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1056100000018

第18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 (11)

使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社会、集体之间的关系,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全面准确地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并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和就业观。引导学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顺应社会需求,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中,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开放意识以及形成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等精神素质,摒弃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系列消极、落后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第二,强化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

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它对于人们行为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规范、导向及激励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地深化,经济利益、社会生活、价值追求以及就业方式等日趋多样化,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冲击,从而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出现急功近利、贪图安逸、害怕吃苦、缺乏实干与诚信等一系列的思想道德问题。而公民道德教育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一直处于相对弱化的地位。因此,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道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毕业生道德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就业能力,促进全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就业教育中的道德教育要着重突出公民道德、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加强"爱国强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爱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就业教育中尤其要持续开展诚信教育活动,要求毕业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讲诚信,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诚信意识,杜绝制造虚假简历、逃避归还助学贷款、擅自毁约等不良现象,塑造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

第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日益突出,因此,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情绪调节与情感培育、自我认知与挫折应对、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调节等方面内容。一方面,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多种载体引导大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激励,学会自我心理调试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和心理困惑,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形成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各高校应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咨询中心,通过心理咨询引导毕业生正确面对就业现实及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克服择业自卑感、择业焦虑、择业嫉妒心理等,以积极心态面对就业压力,正确对待求职中的挫折和失败,树立自信心,以良好的心境和情绪迎接社会和用人单位挑选。

第四,强化职业规划和就业技能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懂得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人生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增强对社会职业发展状况的了解和认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能力、素质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决策,正确合理地确定职业目标;根据大学不同阶段的新情况、新变化对职业规划进行调整;引导学生善于将职业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再将每一个阶段目标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分解,以此来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突出创业教育,使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国际教育界曾经预测,21世纪有50%的大中专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同时,我国就业压力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都难缓解,创业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己就业,还可以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因此,理应在就业教育中增加创业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使其了解创业政策,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水平。学校还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根据本校自身条件,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锻炼创业能力。

加强就业技巧、方法训练。就业技巧与方法也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就业教育使学生掌握诸如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求职材料的撰写与设计、求职礼仪、面试技巧、就业协议(合同)签订、自我权益保护等技巧与方法,既是就业教育的题中之意,也是服务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第五,不断创新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新形势不仅要求拓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求不断创新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方式。为满足适应就业教育的需要,必须要改变过去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要不断开辟新思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途径。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教学、讲座、优秀校友报告、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等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坚持将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首先,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学生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育。因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动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必要途径。其次,注重社会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形成和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根本动力,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证明,大学生良好政治素质的形成并不是简单地依靠课堂理论教学来完成的。因此,通过强化课内课外实践教学、让学生广泛深入到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区、农村,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基层事务管理,开展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等,使其感受社会竞争,了解社会、用人单位需求,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从而正确把握就业形势,适时调整就业心理和目标,更好地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

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如邀请专家学者、成功校友回母校开展讲座、座谈等,积极宣传和报道在各行各业作出贡献的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树立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充分利用好学校网站论坛、校园板报、校园广播等,宣传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就业观念、择业标准以及与就业相关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教育引导作用。

加强学生求职类社团建设和发挥好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要使学生通过参与求职类社团的活动,更加明确未来发展和奋斗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综合素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