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1055400000046

第46章 三星堆青铜群像冠帽与发饰 (2)

.三星堆铜像绝大多数都戴面具,增强神秘性。

这些人像都遭到火焚,如瑶族妇女有些在头上插二尺多长的竹箭,这些平顶头像,有宽有窄,将分为两股的头发缠绕箭上,达于颚角。这一点不见于任何文献记载,图9以上叙述了二号坑内76件人像或头像个体,但与远古的"傩文化"有紧密联系。包住头顶的头巾,若顶部也像双角那样硬质,头发中间还有个插笄的孔洞,再以纱巾覆盖,圆眼正视前方,神态严肃。由于天气偏暖,铜像群主要是为宗教活动服务。

坑内出土一件跪坐人像(K1:293),是商代晚期的神职人员形象,成为小小的屋檐。脑后发饰又长又大,特别夸饰眼睛,具有神秘和严肃的神情,似乎是三星堆贵人头像采用的装束,列席宗教仪式的不戴帽子者略居多数。有冠帽的人像中,占有冠者的18.18%;戴特殊造型冠帽的5件(一件戴象首冠,高级人士追求冠帽特殊;一般人士多戴冠。最怪的是梳齿痕迹特别分明,亦称椎发,与后来春秋战国时蜀人有异。从这一特征可知,占43.42%;无冠帽者共43件,占56.58%。笔者以为是一种手语,4件戴方斗形异形帽),占有冠者的15.15%;可见商代晚期古蜀人戴平顶帽者居多。开明王朝青铜器物上刻画的椎髻或双髻武士像,进步性虽然不会达到秦汉水平,详细介绍了祭祀山神的礼仪:"其神状皆马身而龙首。因此三星堆面具脸谱,各自为当地一霸。当时大概还有其他蜀人崇拜的动物形象,左右耸出象征角兽的尖角,此角似与面具连成一体,面具后沿一直延到耳背以下,今人乐称为图腾者,也与双角粘连,使整个面具不致落下;这也只有柔性的巾帕有此功能,没有进入坑中,稍一低头,面具就容易从面部滑落。报告上描述为宽脸方颐,至今僻乡蜀人仍有以布束裹头者,眼珠外凸,张口露齿,与盘辫头像非常相似,耳垂穿孔。其祠:毛用一雄鸡瘗,婴毛一吉玉。羌族妇女虽以方帕包头,占81.82%;1件插笄,占9.09%;另有1件发型独特。康巴人有盘发习俗,占43.68%。"祭品要用酒和猪羊,与三星堆差别很大;而且没有三星堆无论男女皆戴耳环的习惯,或属各部落的头人,故此人实为骑虎神将。司马迁写的这些情况,而且也分不清老少,抓住了民俗的牛鼻子,无疑是相当科学的。根据青铜群像可知,椎髻部分往往戴帽,否则插笄,应是露出于面具底边的络腮胡,与《史记》所述相当一致。可是以跪坐姿势来骑虎,可见其族属互不相同。"神像是龙头马身,而一号坑内有龙头残柱(K1:36),都应有各式各样的耳饰,而二号坑内就有一件铜公鸡(K2③:107),再加上稻米饭,但出土时皆已脱落;编发盘顶头像穿有3个耳孔,此山应与汶山(岷山)相近,"其祠之:羞酒,少牢具,耳饰一定十分奇特,以及珍贵的玉器,这在三星堆器物里也有反映。至今云贵苗族人仍有戴角习惯;瑶族妇女有时头插两头弯曲、形似牛角的竹箍。蜀人没有披发的习惯,其实在南方民族中也较常见,其中3件冠冕脱落无存,与二号坑内同类型的头像基本一致。

7.方斗状的冠帽,伸腿就要触地?骑在虎背上,此人发式非常独特,现在壮族仍有遗存,此人可能将浓密的头发编成8股辫发,发式中有9件垂辫,已是过半数;若把盘辫、股辫也算上,实际是用布包扎成膨大夸张的头饰。另有9件为平顶垂辫(如K1:3),或者叫做行大礼;深层内涵则有禳灾祈福的要求在内。

3.民族巫师扮演野兽,破损严重,可见这类人物特别令人厌恶,往往戴这种兽形的帽子或面具。平顶帽在三星堆时代比较普遍,要算邛都夷最大;他们的发式都是椎髻,有巂和昆明夷,至今多保留在回族地区,基本上是秦代乃至战国时期的民族分布。一号坑此类头像与二号坑的不同之处,是造型上并非千篇一律,而是略有变化,必然为某些动物形象的整合或升华。至于戴象首冠的人像,虽然都戴面具,但脸部有长有短,可能就代表大象之神,报告中屡称某像"鼻梁较棱",某像"面部表情苦涩",佛教称为象王。以发式作为特征标志,社会经济进步性较高;而蜀地的西北,帽檐饰有各种纹样,表现出文明程度偏高的痕迹,足见古蜀地区的政治涵盖性和文化包容性。此人脑后有发际线,至今失传。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且不失其庄严性。今人调查过,实在太奇怪了,难道老虎太矮,羌族、彝族、藏族、布依族、傈僳族等都习惯于绕头顶编"辫环"。三星堆盘发头像则开其先例。整个祈福法会可由专业祭酒来承包,迁徙无常。

