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天地,乐无穷
与刘仁均一样,如今的孙学斌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人生七十古来稀,岁月的沧桑已无情地在老人脸上刻下道道的深痕。老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都是在东汽度过的,汉旺是他的第二故乡。在东汽工作几十年,他也算得上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20世纪70年代初,孙学斌就带着身怀六甲的妻子风尘仆仆一路从东北辗转来到汉旺,正赶上东汽三线建设全面铺开的时候,摊子大、底子薄、基础差、困难多,加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恶劣的气候条件,对每个建设者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他不仅拉家带口还要照顾嗷嗷待哺的婴儿,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真有点招架不住的感觉。就这样他们还是头顶烈日,脚踩荒地,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推板车、搞土建,抬石头、挑沙子样样都来、事事都干,唯恐做得不够、干得不好。一颗红心两只手,一心只为建三线。
修铁路,靠双手
修建厂区铁路的时候,东汽组织了一个“劳动连”。它是东汽的第一个青年劳动组织,成员多为20岁上下的家属子弟。铺轨对每个建设者来说都是一项艰苦的活,当时机械极为缺乏,更多地要使用土筐、铁锹、钢钎、镐头等简易工具,要用双手来挖坑、打夯、平路基、铺铁轨。其中,一根水泥枕木重达200斤,四个小伙子抬起来在山坡上行走直打晃,而且一天要抬好几十根。他们深一脚浅一脚,一边走一边吆喝喊着号子,每移动一步都十分吃力。为了打气鼓劲,18个年轻人经常喊着口令,迈着统一的步调一起弯腰抬铁轨,硬是把10余公里的铁轨整整齐齐地铺在路基上。尽管很苦很累,但谁也没有怨言,更不会叫苦。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和对共同创业、建设家园的理想信念,支撑着大家挺了过来。在极其特殊的艰苦条件下,他们用了两年多时间修筑铁路,最终实现了“十里东汽”厂区铁路的全线通车。
一根绳,一条心
“一根麻绳闹革命”在东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当年一轻车间的副主任黄华池。建厂初期,由于机械化程度低、施工手段简陋,为了早日把工厂设备安装到位,投入生产,他就带领车间职工打起了人海战术,靠着麻绳和滚杠把一台台几十吨重的设备拖到基础上就位。那个时候,这种激动感人的场面到处可见。无论在一轻、二轻和工具厂房,还是在机修、冷作和叶片车间,几十名汉子都在吼着古老的东北号子,一群人都在拉的拉、撬的撬、抬的抬、扛的扛。大家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力量,经过拼搏努力,终于将成百上千台设备和一个个“钢铁巨人”先后移进厂房,搬进车间,让其在一条条生产线上很快运转了起来。其中,许多设备直到今天还在继续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为汽轮机的生产制造发挥着重要作用……
快上马,早出钢
沈国俊是铸钢车间的老职工、东汽厂原副厂长,他对艰苦环境下炼出东汽第一炉钢水的情况记忆犹新。
据《德阳日报》记者陈昆、刘勋采访报道:
“每当我回想起在铸钢车间工作的情景,心情都无法平静。那时艰苦创业、团结奋战的场面就像昨天才发生的一样,一幕幕浮现在眼前。”1972年3月2日,厂里向铸钢车间下达死命令:不等不靠使铸钢车间尽快上马,与工厂建设和机组产出同步进行,争取早产铸钢件、早出汽轮机。这样的要求无疑似军令,也为工人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和兴奋剂。车间上马首要任务是安装设备,而当时任务的核心是安装两台电弧炉。但这是长春电炉厂的新产品,它的电极提升机构、炉盖提升旋转、电控系统、高压油路系统等都是人们第一次接触到的,当时车间的安装技术力量又相当薄弱。问题与困难摆在眼前,是等专业安装队伍还是自己干?东汽人迎难而上,掌握主动,果断选择了后者。电弧炉安装会战打响,誓师会当天,几名老职工就卷着铺盖住进了车间,其中就包括沈国俊。而后,车间造型、清砂、吊车等岗位人员不分昼夜清除积尘;电工组埋管线,改装控制柜;机修人员想方设法加工电极升降传动部位的关键部件……每一次试验,都是一次艰巨的挑战;每一个难关的攻克,都是一次激动人心的跨越。终于在七个月后,当耀眼的钢水伴随着飞舞的钢花滚滚倾注到钢水包时,炼出第一炉钢水的热烈欢呼声在十里东汽的上空久久回荡。
另据《德阳日报》记者报道:
由于创业之初是非常艰难的,创业者们喊响了“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他们四处安营扎寨,没有宿舍就住破庙或借住民居,没有办公楼就在工地席棚办公,没有电灯就点蜡烛火把,没有自来水就饮河沟山水。建设者们在极端恶劣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下,争取尽快建好东汽厂,一心一意干着远大事业。回忆当年的创业历程,原东汽厂厂长、党委书记陈宽金深有感触:“建厂之初有苦更有甜,有挫折更有成功。”1966年5月,陈宽金举家南迁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建设洪流中,之后饱尝了基建初创时的甘苦、产品出厂时的喜悦和改革初始的寻觅。陈宽金用“人生最宝贵的时段”来铭记这段经历。40多年艰苦创业,40多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而于东汽人,点点滴滴都是值得珍藏的宝贵财富。如今的东汽以东方巨人的姿态昂首屹立于世人面前。
如今,光阴荏苒,转眼42年过去了,42年的春秋如过眼烟云,带走了人们许多的记忆。昔日的一片荒滩野地也都早已不见了当年的踪影。曙光山下,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昔日献身三线、风华正茂的东汽前辈们也已青春不再。当我们徜徉在“十里东汽”这片前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再次回首那段令人难忘的激情岁月,再次去追寻那些创业者们留下的远去的画面和足迹时,眼前闪烁的便是那威武雄壮的队伍、波澜壮阔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画卷,耳边响起的是那令人魂牵梦萦、荡气回肠的创业之歌。虽然今天,那些创业的激情、干劲、拼搏、奋斗都已成为尘封的历史、记忆的沉淀,但是,前辈们那种创业的豪情,那种奉献的精神却没有随着时间飘逝。42年来正是靠着一代又一代的东汽创业者,用他们走不完的艰辛和流不尽的汗水,肩挑手推砌起了东汽建设的每一块基石;他们将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用无怨无悔的人生,辛勤耕耘。正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贡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和聪明才智,才让当年的三线工厂发展成了今天的“十里东汽”。
从建厂的第一天起,东汽人的血脉里就涌动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不怕牺牲、坚韧不拔的秉性和品质。艰辛创业的背后,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共和国赤子之肩挑着历史责任与使命,用自己的坚忍和忠诚谱写着三线建设的壮丽乐章。在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特殊年代,东汽的创业者们始终以忠贞不渝的信念、坚定执著的追求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将个人与企业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用无怨无悔的人生,辛勤耕耘着自己深爱的这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