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统特务实录
1081900000025

第25章 中统头子徐恩曾之一12

13.刺汪案

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1935年刺杀汪精卫的案子。这个事看上去与徐恩曾没啥关系,但负责调查、破获这个案子的就是徐恩曾。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刺杀汪精卫的经过。

1935年的11月1日,在南京丁家桥国民党中央党部大礼堂召开国民党第四届六中全会,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等人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的主席就是汪精卫。按照惯例,在开会之前,所有与会人员都要拍一张集体照留念,与此同时允许媒体、报社等抢拍新闻图片进行常规的政治渲染。此时,司仪竟然把节目单搞乱了,弄错了顺序,唱完国歌之后,便直接邀请汪精卫上台讲话。没有准备的汪精卫哆哆嗦嗦拿着稿子上了讲台。结果他一开口说话,便紧张起来,吞吞吐吐的样子惹得下面议论纷纷。

当时,坐在台下的蒋介石对汪精卫的开幕致辞颇为不满,便对旁边的秘书说:“兆铭(汪精卫)这个开幕词,真给党国丢人!”于是蒋介石起身往休息室走。此时,全体中央委员皆已到位,准备拍照,而蒋介石却觉得没有心情,拒绝拍照。致完开幕词的汪精卫觉得蒋介石有些失礼,便亲自请蒋介石回来拍照。

“与会委员都已到齐,咱们一去过去拍个照。既是惯例,也是对委员们的尊重!何况你是会议的重中之重,于情于理都应该过去一趟!”汪精卫好言相劝道。

但是蒋介石似乎嗅到危险的味道,扫了一眼混乱的现场道:“兆铭,今天秩序太乱,恐怕要出事,你也不要去了!”

“这不太合适吧,你是不是太多心了?”

“要拍你自己拍,反正我是不拍!”蒋介石没给汪精卫面子,而是径直回了休息室。汪精卫也有点生气,自言自语道:“你不去,我去!”

此时照相的人已经摆好造型,只等汪精卫了。据张学良回忆,当时拍照的人有林森、张静江、孙科、戴季陶、阎锡山、张继等,汪精卫后来站在前排中央与众人一起拍照。大概9点35分,闪光灯闪过之后,参加拍照的人准备返回自己的座位,就在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的人突然从照相机后站了出来,他掏出隐藏在照相机中的手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汪精卫连开三枪。听到枪声,会议现场乱成一片,国民党委员们有的吓得抱头鼠窜,有的则扶着脑袋蹲在地上。此时的汪精卫,左眼下脸颊被击中,左臂也中了弹,最致命的则是胸脊柱中弹,他几乎失去了意识,倒在地上,浑身上下都是血。据张学良后来回忆:“我是坐山观景。关键是我在高处。我在第三层上,这层人都跑光了,只剩我一个人在那看怎么回事。

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张继老先生就跑上去抱住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凶手。那个凶手也不是太厉害,也就拿枪打人厉害,别的他不厉害。后来才知道,他拿的是一把左轮枪,他的枪里只装了三颗子弹,子弹是布朗宁的子弹,布朗宁子弹打出来是没问题的,但是没有力量,他大概是买不到了,也许是以为布朗宁是钢弹,比铅弹有劲儿。但是布朗宁子弹不走来福线,不能转,它小而且松。我看见张继抱住了那个人,看得很清楚,那个人手里还拿着手枪。哎呀!这个张溥泉他怎么这么大胆子,那家伙拿着枪,多亏他那个枪没有子弹了,有子弹他就把张溥泉打死了。大家都跑了,我站在那看热闹,然后下去帮张继的忙。我从前学过武,学过一点,不是学得很好,我就上去绊了凶手一脚。啪!凶手就倒下了,张溥泉就扑到他身上,就这么个经过。”(选自《张学良回忆录》)

开枪射击汪精卫的到底是何许人也?后来经调查,是孙凤鸣。孙凤鸣,也叫孙凤海,江苏徐州人。孙凤鸣16岁随父亲闯关东,后来来到江南,加入学生会,并且认识了著名刺客华克之。其实孙凤鸣本打算开枪打死蒋介石和汪精卫,不料蒋介石回了休息室,汪精卫替蒋介石挡了子弹。孙凤鸣做这样一件事,本来就没打算活。张学良将孙凤鸣绊倒以后,警卫员开枪打死了孙凤鸣。

事情发生之后,与会的晨光通讯社的记者逃跑了,而组织暗杀汪精卫的幕后人物到底是谁呢?当时谁也不知道。蒋介石与汪精卫关系一向不好,所以矛头便指向蒋介石。汪精卫受伤倒地后,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便哭丧着对蒋介石说:“虽然你与兆铭不合,也没有必要下此毒手啊!”蒋介石十分生气,他一肚子委屈,于是便吩咐人调查,到底是谁让这个孙凤鸣混进来的?

经现场工作人员查实,让孙凤鸣进入会场的是徐秘书。蒋介石暴怒,他猜想这个徐秘书应该是徐恩曾(其实是另外一个人)。此时蒋介石想起过去陈立夫说过的话。陈立夫说:“汪精卫是党国的心患,此人不除,恐怕会后患无穷啊!”其实蒋介石不喜欢汪精卫,但是没有答应陈立夫去做这种事情。他猜想是不是陈立夫交代了徐恩曾,然后徐恩曾找了一个凶手刺杀汪精卫?