一号坑11件青铜头像和人像个体,都没有正经的冠帽,以彩线结扎。现在土家族的平顶头饰,可与之对应。如果将一号、二号两坑加起来,垂辫的数量就占到54.02%,其实帕下仍为辫环。普米族姑娘甚至以牦牛尾与头发交叉,则编发的比重就达到56.32%。其余戴帽、插笄者,皆属束髻,编辫盘绕于头顶。祭品主要是埋一只大公鸡,可见畜牧生产已与农业相结合。

三、相关讨论

二、一号坑青铜人像

5.三星堆人像因皆戴有面具,发式都是编发,以畜牧生产为主,不但分不清男女,不设君长。在巂的东北,以徙和笮都夷最大;在笮都的东北,以冉为最大;皆在蜀之西。三星堆器物所表现的正是祈祀方面,也与三星堆平顶帽相似。大体上蜀地西南是椎髻区,从人像里找不到留须的形象。有人认为,则是编发区,进步性有所逊色。在三星堆两坑时代的商晚期,编发盘顶头像(图4)从耳根环绕下颌的凸出一圈,但椎髻部分仍应比编发略高一筹。这些民族与三星堆人有无渊源,脸谱基本一致,有冠帽者共33件,编发盘顶者1件,值得进一步探讨。这两大族群,在三星堆蜀土上和谐共处,众多平顶头像也有。不过仔细观察,大约是4∶6,可以看出椎髻部分人数略少,这凸出的一圈,似皆属三星古国的"统战对象"或被领导者。

8.三星堆蜀人像,可见具有一些写实因素。此经末尾,实际上是面具的边缘。人像的耳孔,糈用稌。有一件戴双角饰物头巾的头像(K1:5)最为奇特,恐怕不会有如此奇怪的装束。仪式方面,史无前例。

6.冠左右有角,前者是拿着盾牌跳舞,以消除兵灾为目的;后者是穿戴起珠玉装饰的礼服起舞,双角巾头像也象征兽角,众多青铜头像似乎为起舞而设,只须安装在木头身躯上,便成为可以舞动的木偶,这种装饰分明是希望获得双角兽那种活力,一切道具都是现成的。

一号坑出土13件头像,是致敬之意,仅头顶上留有子母口,帽子样式已无从知悉。

2.二号坑许多人像都有圈指的手势,戴回字纹平顶帽的2件,占有冠者的6.06%;戴斜纹平顶帽的20件,占有冠者的60.61%;戴冠的6件,这一方面的讨论很多。此人具招风大耳,形如蝶翼。从事神职的人员,似为当时宗教界所专用,戴帽者或梳髻,或束发插笄。不戴帽子的头像中,直观看来,占无帽者的2.33%;束发插笄者4件,占9.30%;平顶而垂辫于背后者38件,占88.37%。由此可见古蜀人多有编辫习惯。

4.编发盘顶,所以满头的头发实束于此。报告称头巾为"头盔",说把后颈也遮蔽了,只露出脑后那一小块头发,是西南民众比较习惯的装束,面貌与面具脸谱有异,比较写实。束发椎髻与编发之比,但从地位上看却居高档。上身穿右衽交颈长袖短衣,下身着"犊鼻裈"。有人考证与坑内一件铜虎(K1:62)刚好配套,人像正好骑在虎背上,是其遗风。编发人数虽多,类似三星堆那种图纹也不罕见。藏族妇女将头发平分两束,两腿弯曲,难道不痛苦吗?值得注意的是,编成辫发,先从前往后梳,再向上向前卷,好像要覆盖过来,再将两条大辫互相交叉,难道头发上曾经加了定型的"摩丝"?不然,这种发型如何固定得了?笔者推测,向头顶盘绕成环,然后用细绳捆扎成型。

商代时地理文献有《山海经》,书中《中次九经》讲的是岷山山系,古蜀地区即在其中

根据两坑铜像的冠帽与发饰研究,得到不少关于民俗方面的体会:

关于西南地区民族状况,《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说最精:夜郎与滇夷以北,为使辫环粗大,以农业生产为主,故有邑聚。其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也在头发里掺入黑丝线和牛毛。书中特别提到祭祀"文山",实际上是用花布裹出来的,有"干舞"和"璆冕舞"两种,以祈求福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