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也能过好日子
1058200000023

第23章 “非常小器”(2)

梁伯强看了这则“过时”的新闻以后,非常兴奋,认为其中一定有文章。国家总理日理万机,而一个小小的指甲钳引起他这么大的关注,这说明指甲钳并不小,市场有空白点。他当即找来与他一起创业的老友、五金模具专家苏钢华。苏钢华支持并鼓励了他。两人稍作商议,又叫来公司几位骨干,大家很快统一认识,认为这个项目值得开发。

梁伯强说:“这个题目是朱总理出的,咱们聚龙公司要干就要干出点名堂来,争取早一天给朱总理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没通过任何形式的报批,梁伯强等一班人开始摸索指甲钳。

梁伯强找来大量国内和国外生产的指甲钳,从中比较,发现国内生产的指甲钳造型单一,并且粗糙。韩国的做工精致,贴近大众。日本的款式新颖,让人喜欢。德国则把指甲钳当作一种高技术产品来生产,产品质量无可挑剔,但价格太贵了,一把要几百元……在梁伯强环球搜寻指甲钳之后,一个改变中国乃至世界指甲钳版图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形成。36岁那年,梁伯强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做世界指甲钳大王!

时代呼唤英雄。

当时,朱基总理出的考卷,谁又能料到,将由小榄人梁伯强来完成?--事实上,应该说是梁伯强主动请缨揭榜领命!

梁伯强勤奋好学,既然进入了指甲钳这个领域,他就会努力熟悉它,尽快去掌握它,成为这个领域的行家里手。

如何提高指甲钳的锋利度,是提高质量的主要课题。

按照传统的生产工艺,指甲钳上、下两刃是对齐的,刃口由于不断对碰、撞击,很容易变钝。经过多次分析、试验,梁伯强和一帮工程师们提出了指甲钳上、下刃错位的设计,使上、下刃口有剪切间隙,闭合时,上刃口伸入下刃口。采用这样的错位刃口,剪切指甲时更轻松,既无震痛感,指甲断面又没有向上的毛刺。这一工艺改进,大大提高了指甲钳的内在质量。

梁伯强先生带我们在他的指甲钳生产车间参观,真没有想到,生产一个小小的指甲钳,要经过30多道工序。钢材分条、冲压、点焊、热处理、研磨、磨口、电镀、装配等等。在指甲钳生产中,虽然大量使用机器自动化生产,但其中的几道关键工序如磨口等,仍需依赖人工的娴熟技术解决。

功夫不负有心人。

1999年4月,聚龙公司的第一批标有“圣雅伦”商标的指甲钳生产出来。拿到北京参加“国际礼品展”,让梁伯强倍感意外的是,圣雅伦展位的“人气”居然“压倒一切”,特旺!

“圣雅伦”脱颖而出,令国家轻工总局、中国五金协会领导十分惊喜。

“五金协会领导要见你,马上到北京。”1999年5月的一天,梁伯强在北京新闻界的一位朋友,从北京打电话给正在香港处理事务的梁伯强。

梁伯强从香港赶回小榄,拿上几把指甲钳火速飞往北京。中国五金协会有关领导已在北京和平饭店等梁伯强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突然冒出来一个能生产出质量不错的指甲钳企业来!

到了1999年国庆节前夕,聚龙公司生产的“圣雅伦”产品,被国家轻工总局推选参加“建国50周年成就展”。

1999年9月20日晚,朱基、温家宝等领导同志亲临展览馆。在轻工展区的展示柜里,“圣雅伦”牌指甲钳与国内许多名优产品一起,接受检阅。国家轻工总局陈士能局长把一套印有“非常小器”的圣雅伦修甲产品送到朱总理手中,向他汇报说:“我国的指甲钳质量现在可以与韩国的名牌产品相比了,您给轻工企业提出的任务,我们正在努力完成。”朱总理打开盒子,10件修甲美容器具件件精致,品质不凡。朱总理露出满意的笑容,高兴地说:“这就像个样!”记者们按动快门,拍下了这一珍贵镜头。

