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1056000000013

第13章 先秦儒家对"文"的思考 (4)

"在王夫之看来,圣人为什么要用诗来教,原因就是如果不用诗来教,人们就会沉浸在"禄位田宅妻子之中",从而"数米计薪,日以挫其锐气"。为什么会这样?王夫之说"惟不兴故也",然后人就成了"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的状态,人完全成了一个纯粹的物质和动物,然而"兴"的目的却是要把人从这种功利境界中解放出来,让人从数米计薪中解放出来,从而完成人的境界的升华,这也是诗所谓"兴"感发人之志意的归趋。王夫之的这个说法并不是专门针对孔子的"诗可以兴"而发,但是,确实又深得孔子真意。当然,完全脱离功利是不可能的,也完全不必要。有一副对联做得很绝,"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灶上有锅米做的饭",如果你天天脑袋里只想着"灶上有锅米做的饭",一辈子也不能够坐到云端,去欣赏所谓"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兴"就是让你吃完灶上那锅"米做的饭"后还能够升入云端去自由地遐想,"兴"就是要你从"灶上有锅米做的饭"中解放出来,让你知道世界上还有"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这样的事情。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全部陷入理想主义。全部陷入理想主义者,也会是一种悲剧,这个需要去平衡。

2.诗可以观

"观"什么呢?郑玄说的是"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说的是"考见得失"。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实际上是诗的社会功能。"兴"可以说是对人的个体而言,"观"更多的是针对社会,也就是"观社会"。无论是"观风俗之盛衰"还是"考见得失",这在古代社会,特别是在春秋赋诗活动中本来就是常见现象。"季札观周乐"就是这样,为之歌郑风,他在郑风里面看到的"是其先亡乎",即这个国家恐怕要最先灭亡了。这就是观风的典型事例,观风俗之盛衰也就是这个意思。然而,诗除了可以"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外,亦然可以"观志"。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官(那个时候叫"行人")都是高水平,外交官在交往中常常称诗言志,同时也以诗评价对方国家的政教情况。诗是委婉的,不像口语那样直接,听者也能够从这种"微言"中"相感",完成"观志",同时也完成外交使命。你用诗来评价,那么别人就会从你所称之诗来反观你的志向,观一个人的人品。

3.诗可以群

"群"的流行解释是"群居相切磋"(孔安国),指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群",在个人与个人之间并不一定有血缘关系,或者是朋友之间,或者是同学之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些人因为志趣相同而又被一个共同的东西吸引而聚集在一起,相互发明,相互切磋,相互提高。这就是"群居相切磋"的基本含义。

如果撇开"诗"的范围,其实在古代社会"群"这个字还可以有多方面的发挥的余地。"群"既可以是"使天下群",也可以是"使列国群",还可以是"使家族群"。中国古代的一个基本制度是朝贡制系,朝贡体系中有一个五服制,以京畿为中心,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最里的一服是"甸服",其次是侯服﹑绥服,再外面是要服﹑荒服,最远的是荒服。"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古代朝贡制度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万方来朝的"群"的局面。如果实现了这个,就意味着天下已"群"。万方来朝的时候才叫做天下群。如果万方不来朝拜怎么办,挨着最近的这几服非来不可,不来是不行的,如果不来,天子就有权力征伐。大家学过《左传》里面的文章,齐桓公责楚王"贡苞茅不入,无以缩酒",如果不来朝拜,就代天子来征伐你。

最外面的两服就没有这个严格的要求,你来欢迎,你不来就是我的修养不够,是我的责任,所谓"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终究要达到"近者悦,远者来"的效果。如果远者不来,远人不服了,则修文德以来之,文德也修了,远人最终还是来了,这样天下就群了,天下合为一体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下一家。但是远人不服的情况下,责任不在"远人"而在自己,是自己修德不够,而"诗书礼乐"皆修德之具。至于诗在这个意义上的"群"中到底发挥过实际的作用没有,还需要我们去研究。至于"使列国之间群"这一层面,担任这一功能的往往是那些外交官。

春秋时期已经盛行这一现象,战国时期苏秦、张仪之类的人更是如此,他们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穿梭于列国之间,可以使列国之间群,也可以使列国之间不群反而"离",而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又往往锤炼于"诗"中。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至于"使家族群",也是家族自身的愿望。"诗"在家族内部是否发挥过"群"的功能,似乎也需要更严格的论证来说明。孔子说学诗可以"事父事君",其中"事父"的功能是否也透露了某种"群"的因素呢?这些是我在"诗可以群"的流行解释之外的一点发挥性补充说明,不作为对"群"的正式解释的一部分,但可以供各位做参考。

