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学第四辑
1056300000012

第12章 现代诗语的"机密":能指与所指的离散张力 (1)

陈仲义

语词潜在的"三维度"

把握现代诗语,先要从它基本的单位--语词入手。"语词是世界的血肉"--梅洛?庞蒂说出了语词与世界、语词与我们的亲缘关系,这种"亲在"集中体现在人与世界、世界与人的隐喻关系中。语词与隐喻无法剥离,但不是所有语词都具备隐喻性质。从语词的关系学出发,语词可切分出三个隐秘的维度,此前这样的维度在诗学与诗歌写作中往往被忽略。今天,为弄清诗语的奥妙,我们从最基本的"源头"做些分辨。研究诗歌语言学多年的耿占春指出:

每一个词都在三个向度上与他者发生关系,这就是:词与物,词所指称的对象;词与人,即词的符号意象给人的语言知觉;词与词,一个词在整个语言符号系统中,在具体的本文结构中的位置。换言之,每个词都与来自三个世界里的意向在这里相遇。而语词则是这三个世界的临界面,与语词所具有的这样三种类型的关系,词与物、词与人、词与词的关系相对应,词的意义就有有三种相应的层次。经验层次,作为功能上可以指代的对象的意义、心理知觉层次,作为有所感悟有所期待的意义、符号的经验关系层次,作为可以用某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构成的意义。在具体文本中,符号的结构关系层次,心理知觉和经验层次是辨认意义情境的本质上互为关联、互为隐喻、互为背景的方式。

语词的三维度带来巨大的文化意蕴,它的"客观"身份、它与其他者他词的关系、它被主体所塑造--三种途径所构成的明示或暗示,轉喻或隐喻,表明我们只能居住在无穷无尽的他指性与自指性合围的世界里。人类不仅创造自身的语言奇迹,又制造语言的牢笼。

第一世界"天黑了要点灯":灯是经由人工可以发光的器物,属于功能指代。说的是以人工的照明,代替失去的光线--这是一种十分明确、应对自然现象的客观实录,它停留于日常层面的语用行为和工具性,可归入物质范畴。

第二世界"随园一夜灯辉煌 ":灯虽然脱离了物质实用层面,在心理知觉作用下--作为现实的一种夸张反映或加工反应(一夜辉煌),但基本上没有脱离词与词结合的语境中所形成的经验产物,这种经验产物依然停留在人的经验范围内,可归入经验认知范畴。

第三世界"把灯点到石头里去":两个不相关的词--灯与石头,在同一个句子的语境中被人为地强制关联,词被主体强烈干预后发生非正当关系,产生了新的意义。整句话压缩后的内核是:灯点石头。显然在强大主体作用下,灯超出一般经验,构成超验式的的隐喻,是对经验的一次刷新,属于高级精神范畴。

语词就在这三种维度中交错着,为人的存在提供居所,为人的栖息"遮风挡雨",同时也构成自身稳定的结构和不断生成的基础。在人们没有完全看清语词的"秘密"之前,语词只是事物的一个"命名"、一种代码,或一个手段,现在却成为"一个极大的审美欲望对象。"语境是由词的这三个向度或三种意义关系互相穿越而形成的。原来被我们关注的事物"退居二线"了,语言本身突出出来了。即语言的最小单位也以词的面目强调自身的存在。"如果我们认同这种自我引述、自我提示、自我参照的语言事件,我们就能从活本文中释读出新的意义作用,并因此参加到超越日常语言支配的新的世界的创造中去。"

也就是说,在词与物的关系向度中,语词一般是保持着原初状态,保留着元初命名、传递交流功能;在词与主体知觉发生关联时,语词才显示巨大的艺术潜能和创设倾向;而在词与词之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继续维系着古老的定式,维系着稳定的关联,另一种是在人为干预下,发生如"世界三"所示的变换、更新。简洁地说,词与物构成的第一世界和词与词构成的第二世界,多数时候属于非诗语的世界,它们执行的基本是交际的语用功能。而词与主体知觉构成第三世界,才可能抵达相互发现、相互发明的境界。在第三世界中,语词运动通过隐喻等多种渠道,获取诗性的光辉和不断刷新诗意的生机。

