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1056800000022

第22章 在海外(一) (1)

一、举家赴美

1936年初,夏威夷大学邀请林语堂去执教,赛珍珠夫妇也不断催促他到美国写作。林语堂考虑再三,决定去美国。

林语堂之所以决定赴美,人们难免有种种猜测,其主要原因有:

(一)林语堂是《天下》作家群的主要成员,英文刊物《天下》是用孙科的中山文化教育基金创办的,所有的兼职编辑都是当时的社会名流,如法学家吴经熊,《中国论坛报》主编桂中枢,北大英文系主任温源宁、全增嘏等,编辑部设在中山公园附近。这批人几乎都被聘为立法委员--每月640元大洋,仅每周去开一次会,没有实际工作,是个肥缺--唯有林语堂和另一年轻的编辑姚克没有被聘为立法委员,使林语堂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损害,所以他决定去美国。

(二)有人传说,是邵友濂的一个遗训萌发了林语堂想去美国避难的念头。邵友濂,字小村,是邵洵美的祖父,前清时官至湖南巡抚,甲午战争时,被任命为全权大臣同张萌桓赴日本求知,伊藤博文认为他们资望不高,拒绝谈判,一定要李鸿章去。邵友濂受侮回来罢了官,后来病死。他生前给后辈留下一条遗训,大意说,几十年之内,必然要发生世界性大战,在战乱中,我国将成为各国列强军队混战的战场,没有一片净土可以逃难,只有去美国避难才安全。在初创《论语》时,邵洵美在一次闲谈中谈及祖父的这条遗训,林语堂及《论语》的同人们听后相互戏言,说一起逃到美国去,在美国出本《论语》杂志,也许还可以过下去。因此,有人就以此为据,认为林语堂之所以在1936年出国,是因为看到中日必战,"想起来邵小村的这个遗训,想到现在正是要逃难避地的时候,只有去美国才对"。

(三)左翼作家对林语堂的围攻。林语堂提倡幽默,提倡闲适,提倡性灵,提倡小品文等等以及坚持文学的独立性、趣味性,反对文学的功利性和反对文学成为"政治的附庸",这些都引起了左翼作家的不满和批判。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汇集了中国当时几乎所有有影响的文化人士,如鲁迅从广州辗转到了上海;郭沫若、阳翰笙、李一氓等人参加南昌起义之后辗转到了上海;茅盾、蒋光慈、钱杏邨、孟超、杨邨人、宋云彬等从危机的政治中心武汉来到了上海;夏衍、冯乃超、李初梨、朱竟我、彭康、王学文、傅克兴、李铁声、沈起予、许幸之等人从日本留学归来到了上海;巴金、徐霞村等人从法国留学归来到了上海;洪灵菲从南洋流亡归来到了上海;梁实秋、余上沅等人从南京避难而来到了上海;柔石在家乡参加农民暴动失败后也来到了上海;刘呐鸥从台湾返回上海;戴望舒、杜衡、施蛰存在上海与外县之间回旋;闻一多、徐志摩、饶孟侃、沈从文、胡也频、丁玲、冯雪峰等人从北京南下上海......特别是左翼作家力量增强,由于受到国际左翼文学运动的影响,因此发展迅猛,上海几乎成了"红色文学"的大本营。鲁迅曾在1935年4月20日出版的《太白》第2卷第3期上,刊出了《天生蛮性》,全文如下:"辜鸿铭先生赞小脚,郑孝胥先生讲王道,林语堂先生谈性灵。"把林语堂与复古派的辜鸿铭、伪满洲国总理大臣郑孝胥相提并论,足见鲁迅对林语堂的厌恶。林语堂成了"红色文学"的靶子,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尽管他在《临别赠言》中表示不是因为左翼的批判而赴美,但实际上他的心态是复杂的,想摆脱一下尴尬的处境也不是不可能的。

(四)林语堂在《杂说》中写过一首诗:"道理参透是幽默,性灵解脱有文章。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对面只有知心友,两旁俱无碍目人。胸中自有青山在,何必随人看桃花?领现在可行之乐,补生平未读之书。"他特别欣赏一个朋友对他的评价,说他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向中国人介绍外国文化。所以林语堂很欣赏自己诗中的"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一句,让梁启超以其优美的书法书写了这副对联,使其成为"有不为斋"的重要装饰。林语堂自从《吾国与吾民》在美国一炮打响,就已经偏了一只脚,从此主要是向外国人传播中国文化,从而获得了世界读者的认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五)经济有了一定保证。全家五口人旅居美国,没有经济做后盾是不行的。现在,林语堂与过去留学时的情况大不一样了,因为仅《开明英文读本》等教科书的版税,每年就有6000元;开明书店的股份8000元;人寿保险7000元;中国银行存款2000元;《宇宙风》股份400元;《吾国与吾民》的版税6000余美元,还有为中外刊物撰稿所得的稿费等等,经济基础还是相当可观的,甚至不必动用在中国的收入和《吾国与吾民》的稿酬。

(六)夏威夷大学和赛珍珠夫妇的邀请,这是林语堂到美国去的直接因素。

以上无论是何种原因促使林语堂赴美并不重要,也许是各种原因的综合考虑,但重要的是他确实是要去美国定居了。

临走前,林语堂确实是忙碌了一阵,举家赴美,非同小可,要安排退房,要处理一些物品,还要准备到美国带的书籍,光是有关苏东坡的各种参考书籍就达十三类一百多种,其他各种版本的古籍也是应有尽有。因为这是林语堂到美国写作不可缺少的资料。他还专程到北京一次,向文化古都告别,他要在临走之前,亲眼看一看琉璃厂的书肆,看一看中央公园的"来今雨轩"......

