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
1055900000023

第23章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的联动机制 (4)

3.加强科技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编发《科技防震减灾应急技术手册》和《抗击地震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相关知识简介》科普读本3.3万册,开放重庆交科院"地震模拟试验台阵系统",利用专家讲座、互联网、电子屏和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地震灾害信息和防灾避险知识,提高广大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和救助能力。

4.配合中科院做好抗震救灾遥测工作。向中科院抗震救灾遥测工作组提供工作站、磁盘阵列等7万余元设备和部分生活用品,协调市地理信息中心利用其网络系统为中科院遥测飞行服务,及时传送部分紧急的高质量遥测影像数据;为市政府抗震救灾提供开敞空间布置、应急指挥、决策服务等地理信息支持。

陕西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厅的决策者们在2008年5月14日召开的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厅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要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来抓!科技要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陕西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厅系统共有52个科研院所、直属事业单位,从事着公路、地质、建筑建材、航测遥感、电子等不同专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集所有科研人员的力量,发挥各专业优势,运用科技人员的专长为灾区服务。2008年5月13日至6月10日,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救援小组专家分别在甘肃陇南、陕西咸阳、宝鸡等地进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同时,他们还为汉中、安康、商洛、铜川、宝鸡、咸阳等地区赠送了950套裂缝报警器,及时为抗震救灾提供决策依据。随着抗震救灾形势的不断变化,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厅不断召开会议研究对策。5月26日,科技厅在科技计划经费中拿出专项资金,启动陕西科技抗震救灾专项。6月12日,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厅再次召开会议,拿出323万元安排汉中、宝鸡等地科技抗震救灾专项。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接到赴灾区进行道路抢修任务时,50多岁的地质专家徐克逊患有心脏病,但是他主动请缨要求去灾区。他说:"国难当头,我有责任为灾区人民做点事情,而且我在川藏线工作过多年,对那里的情况比较熟悉,希望能为救灾尽一点力量。"一路上余震频仍,山体滑坡不断,不时有巨石从山顶滚落。有时车刚开过去,就有巨石砸下来。经常可以见到被巨石砸扁的汽车和遇难群众的遗体。"在那十万火急的时刻,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个人安危,现在回想起来倒真有点后怕。"一位专家回忆说。他们以开路先锋的精神冲在最前面,爬上陡峭的塌方滑坡体顶端了解滑坡土方量,沿着沟谷寻找合适的抢通路线。为了尽快打通通往灾区的生命线,专家们无法按照常规的工作方法去详细测量计算,完全凭借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迅速提出合理有效的抢通方案。6月4日,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又一批25人组成的评估项目专家组出发,奔赴四川地震灾区进行公路、桥梁、隧道灾害检测评估工作。根据四川省交通厅的安排,该院承担了4段公路,累计里程全长555 km,桥梁245座,大型隧道6座以及大量支挡结构工程的灾害检测评估工作。

"我们也要去救灾!"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水文环境处处长办公室里,一群年轻姑娘急切地嚷嚷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有一支从事地质灾害研究的专业团队,这次接到的任务是进行次生灾害应急排查。中心安排水文环境处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了三支救援小组。没想到人员刚一确定,就有许多人来找处长要求去灾区,一些搞地质灾害研究的年轻姑娘更是来挑理:"男的能去灾区,我们也一样能!"一位女专家,丈夫在外地工作,她把孩子托付给别人,执意要去参加救援。西安是一座历史名城,为了尽快掌握钟楼、鼓楼、城墙、兵马俑等名胜古迹的受灾情况,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还安排人员对这些古迹进行了监测。

在这场震惊中外的抗震救灾中,陕西省遥感中心、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等单位,在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厅的领导下,承担了灾区航空遥感影像拍摄、灾害调查、重点地区重建设计、地震监测等多项繁重的任务。

甘肃省科技厅在2008年5月14日召开厅机关全体及厅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大会,紧急动员部署科技系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号召广大科技系统干部群众紧急行动起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多种方式,全力以赴投入到抗震救灾活动中,充分发挥科技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甘肃省科技厅副厅长郑华平传达了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募捐活动支援地震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通知》精神,甘肃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天理结合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和科技部《关于做好科技抗震救灾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对科技厅系统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主要措施如下:

1.组织职工开展募捐活动。5月14日下午,甘肃省科技厅系统组织了支援灾区捐资活动,厅机关及厅属单位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参加捐资活动。与此同时,各厅属单位也各自组织了支援灾区捐资活动。广大干部职工踊跃捐款,目前初步捐资67 120元,正在加紧向指定的收款机构上报款项。

2.甘肃省科技厅紧急拨出专款,向受灾严重的陇南、甘南两市州的每个县区,各配备一台投影仪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用于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和灾后重建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全力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3.加紧组织实施灾后重建中的科技创新和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特别在疫病防控技术、改造重建技术、滑坡泥石流防治技术、生产恢复技术等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甘肃省科技厅将灾后建设工作中的科技创新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快落实。

4.广泛动员省属科研院所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充分发挥各院所的技术优势,在灾情评估、减灾技术、灾后建设等方面全面支持受灾地区。