4.诗可以怨

"怨"是这四个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孔安国的解释是"怨刺上政"。所谓"怨刺上政"也就是批评天下的政治的意思,所以这一功能讲的是诗的批评功能。那么关于怨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从《诗经》和孔子自己的思想中总结出来这么几条。第一,怨具有天然性和必然性。难道不怨不行吗?不行!孔子讲"贫而无怨难"。从贫的角度来说,不怨很难,那么富人呢,同样也要怨,有一句流行的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是不完美的,社会是不完美的,人生的不完美的和社会的不完美,决定了怨具有必然性,除非人生完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社会完美到无以指责的地步,否则"怨"就有它天然的合理性与必然性。第二,怎么个怨法呢?孔子或者儒家不主张把"怨"局限于为己而怨,主张从为己而怨走向为天下而怨,小怨为己,大怨为人,为天下。从为己走向为天下,这个"怨"才有更大的价值,否则沉浸于小怨之中,就仅仅只有情绪发泄的作用而已。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什么千古传唱?它的价值就在于一方面为己而怨,怨自己的茅屋太过破烂,但是又始终没有停留在怨自己的茅屋破烂,而在于代天下寒士而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一句,使得全诗走向了新境界,从个人之怨走向为天下而怨,故引起永恒的共鸣,这就是儒家所主张的"怨"的路线图的经典案例。第三,怨的方式。怨有很多种,但孔子或者儒家主张"怨"也要合乎中道。儒家不主张歇斯底里的"怨",不主张破坏性的"怨",儒家所主张者是建设性的怨,这形成了中国传统所主张的"怨而不怒"的中道原则。

就是说,即使是怨,"怨而怒"则过,怨而不怒就合乎中道。这跟孔子所说的"哀而不伤"是一样的。怨而怒就是过,如果不怨就是不及,所以说要怨,但又不要怒。大家不要小看这一点,儒家提出的这个怨的价值以及怨的原则,既总结了前人又开创了未来。为什么说开创了未来呢?中国几千年的文学,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怨者的文学"。大家所学的古代文学,百分之九十的可以说是怨者的文学。人生不完美,社会不完满,那么必然会怨。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怨呢?除了"怨"本来具有必然性、普遍性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怨"容易写好。不怨不容易写好,欧阳修说过一句话"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所以说中国几千年文学主流也不得不是怨者之流。

(四)诗的实用功能

第一个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很多人不讲诗的这个功能,其实这个功能也重要,读诗起码让我们可以多认识几种鸟兽、草木、虫鱼啊,特别是对小孩更是如此。《诗经》里面到底有多少鸟兽、草树?三国时期有一个学者叫陆玑,写了一本书,叫《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专门把《诗经》当动物学、植物学的著作来研究,研究了《诗经》里面所涉及的动物、植物。他研究了多少种动植物呢?草本植物80种,木本植物34种,鸟类23种,兽类9种,鱼类10种,虫类18种,总共有动植物170多种。例如陆玑解释"参差荇菜"中的"荇菜"为"荇,一名接余也。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余,浮水上,根在水底,与之深浅等。茎大如钗股,上青下白。

鬻其白茎,以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解释"采采芣苢"中的"芣苢"为"芣苢,一名马舃,一名车前,一名当道,在牛迹中生,故曰车前、当道也,今药中之车前子是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草,可煮作茹,大滑其子,治妇人难产"。这是关于植物方面的解释。再来看动物方面的解释。陆玑对"驺虞"的解释是"驺虞,即白虎也,黑文,尾长于躯,不食生物,不履生草,君王有德则见,应德而至者也";对"硕鼠"的解释是"今河东有大鼠,能人立,交前两脚于头上,跳舞善鸣,食人禾苗,人逐则走入空树中,亦有五技,或谓之雀鼠。其形大,故序云大鼠也"。陆玑研究得非常仔细,所以这本书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本有关动植物的专著。小孩子读《诗经》起码可以知道世界上很多动植物的知识。现在有动植物专家从这个角度去研究《诗经》,研究那个时候的生态环境,这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当然,更可以研究《诗经》的社会生活史、社会制度,研究先秦时期的恋爱风俗。

第二个是事父事君。诗可以用于仪式,诗乐一体,载歌载舞,在仪式中侍奉长上。

第三个是达政专对。关于这一点,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通达诗歌,人应该学会处理内政政务的能力,学会应对外交的能力。这个方面前面讲了不少,这里不再细说。在孔子看来,学了诗而不能"达政专对",学得再多也无用,所谓"虽多,亦奚以为"。

三、孟子关于"诗"与"文"的思考

(一)概说 (1)

我们要了解孟子关于《诗》的思考,需要先对他的整体的思想做一个概观的了解。我们都知道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在儒家的道统谱系中,孟子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唐代的韩愈在谈儒家的道统谱系时,有孟子但无荀子,这也充分说明孟子在儒家思想史以及整个中国思想史中的地位很尊崇。为什么孟子的地位那么高?在后世,特别是在宋明儒家这里,孟子的地位被提到了历史上最高的程度。出现这个现象的关键原因是,孟子讲的是心性之学,与宋明儒家的主流倾向相合。孟子被称为儒家中的理想主义,相对而言,荀子就被称为儒家中的现实主义关于儒家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观点。

我们去读《孟子》的话,会发现孟子基本上都是在和别人辩论,这也说明孟子擅长辩论,所以孟子文章的大风格我们就可以一言以蔽之,叫"气盛言宜"。孟子确实"气盛",充满了道德上的优势与气势,从而使其文章"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孟子主要的论辩对手是所谓的杨、墨。孟子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这两家的思想既然在当时的影响这么大,当然成为孟子批判的主要对象。那么,当时杨朱的思想主要是什么呢?孟子说"杨氏为我","为我"是杨朱的思想核心,"为我"到什么程度呢?孟子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是彻底的个人主义思想。关于杨朱的思想,《韩非子》中也有记载,说:"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之一毛。"其后,《吕氏春秋》、《淮南子》中也小有记载:"阳生贵己";"全生葆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这些论说是后世的,但大体上应该体现了杨朱思想最根本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