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统特务实录
1081900000023

第23章 中统头子徐恩曾之一10

其六,徐恩曾利用电台、报纸等媒介,攻击共产党,诋毁共产党的形象。拿“喇叭”做武器的方法,虽然是陈立夫想出来的,但是徐恩曾却将其“发扬光大”。陈立夫认为,媒体、舆论的影响力巨大,如果好好利用,必然能够起到“蛊惑人心”的效果。徐恩曾进入党务调查科后,继承了陈立夫的衣钵,但是他与陈立夫不同的是,他不仅是个“阴谋家”,而且还是一个技术专家。他不仅能够提出看法,而且还能够提供“技术性”建议,比如建设电台的规模、电台地址的选择以及采用的波段等等。党务调查科乃至后来的中统局,还控制了许多报社、媒体,最终利用这种手段发行散布了大量恶意中伤共产党的报纸和言论。

不可否认,徐恩曾还是一个有相当水准、相当能力的人,他也够资格成为“共党问题专家”,他参与迫害共产党的重大事件数不胜数。他认为对付共产党,除了血腥镇压外,还要实施“扩大自首潮流,瓦解中共组织”的政策,软硬兼施。他还告诫小特务们,凡事要有耐心,欲速则不达!后来他还要求下面的特务,每周写一篇总结报告,以便了解特务在基层工作的情况。通过“细胞”,他掌握了绝大多数中共要员的文化水平、家庭成员情况,可以说,徐恩曾比普查人口的官员都要认真,因为他深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摸清共产党的“底细”还是第一步,随后,他多次组织开展特务训练班,由高级特务顾顺章、王杰夫、张冲等担任教员,向年轻特务传授“特务”经验,提高他们的“特务”及“反特务”的业务水平,提高他们在对抗共产党时的经验。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共产党人在徐恩曾的“扩大自首”政策面前低头了,最后背叛了革命。

其七,镇压学生运动,徐恩曾经认为,“学生运动”是共产党发明的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打垮、斗破学生运动,才能让共产党无可乘之机。徐恩曾虽然是“共党问题专家”,但对付共产党也不是百战百胜。在学生运动的问题上,陈立夫的观点与徐恩曾不同,他曾经说:“若说做文章、讲话、搞学生运动,我们不见得总能赢……”徐恩曾是明白人,他知道自己手里的王牌特务并不多,而这些王牌的水平也不见得比共产党的王牌高,搞“特务”也是需要实力的,他也特别羡慕周恩来手下的那群“反特专家”,捏造“伍豪事件”也说明了徐恩曾的心态:那就是羡慕嫉妒恨!无奈之下,徐恩曾在共产党所擅长的“学生运动”上做起了文章。

“九一八”之后,蒋介石消极抵抗,白白将东北三省让给了日本人,引起爱国学生的强烈不满。于是学生们公车上书,向蒋介石施压。蒋介石也总是阴着脸抱怨:谁摊上这些学生,谁倒霉!尤其是9月28日,两千多名学生冒雨来到国民党政府门前请愿,要求蒋介石给个说法。蒋介石心虚,根本不出来见这些学生,更别提向学生们解释了。

蒋介石阴着脸问陈立夫:“立夫啊,现在学生闹得厉害,你有什么办法?”

陈立夫虽然没有对付过学生运动,但是对学生运动还算有所了解,他直言:“我猜想肯定是共产党在后面搞鬼!要想平息学生运动,就要挖出幕后黑手!”

“你说说看!”

“东北事件,我党确实有不对的地方……这个我们可以通过舆论慢慢扭转百姓对我们的看法。对于学生运动,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而是要想办法找到源头!我觉得我们可以派人加入学生运动,趁机摸摸他们的老底儿。”

蒋介石皱着眉头回答:“不过近期学生闹得厉害,你先找几个人吓唬吓唬他们,让他们别来闹腾!政府是个严肃的地方,岂能容忍这些学生胡搅蛮缠?对此事你一定要重视,处理好学生运动!”蒋介石叹了口气,似乎对学生们也无可奈何。

陈立夫明白蒋介石的心思,为了打散学生运动,陈立夫采取了武装镇压的方式。陈立夫离开蒋介石的办公室后,便找到了徐恩曾商量对策。徐恩曾大概明白了陈立夫的意思,于是派几个特务打扮成学生,混到了学生运动的队伍里。后来,在徐恩曾的指挥下,顾顺章在上海还绑架了几名学生领袖。然而他们的镇压,不但没能控制住学生运动的迅猛势头,还激起了学生们更为激烈的愤怒情绪,连上海市市长张群也被学生们一顿群殴。后来蒋介石看到越演越烈的学生运动,拍桌子大骂:“娘希匹!”

