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1055400000002

第2章 蜀道遗产与区域文化 (2)

(一)从交通线路本身发展的类型看,栈道和笮桥是主要特色。栈道和笮桥应是起源于巴蜀,有多种类型,在世界交通史上有重要地位。蓝勇先生对此有详尽分析,周到细密,能发前人未发之论,请参看他的著作,不赘引。我只想特别指出:巴蜀物质文化有五大特色:栈道、笮桥、巢居(干栏、吊脚楼)、林盘、梯田,包含交通、人居和农耕三大文化。而"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和"度索寻橦","其名为笮,人悬半空,度彼绝壑"。这两大巴蜀交通特色,正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物质文明特征。这两者在世界上也具有首创的意义。西蜀"笮人"的名称,就是因有"笮(即竹绳)桥"制作特技而来。

(二)从线路的自然环境看,有三大神奇的特点:

1.剑阁道、金牛道乃"宇宙之绝观"。这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话。他于总章二年(669)五月"自长安观景物于蜀","出褒斜之隘道,抵岷峨之绝径",从金牛道一路走来,进入剑阁"采江山之俊势,观天下之奇作",俊秀江山,天工奇构,给了他游仙似的快感,他引吭高歌这条道路的神异:"丹壑争流,青峰杂起,凌涛鼓怒以伏注,天壁嵯峨而横立,亦宇宙之绝观者也。"后来,杜甫由秦州走这条路进入成都府,亦感叹这是"天路看殊俗"(《雨晴》)、"殊俗状巢居"(《雨二首》)、"出入异中原"(《贻华阳柳少》)。由此可见,"宇宙之绝观"的"天路"是金牛道、剑阁道第一大神奇的特色。

2.剑山石角皆北向,趋于中原的自然之势,引起各族凝心聚力、心向中央的文化向心力心理。杜甫《剑门》:"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杜甫本来就是以心向中原的文化心理来观察剑山的,他发现了这座山所有石峰石角皆北向的奇特自然景象,故《九家集注杜诗》认为,这是写"剑山石皆北向,如拜伏状","地势虽险而趋中原自然之势","观石角北向则有面内(即面向中原内)之义",包括西南"异域,于石角皆北向,示朝上国而不背之也"。这就是今天广元、剑阁一带朝天岭地名的内涵和由来。朝天岭在今广元朝天镇。金牛道上以"朝天"为地名的还有不少,如利州(今广元)朝天程、朝天峡、朝天关、朝天驿、朝天水驿等等。"朝天"者,朝向中央王朝也,"向帝都者谓之朝天门也"。特殊的向北倾伏的地势,人们在这条线路上神与物游,联想而生北向中原中央王朝的文化心理,在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和凝结的牢固链条上增加了新的思维结晶和历史闪光点,这是"蜀道"文化留给我们的又一珍贵遗产,不可轻忽。

3.蜀道多夜雨的气候,多纪夜雨霖铃的诗。杜甫诗"蜀天常夜雨"一句,据九家集注,指的就是"雨霖铃道","多雨,故名漏天"。《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逃蜀,越秦岭进入褒斜道,霖雨兼旬,于栈道中听铃声与雨声交织,思念贵妃,遂作"雨霖铃曲"。这正是褒斜剑阁道秋雨夜落的季节。最有名的诗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两度复述"巴山夜雨",这已是泛指大巴山和秦岭了。

(三)从区域文化的特征看,这条蜀道促进了巴蜀区域与汉中区域风俗与文化的交流,形成了巴蜀同俗区域;促进了巴文化与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巴蜀文化共同体;促进了巴蜀区域与关中区域的交流,秦陇文化与巴蜀文化交会;促进了巴蜀与中原的交流,既促使巴蜀较快融入中原为主体的全国商业城镇网络体系,又促使天府更加富庶,"天下府库莫盛于川中"。

