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1056800000023

第23章 在海外(一) (2)

《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创作后的第一部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再获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从《吾国与吾民》出版后产生的效应来看,西方读者对其最后的一章《生活的艺术》最感兴趣。西方高度的工业化,飞速的生活节奏,压得人们透不过气来,而林语堂在书中所讲的那种中国人的悠闲自得的生活,是西方人羡慕不已的。因此,林语堂在原著的基础上扩展篇幅,这就是独立出来的《生活的艺术》。林语堂在《自序》里开篇就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我本想题这书的名字为'抒情哲学',用抒情一词说明这里面所讲的是一些私人的观念。但是这个书名似乎太美,我不敢用,我恐怕目标定得太高,即难于满足读者的期望,况且我的主旨是实事求是的散文。所以用现在的书名较易维持水准,且较自然。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意满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林语堂在本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等生活,同时阐释了对人生和人生的理解。

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此书中特别讲了谁最会享受人生、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享受大自然、旅行的享受、文化的享受及思想的艺术等,提出了"快乐问题"、"悠闲生活的崇高"、"尘世是唯一的天堂"、"中国式的家庭思想"、"乐享余年"、"读书的艺术"和"写作的艺术"等生活目标。

《生活的艺术》是一部奇书。它的魅力不仅在过去,而且在现在和将来都会永远存在。

2.《京华烟云》问世

1938年2月,林语堂偕全家到欧洲旅游,在欧洲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领略了各国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民族风情。一年之内,英国、意大利、法国、瑞士、比利时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次旅游,除了观赏外,林语堂也没有闲着。1938年春天,林语堂把《孔子的智慧》写完后,又想把曹雪芹的《红楼梦》翻译成英文。后来觉得《红楼梦》离现实生活太远,于是,改变初衷,决定借鉴《红楼梦》的艺术形式,写一本反映中国现代生活的小说,这就是《京华烟云》(又译《瞬息京华》)。

林语堂对于《京华烟云》的写作,是十分严肃认真的。他从1938年3月开始,整整用了五个月时间来构思全书的内容和写法,如时代环境、人物安排、情节布局、开始结束等等。从8月8日开始动笔,到1939年8月8日写完,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林语堂写的题词是:"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成为自由的男女。"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小说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同时在小说中反映了一些在此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五四"运动、"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论战、北伐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日伪贩毒走私、卢沟桥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八·一三"上海战争等等,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在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小说对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作了符合实际的描写,如孙中山、宋庆龄、蒋介石、冯玉祥、傅增湘、林琴南、辜鸿铭、齐白石、慈禧太后、袁世凯、张勋、段祺瑞、曹锟、张宗昌等,都具有真实感。

《京华烟云》可以说是林语堂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规模宏大,被称为现代的《红楼梦》。全书分为《道家女儿》、《庭园悲剧》和《秋之歌》三部,作者写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普通人的生老病死,也有特定年代的社会动荡;有人们复杂的爱恨情仇,也有人们所不能改变的沉痛命运。

《京华烟云》一部分内容是在巴黎写的,一部分则是林语堂1939年回到纽约后去维蒙特州避暑时写的。1939年由纽约约翰·黛公司出版后,立即被美国的"每月读书会"选中,成为12月特别推销的书。1940年,日本出版了《京华烟云》三个日译本。许多国家也陆续把它翻译成本国的文字出版,而美国更是一版再版,在20世纪40年代就销售了25万部。因而,《京华烟云》成为我国现代文学较早走向世界的一部重要作品。

1975年,《京华烟云》曾作为候选作品角逐诺贝尔文学奖,遗憾的是最终没有获奖。但是,这毕竟表示《京华烟云》具有了走向世界的潜质。它不是独独写给中国人的杰作,同时也是写给整个人类的杰作,因为它所写的是普通人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又让人震撼不已。

3.《风声鹤唳》:鼓舞抗战士气

《风声鹤唳》是林语堂用英文写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1941年由约翰·黛公司出版。

《风声鹤唳》是林语堂《京华烟云》续篇,《纽约时报》誉为中国的《飘》。《风声鹤唳》史诗般地表现了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民族精神痛苦而伟大的升华。再现了抗战初期姚、张两大豪门的兴衰演变,述说了他们作为江南古城丝绸世家的生死较量和激荡人心的商场鏖战,以及在日本侵略势力对中国纺织市场的鲸吞面前,姚、张两家所表现出来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它浓缩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变迁,成为一幅色彩斑斓的社会缩影: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一波三折的人物命运......引发人生无穷的感慨。

林语堂先生的《风声鹤唳》不仅仅只给我们揭示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楚,还让我们看到了在那狼烟四起的战乱年代,人性美丽的光辉,爱情的真诚无私,友情的伟大温暖......

