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走向永恒
1108900000015

第15章 春蚕吐丝——报效祖国献青春(3)

轰轰烈烈并不求,无怨无悔才是真。东汽退休职工陈国良至今都还记得44年前那个终生难忘的夜晚,他们一家乘火车经过两天两夜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汉旺。当时天阴地湿,住在茅舍小店,床铺又冷又硬,被子又薄又潮,令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然而一想到是支援“三线”建设,全家人还是挺兴奋的:“终于来到了祖国的大后方、大‘三线’。”第二天在坐闷罐火车前往汉旺山镇的路上,迎面而来的高山就像从头顶压下来似的。他们有生以来从未见过这么高的山峰,也从未尝过在一座用芦席搭建的大仓库里集体安家居住的滋味。

现已70余岁的陈国良已从东汽退休10多年了,如今在家过着无忧无虑、恬静清闲的退休生活。可是一忆起早年参加“三线”建设的漫长岁月,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仍然激动不已、心情难平。他是当年东汽建厂大军中的早期成员,是东汽建设的创业者与见证人。在那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陈国良的前妻因生产大出血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而离开人世,他的女儿后来因为营养不良加之难以得到更好关心照顾而死于白血病……每当忆及过去生活的辛酸和工作的艰难,他都会用“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无怨无悔”这样简短的话语来总结一生。他很庆幸能够来到东汽参加“三线”建设,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为自豪欣慰的事情。因为在令他梦萦魂牵的这块炽热的土地上,早已深深地烙下了他们这一代老东汽人的创业甘苦和奋斗足迹……

告别亲人离故土,志在“三线”永安家。齐国荣是最早支援东汽的哈汽职工。1966年7月的一天,他走进哈汽机械科党支部办公室,支部书记刘荣辉笑容可掬地对他说:“老齐,按照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现在我国搞‘三线’建设,亟须建设人才,党组织决定派你支援东汽搞设备工作,立即办理手续,尽快去报到。”他停了一下补充说,“没有任何附带条件,也就是说私人问题不能解决。”听到这些,作为一个受党培养教育多年的党员职工,他的回答只有一个,一切听从党安排。齐国荣当时的家属不在哈汽,由于工作忙还没来得及探亲。他只略带请求地说:“是否探了亲再去报到?”刘荣辉说:“工厂党委指示,‘三线’建设急需添人,还是报到以后再探亲吧。”

1966年8月6日,齐国荣登上了南下的十八次特快列车。火车汽笛长鸣奔驰在一望无垠的北国沃土上,车窗不时吹进凉风,此时此刻齐国荣百感交集,离开了工作10多年的哈尔滨,一起生活、工作、并肩战斗多年的老朋友依依惜别的面孔浮现在眼前,令他依依不舍、心潮起伏。告别了美丽的“东方莫斯科”,为了祖国的建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又南下踏上了新的征程。路过辽宁锦州时,思家心切的他还是禁不住踏上了回家的路,到家后无不挂牵地逗留了几天。他将此事跟70多岁高龄的父亲一说,老人家就埋怨起来:“在古书上看,四川就是蜀国,平常说万里云南,四川八成也得有七八千里地。你家中有老有小,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工作,这样的大事也不和我们商量商量!”满头白发的老父道出了故土难离、养儿防老的心声。但深明大义的父亲并没有阻拦的意思,反而叮嘱儿子说:“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一定要好好干,一定要让毛主席他老人家睡好觉,家里还有我和你妈,你就放心去吧。”

