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浴火重生
1108800000045

第45章 军民一心——鱼水情深似海(2)

你们受累了——顽强的乐山消防支队

乐山消防支队是最早参加东汽抢险救援的部队之一,也是在东汽战斗时间最长的一支消防队伍。地震发生后,乐山消防支队先后派出八支突击队、120名官兵参加德阳、都江堰等灾区的救援工作,成为省内非重灾区公安消防部队参战人数最多的一支增援队伍。他们在地震当晚就接到省消防总队增援绵竹的命令,迅速集结并星夜兼程赶到灾情最重的东汽中学,毅然担当起最艰巨的抢险救人任务,并与其他救援队伍一起救出了许多鲜活的生命。

13日上午,乐山消防支队救援人员赶到东汽中学,加入到救援工作中。消防官兵的到来,焦急的人们仿佛看到了救星,“同志,快点,这里有很多活人!”东汽一名职工紧紧拉着官兵来到废墟旁。在强光灯的照耀下,消防官兵看到,东汽中学的一幢教学楼共有20余间在地震中全部坍塌,八间局部坍塌的墙体也只剩下几根扭曲变形的钢筋相互牵扯着,不时还有砖块、混凝土块往下掉,位于教学楼中间的教室还在不断摇晃,随时有可能发生垮塌。时间就是生命!被埋废墟中的学生的家长们焦急地站在废墟旁,用期盼的眼神等待着奇迹的出现。救援人员从学校相关人员口中得知,目前废墟里至少埋压着数百名师生。此时,废墟中幸存人员微弱的求救声、呻吟声和着家长的哭喊声混成一片,触动着突击队员的每一根神经。“我是老兵,我先上!”消防突击队长彭林第一个爬上废墟进行侦察,查看被困人员位置和寻找如何救助被困人员的突破口。救援中,有一名女生的一条腿被一具遇难者遗体和水泥柱压住,困在废墟里。女生惊恐万分,不停呼救。消防队员唐东等人冒着生命危险,站在吊车的铁钩上,移到压住学生腿部的水泥梁旁边。他们娴熟地将水泥柱捆好后,将水泥柱缓缓吊起,另一辆吊车用铁筐搭载两名战士上去,把遗体搬走。15日下午3点,经过近五小时的救援,这名女生被安全救出。从16日上午开始,重型挖掘机陆陆续续到达汉旺重灾区。从13日上午到16日晚上,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一共救出16名幸存者。

第一名幸存者被救出后,全体突击队员备受鼓舞,完全忘却了自己已是不眠不休连续战斗了10多个小时。由于受持续不断的余震影响,突击队员撤下来又冲上去,冲上去又撤下来。为了以最快速度营救出被埋学生,彭林率领突击队员不得不钻到废墟中进行清理。为加快清理进度,最多的时候一共有三人爬到废墟下进行清理,余震来了却没有时间立即撤离,就只好蹲在顶杆旁边避震,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默默祈祷垮塌不要发生。有一次余震来得特别强烈,到处都在晃,彭林和另外一名战士正在坑道里作业,来不及撤离就只好蹲在里面,幸好除了掉下几块碎砖外没有发生垮塌。

13日晚10点左右,国家地震救援队抵达现场,彭林迅速向他们介绍了整个东汽中学的情况。考虑到他们的装备精良、救援技术成熟、经验丰富,遂将1号现场移交给了国家救援队,之后率支队突击队员深入2号现场与德阳消防官兵并肩作战。“2号现场与1号现场紧挨着,随着时间推移两现场相邻的两堵墙的连接梁弧度变小,右墙倾角变大,救援的危险性越来越大。但现场被困者“叔叔救我”的哀求,受害者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和“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要求,迫使他们必须坚持作业。

