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1055500000003

第3章 概述 (3)

从句法位置看,"是"字在判断句中处于判断前项和判断后项之间,在这个位置上如果把它视为虚词,那么不好给它作句法成分的定性。而这个位置正是普通动词占据的谓语位置,如果把它看做动词,那么可以顺理成章地分析出"主+谓+宾"结构。从人们的认知心理看,汉语基本句式是"主+谓+宾"式,系词"是"的产生正好填补了谓语动词的空位。再者,在系词"是"产生之前,汉语中有了不成熟的系词(准系词)"为","为"字由动词虚化而来,人们一般将其看做动词,即使它出现在判断句中,人们心理上仍旧将其作为谓语动词。受"为"字判断句的影响,系词"是"字出现在判断句中也容易被理解成谓语动词。也就是说,"是"字占据的普通动词的语法位置使它带有动词的特点。

从"是"字的语法功能看,系词"是"没有体标志、不能重叠、不能带补语,与一般动词的语法功能明显不同张军《汉藏语系判断句研究》研究了汉藏语系多种语言的系词,认为绝大多数语言的系词没有体、貌、态等一般动词的语法范畴,系词与动词的语法意义差别较大,"把系词归入动词无助于揭示系词的本质特征"。从其来源看,它是由代词语法化而来的,根据语法化的单向性的理论,词类沿着由实到虚的方向虚化,"是"字由代词变为系词,其词性应该变虚,至少要比代词虚。而"是"字作为系词成熟后又可以作焦点标记、强调标记、词缀等,这是它在系词基础上的进一步虚化,也就是说"是"字是在语法化单向性的斜坡上沿着由实到虚的方向一直往前发展的。可见,系词"是"的词性比一般的动词要虚很多,所以有人把它看做虚词,即便认为它属于动词,也是一个没有任何动作性的动词。

本书探讨的是中古时期的判断句,更多地关注系词"是"的来源、发展,因此一般不把"是"作谓语动词处理,而是将其后的判断后项作为谓语。另外,本书讨论判断句的构成成分时可能会涉及到无系词句和有系词句的比较,那么将有系词句的判断后项同无系词句的判断后项一样统一称为判断谓语,可以避免相同的所指而不同的称谓带来的麻烦。至于"系词"、"判断词"、"判断动词"等不同术语,主要是称谓不同,没有实质内容的差别,本书仍然遵从传统习惯,称之为"系词"。总之,本书认定的有系词判断句的结构式是"主语+系词+谓语"。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判断句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有无系词,可以把判断句分为无系词判断句和有系词判断句,中古汉语有系词判断句又包括"是"字句和"为"字句两类。根据判断句表达判断时是正面肯定还是反面否定,分为肯定判断句和否定判断句两类。

三、本书所用理论与方法

(一)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

认知语言学是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人们感知这个世界并将其概念化的方法、策略作为基础和依据进行语言研究的语言学流派。认知语言学基于非客观主义哲学观和功能主义语言观,描述和解释人类语言构造,并分析其功能基础。其基本主张是:自然语言是概念化的现实的符号表达,句法结构在相当程度上不是任意的、自主的,而是有自然的动因,即其外在形式常常是由认知、功能、语用等句法之外的因素所促动,故表层句法结构直接对应于语义结构;而语义结构并非直接等同于客观的外在世界的结构,而是与人在和客观现实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身体经验、认知策略乃至文化规约等密切相关的概念结构相对应。

范畴化问题是认知语言学关注的一个中心论题,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范畴化的过程。根据范畴理论,范畴具有层级性、非离散性,范畴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范畴化的原型理论是我们判定判断句,并作比较分析的理论依据。

(二)语法化理论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指的是语法成分、语法范畴或语法结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既指传统语言学上的"实词虚化",又指语用法的凝固化。语法化研究可从历时与共时两个角度展开,既可以视语法化为语言演变的一部分,考察语法形式产生和发展的途径,又可把语法化作为一种句法和语用现象,考察日常语言运用中表达语法关系的各种手段。语法化理论有如下一些基本观点:

(1)语法化的单向性。语法化总是沿着由实到虚,由虚到更虚的方向演进,这被称为语法化的单向性假说。语法化程度有一个"斜坡"(cline),即:"实义词>语法词>附着词>屈折词缀>(零形式)",这个"斜坡"反映了语法化程度由低到高的区别。而语法化正是沿着这个斜坡,由左到右,由实到虚的方向展开的,这反映了语法化的单向性。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单向性是语法化的一个强烈倾向而非绝对原则;单向性假设显示出形态-句法演变的普遍制约,是对人类语言演变共性的一种概括。

(2)语法化的渐变性。语法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或者是一个"连续统"(continuum),可以表示为"A>A/B>B"。新的形式产生后,老的形式不一定马上消失,因此在由A虚化为B的过程中,总是存在一个A和B共存的阶段。

(3)语法化的动因。造成语法化的因素有句法位置的改变、词义变化、语用推理、儿童语言习得、语言接触等。不管什么动因,语法化都以使用上的高频率和不断重复为实现条件。

(4)语法化的机制。一般认为语法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reanalysis)和"类推"(analogy)。重新分析是语言结构表层形式没有改变而深层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或现象,比如句法结构由"(A,B),C"到"A,(B,C)",线性序列没有改变,而深层句法结构关系却发生了改变。重新分析主要在语言的组合轴上起作用,发生在语法化的前期,是隐性的。而类推是把语法化的成果进一步巩固下来,是规则的泛化,主要在语言的聚合轴上起作用,发生在语法化的后期,是显性的。

语法化学说包含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如"今天的词法就是昨天的句法"(Givón1971),"主语本质上是语法化了的话题"(Li&Thompson1976),等等。

语法化理论不仅可以对系词"是"的产生提供合理解释,对于系词"是"、"为"的再虚化也有较强的解释力。

(三)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

描写是语言研究中要做的最基础的工作,扎实地描写可以展示语言面貌,呈现语言发展脉络。但是语言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对语言事实的描写,还要在描写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解释,即寻找各种语言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揭示语言发展的机制,探求语言发展的规律。本书力求在对中古汉语判断句作详细考察描写的基础上,借助现代语言学的有关理论对相关语言现象做出合理公允的解释。

(四)共时比较与历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