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趣味经济学
1082100000021

第21章 与物理空间的铿然交汇(2)

国际清算银行成立后,在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和动荡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各国央行都把自己的黄金储备存放在国际清算银行。与此同时,各种国际间支付和战争赔偿也都经国际清算银行来结算。

经济学感悟:金融市场是各种货币和金融资产进行交易的地方,如果把国家也看做参与交易的经济体,那么它们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市场交易法则的约束。

【2】国际清算银行的成员

国际清算银行的活动一直神秘低调,这种神秘在战后表现得尤为突出。尽管它看上去神秘莫测,但它的成员们还是可以被识别出来的。

实际上,国际清算银行是由被称为“核心俱乐部”的六七个中央银行巨头组成,包括美联储、瑞士国家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意大利银行、日本银行、英格兰银行的董事们,值得一提的是,法国银行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则被彻底排除在核心决策圈之外。核心决策圈内的银行家们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各国政府完全排除在国际货币决策过程之外。当然,做到这一点,对这些银行家们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

先说美联储。美联储在法律上虽然要受政府一定程度的制约,但是在关键的货币问题决策上,它几乎根本不理会白宫和国会。而其余的那几家核心成员,就更不会把政府放在眼里了。

瑞士银行本来就是私人银行,完全与政府无关。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政府排除在国际货币决策过程之外。德意志的联邦银行也几乎跟瑞行银行一样特立独行,即使像利率变动这样重大的决策,也完全不听命于政府。它的总裁普尔甚至不愿乘坐政府为他安排的专机到巴塞尔,宁愿坐自己的豪华轿车去瑞士。意大利银行在理论上必须接受政府的监管与控制,但它的总裁从来都看不惯政府的举动,在1979年意大利政府甚至威胁要逮捕意大利银行总裁帕罗·巴非,但在国际银行巨头们的干涉之下,这件事最终不了了之。日本银行的情况虽然比较特殊,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大崩溃后,主管财政的大藏省对日本央行的干预被认定为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日本银行趁此机会挣脱了政府的有力控制。英格兰银行虽然被政府看得很紧,但它的总裁都是只手遮天的大人物,所以也被算做核心成员。法国银行就没有这样的特权,因为它被看成是政府的提线木偶,被坚决排除在核心圈子之外。

经济学感悟:在商品市场中,存在着这样一类人,他们既是交易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是交易法则的制定者。因此他们的财富也往往是最多的。

【3】彼尔德柏格俱乐部的故事

1954年,荷兰的伯恩哈德亲王创立了彼尔德柏格俱乐部。彼尔德柏格俱乐部的名字来自于荷兰一家高级旅店,这家俱乐部是美国外交协会的“扩大国际版”,由美国和欧洲银行巨头、政治家、商业知名领袖、媒体巨子和著名学者组成。他们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由罗特希尔德银行家族和洛克菲勒财团逐一挑选出来的,这些人中的很多人同时又是美国外交协会、朝圣协会、圆桌协会和三边委员会的核心成员。

彼尔德伯格俱乐部是包括欧盟在内的几乎所有欧洲经济联合机构政策的策源地,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在联合国之外再建立一个世界政府。虽然拥有着极大的野心,但该组织一直保持着神秘与低调,从来不在媒体面前张扬。尽管如此,媒体们还是毫不放弃对它的跟踪和报道。

2005年,伦敦《金融时报》以典型的手法抢先进行报道,对沸沸扬扬的阴谋论淡化处理。英国经济学家威尔·赫顿说,每届彼尔德伯格会议都会提前制定世界政策。这个说法翔实可信,因为在彼尔德柏格会议上做出的决定很快就会成为诸如八国峰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性机构的既定方针。

经济学感悟:金融市场和其他的资本交易市场没有任何区别,即由少部分精英阶层制定交易的游戏规则,大部分人按规则进行交易。

【4】被扼杀的亚洲基金

亚洲国家也曾试图建立属于自己的亚洲基金,其目的是紧急救助那些陷入困境的区内国家。但亚洲国家的这一构想立即遭到了西方主要国家的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主席费希尔对此严厉警告,称这种区域基金不可能像国际货币基金那样,严格要求受援国家做出整体经济改革来换取援助。实际上,美国和欧洲国家的警惕与反对,完全是源于他们担心亚洲基金的建立会破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

原本,日本是亚洲互助基金的积极倡导者,根据东京的新概念,那是一个营救性基金机构,能以很快的速度有计划地预先调动大批资金,援助那些因受到国际金融投机者欺诈而大受损失的国家。但当华尔街轴心的压力压来时,它却无奈地低下了头。迫于压力,最后时任日本首相的桥本龙太郎只好说:“日本不至于自大到认为有能力充当复苏亚太经济的龙头”。他还说,“尽管日本在援助一些经济受创的亚洲国家方面有所贡献,并将继续这种行为,但把所有亚洲国家拉出经济泥沼绝非它应该完成的任务。”

其实,亚洲国家建立自己的互助基金以便在金融灾难之时进行相互扶持原本是件非常正常的事,但作为区域内最大的经济体的日本,却完全受制于西方人,缺乏领导亚洲走出经济困境起码的魄力和勇气,实在是让身处绝境的东南亚国家感到揪心。

经济学感悟:市场交易法则的建立者,会利用各种手段对交易方进行控制,以期达到他们的目的。

【5】国际金融惯例的形成

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改变了许多人,有的人从此一蹶不振,有的人却拥有了黄金。这次战役后,罗特希尔德家族就一举掌握了英国国债市场,控制了大英帝国的货币发行,不久,它又相继控制了法奥普意等国的货币发行权,把持全世界黄金市场定价权长达200年之久。

