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1056100000001

第1章 绪论 (1)

[导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然而由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的"五强五弱"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呈现出"五重五轻"的现象,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召力、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减弱。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性质与特点,必然要求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然而众多的专家学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又有诸多存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依存机理和实施路径选择认识不一,因而有必要对此进行一些解读,提出些许思索,以抛砖引玉,请教于方家。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保障高等院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举措、重要机制,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步深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处于中国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剧烈的、深刻的、带根本性的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指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各地高校遵照文件精神和要求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

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地方高校还基本停留在"教师、教材、黑板、粉笔"的状态,教学中呈现出"五重五轻"的现象:重灌输,轻启发;重知识掌握,轻知识创新;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重理论知识讲授,轻联系学生实际;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这就大大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召力,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减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与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与要求产生了较大的差距。根据《意见》和《方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描述,结合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概括为"五强五弱":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认同感强,实践能力弱;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大学生如此之思想状况,给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目的是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实效性、针对性。《意见》强调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的管理体制,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加强实践教学,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方案》强调指出,"要加强实践,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2005〕1号)中就明确指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这些重大的方针政策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概念廓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之存疑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定位之争

纵观有关文件规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成果,概括起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三种观点:

一是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环节,即实践教学是一个教学环节。如《意见》规定,"加强实践教学,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陈丽明认为,"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中,实践教学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仍然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和手段"。赵东坡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既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增强本课程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有效途径"。阎占定认为,"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时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唐文利认为,"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二是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模式,即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黄敏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学校正式设立的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吕志认为,"实践教学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组织下,为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根据既定的教学计划,利用直观鲜活的案例、情景等,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调研、研讨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感知理论、体验社会,实现'教化'和'内化'、'知'和'行'相统一的一种教学模式。"朱振玉认为,"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李松林、李会先: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是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种方式或方法,即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傅新禾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才能取得成功,收到实效。

我们知道,环节是事物中互相关联的各个组成部分。教学环节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各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所谓"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教学模式是指遵循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诸要素之间构成的培养方案及其运作流程为核心,以师资队伍、教学制度和教学环境等为保障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持续的教学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因此,从前面的研究观点来看,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一个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构成,而此教学模式的实施有赖于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从而体现出教学模式、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之间所蕴涵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首要的是要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科学内涵,做到求"真"。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少人对什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以及如何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认识上的误区,以至于不能正确区分和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既紧密联系,又有严格区分。首先,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以实践活动为教学载体与形式,要求学生向实践学习,以实践为师,在实践中去为学"悟道";而理论教学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重在传授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理论与知识,多在课堂上"论道"。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在于讲授理论、传道授业,而在于组织活动、指导实践;学生不在于被动地接受理论灌输,而在于主动地参与实践,从社会实践中觉悟理论、深化认识、升华情感、磨炼意志。其次,实践教学区别于一般性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课程性。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依托于学生在校园内的课外活动和在校园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都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内容,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种课程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课程结构,相应的实施规范和考核办法,纳入了学校课程教学计划,具有明确的课程性。因此,只有被纳入课程计划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内容。

从实际运行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为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理论教学是基础、前提,实践教学是为了内化、夯实理论教学内容。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而获得真知、提高素质、锻炼能力的活动。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