1936年8月9日,《中国评论周报》的桂中枢、朱少屏在国际饭店14楼的宴会厅欢送林语堂夫妇赴美。参加欢送会的有《申报》马崇淦,《新闻报》汪仙奇,《时事新报》董显元,《大公报》王文彬,《字林报》胡德海,《大陆报》费休、吴嘉崇、宋德和、唐罗欢,《纽约论坛报》金维都,美国合众通讯社马立司,《密勒氏评论报》鲍威尔等中外新闻界人士,还有美国商务参赞安立德,工部局总办钟思,工部局情报处主任钱伯涵。论语"八仙"中的简又文,论语派骨干全增嘏,林语堂的六弟林幽,温源宁教授偕夫人,李之信偕夫人,陈湘涛偕夫人,茀立子偕夫人,邝耀坤偕夫人及五连德、钱新之、殷企勤、朱青、林引凤、全增秀、李爱莲、姚辛农等四十余人。

1936年8月10日,对林语堂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上午送别的人络绎不绝,下午6时,林语堂全家登上了"胡佛总统号"的甲板。晚上11时,海轮在阵阵汽笛声中启航,驶向那辽阔的大海。

1936年,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掀起新高潮,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在***、周保中和李兆麟等爱国将领的指挥下,同日寇进行了卓绝的斗争。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队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准备东出河北与日军作战,挽救危亡。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行"逼蒋抗日"的方针。文艺界发表了《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诲与言论自由宣言》,林语堂赞成文学界求同存异,同意在宣言上签名。参与签名的共21人:巴金、王统照、包天笑、沈起予、林语堂、洪深、周瘦鹃、茅盾、陈望道、郭沫若、夏丏尊、张天翼、傅东华、叶绍钧、郑振铎、郑伯奇、赵家璧、黎烈文、鲁迅、谢冰心、丰子恺。宣言发表时,林语堂已经在国外了。

二、蜚声世界文坛的作品(一)

1.《生活的艺术》风靡全球

1936年9月初,林语堂一家抵达美国,先在宾夕法尼亚州乡间赛珍珠家里住下,后来搬到纽约。安顿下来以后,林语堂逐渐与文艺界人士有了接触。

先后认识了戏剧家奥尼尔(Eugene O'Neill),诗人佛罗斯特(Robert Frost),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小说家托马斯·曼(Thomas Mann),舞蹈家邓肯(Isadora Duncan),女诗人朱莱(Edna St·vincent Millay),女明星姬希(Lilian Gish),戏剧评论家那森(George Nathan),作家及书评家卡罗·范多伦(Carl Van Doren),诗人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莱克·范多伦(Nark Van Doren),摄影家范凡克顿(Cark Van Vechten),华裔女明星黄柳霜(Anna May Wong)等。林语堂通过与他们交往,增加了对美国和西方文化的了解。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第二天林语堂见Herald Tribune电信,大为惊愕。他特地写了《悼鲁迅》,回顾了自己与鲁迅的交往,表示他"始终敬鲁迅"的心境,并赞扬鲁迅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战士!12月19日,林语堂又应美国几个团体的邀请,参加在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的有关西安事变的公开讨论会。他在会上发表了讲演,认为张学良软禁蒋介石的目的,是为了抗日救国,否定西安事变是"日本阴谋"的说法,并预言这件事的结局将是喜剧而不是悲剧,张学良不久会释放蒋介石,还会陪同他回到南京去。没有想到,他的这些见解和预言果真实现了。

1937年,林语堂写成了轰动美国并在后来风靡全球的《生活的艺术》。《生活的艺术》由雷诺和希师阁(Reynal&Hitcock)公司出版。出版后,立即被美国"每月读书会"选为1937年12月特别推荐书。书评家Peter Prescott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说:"读完这本书之后,令我跑到唐人街,遇见一个中国人便向他深鞠躬。"《生活的艺术》成为1938年全美最畅销的书,在美国高居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而且持续五十二个星期之久。从1937年发行以来,在美国已出到四十版以上,英、法、德、意、丹麦、瑞典、西班牙、荷兰等国的版本同样畅销,四五十年而不衰。1983年,仍被西德Europr Bildungagem读书会选为特别推荐书。1986年,巴西、丹麦、意大利都重新出版过,瑞典、德国直到1987年和1988年仍在再版。1989年2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对国会两院联席会谈到他访问东亚的准备工作时,说他读了林语堂的作品,内心感受良深,布什说:"林语堂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情形,但他的话今天对我们每一个美国人都仍受用。"可见,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已经风靡全球,从而确定了林语堂在世界文坛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