那么,在下面,让我们先回到语词的静止层面,认识其最基本的胚胎构造--语词的能指与所指,进而再思考其变革的可能。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变革

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有一个重要观点,即任何语言符号都是由"能指"(signifier、speaking)与"所指"(signified、meaning)构成的,他特地给出明确的

需要讨论的是,如果能指只是指音响形象,那么它只能服务于表音语系,这对于非表音的语系未免不公或过于狭窄?在笔者看来,能指不仅指语言的声音,还应该包含形状和书写形式;所指是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概念及其引申意义,固然十分准确,但索绪尔出自印欧语系的语音学结构,特别重视声音形象,反倒疏忽了其他语系的符号形态。既然概念与音响的两种内涵其实并不能完全覆盖表意体系--尤其对汉语来说,那么是不是应该对其中的能指添加第三者--"形态"要素呢?下面,以"石头"这一语符为例,试在汉语特有的"音形义"基础上做出修正:

由是,能指得到"形"的补充,石头的发音、字体形象、书写本身才完整地体现能指。石头的原始第一义是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矿物聚合体,两者"加"起来的结果,就构成了石头表示矿物质、矿藏、建筑材料的语符。而从语符的完整组织结构入手,可以看出"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的关系是一种张力关系,二者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动态平衡。一方面能指要不断产生出新的所指内涵,另一方面所指也要不断获得新的能指形式。正是在能指与所指不断转换、不断增殖的意指过程中,语言的诗性得以产生、得以丰富"。

确立语言的诗性,究竟要从哪里起步呢?早期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对应的,一定的能指代表一定的所指,两者不可能分隔,要尽量减少由不确定带来歧义和模糊,所以语用过程,要克服双方的背离。然而,现代诗语言学的使命是要突破语用枷锁,寻求陌生化出路,打破能指与所指的固化关系,切断两者之间单向对应关系,创造单一能指对应无限所指的形式,故离散两者的关系已然成为首选的突破口。

从语词的运动层面考察,可将能指与所指之间视为一种双向运动,一方面离散拉大了距离,而另一方面,能指与所指继续相依为命,其依存性不希望完全破坏原有秩序。在这种扩张与趋同的双向运动中,能指与所指愈是出现多种离散式对应,愈是能获得"有意味的形式"。半个世纪以来,现代诗语的能指与所指正在加大离散化运动。离散无非就是创造性开发语词的弹性张力--随便面对一个字词,诗人们千方百计在能指与所指的缝隙间,伸入考古学的刷子,在字形、音响、会意各个层面上不断擦拭,拂去古老的惯性尘埃,尤其寻求被所指所"遮蔽"的能指,在相互投射中发现新意。杨松波的《瑶》是一次成功尝试:

曾经一步一摇

走在崎岖的山道

是朝廷的徭役和刀矛

让一步一个血印的

盘瑶

......

瑶山

瑶胞

瑶歌

今日已在我这个游客

左手的手机里

右手的相机里

从飘摇

走进了逍遥

一个独立的"瑶"字,作者并不死心眼受制于所指的支配,象从前那样单一性地挖掘"瑶"的美玉内涵或"瑶族"的族群意向,而是在能指的诱发下摇曳出:瑶--摇--徭役--盘瑶--瑶山--瑶胞--瑶歌--飘摇--乃至逍遥!从瑶到逍遥,相距何其远矣,它使蕴藏在"瑶"字里的能指与所指,既独立又交互运动,经由同音、近形、转接,收获了丰盈的弹性与张力,一改从前正儿八经的"瑶族之歌"的定向所指。