学生运动一波一波袭来,蒋介石为此闹心不已,感到脖子发凉,心口发紧,于是找来中医大夫给他拔罐祛风。与此同时,来自蒋介石的老家浙江的一群学生,仍然不远千里来到南京,继续向蒋介石施压,他们向蒋介石提出三个要求:第一个要求,向日本宣战;第二个要求,请蒋介石立刻开始抗日;第三个要求,要求武装学生,率领学生们奔赴前线抗日。迫于学生们的压力,蒋介石终于出来说话了。

蒋介石一只手掐着腰,一只手拄着手杖,站在了学生们的面前:“你们的意思是让国家出面抗日,我们是明白的,我们也不会坐视不理的。但是你们都是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用文化武装自己,才有前途。所以我建议你们多读书,至于外交、国防之类的事情,还是由我们去处理为好!”此时,徐恩曾安排的一名假冒大学生的特务突然蹦到了主席台上,说:“蒋委员长说得太好了,他不会坐视不理的!我们国家有希望了!”台下的学生面面相觑,随着一声“散会”,这支来自蒋介石的家乡的学生队伍也算给了老蒋面子,终于散了伙。然而徐恩曾的小聪明,只管用了这么一次,随着蒋介石政府持续不作为,学生运动接连不断、持续高涨。蒋介石实在没招儿了,最后出了狠招:血腥镇压!

1931年12月5日,南京的天气很不错,刚刚入冬,阳光明媚,不算太冷。北京大学的300多名学生组成南下示威团,在南京国民政府门前举行示威游行,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对其在抗日方面持续不作为给个说法。恼羞成怒的蒋介石一声令下,一群特务便手持棍棒朝学生们的身上、头上打去。顷刻间,棍棒声、哭喊声、哀鸣声混成一片,路上躺倒一片。这一次,有185名学生被捕,30多名学生被打伤。蒋介石本以为这样,就可以压制学生们的抗日热情,哪想到一次更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开始酝酿。

12月15日,在蒋介石血腥镇压学生运动之后,越来越多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有浙江的、江苏的、安徽的、山东的以及北京的和上海的学生,一共3万多人。这些单纯的爱国者再次来到南京国民党中央总部门外,要求蒋介石出来解释他的种种行为。他们举着标语,上面写着:还我国土,抗击日寇。蒋介石闭门不见,激愤的学生们便捣毁了国民党外交部的办公室。最后,出来解释原因的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等人遭到学生们一阵痛殴,差点丢了性命。

12月17日,学生们来到南京珍珠桥,徐恩曾安排的特务再次对学生大打出手,这一次血腥镇压,竟然杀死了30多个学生,这就是有名的“珍珠桥惨案”!但是国民党不承认“珍珠桥惨案”是他们一手制造的,国民党将领孙元良站出来驳斥《香港文汇报》副社长周奕的如实报道,声称周文所述珍珠桥事件,所谓伤亡纯系捏造。孙元良还说:“周某侈言军警弹压,偏偏不说十二月十五日职业学生持木棍捣毁外交部,有携枪学生首先开枪寻衅,还将外交部官员多人殴成重伤。冲入中央党部的职业学生,棍打中央委员陈铭枢头颅,致使陈当即昏厥,另一中委蔡元培被绑架,警卫救出他时,他已头部重伤。

十七日,平沪学生千余人捣毁中央日报大门、经理部、编辑部、排字房、机器房,继则纵火焚烧报馆,且强阻消防队扑救,为此击伤工友十余人。宪兵队赶到,将纵火、行凶罪犯六十二人拘埔,其中卅八名沪生因系胁从,经讯问即行释放,余廿五名北平学生交法院从轻发落。事件中仅一名去排字房捣乱的学生,闻宪兵开到,越窗跳河溺毙。如此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官吏、抢劫汽车、私逮刑讯的刑事罪行,是任何国家任何政府都不能容忍的。职业学生的背后有黑手操控,意图扰乱治安,为日本寻衅制造机会。蒋委员长会晤示威学生时,答应让他们开赴前线抗日,然志愿参军者仅百分之一,由此可见那些学生来历之可疑。日本侵略中国,中国学生不敢上战场,也不敢向日本使领馆抗议,反而捣毁中国政府机关、殴打中国官吏,这不是汉奸行为又是什么呢?这批骚动学生的总指挥等数人,日后都在汪伪汉奸政府充任要职。”(选自《孙元良回忆录》)

虽然镇压学生运动是蒋介石的旨意,但是派特务血腥镇压学生的指挥者却是徐恩曾。对于镇压学生运动,徐恩曾这样为自己开脱:“那些学生被共产党洗脑、教唆,他们来南京的目的就是捣毁国民党阵营。对于这些企图捣毁政府机关、殴打国民党要员的行径,绝不能姑息。”

徐恩曾没有想到,血腥镇压是消灭不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的。1935年的冬天,一群学生在上海举行了震惊全世界的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一二·九”爱国运动,北平爱国学生6000余人,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在北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这次运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响应。毛泽东也说:“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直到后来,徐恩曾不得不承认:打掉他们的牙齿,但却挡不住他们的呐喊!

徐恩曾纵然有对付共产党的N种办法,但是这些办法“效果”都不太好!共产党赢得了民心,国民党不讲诚信,失去了民心,后来就连陈立夫都不得不承认:“在某些地方,共产党确实有过人之处,不得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