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也能过好日子
1058200000022

第22章 “非常小器”(1)

争得巨无霸如何让小榄的每一寸土地变热、变富、变得生机勃勃,小榄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自有办法。他们懂得如何既可筑“巢”,又可引“凤”;他们懂得如何培育、扶持土生土长的企业家,也懂得如何留住“飞来的凤凰”。他们不搞花里胡哨,他们只注重两个字:真诚。

也许,正是这“真诚”两字,才使得一个小镇,拥有了十来个“全国第一”:指甲刀、门锁、家庭音响、蚊香、胶粘带、吸尘器、男装内衣内裤、乐百士桶装水……

如今,在小榄镇这块土地上,有着两万多家工商企业,拥有国家、省名牌、名标73个:“乐百氏”食品饮料、“华帝”燃具、“本田”制锁、“永大”薄膜、“力王”胶粘带、“建华”管桩、“民森”服装、“威卡”脚轮、“欧力”电池、“史丹利”工具……

作为采访者,我们不可能走遍所有的企业,只能是“花开满树,单表几枝”了。

“华锋”和“长青”--华锋制锁有限公司与长青集团,这是小榄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靠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创办起来的两家企业,如今一个荣获“中国锁王”称号,产品在世界同行中称王称霸;一个产品远销36个国家,被誉为“燃气具外销冠军”。

采访“华锋”老总何文烈先生,他正在篮球场上打篮球。何老板人高马大,一副潇洒的帅哥形象。

“他是我们小榄镇的篮球协会主席。他出资100万为镇上办过全国性篮球比赛。”陪同的镇干部告诉我们。

“区区小事,不足挂齿。”何文烈摆摆手,意思是说不值一提。

但是一说起锁业,何文烈先生便关不住话匣子:别小看一把锁,可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它。一个生活在家庭或者社会里的成人,你可能没有注意到,实际上你可能与几把锁、甚至几十把锁天天处在一起。开门关门有锁,抽屉开柜有锁,出门旅行大包小包上还有锁……

“华锋”这个创办于1996年的制锁企业,现在拥有5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员工4000多人,年产各种锁具3000万把,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澳洲、欧洲及东南亚各国,并畅销国内各大中城市。

真是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神话!

“华锋”仅仅用了10年的时间,何文烈先生就带领他的员工们,做出了一个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品牌,实在可喜可贺!

当我们走进“华锋产品展室”,各式各样的锁具展现于眼前,令我们眼花缭乱。三柱式球锁、三柱式执手锁、圆筒式球形锁、建筑用锁、木球锁、二级锁、圆筒式铸球锁、圆筒式压铸球锁、陶瓷锁、呆锁、外装门锁、套锁、拉手套锁、简易插芯锁,以及铜门铰系列、不锈钢门铰系列、华锋五金系列、锁舌系列、扣板等等,真正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别说是锁的样式、种类了,那各种锁具的颜色,有镀缟色、青古色、红古色、仿金色、砂金色、钛金色、不锈钢砂光色、仿不锈钢色……单单各种锁具的颜色,我们数了数,竟有百种以上,实可称之为一个“锁具世界”、“色彩世界”了。何文烈先生告诉我们,他正准备筹建一座“锁具博物馆”,把制锁业当成一种文化经营,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光大。--何文烈先生的这些打算,无疑是美好的。可我们却有着“与此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锁”这种东西,虽然它像那忠诚的卫士,保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全,抵御着不义之徒的侵犯……但,它毕竟是“乱世”的产物,社会安定,则与它毫不相干。我们期盼着锁厂停产,就像期盼着卫士们能弃甲归田!--只可惜这个社会还不太平,这个世界还不安宁。何文烈的事业,仍将在创新中光大!

