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学第三辑
1056600000057

第57章 被时间遗忘在"孩童时期"的诗人 (1)

--蒲华清先生访谈录

程海岩 董运生

访谈时间:2011年5月29日

访谈地点:重庆出版社书林宾馆

蒲华清,1938年生,1957年毕业于重庆第一师范学校,1988年又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1957年参加工作,历任重庆巴蜀小学教师、教导主任,重庆出版社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辑助理、副总编辑,编审。重庆市政协学习及文史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儿童诗集《校园朗诵诗》、《注音童诗一百首》,童话诗集《美丽的小仙女》,儿歌集《红雨伞》、《福娃奥运漫游记》,幼儿短诗集《天上的洒水车》、《春天的朗诵诗》,幼儿故事集《可怜的小花狗》等。

组诗《我们家里的故事》获四川省第三届儿童文学奖优秀作品奖,组诗《考试变奏曲》获1993年《少年文艺》好作品奖,童谣《狐狸考小鸡》获2011年第二届全国优秀童谣评选一等奖,1989年获重庆庆祝建国40周年文学奖,《春天的朗诵诗》获重庆市首届儿童文学奖。其作品入选《新中国60年儿童文学典藏书系》、《名家儿歌》、《中外儿童诗精选》、《新中国50年诗选》等100余种文学选本。童诗《看电视》、《山城的雾》、《天气预报》等15种作品分别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香港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等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或中师幼师语文教科书。童诗《看电视》被香港教育局中国语文教育组收入《中华文化教材套》。

蒲华清老师是重庆儿童诗人的代表之一,在访谈之前,对他的为人为文已早有所耳闻,这让此次访谈从一开始便笼罩在一层愉悦的色彩之下。当我们在重庆出版社大厅翘首等待蒲老师的出现时,一位衣着简朴、精神矍铄的老人推门而入,一进门他便主动伸出手来和我们握手,并引领我们去他早已订好的宾馆包间。蒲老师一再表歉意,因家中有两位高龄老人,不便在家里接待我们。并说,他也不知道怎么接受采访,随便聊聊吧,劝说我们放松。紧接着,他亲自为我们泡茶,并拿出他早已准备好的果品,请我们边吃边聊。铁观音在滚烫的沸水中浮动,氤氲出阵阵清香,谈话就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下拉开了序幕......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蒲华清老师生于1938年9月,在那个多事之秋,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悠然自得。当他还不到两岁的时候,父亲便与世长辞,留下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还有一个尚在腹中的妹妹。幸而,母亲用自己的伟大搀扶起了泥淖中的他,这位母亲用自己的坚忍与顽强书写着一个传奇的人生,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她坚强地将蒲老师和妹妹养育成人。每每谈起自己的母亲,蒲老师的激动之情都溢于言表,他从母亲那里得到了无穷的动力与灵感,在那个一切都匮乏的社会里,蒲老师的生活却充满着富足的母爱。

而与他相依相偎的小妹也为蒲老师的人生增添了一笔浓墨重彩的亲情,小妹善良懂事、聪敏好学,小小年纪便知道为家人解忧,为了生计,她和母亲一样出去劳作。由于生活的压力与敏感的性格,原本成绩优异的小妹在读初中时突然染上了肺结核,这一病便成了一辈子的郁结,小妹最终在郁郁中结束了自己不幸的一生,这对蒲华清老师来说是永远的伤痛。幸而,小妹的孩子现在已由蒲老师抚养成人,这让蒲老师稍感宽慰。孩童的记忆虽然颇多苦难,然而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蒲老师却愈加的坚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面对母亲的日夜操劳和小妹羸弱的身躯,蒲老师心疼之余,除了尽力减轻家庭负担之外,剩余的时间全部用于读书学习。艰苦的生活铸就了他细腻的情感和谦和的态度,一位智者已经悄无声息地成长起来,等待他的将是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

蒲老师少年时期就勤奋好学,各科成绩都非常优异。从读初级师范到读中师,他一直担任着班里的理化课代表。蒲老师中师时正值全民读书学习的热潮,班里也旗帜鲜明地分为了"数学派"和"语文派"。谁料想,身为理化课代表的他竟然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语文派"。大家这才注意到,这位聪敏好学的少年原来早已悄悄地"恋"上了文学。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一切能够找到的文学书籍,这为以后的创作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谈起风华正茂的少年时期,蒲老师有些按捺不住的激动。在那个书籍和文字高扬的时代里,他们成群结队地在大小书摊上搜寻可以阅读的书籍,他们曾经为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艾芜写的《文学手册》而激动不已,轮流传抄,也曾经为巴人的一本《文学论稿》而苦苦寻觅。1957年,蒲华清老师毕业于重庆第一师范学校,开始在巴蜀小学任教,一教便是26年。26年,对谁都不是一个短暂的数字,这个数字背后有着太多的故事,也有着太多的坎坷。

一个沉迷于文学的青年在小学数学教师的岗位上待了26年,并因自己突出的教学成绩在业界声名鹊起,是粉碎"四人帮"后全市中小学首批受表彰的20名"模范教师"之一(小学数学教师仅3名)。蒲华清,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授课一流,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深爱着文学的青年最为合适的冠冕。在此期间,出版社和一些杂志社曾多次商调蒲老师到它们那里工作,但是,由于当时政策方面的原因,蒲老师一直未能实现转身。在业余时间一直坚持诗歌创作的蒲老师历经了人事调动的种种坎坷,终于以其卓越的诗歌成果和文学才华征服了众人,45岁那年他最终调到了重庆出版社工作,从此翻开了他人生中新的一页。谈起这个机遇,蒲老师唏嘘不已。人生处处都是奇迹,艰难险阻挡不住一个文人迈向文学圣殿的脚步。正如蒲老师年轻时怀揣着稚气的诗稿走在去往著名儿童诗人张继楼先生寓所的路上时的欣喜与忐忑一样,一路走来,蒲老师都怀着谦逊与诚恳,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那么坚实,又那么传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进入重庆出版社对于蒲华清老师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工作上的转机,更是一次创作上的飞跃。曾经作为业余诗人的蒲老师从年轻的时候便开始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诗歌,他的恩师张继楼先生曾对其进行过很长时间的指导与帮助,这让这位初出茅庐的后生受益终生。1961年,蒲老师在张继楼先生的提点下,开始转入了儿童诗歌的创作,这次转机使蒲华清老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园地,他如鱼得水,迎来了儿童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年轻的才气和敏锐的思维使他文思泉涌,一首首诗歌化为铅字,见诸各种报纸和刊物。面对新的工作,压力与动力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早已将他培养成了一名优秀的教师,也使他充分认识到了教学相长的重要性。既然可以教学相长,为什么不可以"编"学相长呢,于是在成为一个优秀编辑的路上,蒲老师在思想上迈出了有力的第一步。

对于我们来说,每一天都是新的,对一个编辑来说尤其如此。除了一些重印的书籍,编辑每天要面对的几乎都是新的书稿,这在扩大编辑知识面的同时,无疑要求他们不断地提高个人修养。于是蒲老师就从点滴做起,一点一点地积累,在编辑儿童书籍的过程中,他较快地熟悉了儿童文学和编辑工作。此外,蒲老师还根据自己此前教学中对儿童生活和学习的了解,在儿童书籍的出版上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