由于现场救援队伍陆续增多,经商议,乐山、成都、德阳三支消防队伍在夜间救援时,轮流作业,每支队伍工作三小时。14日晚,支队突击队员吃过饭后,坐在地上原地休息。由于实在太累了,许多同志躺在地上便睡着了。15日凌晨2点左右,一名东汽公司的职工叫醒了官兵——原来东汽职工把储存救灾物资的帐篷腾了一间给他们,请他们到里面休息。在一个12平方米的帐篷内,14名突击队员挤在一堆休息了不到三个小时,15日凌晨3点又开始作业。“这是三天来我们休息得最好的一夜,虽然是在潮湿、坚硬的水泥地板上,但至少可以躺平伸直。”彭林这样说。据统计,彭林率领的首支突击队在前线救援期间,共在东汽中学营救出七名幸存学生,搜寻出57名遇难者遗体。

东汽在此次震灾中损失严重,除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以及价值上百亿的经济损失外,还有涉及机密的重要技术资料被埋在废墟下,也有许多重要技术资料处于危楼尚未转移。这些技术资料不仅是东汽40多年的基业,更涉及国家汽轮生产领域安全,东汽有的工程师这样说:“如果不找到这些核心资料,我国汽轮机行业生产技术将倒退两年。”为此,东汽专门致电乐山市委、市政府,请求乐山消防部队协助东汽参加贵重物资搜救转移工作。乐山消防支队政委马昆率领增援的50余名官兵紧急奔赴东汽,从26栋危楼抢救出上千万元的档案资料和贵重物资。抗震抢险一个月,乐山消防支队为东汽汉旺基地转移出重要物资100万份,抢救出重要计算机63台。

人们记住你——善良的广东边防特警支队

广东边防特警支队是一支敢打硬仗的武警部队,他们5月13日就风雨兼程迅速赶到东汽,连夜冒雨投入东汽中学的救援工作。在九天九夜腥风血雨的大营救中,官兵们与余震同行、与死亡擦肩、与饥渴相伴,在近200多个小时的挖掘搜救中,与各路救援大军通力协作,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顽强精神,连续作业、日夜鏖战,共成功救出19名幸存者,挖掘搬运出114具遇难者遗体,为东汽的抢险救灾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人们已记不清先后奋战在灾区一线的人民子弟兵有多少人次多长时间,有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经历过多少次余震,躲过多少次山体滑坡。烈日下、风雨中,瓦砾堆里、断壁残垣间,和那挺立飘扬在废墟中的鲜红党旗一样,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第一线。在不时袭来的阵阵余震中,广东边防的救援队员们用双手、用智慧,豁出命地工作,顽强地救起了一个个宝贵的生命,让尽可能多的受灾群众脱离险境。

13日晚8点左右,广东边防7支队2大队官兵在搜救中终于发现了杨柳。支队长柯坚平大校立即安排官兵给杨柳送去安全帽、矿泉水和食品。7支队卫生队队长陈伟红等官兵一边给杨柳输液,一边鼓励她不要害怕,要挺住。因杨柳所处的位置太靠里侧,如果吊起压着她腿的水泥梁柱,可能会再次发生崩塌,不但救不了她,还会威胁到被压在瓦砾下的其他幸存者的生命。救援官兵在做好营救杨柳前期准备的同时,加紧对其他幸存者的抢救工作。在发现杨柳后的几十个小时里,广东边防官兵一直安慰照顾着她,帮助她树立生还的信心。

这是一次艰难的营救,面临痛苦的抉择。15日上午,抢险官兵发现小杨的腿部已经坏死,只有锯断她的腿,才能保住杨柳的生命,让她脱离险境。在征得小杨父母的同意后,广东边防总队医院邓志云、王建云两位外科博士带齐手术器具,冒着危险来到楼梯的拐角处,眼含泪水为她进行了截肢手术。懂事的杨柳忍着痛配合手术的进行,15分钟后,手术完成。此时,早已等候在危楼下的广东边防7支队搜救突击队员将她抬上救护车,直奔德阳市进行救治。

都是好样的——骁勇的浙江消防队员

“抢救的不仅仅是设备,更是重建家园的希望”,这是浙江消防总队的责任和使命。5月17日上午,刚转战绵竹市汉旺镇的浙江消防总队应急救援队接到东汽铸造公司生产部抢救设备的请求,总队曹瑞明副总队长、政治部余昌带副主任立即率救援队17中队前往实地查看情况,并命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想尽办法解决他们的难题。由于地震,东汽铸造公司的办公楼呈两端错开并向下倾斜状,中间部分已全部坍塌,连接处呈斜线下降,墙体裂缝既粗又长,如果踩踏较重或遇上余震,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发生坍塌。为避免官兵在援救中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现场指挥员、浙江绍兴消防支队参谋长吴介月在仔细查看现场情况后,命令体重较轻的队员钱进进入大楼、其他队员帮助做好安全防护,为企业抢救出机密资料。