何文烈是土生土长的小榄镇人。1972年,他与许多同龄的小榄人一样,进镇办锁厂当学徒,一干就是20多年,当了时间不短的车间主任。1992年小榄镇锁业集团成立,他任副总经理。不久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老外”当了大股东。何文烈有过一段痛苦的徘徊:是拿几十万年薪给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出来独创一番事业?后来在几位朋友的动员下,1996年他扔掉“铁饭碗”,开始自己创办企业,“华锋”就这样诞生了。何文烈确信自己的能力,而给我们的感觉是这位彪形壮汉身上有股不服输的气势。“外国公司有钱,不远万里来到小榄镇买下我们的‘固力’锁业集团,我是小榄本地人,我不相信他资本家除了比我有钱外,还能比我更知道小榄和小榄作为锁业基地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所有技术与人文历史。所以我要干自己的锁业,一直干到能够与他们同在世界锁业市场上比个高低……”何文烈的血脉里充满了“好斗”气质。如今10年过去了,何文烈从白手起家,竟然一直干到了把所有同行远远甩在后面的水平,成为中国第一大“锁王”!

在谈起创业往事时,何文烈先生感触最深的不是当年自己如何有本事,而是直言:“没有小榄镇党委、政府对企业和我本人的支持,就没有‘华锋’的今天。”我们注意到,意志如铁锁的何文烈似乎在这个时候,才有所动情。“办民营企业不容易,像交通、电信、口岸、海关、税收等等,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把你弄得焦头烂额。”何文烈说,“可在小榄镇这个地方创企业,我们就是幸运者了。因为这些问题在这儿就不可能有,企业遇到再难的事,镇党委、镇政府都会采取相应的协调办法,去耐心细致地帮助你解决问题。有时难免碰上一些复杂的事,镇领导会亲自出面,像比做自己的事还要重视和热心地去办。你说有这样的当家人在,我们搞企业的还有什么后顾之忧?一句话,在小榄镇做生意、办企业,能越做越大。因为我们心里踏实。”

小榄镇不简单的地方很多,除了在全国乃至世界锁业界称霸的制锁产业外,我国的两个著名燃气生产企业也都在小榄镇上,它们是“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长青(集团)有限公司”。由于采访时间太紧,我们只到了“长青集团”一家。

长青集团的老总何启强,最早也是搞锁具的。他在1985年创办自己的这个企业之前也是在锁厂工作,1975年到1985年,整整10年。何启强在锁厂10年,19岁就当上了车间主任。他当车间主任当得很出色。当时接些“来料加工”的活儿,把效益搞上去了,给大家发了奖金,外车间的人就眼红他们。外车间组织旅游坐的是大卡车,他们车间外出旅游包了几辆小面包车,外车间的人更眼红死他们了。

1985年前后,那时候工资很低。要养家糊口呀!后来何启强就会同几位工友出来搞压铸。找到广州一家电风扇厂,把人家的设备借来,修修便用了。又遇上一个厂子搞灶具,何启强就找人家谈,要做人家的那个“阀”。他与几个年轻人一起,挂了一个牌子,叫“小榄压铸厂”。人家以为他们是个什么“厂”,便同意他们来做那个“阀门总成”。何启强也真敢干,很快弄出了个样品送过去,获得了对方的信任。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什么设备,要批量生产,就没有办法了。对方是个大厂,国营企业。他们就打对方的“主意”--借用对方的设备为对方做“阀门总成”。把对方的设备拉来,又没地方放。终于有一天,人家提出要来看看生产厂地,结果发现何启强他们什么也没有,根本就不是个厂子,吓坏了。何启强就把对方的来人请到自己家里说:“请放心,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我们一定能把阀门做得很好。”对方见小伙子是个干事的,就鼓励他好好干。结果,做了几年,做成了当时中国最好的产品,并且产量也高。5年后,何启强便开始搞更高价值的产品,搞热水器,并且做终端产品。