2008年6月,甘肃省抗震救灾专家委员会在兰州成立,旨在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科技支持。委员会下设灾情评估、次生灾害防治、疫病防控、灾后重建规划、生产恢复等5个专家组,由35名专家组成,涉及地震、地质、交通、水利、环境、建筑、医疗卫生、畜牧业、农业、矿业、电力、通信等10多个学科。兰州大学校长周绪红教授任主任委员。委员会有四项任务:一是开展震后灾情评估,提出次生灾害防治建议;二是为当前抗震救灾提供应急技术支撑;三是通过调查研究,为制定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四是根据灾后重建要求,提供不同区域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的对策建议。

4.1.1.3其他区域是科技赈灾的坚强后盾

在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模式中,灾区以外的各区域党委政府、各种科技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是科技赈灾的坚强后盾。没有其他区域的支持,整合跨区域的科技资源就无从说起。汶川地震给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灾害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心,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发挥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力支援灾区。全国各条战线紧急行动,调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灾区。医疗卫生部门组织力量,及时赶赴灾区进行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全力抢救伤员,全面开展卫生防疫,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大灾之后无大疫。

交通运输部门、铁道部门和公安部门全力抢通保通,组织紧急运力,奋力抢运救灾物资,运送受伤人员,用最快速度打通了抗震救灾的生命线。电力部门全力抢修受损电力设施,确保主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通信等部门调运大批移动通信机站和卫星电话,抢通受损光缆,为抗震救灾提供了通信保障。国家减灾委、中国地震局、民政部等紧急派遣救援队伍、调拨救灾物资......各省区市响应中央号召,迅速组织救援队伍、运送救灾物资支援灾区,腾出医院和病房接纳灾区伤员。社会各界、各族群众纷纷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从干部到群众,从老人到孩子,从企业家到普通员工,从下岗职工到残疾人,以强烈的爱心和责任感,慷慨解囊,争相捐助,无偿献血,赈灾行动规模空前。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以不同方式积极投入抗震救灾......

从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及时救援来看,对灾区开展的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必须以各区域党委政府为领导,由各区域的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来具体加以组织实施。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全国各区域的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在各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纷纷行动起来,采取了众多科技赈灾行动,和衷共济、众志成城,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力以赴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本书特在此挂一漏万地列举一部分。

北京:北京市科委积极组织高新技术企业参与抗震救灾工作。一方面组织企业捐款捐物,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高科技企业自身技术优势,为汶川灾区的救援工作提供科技支援,为抗震救灾作出贡献。21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制作了《汶川8.0级地震背景"北京一号"小卫星影像图(1∶75万)》,反映了汶川8.0级强烈地震发生的自然环境背景状况,展示了灾区内的主要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灾区大型水利设施以及主要河流的空间分布情况,为减灾救灾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

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总参定制开发了"抗震救灾辅助分析信息系统",为部队在地震灾区救援行动中提供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多方面的信息支持,包括基本信息查询、地震专题显示、救灾信息管理、救援路线分析等五个方面的支持,为救援工作提供科学的分析并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在震后成立了"卫生应急项目组"紧急飞赴成都,全面参与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保障工作,提供24 h无间断服务。长风联盟企业国产软件构架的阿坝州政府门户网站,在多种信息源被破坏或阻隔的情况下,保证了网站的正常运转并不断向外界披露重灾区最新数据。北京闻言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北京红十字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及听网150万用户,共同发起募捐倡议,通过听网媒体平台发布政府募捐详细信息。

上海:在抗震救灾工作的关键时刻,科技部召开全国科技系统抗震救灾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部署推进科技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之后,上海市科委主要领导立刻专题研究,深入学习贯彻万钢部长、学勇书记、燕华副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按照中央精神和科技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与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发挥上海科技优势,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工作。一是全力支持上海科技人员灾区救援工作。上海提供的现场医疗应急救援系统、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数字高清技术、房屋安全测评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被成功地应用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并派出了3支专家救援队,直接深入灾区开展科技救援工作。上海市科委将组织相关科研单位,根据抗震救灾工作的需要和前方救援队的工作进展,继续加大后方支援力度,及时提供后续技术和装备支持,确保前方救援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全力组织灾区急需的成熟技术和产品。

上海市科委在地震灾情发生后,及时向全市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企业发出倡议,抓紧行动起来,为灾区救灾和重建工作提供成熟救助技术。倡议得到了积极响应,在疾病防疫、水处理、建筑检测等方面组织了一批单位和成熟技术,以及产品、装备、药品等奔赴灾区。上海市科委还根据科技部部署和灾区需要,在次生灾害预防和监测、卫生防疫、灾害重建等方面做好了成熟技术的准备,充分发挥科技对抗震救灾的支撑作用。三是全力开展科技系统对口援助帮扶工作。灾情发生后,上海市科委已经紧急安排50万元专项经费支援四川科技部门,用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区抗震防灾减灾技术应用;紧急安排10万元,用于上海对口支援地区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灾区重建科技支撑;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主办的浦江创新论坛募集的220万捐款也已交付四川省政府。目前,上海市科委正根据灾后重建需要,在技术、产品和资金等方面,积极开展对口援助帮扶工作,全力支持灾区重建家园、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