,小徐很尊重,也很关心。会议结束后,小徐给她订了返程火车票,下车后一直送她回家。后来,她们经常联系,每逢过年过节,小徐就会发短信给她。有时,小徐会把自己的课题告诉她,她就会提供一些建议、寄一些资料作为参考。

春节时小徐还专程去郭老家给她拜年。恰巧,她的儿子刚从美国一所大学带着项目回来,正在寻找合作伙伴,而小徐恰好可以参与。这对准备评副高职称的小徐来说,真是莫大的帮助。

30几岁的人也许由于工作繁忙,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问候自己的朋友了,这实在是一个不太好的征兆。经常不联系,不问候,关系自然就疏远了。所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不要忘记经常向你的朋友表达自己的问候和正面情感,这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关键。

另外,也不要忽略突然落魄了的朋友,要知道,一个人一生不会永远落魄,也不会一直辉煌,总是起起伏伏。古人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来形容一个人地位的变迁,而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年代,何止是三十年,有时候,三年就今非昔比了。

老张曾担任某公司的副总,每年年底,礼物、贺卡就像雪片一般飞来。可是当他退职离休之后,所收的礼物只有一两件,贺年卡一张也没有。以往家中的访客往来不绝,而今却寥寥无几。

正在他深感落寞的时候,以前的一位下属带着礼物来看他。在他任职期间,并不是很重视这位职员,可是来拜访的竟是这个人,不觉使老张感动得热泪盈眶。过了两三年后,老张被原来的公司聘为顾问,很自然地就重用、提拔了这位职员。

不忘记老朋友就要和他们保持持续性的联系。所谓持续性的联系,就是指稳定的、持久的、不终止的接触,以便让你们的交情在这种不间断的交流中持续升温。不要以为一旦点燃了火种,就可以不必添柴而能永远地持续燃烧。朋友的交往需要不断去滋养,不断去培养,才能开花结果。

巧为别人解围,你会赢得人心

30几岁的人,也算是阅历丰富了,难免遇到尴尬或下不来台的时候,那时我们心中多么渴望有人会出面解围,或伸出援手帮我们一把。如果那样,我们又会多么地心存感激之情,由衷地敬佩此人。

聪明的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常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解围扶困,从而赢得更多的友谊;而愚笨的人对与己无关的事会避而远之,落得个清闲自在,却不知这样只会使自己陷入孤立之中,没有人愿意与他接近,更没有人在他遇到困难时替他说话,为他办事。

在生活中,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未必是件好事儿。我们不难发现,热心肠的人往往比自私冷漠的人生活得快乐,在工作和事业中大多都比自私冷漠的人成功。

有时候,几句得体的话,能化解一场无意义的争吵,从而使争论双方皆大欢喜,也给自己铺下一条更宽阔的道路。

清末,陈树屏做江夏知县的时候,大臣张之洞在湖北做督抚。张之洞与抚军谭继询历来不合,有一天,陈树屏在黄鹤楼宴请张、谭等人。有人谈到江面宽窄问题,谭继询说是五里三分,张之洞却故意说是七里三分,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丢自己的面子。陈树屏知道他们是借题发挥,对两个人这样闹很不满,但是又怕扫了众人兴,于是灵机一动,从容不迫地拱拱手,言辞谦虚地说:“江面在水涨的时候就宽到七里三分,而落潮时便是五里三分。张督抚是指涨潮而言,而抚军大人是指落潮而言。两位大人说得都没错,这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张、谭二人本来就是信口随便说的,由于争辩而下不了台阶,听了陈树屏的这个有趣的圆场,自然无话可说了。于是众人一起拍掌大笑,争论便不了了之。张、谭二人对陈树屏都心存感激,不久张之洞便上言朝廷把陈树屏升至知府。

可见,在他人身处尴尬境地时,如果能巧妙地为他解围,你的善举定会赢得人心。

大太监李莲英为人机灵、嘴巧,很善于取悦慈禧,常常为下属解脱困境,从而使自己在宫中稳坐太监总管的位子。

慈禧爱看京戏,常以小恩小赏赐艺人一点东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他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很好,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呢!”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没准有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怒就会要了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走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灵机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马上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也就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也难怪慈禧对李莲英宠爱有加,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李莲英的机灵和善于察言观色。对于这个人的一切,我们可以不去评说,但他为人解围的那种机智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某公司部门经理赵某由于办事不力,受到公司总经理的指责,还扣发了他们部门所有职员的奖金。这样一来,大家都很有怨气,认为赵经理自己办事不当却要由大家来承担,所以一时间怨气冲天,搞得赵经理的处境非常困难。这时候,秘书小张站出来对大家说:“其实赵经理在受到批评的时候还为大家据理力争,要求总经理只处分他自己而不要扣大家的奖金。”

听到这些,大家对赵经理的气消了一半儿。小张接着说:“赵经理从总经理那里回来时很难过,表示下个月一定会想办法把大家的损失通过别的方法弥补回来。”小张又对大家讲:“其实这次失误除了赵经理的责任外,大家也有责任。请大家体谅赵经理的处境,齐心协力把公司的业务搞好。”

小张的调解工作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按说这并不是秘书职权之内的事,但小张的做法却使赵经理如释重负,心情豁然开朗。接着赵经理又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热情,很快使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小张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小的,赵经理当然对他另眼相看。

与帮人解围的聪明人不同,愚笨的人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认为替别人解围费时费心,有时还可能出力不落好,所以,对于处于尴尬之中的人还是不管为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自己遇到问题时别人也会袖手旁观,不问不管。

古时候,有个秀才进京赶考,一路上只顾思考文章如何能写好,不小心一脚踩空,掉下桥去,幸好他抓住了一棵小树,没有落入桥底,他大呼救命。这时,桥上走过来一个衣着华丽的商人,听到呼声,向下一看,是个衣衫破旧的秀才在叫,就想,我拉他上来,他肯定没钱给我,再说,我拉他的时候说不准自己也会掉下去呢。想到这里,便离开了。

秀才看求救无望,手也没力气了,只好松开了手,掉了下去。因为是夏天,正好刚下过雨,桥下面有一潭水,秀才落入水中,并没有摔伤。

转眼间冬天到了,那个商人又路过这座桥,这时正下过一场雪,桥面很滑,商人过桥时,想起上次看到穷秀才落桥的情景,心中好笑,便忍不住到那地方瞧瞧,谁知脚下太滑,他也从那个地方掉了下去,正好也抓住了那棵小树,于是,商人顾不得什么体面,大呼救命。

这时,桥上走过一路人马,中间抬着一顶轿子,这队人马到商人落桥的地方停了下来。轿帘打开,一个身着官服的人走下轿来,这位官员正是上次掉下桥去的秀才,经过殿试考了举人,要去一县任职。他听到呼声,想起自己在此的经历,便过来观看。当他正要让人搭救落桥之人时,一看便认出了是那个见死不救的商人,于是便命令随从不要去理会,坐上轿子离开了。这个商人见此情景,心想真的是报应啊。后来因为手冻得麻木了,便失手落下桥去,结果运气不好,冬天桥下没水,只露出碎石头,商人落桥后摔断了腿……

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别人有难帮一把,自己落难别人帮。如果事不关己,不管闲事,无异于那个商人的势利和自私。

30几岁的人在生活中,还是应该学习智者那种善于替人解围的明智做法,最终皆大欢喜为好。如果抱着看笑话或者冷漠的心态对待别人的尴尬,到你需要有人解围的时候,还会有谁去帮助你呢?所以,与人为善,才会赢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