接到任务钱进立即进入半坍塌危房,其他队员拉紧救生绳做好安全保护。装有重要客户机密资料的第一台电脑主机和移动硬盘成功取出,很快又取出另外六台电脑主机。机密资料的成功取出,极大地鼓舞了参战官兵取出另外重要票据的信心。票据由于地震已经散落一地,并且所处位置倾斜度较大,加上遍地都是碎玻璃,给票据收集工作增加了难度。只见钱进带着生产部工作人员轻手轻脚一步一步走向票据散落处,在外观察人员无不为他们的安危捏把汗。

抢救资料就是抢救东汽,资料是东汽全部的希望。曹瑞明详尽地听取了侦察人员的情况汇报,立刻组织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救援方案。人员分工、器材落实、不可预见因素的预案处置……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了保证资料原有的存放顺序,摆在救援人员面前的难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快速、有序、省时、安全地将档案资料转移到安全地带。抢救资料需要网兜、布匹,找遍汉旺镇,找遍绵竹市,找遍德阳市,别说是布匹,连针线都没有,救援人员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成都,一口气买了100米长的布匹和可容八立方米物件的网兜。而当地的地震预报说,当晚有强烈的余震,并伴有暴雨。为了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指挥部决定第二天实施全面抢救。

22日凌晨6点,救援人员整装出发到达目的地。两个救援中队为了减少大楼的承重,救援队决定先转移原先存放在五楼、六楼的最核心的资料。大家身背重达数十公斤的绳索、切割机、液压剪、支撑钢管等器材上到五楼,在一楼地面和五楼之间搭建起了第一条转移资料的绳索,救援人员利用自制的网兜装上资料,通过“输送带”转移资料。第一袋资料转移到地面的安全地带。早已等在地面的档案馆12名工作人员,采用传递的方式将资料以最快的速度移放到车子上。看到完好无损的资料袋,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无不欢欣鼓舞。档案馆郭馆长说,自地震以来,他每天最牵挂的事情就是里面的档案资料,但就他们自身的器材与抢险经验是根本无法抢救出来的。与此同时,二楼救援人员已经安排两名同志在地面用手拉住布匹一端,另一端固定在走廊栏杆上,并把布匹两边往里卷,构成一条11米长的特殊输送带。救援人员按资料原先存放的排列顺序,采用一抽屉档案放入一塑料薄膜袋的形式,将需要转移的档案分门别类地通过布匹滑道下滑,转移到地面安全地带。

在参加汉旺镇的援救时,浙江消防战士又得到上级通知,一栋倒塌的房子下面还有一名有生命体征的被困人员,要求立即不惜一切代价组织人员进行快速救援。于是,消防救援队员立即运用生命探测仪对被困人员进行位置定位。为了能更准确地探测,消防救援队员顾不上余震的危险,把身体探到废墟的夹缝中放置探头。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紧张,空气似乎都凝固了。担任此次探测任务的探测员是来自金华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的士官戴亓云。他认真地操作着仪器,不停地调试,不时用手紧捂耳塞,生怕漏过一丝信号。在紧张的期待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人们就这样静静地等候着,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可谁也不敢发出一丝声响。终于,在30分钟的全面探测后,救援组终于发现了被困人员。但此人被埋的位置非常特殊,不但在整栋房子的最底层,被埋上方还有多块水泥板,给救援行动带来了很大困难。随后的近10个小时救援中,消防官兵克服重重困难,在余震不断、周边房屋随时都会倒塌的危险中,徒手将破碎的砖块一点一点向外搬运,只是为了不让伤者再次受到伤害。终于,在下午5点,在全体救援人员不懈的努力下,被埋150多个小时的伤者被救出,但因被埋时间太长,经过现场120医护人员的奋力抢救,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这使得在场的所有人员无比痛心与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