会议结束后,脸色十分难看的蒋介石把陈立夫喊进办公室:“今天发生的事情,你可都看到了,这个刺客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立夫也蒙了,他解释道:“委座,此人身份还需要落实,我会交代下面人去调查,请你放心!”

“人不是你派的?”蒋介石瞪着眼睛看着陈立夫。

陈立夫这个人从来没有撒过谎,他也觉得委屈:“委座,如果没有你的命令,立夫万万不敢!我想一定另有原因!”

“好吧,我就相信你一次。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否则我拿你是问!”

蒋介石训斥完陈立夫,陈立夫又把徐恩曾喊来问话。此时委屈的陈立夫也想找个人出出气,于是便逮住了徐恩曾。

“徐秘书……那个让凶手进来的徐秘书就是你吧?”陈立夫如法炮制,而此时的徐恩曾也是一肚子委屈。

“你们都搞错了,我是组织部的,又不是秘书处的。是秘书处的徐秘书!”徐恩曾似乎早有准备。

“我不管是谁!委座有令,给你五天时间破案,如果破不了,你自己看着办!”陈立夫甩下话,转身走人了。

徐恩曾稀里糊涂被冤枉了,他该怎么办?其实留给他的退路只有一条,他只能想方设法在五天之内破案,否则脑袋难保!于是他急忙喊来大特务顾建中商量,并且告知顾建中时间短任务重!顾建中得到指令,便从孙凤鸣的尸体下手。这个顾建中不愧是个特务专家,任何一点细节都逃不过他的法眼。后来顾建中得出答案:孙穿的衣服是当时香港等地最为流行的衣服布料,可以断定孙凤鸣从南方赶来;而且孙凤鸣枪法了得,身体还有枪伤,可以断定孙凤鸣当过兵,有军人背景;而疤痕处绑着一块红布,则说明其人是黑社会成员(斧头帮之类的)。有了这样的结论,事情就好办多了。会议现场逃跑的那个晨光通讯社的记者成为嫌疑最大的目标。于是顾建中带着特务们搜查了晨光通讯社,后来在社内发现烧掉的文件,从而证实嫌疑人应该与晨光通讯社的社长贺波光有关。

得知这个信息,徐恩曾非常高兴,听说贺波光在上海有一点线索,于是马不停蹄跑到蒋介石面前借飞机。蒋介石对徐恩曾重申:不管你用什么手段,也要把这个案子破了!此时徐恩曾还是心里发毛,他看了看挂历,只有四天时间了。徐恩曾立马给顾建中打电话,将蒋介石的话重复一遍。顾建中连口茶水都没喝,坐上专机就飞往了上海。

顾建中到了上海后,马上吩咐特务和宪兵队,把贺波光有关的亲戚、朋友统统抓了起来。经过几个小时的抓捕,竟然抓了二百多人。顾建中不管三七二十一,采用最直接的审讯办法:大刑伺候!于是这二百多个人,不管男女老少,纷纷被铁链吊起来,什么鞭打、扎竹签、坐老虎凳、烙铁炮烙、电刑、扎阴部等等,手段极其残忍。有些人不堪凌辱虐打,昏死过去。但是顾只关心结果,不关心过程。他继续交代特务们用酷刑“招待”这些无辜者,后来终于有人招架不住,便把贺波光藏匿的地方供了出来。

徐恩曾得到电报,立刻下令逮捕贺波光。一日之后,贺波光被捕,并且供述了案情。抓到贺波光,案件真相大白。徐恩曾汇报完工作,蒋介石“龙颜大悦”,当面表扬了徐恩曾。破了案的徐恩曾,如沐春风一般自在。他先是在国民党六中全会作了报告,后来又在国民党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执行委员。没想到徐恩曾竟然“因祸得福”,在“汪精卫”身上掘了一桶金!

14.策反老友邹韬奋

说到徐恩曾的特务工作,不能不提到他的老友邹韬奋。

邹韬奋,原名邹恩润,江西余江人。1919年曾就读于上海南洋大学机电工程专业,与徐恩曾是大学同学。1926年,邹韬奋任《生活周刊》主编,“韬奋”一名是他在主编《生活周刊》时用的笔名。担任《生活周刊》主编后,邹韬奋对《生活周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确定了《生活周刊》的办刊宗旨,即“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选自《邹韬奋同志资料》)在邹韬奋的努力下,《生活周刊》由一个不起眼的小刊物,一跃发展成为影响巨大的主流刊物,发行量高达15.5万份,创造了当时期刊发行的最高纪录。

由于邹韬奋的坚持和勇敢,《生活周刊》敢于同邪恶、黑暗势力作斗争,敢于痛斥、指责社会上的贪污腐化现象。久而久之,它渐渐变为“针砭时弊、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

1932年7月,邹韬奋在上海成立生活书店,生活书店成立后,邹韬奋团结了一大批进步作者,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将生活书店扩展到56家,并先后出版了数十种进步刊物,成为传媒界的大亨。“九一八”之后,邹韬奋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内战、团结抗敌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