梁伯强说:“产品无国界,小王也是王。”

梁伯强说:“营销无定式,锤子、剪刀、布,各有各的玩法。”

毛泽东说过这样的话:“王麻子、张小泉,一万年不能倒。”

梁伯强则感慨道:“毛主席的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启发。”

做小商品也要有大气魄,思路要宽,见识要广,目光要远。梁伯强的目光盯着的不只是小榄本地、本国男人的胡子和人们的指甲,而是放眼全球,让所有男人都来使用他的剃须刀,让全世界人都使用他的指甲钳!

从“圣雅伦”指甲钳看小榄人的创业精神,从梁伯强先生身上找小榄镇“创造奇迹”的“力量源泉”,答案一目了然。

镇党委、镇政府一班人在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广东省委、省政府和中山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带领全镇干群实施着奔向未来的“总体发展战略”,在各项工程中争创第一。黄标泉书记说的是“争创第一”,彭志辉镇长说的是“争创第一”,各社区总支(支部)书记、主任说的也是“争创第一”,唐燕梅、何文烈、何启强、杨炼、梁伯强以及更多的“张燕梅”、“王文烈”、“李启强”、“赵炼”、“刘伯强”等等活跃在小榄镇工业区的行业领军人物,都在说“要把企业做大做强”,“要争创一流”!……上上下下,大家都在干事创业,像一匹匹骏马,在大干一番事业的征途上狂奔,个个争先恐后。因此,小榄镇的经济发展,一天比一天繁荣,一天比一天富强,就成为一种必然!

“小榄人家”--小榄镇规划出了12平方公里的新城区、12平方公里的工业区,这是一张蓝图,一张气势恢弘的蓝图,一张大气磅礴的蓝图。如果不是工业区的建立,这里仍然是一片产生不了多少经济效益的沉睡的土地。伴随生活在此地的百姓只能依旧以解决温饱为最高境界。而如今,我们踏上这片土地所看到的是车水马龙、厂区连园区的繁荣景象,真是如诗如画,美丽又动人……而据当地的农民介绍,这才是两三年时间内所发生的光景!

行走在小榄这片热土上,我们随时可以遇见各路在此展示才华的能人。那天晚上,主人带我们进了一个名曰“小榄人家”的酒店。没有想到的是,这小镇上竟然会有如此环境幽雅、设施豪华、品位极致的饮食佳地!正在我们左右环顾、兴致正浓时,一位端庄漂亮的年轻女士笑容可掬地出现在面前,她就是“小榄人家”的老板周萍。

“小榄人家”开业一年多,如今在小榄镇已名声显赫,成为餐饮业的佼佼者。这主要归功于酒店的特色和档次上。

“我的定位是:小榄尽管是一个小镇,但这里的人口已近内地中等城市。来我们这儿的客人,五湖四海,有世界各地的著名企业商贾和贵宾,所以我们的定位是,要让客人能够在小榄享用到大都市所有的一切档次和品位。你也许没有听说过酒店的服务员要每天跳舞、跑步吧?在我这儿,不管男服务员、女服务员,这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我的服务员,女的个个能歌善舞,男的个个英武威壮。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培训他们吗?因为我们要建立一个一流水平的酒店,就得有一流水平的员工。小榄镇发展这么快,在我看来,居民的素质就必须是第一流的。而我这样做,正是为了从另一个方面来回报小榄镇这些镇领导多年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漂亮的周萍说到此处,眼里噙着泪花。

这让我们感到意外。

周萍自己简述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小榄人为什么能够“自觉跟党走,共谋大发展”。有十几年管理酒店经历、在原镇集体企业当“副总”的周萍在3年前因特殊原因“下海”后,自谋生路。她选择了老本行--酒店业,并一出手就是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高档餐饮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