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056900000012

第12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性转移与城市市场效率改进 (1)

引言

根据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主要从事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建筑业、交运邮电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等行业的劳动。由于初始人力资本状况及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表现出在不同行业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非均衡,本书将这种非均衡的转移现象称为"结构性转移"。

4.1基于人力资本的结构性就业

4.1.1 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将人类劳动划分为两大类,即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较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也具有较高的价值"。虽然马克思没有正式地提出过"人力资本"概念,却包含着人力资本思想。他反复强调教育、科研和职业培训对于提高劳动者质量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Shultz从长期的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从20世纪50年代起,促使美国农业生产产量迅速增长和农业生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经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1960年Shultz在就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时发表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时指出,"实际上,我们这个经济体系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力资本的增长。如果没有这种投资,人们就只能辛苦工作,穷困潦倒,除非他可以从财产中获得收入。""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资源开发投资而形成的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决定性因素,"知识、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的引入,其结果是资本收益率可以不变或递增,人均产出可以无限增长,并且增长率在长期内可能单独递增。"

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本概念的解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从内容上将人力资本定义为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技术、资历、信息、经验、健康等的总称。例如,Shultz强调"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资源投资而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由知识、技能和体力所构成的资本"。第二类,从形成的角度将人力资本解释为人们通过教育、培训、薪酬、迁移等投资所形成的资本。例如,Becker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资本;用于增加人的资源、影响未来的货币和消费能力的投资为人力资本投资"。虽然对人力资本的界定各有不同,但是就本质而言,各个学者对人力资本的基本特性的理解是一致的:首先,人力资本是有别于物质资本的一种"资本",因而能够增值,具有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其次,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投资。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可以是教育、培训、迁移等。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种形式:①各级正规学校教育。这是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和重要的形式。正规的学校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使人们在劳动力市场上更有生产效率。②在职培训。在职培训同样是提高劳动者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的重要人力投资形式。在职培训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劳动者自我培训,另一种是劳动者所在的企业、单位为其提供培训。③卫生医疗保健。劳动者体魄的强健和寿命的延长,将会对劳动策略和产量产生积极影响,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④是劳动力国内外流动费用。⑤提高企业能力,使经营者面对复杂情况能够做出最佳决策。此外,有些经济学家还认为,父母用于养育子女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信息等也都是一种人力投资。

"干中学"也是人力资源形成资本的一个途径。即使是不参加或不接受教育或培训,劳动者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而提高其劳动技能、劳动熟练程度。这个过程看似没有新的投入,实际也是有成本的。没有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投入不可能实现"干中学"。因此,劳动资料的投入、劳动对象的投入,一方面是生产产品的一种投入,另一方面也是使人力资本增值的一种投入。或者换句话说,人力资本的边际增值量也是劳动的一种产出,这个产出也是物质资本投资者不可避免的产出。这个产出使物质资本在运动中又创造着、培育着自己的对立面--人力资本。这种人力资本同样在同物质资本的结合中为生产力的提高作出了贡献,同样在商品流通中实现着人力资本的增值。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涉及最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就是教育、在职培训和干中学。

4.1.2 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特征

前文指出,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投资,投资的形式可以是教育、培训、干中学等,其中最核心的形式是教育,人力资本水平主要以受教育状况来衡量。因此由于支付的投资成本不同,人力资本在不同劳动力之间是异质的。在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异质性源于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见表4-1)。这种投资差异导致了城乡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不同的谈判能力,最终决定了他们在城市中就业岗位和从业状况的不同。人力资本水平是决定城乡劳动力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性转移的形成原因之一。

按照城市中不同职业岗位对个人技能的要求不同,可以将人力资本划分为两个层次:①通用技能型人力资本,是城市就业岗位中要求最低的一类初级人力资本,所从事的是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只要具备最低的知识存量就可以胜任,即无论是城市劳动力还是农村劳动力只要经过极少的在职培训(也可以不经过培训)都可以从事相关的工作。因此,两类具有通用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城乡劳动力是可以相互替代的,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具有通用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在城市的供给相对过剩。②专业技能型人力资本,是城市就业中需求超过供给并且能力要求不断递增的一类高级人力资本。他们要么从事的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工程师,要么从事的是组织管理工作,如各行业的中高级管理层。这类就业岗位对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要求很高,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满足,因此在这一类型的就业岗位上,农村劳动力对城市劳动力不构成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