实际上,类似罗特希尔德家族、希夫家族、沃柏格家族和其他犹太银行家在世界各国设立的银行网络,已经形成了最早的国际金融市场体系和世界结算中心。只有加入他们的金融结算网络,其他银行的支票才能跨国或跨行流通,他们集合在一起,逐步形成了银行家的卡特尔联合体。这些家族的银行行为准则后来成为了当今国际金融业的“国际惯例”。

经济学感悟:所有现行的市场交易规则,都是由少数大资产所有者提前制定好的,这些法则构成了后来的商业法则。

【6】华盛顿协议

1998年3月,南联盟科索沃战争爆发,不久战争形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北约的持续空袭迟迟未能收到预期效果,世界黄金价格在强大购买力的支撑下开始呈现出强劲的爆发力。

金融家们都很清楚,如果金价失控,进入持续走高阶段,从事黄金交易的银行家们就必须从市场上高价套购黄金,归还给中央银行寡头们。但一旦市场上没有如此多的黄金现货,国际银行家就要蒙受巨大的损失,中央银行寡头们的黄金储备也会出现巨大的亏空。而一旦事情败露,人民得知实情,就一定会造成流血冲突。为了避免这种形势出现,1999年5月7日,英格兰银行终于站到了交易第一线。英格兰银行的挺身而出,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一方面,若能够成功地吓退投资者,让金价走上下跌趋势,那自然是个好结果;另一方面,若不幸失手,也不会为自己造成多大的影响和损失,因为它可以将成为坏账的黄金全部抛出,到时候也死无对证。

1999年6月10日,科索沃战争终于结束了,而此时中央银行寡头们也似乎招来了很大的麻烦,因为国际黄金市场中的投资者声称要控告中央银行寡头们操纵黄金价格,各国政治家们也开始关注黄金价格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1999年9月,欧洲的中央银行寡头们达成了《华盛顿协议》,旨在限制与会各国在未来5年内减少出售或出租黄金的总量。消息一传开,黄金租借利率在几个小时之内迅速从1%跳升到9%,而此时,损失最惨重的还是那些黄金投机商们。

经济学感悟:即便是市场交易规则的建立者,也不能够过于放纵自己的行为,随心所欲地修改交易法则。

【7】无法太平的管理方法

某些地方的人对王公手下的人实施抢劫,王公们可以采取报复措施,给对抢劫负有责任的当局施加压力。

1342年,英王爱德华三世就曾经下令没收科隆人、列林人和烈日人在英国的财产,因为他的一个臣民在科隆地区被关进了监狱。14世纪初,马内利的居民曾经在香槟和布里的市场里被捕,因为他们欠了布里邦公爵的债。而法国国王却对他们作出许诺,说除了这样的事,他们是不会遇到任何麻烦的。

其实,安全根本得不到真正的保证。1363年,一个冬季市场开市的前几周,一伙居住在那里的布列塔尼人把商人们围住了,不让他们到那个市场里去。在整个集市期间,那伙布列塔尼人一直是个威胁,他们让商人们恐惧万分。到了夏天,情况也没有什么变化,让·德·肖富尔抓捕商人的事,可能发生在夏季市场开市之前。9月,被困在特鲁瓦的呢绒商人去夏龙,需要护送,那里的市场又晚了15天才开始。离市场不远的地方还有几伙人,在那里阻挠收税。

经济学感悟:在交易市场中,会有一些脱离于市场交易规则的行为存在,这些行为严重地干扰了正常交易的进行。

【8】最早的股票交易场所

为了适应新的业务要求,一些成功的经纪商开始在他们的办公室里举行定期的证券拍卖。随后,1792年初,约翰·萨顿和他的合伙人本杰明·杰以及其他一些人决定在华尔街22号建立一个拍卖中心,初步设想名称为股票交易所。

本来,建立这个股票交易所主要是为了存放出售股票者将想卖的股票,然后拍卖人根据交易量收取佣金;经纪人或为自己或为客户参加拍卖,购买股票。但这个体系很快就崩溃了,因为许多外围的经纪人参加拍卖会只是为了获得最新的股票价格,他们可以随后在外面售出同样的股票,完全没有必要付佣金。这迫使场内经纪人也经常在场外进行交易,来保证自己不吃亏,当然,这并不是场内经纪人所期望的。

为了制止场外交易,场内经纪人的巨头们于1792年3月21日在克利斯酒店聚会,试图签订一个协议,建立一个新的拍卖中心。该中心于4月21日开业,并进一步达成协议:“我们,在此签字者作为股票买卖的经纪人庄严宣誓,并向彼此承诺从今天起,我们将以不低于0.25%的佣金率为任何客户买卖任何股票,同时在任何交易的磋商中我们将会给予会员以彼此的优先权。”在这个协议中,有21个经纪商和3家经纪公司签了字。这就是著名的《梧桐树协议》。

《梧桐树协议》一向被认为是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起源,但它还不是正式的股票交易所。当年冬天,会员们决定建立一个自己的聚会场所,但是他们并没有建立一个股票交易所,因为那时的股票和债券的交易量还没有大到需要建立交易所的程度。他们在华尔街和沃特街交接处开了一家唐提咖啡屋,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它是以唐提式基金进行筹资而设的,只有会员才能参加这里的证券拍卖。

实际上,这是一个操纵市场价格的卡特尔--它是一个封闭的俱乐部,只吸纳纽约最有钱的经纪人,以保证内部人受益。一直到纽约股票交易所成为了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交易所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情况才开始改变。

经济学感悟:股票作为一种交易产品,需要有一个特定的市场支撑,进行普通股票交易的有组织市场就是股票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