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1055500000011

第11章 中古汉语"为"字判断句 (1)

一、系词"为"字产生的动因与机制

(一)关于"为"的系词性

"为"字是否是一个系词?学术界存有争议,有人认为它是一个真正的系词,有人认为它是一个准系词,还有人认为它根本不作系词用,所谓的系词用法只是动词的功能。王力最早对汉语系词进行了系统研究,他在1937年《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中提出,"为"的使用受限制,不是纯粹的系词,只是稍带系词性。他的这一看法在后来的研究中基本没有改变,在《汉语史稿》中他又明确指出,"'为'字本身不是一个系词,而是一个动词",类似于"余为伯鯈"之类的句子只是"叙述句代替了判断句"。针对王力的观点,洪诚(1957)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上古既有纯粹系词'是',更有以加强语气为主要作用的系词'为'","先秦文用'为'做系词,汉魏既用'是'做系词,同时也用'为'做系词"。

王、洪所论是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各有支持者。如何看待呢?应该既要承认自先秦"为"字主要作动词用,是个含义非常广泛的动词,同时也应该看到"为"字确实曾用作系词。首先,"为"字可以用在疑问代词前面表示判断。如:

(1)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论语·微子》)

(2)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论语·微子》)

(3)宣孟曰:"而名为谁?"(《吕氏春秋·报更》)

(4)今亲不幸,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战国策·韩策二》)

(5)赵盾曰:"子名为谁?"(《公羊传·宣公六年》)

根据先秦汉语的语法规则,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到谓语动词之前,在汉代以前这是一条比较严格的规则。以上例句中如果"为"字是动词,那么疑问代词"谁"要前置,构成"某谁为"的结构,而之所以没有发生前置现象正说明"为"字不是普通动词(当然也不是介词,介词宾语也要前置),而是一个系词。

汉代以后"为"字继续作系词用,因此这种用例也比较多见。如:

(6)范雎曰:"彼来者为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7)管仲曰:"其人为谁?"(《新序·杂事》)

(8)复问:"寝者为谁?"(《搜神记》卷九)

(9)帝问使人:"愔所亲爱为谁?"(《后汉书·邓禹传》)

(10)既而戎问籍曰:"彼为谁也?"(《世说新语·简傲》注)

(11)君王比赐书翰,及写诗笔,殊为佳手,姓名为谁?(《颜氏家训·慕贤》)

其次,先秦汉语中有时"为"字连接的前后两项是完全等同的,即构成"甲为甲,乙为乙"式,这种结构中的"为"字只能分析为系词。如: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3)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孟子·公孙丑上》)

(14)曲为曲,直为直。(《韩非子·说林下》)

(15)是为是,非为非,能为能,不能为不能。(《荀子·强国》)

以上例句中的"为"字完全没有动词性,只能用现代汉语中系词"是"去理解或翻译。

以上两种句法条件下的"为"字是无可否认的系词,另外,有些"为"字句"为"字也几乎没有动词性,主要起到联系判断的作用,它的系词性比较明显。如:

(16)余为伯鯈,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17)余为浑良夫,叫天无辜。(《左传·哀公十七年》)

(18)郑穆公再拜稽首曰:"敢问神名?"曰:"予为句芒。"(《墨子·明鬼》)

(19)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吕氏春秋·疑似》)

(20)重耳为晋文公。(《史记·赵世家》)

以上例句中"为"字连接的两项大多是等同关系,"为"字只起联系、判断作用,可以确定为是一个系词。特别是汉代以后出现了"为"与系词"是"对举使用的用例。如:

(21)世彦识器理政,才隐明断。既为国器,且是杨侯淮之子。(《世说新语·赏誉》)

(22)何者是政?何者为事?(《魏书·高闾传》)

以上两例中"是"字是系词,"为"字与之对应,那么应该也是系词。

当然,我们也看到"为"字作为系词出现频率并不高,它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不能像成熟的系词"是"字那样灵活运用比如"是"字的前后成分都可以省略,而"为"字只能省略其前项,后项是绝对不能省的。另外,系词"是"的焦点标记、强调标记等一些引申用法更是"为"字不具备的。俞理明(2005)指出,早期的"为"字判断句句末不用"也"字,而"也"字多用于判断句,一般不用于叙述句,因此"为"字句保持着叙述句的特点。这正如王力所说"以叙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断句"。基于"为"字这样的特点,俞(2005:106)断定:"'为'字是一个正在向判断词过渡的动词,已经初步具备了判断词的功能。但是,这个变化没有最后完成,'为'的判断词地位被'是'取代了。"何亚南(1999)充分调查了先秦"为"字句,根据系词"为"脱胎于动词"为"、"为"字句语义关系简单、独立表意性差等特点把"为"字定性为准系词。

综上,可以说"为"字是一个没有完全发展成熟的系词。"为"字在汉语史上曾起到系词的作用,担当系词的角色,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也要认识到,"为"字作为系词没有进入基本词汇,没有得到普遍使用。"为"字作为系词在先秦时期出现频率并不高,汉代以后稍有改观,但是随着系词"是"的不断发展成熟,"为"字不断受排挤,丧失了担任系词主角的机会。总之,我们既不能因为"为"字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动词而否认它的系词性,也不能因为"为"字曾用作系词而任意夸大它的功用。

(二)系词"为"字产生的动因

先秦时期已经有了主谓相续式的比较成熟的判断句式,为什么还要产生"为"字系词句呢?一般来说新兴语言现象的产生是为了弥补旧有表达方式的不足,我们注意到主谓相续式判断句在降级使用时存在缺陷。一方面无系词句充当句子成分时表意不明确。如:

(23)太祖阅见之,疑其衣冠也。(《三国志·魏志·仓慈传》注引《魏略》)

本句如果不参照上下文,"疑其衣冠"可有两种理解:"其"字看做"衣冠"的主语,理解成"怀疑那是衣冠";"其"字看做"衣冠"的定语,理解成"怀疑那衣冠"。只有参考语境才知道应该按前者理解。可见无系词句充当句子宾语是有缺陷的,而如果采用有系词句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比如加入系词"为",构成"疑其为衣冠",表意就明确了,就不会有歧解了。充当句子成分的"为"字判断句并不少见。如:

(24)则夫好攻伐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不义也,其邻国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不义也,是以攻伐世世而不已者,此吾所谓大物则不知也。(《墨子·天志》)

(25)凡人之为外物动也,不知其为身之礼也。(《韩非子·解老》)

(26)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战国策·赵策三》)

(27)曾子问曰:"丧有二孤,庙有二主,礼与?"孔子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尝禘郊社,尊无二上,未知其为礼也。"(《礼记·曾子问》)

(28)齐师、宋师、曹师城邢,此一事也。曷为复言齐师、宋师、曹师,不复言师?则无以知其为一事也。(《公羊传·僖公元年》)

(29)己丑,葬我小君齐姜。齐姜者何?齐姜与缪姜,则未知其为宣夫人与?成夫人与?(《公羊传·僖公二年》)

(30)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穀梁传·隐公元年》)

(31)人不知其为星也。(《论衡·说日》)

(32)开关问歌者为谁,果其母。(《论衡·感虚》)

而且主语可以承上省略。如:

(33)母甚异之,知为国器。(《世说新语·夙惠》)

另外,后世并用两个"为"字判断句充当句子宾语表示选择关系,这种用法也是无系词句所不具备的。如:

(34)觉有异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耳。"(《世说新语·纰漏》)

(35)但未知为坐为卧耳。(《周氏冥通记》卷一)

同"为"字一样,系词"是"字产生之初也是较多的出现在复杂单句中,充当句子成分,这也说明有系词句在降级使用时优于无系词句。

另一方面,无系词句进入复句也有不足之处。"某,某也"这种表判形式虽然单独成句时顿挫有力,判断语气比较强烈,但是它在进入复句时如果几个判断句连用,或者判断句与其他句式并用,由于这种判断句停顿较多,就不利于复句或句群表达一个整体的句意。而如果采用有系词句就可以消除单个判断句主谓之间的停顿,判断句进入复句后也可以比较流畅地表达语意了。试比较以下两例:

(36)泰山,东岳也;霍山,南岳也;华山,西岳也;常山,北岳也;嵩高山,中岳也。(《说苑·辨物》)

(37)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尔雅·释山》)

同样是解释"五岳",《说苑》采用主谓相续式,读来觉得拖沓吃力。而《尔雅》采用"为"字句,读来轻松,语意更为连贯。

也就是说"为"字判断句进入复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无系词判断句的不足。事实上,"为"字判断句产生之初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一个分句出现在复句中的。"为"字句构成复句主要起到比较、对举等作用。如:

(3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二十六章》)

(39)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40)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左传·哀公十三年》)

(41)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上》)

(42)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庄子·应帝王》)

(43)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易·说卦》)

总之,系词"为"字产生的动因来自语用需要,一方面是分割主语和谓语,消除充当句子成分时带来的歧义;另一方面是消除判断句主谓之间的停顿,从而使之顺利进入复句表达较为完整的语意,起到比较辨别的作用。

(三)系词"为"字产生的机制

"为"字在上古汉语中是个含义非常广泛的动词,根据具体的语境可以译为"做"、"担任"、"从事"、"变为"、"成为"、"作为"等,也可以说它有动词性不等的多个义项。王力曾经敏锐地指出"为"字由具体动作义到"作为"、"成为"义,再到系词的虚化方向。由于"为"字由动词虚化为系词发生的比较早,目前利用现有材料很难清晰展示"为"的历时语法化过程了。不过由于"为"字虚化过程中,旧有的意义并没有立即消失,而是与新义一起共存了相当长的时间,那么共时材料中就暗含了历时语言要素,我们加以梳理分析,可以约略推知"为"字系词性的产生。且看《史记》中的用例:

(44)度为山阳太守十余岁,坐法失侯。(《平津侯主父列传》)

(45)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孙子吴起列传》)

(46)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刺客列传》)

(47)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杀人众者为忠臣。(《李斯列传》)

(48)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信陵君列传》)

例(44)"为"字当"做"、"担任"讲,意义较实,动作性较强。例(45)、(46)"为"字分别是"作为"义、"成为"义,比例(44)词义稍虚,但动作性仍比较强,仍是动词。例(47)"为"字基本理解成"成为",不过它比例(46)虚,有判断的意味,也可以勉强理解成系词"是",这是向系词过渡的"为"字。例(48)"为"字就完全是系词了。

以上是对"为"字由实到虚语法化的简单推测,不过实际虚化的过程可能比较复杂。系词"为"字的根本来源是动词"为",不过其具体的虚化途径可能不止一途。系词"为"也可能从"以......为......"结构中虚化而来。在"以......为......"结构中如果"以"是介词,那么后面"为"字是动词,意义较实。如:

(49)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庄子·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