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走向永恒
1108900000023

第23章 创业维艰——“人和”道同结情缘(2)

在遭受“5?12”特大地震的损毁破坏之后,东汽人永久性住房——东汽馨苑又成了几千户汉旺受灾职工温馨温暖的家。东汽的父老乡亲在灾难面前也都感同身受,东汽党政工在组织抢救生命、转移职工群众、安置受灾家庭、救治伤残人员、推进灾后重建到永久性住房的建设分配都处处考虑到家、精细安排,其高度负责的态度、勇于担当的风范、民主和谐的氛围、体贴关爱的友情更增添了东汽人的凝聚力、亲和力和战斗力,并使东汽优良的传统本色永不磨灭、世代传承。这些关心互助、同甘共苦的做法也让一代又一代东汽人不断地成长成熟,大家学会了怎样去帮助别人,懂得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爱心,关爱他人的人……

亲密和睦、其乐融融的人际氛围伴随大家度过了艰苦岁月,也塑造了东汽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与理想。虽然那个时候的日子过得十分清苦,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条件都很简陋,东汽人善良热心、关爱互助的淳朴风气令人格外留恋和难以忘怀。当时职工家庭的住房都很狭小,甚至一家两代、三代好几口人共居斗室,几户人家共用一个简易的厨房,更谈不上有什么起居室和卫生间。人们白天如厕、晚上起夜都要跑到户外的公厕,遇到下雨天还得打着电筒照亮、撑着雨伞跑路。然而这种拥挤贫困的生活空间却使大家更能彼此靠近、互相依赖、朝夕和睦相处。

家家户户喝茶吃饭大多都是搬个小桌椅坐在家门口或蹲在走廊上,这也恰好是大家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接触交流的好机会。那时,人们往往是你给我递一杯水,我给你喝一口茶,你给我碗里夹几块肉,我往你盘里添一份菜,每个家庭喝的几乎都是大锅汤、吃的都是“百家饭”,男女老少无不感受着邻里情和一家亲。尤其在工作之余和假日期间,各家各户你忙什么、我做何事大家都是一清二楚,即使谁家一时忘了买米做饭也不用着急发愁,隔壁邻居马上会热情地把你拉过去吃饭。哪家听说邻家妻子身怀六甲想喝鱼汤而无处可买,这家人在次日夜晚就会将附近水库的小鱼钓来送上。这种真挚和谐的氛围一直在延续,在震后的板房安置点和东汽馨苑的永久性住房里,东汽团委很快又组织团员青年发扬抢险抗灾的“志愿者”精神,开展了一年一度的以尊老爱幼、互帮互助、方便职工生活、关爱弱势群体为主旨的“为民服务”活动。

人们相互之间真可谓苦中作乐、知足常乐而且相濡以沫、真诚相待,决不会心存芥蒂,这种和睦友爱、其乐融融的人际氛围伴随着大家度过了艰苦岁月,也塑造了人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它既积淀在那段难忘的创业史上,也定格在东汽人世代承续的传统本色之中。正因如此,40多年来无论是在创业最困难的阶段还是在改革的大转型时期,东汽总是想方设法扩大产业、增设岗位而使员工都能有事可做并有所作为,没有让一名职工因失去岗位而没有着落,陷入困境。这些做法既稳定了队伍,赢得了人心,也激励了士气,还为企业后来的发展储备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东汽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人和”文化的环境氛围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它取得的每一次新成就都让职工感到由衷的自豪,产生更加难以割舍的情怀。

喜闻乐见的做法使人们有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感觉,对于呵护与建设美好家园有着共同的憧憬和追求。虽然所处环境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极贫乏,东汽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所开展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可谓别具一格、丰富多彩。每逢重要节日东汽都要举办大型文体活动,以此活跃气氛并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增强企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其中的元旦越野赛、新春街头文艺活动、三八女职工健身操比赛、五一职工运动会、五四火炬接力赛、七一歌咏大会、十一文艺会演等大型活动都成了东汽人的传统项目和保留节目。此外还因时而异,随着季节变化和客观需要定期举办辩论赛、演讲赛、诗歌比赛、知识竞赛、书画摄影展、水上运动会、卡拉OK歌咏比赛、时装模特大赛、象棋围棋等棋牌赛以及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各种球类比赛。这些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长期以来均受全厂职工家属的广泛参与和欢迎喜爱。

其中,每年由工会牵头组织举办的五一运动会及其入场式的规模最为宏大,职工和家属参与的队伍人数多达上万之众,已经成为东汽人在厂内外最盛大的聚会。每到五一国际劳动节,东汽体育场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宾朋云集、歌如潮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人的洪流、花的海洋。人们在这一天都很早来到运动场,男女老少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大家汇聚一堂行进在入场式中,感觉格外地兴奋,无异于参加一次最盛大的节日集会和检阅仪式。入场式展示的不仅是各单位参赛队伍的整洁服装和整齐步伐,还有东汽人团结齐心、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群体形象。这种企业文化已经将东汽人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至于遭受“5?12”特大震灾也没有改变。在震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炽热的火炬又在东汽新基地的上空重新照亮。大家从中得到的既是一种精神快乐,更是一种属于东汽人的自豪和欣慰。