在这山河破碎的战乱中,有着这样一位怀着一颗伟大善心的中年男士,他就是老彭。在战火纷飞,士兵在前线流血牺牲,百姓饱受灾难的时候,他从北平艰难地辗转到内地,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夙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投身到全民族的抗战中,他倾尽所有的财力去救助难民。在武昌,他和丹妮共同经营的难民屋,让许多飘零的落叶拥有一个暂时的安息之地,他(她)们一起团结互爱,完全抛开了个人的小我,在绝望中一起努力构建一个大我的世界,享受着彼此之间给予的温暖。人性的光辉在那小小的难民屋中熠熠生辉!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还有着这样一位历经战争磨砺仍坚强不屈的女性,她就是丹妮(梅玲)。一位命运坎坷,有着复杂历史的女人,在别人鄙视的眼光下,面对生活却仍不绝望。她敢于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大胆地去爱,把自己认定的真爱完全倾注给博雅。他们之间的爱终归是真诚无私的,即使那是一份复杂而特殊的爱。

作者最终给予丹妮、博雅、老彭的结局是:博雅为丹妮那份真诚无私的至爱牺牲,为老彭那份忠诚坚定的友情舍命;而丹妮为了守护与博雅之间曾经的至爱,为了对她与博雅共同造就的未出世的小生命负责,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做一个亡者的妻子;至于老彭,仍然带着一颗宽广博爱的善心投身于救助灾民的抗战伟大事业中。

林语堂在《风声鹤唳》中,通过三个主人公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巨大变化和感情纠葛,向外国读者宣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风貌,通过小说的形式,为国家在海外做宣传。

4.《苏东坡传》:作者偏爱的作品

一般作家都喜欢自己的成名作或代表作,但林语堂对自己作品最偏爱的偏偏不是《生活的艺术》,也不是后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京华烟云》,而是人物传记《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开笔于1945年,1947年出版。其实《苏东坡传》从酝酿到脱稿,历时一二十年之久,可谓呕心沥血之作。1936年,林语堂全家赴美,就随身携带了大量关于苏东坡的著作及有关资料。在对有关苏东坡资料的翔实考证以及对是非善恶有着透彻看法的基础上,林语堂对这些资料进行了仔细研究,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自己非常喜爱的作品。它与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吴晗的《朱元璋传》被称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作品。

《苏东坡传》主要描述了苏东坡在政治纷争中如何超越自我和如何保持快乐的心路历程。该书的主要部分按时间段分为四卷:第一卷,童年与青年(宋仁宗景佑三年至嘉祐六年即公历1036-1061年);第二卷,壮年(仁宗嘉祐七年至神宗元丰二年即公历1062-1079年);第三卷,老练(神宗元丰三年至哲宗元祐八年即公历1080-1093年);第四卷,流放岁月(哲宗绍圣元年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即公历1094-1101年)。在小说前有张振玉的译序和林语堂的原序。第四卷后面还有附录一《年谱》;附录二《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

林语堂喜爱苏东坡的原因主要是:他不仅从苏东坡的著作中汲取了精神营养,而且从苏东坡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苏东坡传》也许不是研究苏东坡的最重要的资料,但却是研究林语堂内心世界的重要材料。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的序言里,一口气给苏东坡加上了十八个头衔:"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末了还要加上一句"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林语堂热爱苏东坡已经爱到骨子里,而且在自己身上寻到了苏东坡的影子,并把他视为比自己大九百岁的人生知己。

《苏东坡传》写出苏东坡坎坷多舛的一生。林语堂说他之所以喜欢苏东坡的作品,是因为苏东坡的作品中流露出作家的本性,亦庄亦谐,生动有力,完全发乎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