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齐国荣以前只是听说,从来没有到过。8月23日,车至德阳,只觉秋高气爽、凉风扑面,给人一种气候宜人的感觉,与北方的天气大不相同。当天,有一趟从德阳开往汉旺的火车,齐国荣带着初入四川的良好印象和愉快心情,向汉旺这一旅程的终点进发。当时,汉旺在小小的德阳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短短的旅程却给他留下了美好印象:列车员服务周到、朴实和热情,不时地擦地板、倒开水,拿着绵竹的猪油饼干、糖果到客位上来卖,车厢有点空荡冷清但很整洁。齐国荣出了汉旺火车站就往下走,心里寻思建厂筹备处大概是一幢像模像样的房屋,不由得走向了一座两层的灰色建筑,到那里一打听原来是天池煤矿矿部。那么大名鼎鼎的四○一厂又在哪里呢?路人告知:“过了铁路,一上山坡就到了。”他上到山坡一望,哪里有厂房和办公楼,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高低不平的沟沟坎坎;往下望见的是一大片荒芜的河滩,小小汉旺场就夹在其间。厂区内只有一些席棚和几间小平房……他所报到的政治部办公室就是一个大席棚。然而,这个重点规划布局的中央直属的国有骨干企业,正是在像他这样陆续来到汉旺安营扎寨的几代东汽人手中,在简陋艰苦的条件下建设起来了……

人生旅途步不停,理想追求志不渝。1967年,27岁的刘万琨随着哈汽浩浩荡荡的援建队伍开赴地处大西南深处的汉旺镇。当时在援建东汽的队伍中,除了有哈汽的干部职工外,还有来自上海汽锅所的技术人员。这些人中有的是因为夫妻俩异地分居,为了能生活在一起而来到汉旺;有的是因为本身是南方人,不习惯北方的生活,所以也愿意来四川工作;有的则希望能找到新的机会,在“三线”企业建设中有所作为。当然多数人是出于第三种原因而来到东汽的,因此小小的汉旺镇顿时云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藏龙卧虎,一时间好不热闹。

刘万琨的老家在重庆,17岁高中毕业后,他凭着优异成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在涡轮机专业学习了4年后,1962年服从分配到了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冰城,在哈尔滨汽轮机厂一待就是5年。这5年时间里,他在设计处的多个科室里干过,积累了不少实际经验,特别是在燃机室计算组搞计算时,参与了3000马力燃机的设计并获得成功,为后来东汽搞燃机积累了理论和实践经验。他通过5年的工作总结出一条经验,那就是只有搞项目才能获得经验、增长才干。特别是年轻人,千万不要推辞工作,要主动争取干事情,才能提高自己。就这样经过5年的工作锻炼,他也以一种“好人好马上‘三线’,老大不会徒伤悲”的人生价值取向,作为优秀青年技术人才加入到哈汽援建东汽的队伍中。

刚到汉旺那会儿,刘万琨和大伙儿住在一家十分简陋的旅店,屋子里除了一张小木床、一床被子和蚊帐外什么也没有,条件非常差,还有老鼠窜来窜去。后来,他们在汉旺街上租住民房,面积小得可怜,而且没有阳光,常年黑咕隆咚的,至于工作环境的简陋更是可想而知。尽管环境条件如此艰苦恶劣,却依然没有影响他们的积极性,他们苦中作乐,反而不觉得有多苦。工厂是1966年年底才开始兴建的,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当时的原则是先建厂房、满足生产需要,再建办公楼、实验室和宿舍,因此,所有技术人员只能挤在狭小的芦席棚里办公。由于芦席棚里夏不隔热、冬不保暖,如果遇上下雨天,里面就成了淋浴房,由于怀着满腔赤诚,广大技术人员没有叫苦叫累,在这样一个恶劣环境下始终坚持设计和研制……

早在1968年,刘万琨和许多技术人员就在简易搭建的芦席棚里开始了分轴式燃汽轮机的设计。为了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燃机功率,工厂把目标锁定在8000马力,其制造难度相对来说较大。几年后由于国家政策调整,这项研制工作终止了,机组被改造成6000千瓦燃气发电机,应用在川汉输气工程增压站上。虽然这项研制工作无疾而终,但最大的一个好处是做了一个整机试验,提高了东汽燃机的整体研制能力,同时锻炼了一批人,为后来更大燃机的成功研制培养储备了人才和力量,包括后来的厂长许正威等人都是那个时期锻炼成长起来的。