东汽举办这些活动既是锻炼职工的体质也是锤炼职工的意志,同时也是培养他们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参加过东汽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新年越野赛并先后获得第五、三、二名的刘志前至今还清楚记得当年比赛的兴奋场面和热烈气氛,尤其对最早一次群情激越的长途行军拉练活动留下了极其难忘的深刻印象。那是30多年前工厂建成并正式验收投产的时候,因“文化大革命”而停顿的党团组织活动也恢复和活跃起来,由当年的老团干、后来的厂领导王希才、王志红以及郑权、顾国平等东汽第一届团委干部组织到大山深处挑战极限。全体团员青年听到号令几乎一齐上阵、如潮奔涌,竞相从十里东汽所在的山口向山里几十里处的天池顶峰疾驰进发。

要长途跋涉,这群大姑娘、小伙子不仅不知道要准备起码的饮水和干粮,而且也没有爬山的必要工具与合适的行装,居然就空手出发了。大多数人尤其是女孩子很快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而精疲力竭,沿途陆续掉队、纷纷落伍而最后被迫退出了比赛,只有李军、秦明扬、王志明、孙希广、周振林、钱国强、李伟、徐晓华、孙建华、董兰芳、赵建华、王培厚、奚汉等少数不甘示弱的大姑娘和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最后拼尽全力地冲到了深山中的天池,登上了高耸入云端、韧利刺青天的峰顶,迎着山风呼啸与松涛怒吼享受着了战胜自我、征服大自然的骄傲和自豪。

大家积极响应、参与这样的集体活动,为的是能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感受团结和谐群体“人心齐、泰山移”的热烈氛围与密切联系。赛后大家在返回的路上你等我盼、亲密无间地汇聚在一起,体现了东汽人在长期的患难与共和命运攸关中所结成的强烈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大家非常懂得通过自己辛勤劳动、艰苦努力所得到的一切来之不易,从而都格外地看重和珍惜……

心心相印的人际氛围一直保持到现在,又在“年年举办金婚典礼、岁岁举行集体婚礼”等传统活动中延续着温馨和深情。在震后一年多艰辛磨难的日子里,东汽坚持传统本色,由企业团委与社区管理处分别牵头,以组织老人金婚典礼和青年集体婚礼的方式营造灾后的温馨气氛,激励父老乡亲振作起来共同重建物质和精神家园。在震后的第一个金婚庆典上,共有22对金婚夫妇和2对钻石婚夫妇参加了喜庆活动。当他们容光焕发地携手走进会场时,人们都为这些离退休老东汽人送上由衷的祝福和敬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婚姻幸福和人生责任,50年的相敬如宾、恩爱和睦、情深似海才使他们的金婚之花开得如此绚丽多彩。几十年来正是他们的勤恳耕耘和无私奉献,在各自岗位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从而将亲手培育的“东汽精神”能够薪火相传,不断地激励东汽青年人继承传统、奋勇前行,让东汽的发展大业后继有人,更加兴旺发达。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历史的新时期新阶段,东汽后人利用这一难得的宝贵方式将优良传统继承发扬好,一定会以老前辈为表率,用更加高度负责的态度共建和谐美好的家庭、企业和社会。

在祖国60华诞的时候,东汽的第21届青年集体婚礼是以“祖国好?东汽美”为主题的。在隆重的仪式上,全厂又有一批青年男女喜结良缘并以此为人生的崭新起点,共同创造既属于他们自己又属于全体东汽人的锦绣前程和幸福生活。恋爱是真诚的,爱情是甜蜜的,祝福是美好的,领导、同事都出席和见证了婚庆典礼。这种做法既是东汽人的传统,也是“人和”文化的重要体现。据最早倡导组织并带头参加东汽第一届青年集体婚礼,先后担任过厂团委书记的曾尚富、邹健回忆介绍,在这具有特殊寓意和深刻内涵的喜庆仪式上,东汽党政主要领导都分别担任主婚人和证婚人,他们此举意在让年轻人热爱生活、忠诚事业、不负使命,像对待爱情一样对祖国建设和企业发展忠贞不渝。如今,新人们的爱情誓言在八角井基地风电总装厂房的上空飘荡,它们代表新一代东汽人在向世人宣告:崭新的东汽诞生在他们的手上,并将矗立在祖国大地和世界的东方。

在2010年元旦前夕,寒冬的汉旺极重灾区显得格外冷清,但废墟中熟悉的厂房和蜿蜒的道路,依然能让人感受东汽人当年战天斗地的火热场景。在“5?12”特大震灾迫使大家撤离和告别汉旺之后,他们除了内心有着深深依恋,还始终惦记东汽发展大业所点燃的火炬能够永不熄灭并薪火相传。2009年12月28日10时,东汽迎新年火种采集仪式就在汉旺基地铸钢车间炼钢炉前举行,东汽老领导徐均平与汉旺基地职工共同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并在震后加固的厂房那熊熊燃烧的炉火前娓娓讲述了建厂创业时的动人情景。大灾之后依然坚守汉旺现场、冒着风险恢复生产的职工大多是第二代、第三代东汽人,他们此时此刻倍感东汽前辈耕耘创业的艰辛不易,更加明确后人将它继承发展、发扬光大的责任使命,也更加领悟让历史铸就的“东汽精神”能够永放光芒、代代相传的难能可贵。东汽人在新年钟声敲响时将汉旺基地火种传递到德阳新基地,意味着十里东汽40多年开创的基业将在新东汽继续传承并生生不息,也昭示着新东汽将建设发展得更加美好,使这颗电力行业的明珠更加璀璨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