何启强,同样是土生土长的小榄人。这位富有激情、又对文化钟爱的实业家,对市场的见解独特而精辟:“未来的任何一种市场走向,都将走向全球化。在国际市场上,不是竞争,而是合作。合作可以认为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他向我们表示,他的企业产品必须要更上一个档次,必须面向世界,寻求合作。否则,没有出路。为此,在上海同济,在华中科技大,在哈工大等全国7所高校,从1993年开始,他就投资设立了一个奖学金,叫“长青燃气教学奖励基金”,总投资已达300多万元。“我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最终实现一种合作可能,即人才和技术的合作。经济全球化的一大特征是:各种资源的不断整合。人才资源的整合是最大的合作内容。谁先抢占了这种合作资源,谁就是某一产业和市场的老大……”

长青集团的发展,何启强先生的成功,是小榄人的骄傲,同时也是他的企业理念的必然成功。小榄拓荒者之一的何启强,十分感激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十分感谢小榄镇党委和政府。他说:“我在小榄镇,在外地、外市、外省,共建有6个厂子。我认为,数小榄这地方好,最适宜我的创业。我这么说,也可能是因为我自幼生长在这里的缘故,可能有这种成分。但是,小榄镇的领导干部们出业绩的确不是为了升官,他们不在乎那个东西。他们最在乎的是公众对他们的评价。这与其他一些地方的确不一样。”

繁荣的小榄镇,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一种党与群众、政府与企业之间有着如同徐徐春风般的亲和与暖融。

“美加”和“惠亚”--假如我们把“华锋”和“长青”看作是一直在小榄镇上空盘旋、飞翔的两只雄鹰,那么,“美加”与“惠亚”,则是两只从远方飞到小榄镇安营扎寨、建家创业的金凤凰。

美加科技(中山)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杨炼是四川人,副总经理梁贤康是广东韶关人。

美加在1999年以前有一个品牌,叫“丽声”。“丽声”后来分了家。杨炼带他的副总梁贤康等人,一直在找地方建新厂。他们有一位员工认识小榄镇的一位副镇长,很简单的一次考察,就决定要把新厂建在小榄。这简直就是一种缘分!因为,当时在没到小榄考察之前,他们已经去过广东东莞,已经基本上定下来要在东莞建厂了。可他们听有人介绍说:“小榄镇的父母官与其他地方的父母官不一样!”就这么一句话,便改变了他们的主意。

这就是小榄镇“外部形象”的魅力!

美加在小榄镇落地,在一片烂地上开始基建,作为“外来户”,他们是在小榄镇工业区落户的第一家企业。新创品牌叫“爱浪”,从外面通往工厂的道路于是就叫了“爱浪路”。

美加副总梁贤康先生说:“我们公司在这里创业、发展,已经7个年头。7年里,我们没请小榄镇领导吃过一顿饭。不是我们小气,是请不来他们。相反,我们公司的总部在广州市内,黄书记他们每逢中秋节和春节都要带上礼品专程来慰问我们。在这7年里,我们一旦遇到什么难事,小榄镇党委、政府马上会帮我们解决问题。”

梁贤康先生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正是他们生产旺季,电力部门突然通知要停他们的电。在那生产旺季的日子里,停一天电,就会给他们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他们马上打电话报告给镇党委黄标泉书记。半夜三更了,黄书记在电话里对他们说:“我不敢马上答复保证不停你们的电,但我会尽快并以最大的努力去协调这件事。”仅仅过了几分钟,黄书记就打电话来告诉说:“协调好了,不停你们美加的电了。”事后才知道,为了保证他们公司的用电,黄书记动用了所有可能,与电力部门协商,确保了该公司的用电。

梁贤康先生对黄标泉书记充满着万分感激之情,打心里敬佩这位小榄镇的父母官。他说:“在我们眼里,黄书记压根儿就不像个官员,而像是我们的一位兄长一样。他每次见到我,总是问有什么困难没有。这多让人心里踏实,多让人觉得有依靠!”