1998年,时任副厂长的许正威找到刘万琨,请他写一本介绍燃气轮机的书。刘万琨爽快地答应下来,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创作,于2000年出版发行,为后来燃机研发提供了教材。其实早在1994年,刘万琨就应科协之邀,试着写了一本《超临界汽轮机》,专门介绍超临界汽轮机研制技术,成为当时广大青年技术工作者的学习范本。后来,为了使广大科技人员加强对核电汽轮机的认识和了解,促进核电汽轮机的研制工作,他又写了一本《核电汽轮机》,在厂内发行后立即受到热捧。紧接着,在临近退休之际,刘万琨集毕生精力,连续创作出版了《风能与风力发电技术》《工业汽轮机》《燃气轮机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核能发电与核电厂、水电热联产技术》《标准精编》等书籍,成为年轻一代技术人员争相阅读和学习的辅导书籍。如今,退休在家的刘万琨依然十分关心东汽的发展,他说,自己钟情的事业就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只要企业有用得着的地方,他还会以当年那样的赤子之心,老骥伏枥,为东汽再作一点贡献。

报效祖国建工厂,少小立志把根扎。作为东汽随迁的职工子女,东汽原统战部部长刘志前也属于第二代东汽人。他还记得小时候刚到汉旺时的情景,那天正是阴雨连绵、云锁雾罩,四周的建设工地烟气蒸腾,头上的莽莽高山耸入苍天,远处灰蒙蒙的几乎什么都看不见,身临其境就好像置身在茫茫的大海里,感到既空旷得无拘无束又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然而,他们一下火车就被热情的叔叔阿姨接到一个低矮潮湿的工棚食堂,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接风餐和安家饭,一种亲切而实在的感觉油然而生。虽然到这里感受的“三线”建设远没有原来所想的那么理想浪漫,而且地处偏僻、空间狭小、条件简陋、环境清苦,没有任何可以吸引人和值得兴奋之处,初来乍到真是大失所望,但是面对当地人特有的质朴和热情,令人感受到一股浓浓暖意和丝丝温情……

当时的汉旺乡场实在小得可怜,肮脏破旧。在10几分钟就能走个来回的小街道上,两边几乎见不到一处坪坝、一块绿地和一座楼房,路面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满是沙石泥水。乡场周围则是乱石嶙峋、杂草丛生,半山腰零星坐落着一些低矮破旧、连窗户都没有的茅草屋。仅有的一条公路如羊肠小道一样崎岖狭窄,每天在“德天线”(德阳到汉旺)仅往返一趟的小火车的木制车厢十分狭小破旧,据说还是清朝慈禧太后时代进口的装置。除了贫穷、闭塞、落后,汉旺还是有名的“五区”,即山区、雨区、泥石流区、地震区、污染区。由于这里早先就是山里开挖煤矿、磷矿并将矿石运送外地的集散地,部分矿产在此就地加工成焦炭、磷肥、氮肥甚至黄磷等化工产品,使得周边的废气排放、粉尘污染的情况非常严重,加上自然经济的原始落后,使得空中满是烟气灰尘、遍地都是矿渣牛粪,完全感受不到什么城镇的繁华和现代的文明。

尽管是国家重点布局的“三线”建设重点企业,囿于当时国家的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坐落在曙光山下、绵远河畔的东汽厂建设的起点并不是很高,基本建设总投资只有9000余万元,设计纲领所确定的年产量也仅有60万千瓦,主导产品均系单机功率为10万千瓦以下的中小汽轮机组,虽专业化、配套性强但产品单一,除了生产火电设备就没有其他产品可言,其厂房设施和技术装备也显得过于单薄。刘志前至今还能回忆起难忘的一件事:他记得当年有一次与小伙伴们走到基建工地去玩耍,当看到现场正在吊装三主机车间的厂房立柱时,居然对竖立不倒的根根柱子的牢实程度表示怀疑。于是跑上去用手臂顶着一根柱子使劲推了起来,直到感觉它确实纹丝不动时才放手作罢。这一举动将当时坐在周边地上休息的工人们逗得哈哈大笑,他们只觉得这小子的行为确实太唐突离奇,不知道这竟是不相信他们的建设本事和施工质量使然。然而今非昔比,经过东汽人40余年的艰苦创业和开拓奋进,企业的总资产已达数百亿元,员工已有上万人,总产出和年产量已分别超过百亿和接近3000万千瓦,产品研发已率先从火力发电延伸到核能发电、重型燃机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清洁高效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企业的发展已经走在时代前列并处于行业的领跑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