从考古文化审视,这条线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是巴蜀与汉中、岷江上游与汉水上游的文化互相影响、交汇和融会的区域。广元中子铺遗址,受汉水上游六七千年前李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影响,很可能是川北山丘区域新石器文化的起源处。汉水上游以龙岗寺为代表的李家村文化、仰韶文化,西汉水的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同岷江上游的马家窑类型营盘山、姜维城,均同为受彩陶文化影响区域。到青铜时代,汉中城固的宝山文化、宝鸡的国墓地文化同巴蜀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又互相交汇。汉中出土的椭圆形人面具和牛头状铺首,与三星堆铜器有相似之处。所以,自古以来,汉中就是"与巴蜀同俗"的区域,同属于巴蜀文化区。巴蜀文化区和巴蜀同风同俗区的形成和发展,这条蜀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蜀道促进了江源文明与汉水文明的交流与交融,成为汉代文化奠基的源泉。

汉水、汉中、汉朝、汉族、汉文化、汉学等等名称,均与源于汉水有关。汉朝文化兴于蜀(汉中),也结束于蜀(蜀汉)。但"汉"为代表的汉族和汉学则绵延发展。这一系列"汉"字为代表的不同内涵,正是以"汉"为根,这个根就是汉水和汉中。巴蜀同风同俗区域,就是这个根生长的初源沃土。

这条线路还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三国蜀汉文化遗产,因论述甚多,不再重复。

三、促进"蜀道研究"思路的转型

一是由单纯线路的研究为重,转向以地方文化板块与蜀道历史发展的关系为重的研究。例如关中文化板块、汉中文化板块、巴中文化板块、利州与剑阁文化板块、绵汉文化板块、成都文化板块。这些板块各自的特色、相互的连接和交融以及它们与蜀道起源和发展的关系。

二是由线路上分布的各民族单向的研究,转向各民族凝心聚力、和谐发展与蜀道历史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四川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大熔炉","全国任何地方的人到了这里都会自然融合","可以融会一切部族的区域的限界,使整个中华民族融合无间,而社会经济文化获得综合向上的发展"。蜀道上各民族从古氐羌到现今的各族不断融会凝聚的过程,也就是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积累深厚的历史底蕴的过程,要深入研究这个过程同蜀道线路的关系。

三是由线路名称、线路考据、地名考据为重的研究,转向蜀道线路各个连接点,特别是生长出的城镇市场网络体系的研究为重。

四是在加强物质遗产研究的同时,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为重。川陕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与蜀道线路交通发展有极大的关系,要深入研究。例如栈道、索桥、溜筒、碥桥等技艺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对象。

为实现上述研究转型,特提出几条建议:(1)按世界线路遗产原真性与完整性保护原则,实施大线带分段保护和大遗址分片保护;(2)蜀道上各市地共同整合优化文化旅游资源,共同开拓旅游线路和旅游市场,共同打造精品线路,以"神游蜀道"为宣传定位,实现川陕无障碍区域联通大旅游;(3)加强学术研究,召开蜀道学术研讨会,为蜀道"申遗"做踏实认真的资料准备。

巴蜀文化是神奇、神秘、神妙的文化。它的特色就是神奇的自然世界,神秘的文化世界和神妙的心灵世界。古蜀道遗产是这三"神"特色的突出体现。

这是一条神奇的特色生态长廊。"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杜甫《成都府》),"宇宙之绝观",还有大熊猫在秦岭的栖息地,这是神奇的生态绿舟。

这是一条神秘的文化荟萃之路,是一条播种文明、播撒和谐文化种子,促进和谐社会生长之路。这条路上很少发生过战争,而是各民族交融,互相影响,和谐共处,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是以文化区分内部各族,而不是以血缘和种族来划分民族的特色,最能体现主体民族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凝心聚力,多元融为一体的特色,最能体现历史积淀的和平安宁的特色。

这是一条神妙的心灵家园开拓之路。因这条线路产生的诗歌遗产很多,如王勃、李白、杜甫、苏轼、杨升庵写这条线路的诗歌就很多。这条线路上的佛寺道庙也很多,大禹文化与羌族文化流传也不少,是心灵开悟、领悟民族精神家园的真善美之路。经过汶川大地震洗礼,这条线路闪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这是一条神游之路、复兴与振兴之路。通过沿途佳境胜迹的上下求索,定会带来更多的心灵感应和美感享受。它对于西部振兴,建设西部交通枢纽,也应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