美加这只外来的金凤凰第一个落地小榄镇工业区,给小榄镇增了光,添了彩!

这就是小榄镇干部的魅力:心到了,创造财富的凤凰和百鸟都在这儿啼鸣歌唱!

进入21世纪的第6个春天,美加老总杨炼先生就中国音响如何变革创新等相关话题,充满自信地说:“中国音响的最终出路,是音响必须与电视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现在的所有技术都在围绕一个点做文章,那就是--如何让顾客能将音响天天都使用起来,而不再仅仅是一个摆设。”

杨炼是大家,是中国音响业的“巨无霸”。作为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副会长,以及国内最为成功的音响品牌爱浪的缔造者,他的充满自信的预言就是现实--是不久的将来即可实现的“现实”。

美加音响,必定更响!

惠亚集团在小榄镇的安家、创业、发展,更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金凤凰,为小榄经济的腾飞,扇动起有力的翅膀。仅2005年一年,就创产值8.8亿。现拥有员工4000多人,其中有相当比例为小榄人。

采访中,当我们问及:当初怎么就选择了要在小榄这个地方来发展的呢?

皆利士多层线路板(中山)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梁结珍女士说:“还不是看好了这个地方的投资环境嘛!”

梁女士和高级生产部经理梁健华、人力资源及行政部经理刘明辉先生,还向我们讲了这么两件事:一次,涉及他们公司一笔业务的进出口事宜,深圳海关和广州海关,同一项政策,执行起来却成了两样(两种不同的标准)。为此,他们向小榄镇党委书记黄标泉同志作了汇报。黄书记为了他们的这件事,一级一级往上找。事关一些“政策性”的东西,迟迟得不到一个“明确”的答复。后来,黄书记找到了广东省副省长那里,最终使难题得到公平、公正的解决。

还有一次,一批产品,明明每件只需交一元钱的税,却要按9.8元来征收。那样的话,他们公司基本上就可以关门了。这也是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出面,黄标泉书记亲自跑上跑下帮他们解决的。据说那件事后来影响很大,惊动了国家有关部门……

“非常小器”的非常气魄--在极为有限的被采访企业中,我们有幸采访了“中山圣雅伦日用制品有限公司”。格外有意思的是,这家公司的主打产品是“非常小器·圣雅伦指甲钳系列产品”。就是这么一个公司,就是生产的这么一种“非常小器”的产品,该公司的年产值竟接近两个亿!

“圣雅伦”公司总经理叫梁伯强,小榄镇本地人,1962年出生,“文革”后期高中毕业。这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曾研习翰墨10年,曾和高考擦肩而过。在本镇“固力”锁厂当过工人,分别于1980年4月和1984年10月两次偷渡去过澳门,当过“包工头”。他于1985年4月在小榄镇蚕种场内,开办过一家来料加工企业--小榄润记首饰厂,成为小榄第一个“职业经理人”。1986年开始,在小榄正式招工办公司,取名“聚龙公司”,意在“把一批有本事的人聚集在一起”。

梁伯强喜欢看报。在澳门,他就曾两次当“报”发户:两次都是通过看报找到的工作。

总理点题,梁伯强揭榜。

1998年5月的一天,梁伯强吃过午饭,顺手从茶几下面抽出一张旧报纸。那是一张包过东西的旧报纸,上面还被人用铅笔画过。但梁伯强一眼就被其中一篇《话说指甲钳》的文章抓住了。这一次的随手一翻,梁伯强的人生路随之改变了。

《话说指甲钳》中有这么一段:最近,朱基总理在接见全国轻工业集体企业代表时说:要盯住市场缺口找活路,比如指甲钳子,我没用过一个好的指甲钳子,我们生产的指甲钳子,剪了两天就剪不动指甲了,使大劲也剪不断(据1998年4月5日《深圳特区报》报道)。他以小小的指甲钳子为例,要求轻工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