粗略地说,如果能指大体相等于所指,基本上符合实用原则,能起到准确传达、交流信息的功能;如果所指大于能指 ,则符合人类语言和思维特点,也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大可成为破译诗歌艺术的规准。而能指大于所指,则造成对传统艺术功能的颠覆,它涉及到如何进一步革新能指与所指关系的问题。

有论者认为,所指与能指关系的离散,形成两种鲜明体征:一种是对能指的强调,另一种是流动的所指出现。对能指的强调,特指对能指本身"质感"的突出,它可以把能指从传统的单一声音传媒形式的"桎梏"中"拯救"出来,使之直觉化、纯粹化和表现化。往往具有一种"使石头更象石头"的表达效应。对能指的强调,使离散的能指和所指不可能再表达任何的意义。在既是形式,也是内容的能指"先锋实验诗"便被调整和修饰成为一种"零度写作"状态下的原初物象语体。

笔者以为,适度的离散是可行的,而某些极端者硬将能指和所指对立起来,殊不知两者距离过大,会造成不知所云、毫无意义的结果。能指和所指既然不是绝对对立,就允许有所偏斜、有所倚重,这主要是因为在语符内部,能指与所指之间还存在一种非对称的关系。故偏斜和倚重能重新激活能指与所指在诗性表达上的活力。换句话说,双方适度离散,并不会造成语词家庭的毁灭,而有利语词在语境压力下最大限度发挥潜能:能指往往不只对应一个或几个所指,而是对应凡适合其范围内的众多所指;况且能指在独立"出走"后,完全有能力独当一面、自撑门户,赢得广结亲缘、"多子多孙"的门庭;而本来潜力就雄厚的所指因"分家"也能意外地得到更多沾亲带故的资产。至少,能指与所指相对独立的平行发展,平添了诗语家族的兴旺景致。

本质地说,能指与所指是一系列语音上的差别与另一系列意义上差别的"共同体"。中国汉语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五、六万个汉字。不妙的是,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所指越来越丰富宽泛,能指越来越流离失所,难怪罗兰?巴尔特曾武断说,中国是一个只有所指没有能指的国家。基于长期来能指被所指"压抑"深重,能指不断萎缩,解放能指就成了先锋诗歌的重头戏。

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波先锋诗正值高峰,以意象大规模覆盖诗坛而彰显所指的强大优势时,谁也没想到会很快蘖生出它的对立面,以"前非非"为主的反对派迅速涌动起能指的大潮,一时占据了上风。能指与所指在语词运动过程中一直处于此消彼长的拉锯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意象化与非意象化的运动 。于坚的名篇《对一只乌鸦的命名》,是对能指与所指这一离散运动的形象注脚。他分别四次废除所指的强制性"命名"功能。通过命名消解一一命名确立一一命名失语这一三段论,进入词与物,人与存在的本源性思考:原来,一切文化的隐喻、象征都是虚妄的神话延续,人对物的命名永远无法抵达本真的敞亮,只有充分解放能指,才可能走出虚妄的"没有阳光的城堡"。二十年之后,我们在青年诗人胡弦那里,感受能指与所指间远未止息的离散,《水龙头》继续维护那种特殊的关系:弯腰的时候,不留神/被它碰到了额头//很疼,我直起身来,望着/这块铁,觉得有些异样/它坚硬,低垂,悬于半空/一个虚空的空间,无声环绕/弯曲,倔强的弧//仿佛是突然出现的/--这一次它送来的不是水/而是它本身。

作为水龙头的能指--自然对应于"铁","尖硬","弯曲"、"倔强的弧"四种意象的所指,并且引申出与水的关系。但是这一次,诗人明确指出水龙头"它送来的不是水"--无情斩断了它的含义,而赤裸裸呈现它的能指--作为物质的水龙头的"它本身"。这首诗明显发出一个信号,它所强调的是,要继续在生活的经验中拒绝隐喻的所指,即回到事物自身的能指,而不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