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汽产品开发处袁胜华也是重回东汽的老职工,她与丈夫都是当时东汽的技术与生产骨干。他们虽然来汉旺工作生活已经多年,却一直惦念着无锡老家体弱高龄的父母,也盼望能再调回去。经联系马上有单位愿意接收,于是他们携家带口很快调回老家。然而没过几天,他们的全部行李几乎原封不动地又托运回汉旺火车站,一家人又在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被接回了自己熟悉的东汽。事后面对许多疑惑的询问,他们从内心深处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无锡风光好,东汽情谊深。”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虽然都看重好住房、高收入、大地方,但是也绝不能忍受只顾赢利赚钱、不管衣食住行,甚至连员工搬迁等最起码的接待安置都没人管的单位。比起一些地方“一切向钱看,人情薄如纸”的冷漠风气,东汽的温情环境令人留念。
热爱汽轮机事业使他与东汽结下了不解之缘,为研发燃机使他更珍惜回厂里继续工作的难得时光。东汽产品开发处的赵平是一位酷爱学习,执著于研制汽轮机的工程技术人员。1978年当知青的赵平与素不相识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后来的东汽厂长陈新有、总经理张志英等同时参加高考,都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安交大涡轮机专业录取。他们同窗共学4年且住同一个寝室,1982年毕业后3人又同时被分进东汽设计科从事汽轮机设计工作。他们来到东汽工作就赶上了首台30万千瓦汽轮机的整机设计和产品试制,并与一起分到东汽的同届大学毕业生何显富、王为民、袁焕东、缪青以及此前已经加盟叶片组、辅机组、主机组、自控试验室等科研队伍的几位工农兵学员乔品华、廖奕奇、王志强、刘志前、罗兴荣、杜世华、张伟刚等人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人才青黄不接之时活跃在工厂产品设计试验部门数量不多的一批年轻人。由于勤奋刻苦、踏实肯干,他们在徐荣凯、王树槐、宗福新、王强、许正威、朱振铎、徐荣达、杨鸿仁、鲁鹏年、陈秉径、牟汉宗、李文安、龙国凌、李尔由、王秀梅、舒项英等一大批老同志们的言传身教下迅速融入东汽这个大家庭,其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工作能力有着全面提高并能独当一面而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和看重。许多人像他们的前辈那样已逐步成长为东汽的技术专家和管理骨干,陈新有、张志英、何显富、王为民还分别成为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和总工程师。
1993年,广东联合开发研制燃气轮机,而燃气轮机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个空白,许多人从未见过。酷爱汽轮机事业的赵平动了心,他想到广东钻研燃机技术,于是调到了广东德胜电厂致力于燃机的研制、安装、调试和运行。在广东工作期间,他在东汽的同事陈新有、王为民、潘家成、杨鸿仁等人每次到广东出差都要去看望他,而他也一直非常关心东汽的建设和发展。2003年,广东燃机的安装运行和调试全部完成,他已积累了很多技术和经验。东汽此时也开始开发燃气轮机,原来的同事纷纷邀请他回来。令他高兴的是,这既可以继续他的汽轮机事业,又能与他思念的师傅、同事们在一起工作,于是他立刻办了调动手续回到东汽。
热爱汽轮机事业使他与东汽结下了不解之缘,为研发燃机使他更珍惜回东汽与同事继续工作的时光。像当年老同事们带徒弟那样,他对后到东汽的年轻校友如刘兴贵、马绍林等同事进行真心实意的传、帮、带,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自己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放手让他们承担更重要的技术课题和工程项目,使刘兴贵、马绍林等人迅速成长,在公司担任了副厂长、副总工程师等重要职务。2005年,在包括赵平在内的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凝结东汽全体干部职工心血的燃气轮机试车成功,其国产化率达到46%,是当时国产化率最高的机组。目前燃气轮机的国产化率又升到77%,标志着东汽燃机开发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他的东汽情结感动了胜利油田领导,终于同意其调动申请,他又举家从江苏迁回了汉旺。东汽原铸钢车间主任康锡昌1952年毕业于上海民航技工学校,先后在上海汽轮机厂和哈尔滨汽轮机厂铸钢车间工作。1966年,他响应支援“三线”建设号召调到东汽担任铸钢车间主任。他到东汽时,整个热加工的厂房正在筹建中,热加工的技术工人非常缺乏,他就去上汽和哈汽挖了6名技术人员,又在成都招了一批年轻工人(大家都亲切地叫他们“成都娃”)。1975年,铸钢车间建成生产出第一炉钢水,看见钢水流出来的瞬间,康锡昌激动万分,与工人们相拥在一起。因为他非常喜爱汽轮机铸造事业,热爱自己一手参与建成的东汽厂。
正因这种热爱,康锡昌不仅能与工友同吃同住同劳动,而且还能为此而不分昼夜地在车间忘我地付出。有一次干活干到第二天早上6时,以至于他上厕所时居然睡着了,由于临时搭建的厕所很简陋,结果人掉进了厕坑。
在工作中,康锡昌还很坚持原则。当时,有一位职工的儿子想转岗,但不符合条件,他没有同意,由此引起了那位职工的不满。那家人对他进行了恐吓,并在半夜砸窗威胁,他考虑到妻子和孩子的安全,于1977年调到江苏胜利油田工作。其实,从内心深处来讲,他是舍不得离开工厂,舍不得他的同事,也舍不得他挚爱的事业的。
1984年东汽投产10周年之际,工厂邀请康锡昌回厂参加纪念活动。他应邀回到汉旺东汽,看到了曾经共事的战友和东汽的发展。他一手带出来的成都娃在车间请他吃饭,谈分别后的思念、家长里短和工厂的变化等,一聊就是3天。因此康锡昌又不想走了,虽然离开东汽10个年头,但他心里最舍不下的还是东汽厂和东汽人。回到江苏后,他提出调动申请,江苏胜利油田的领导和职工再三挽留,他们说:“江苏是鱼米之乡,生活比汉旺好,油田的福利待遇比东汽好。”康锡昌对他们说:“我是东汽厂出来的,那里有我的战友和同事,有我亲手带出来的技术工人,有我的事业,我很想念他们。”他的东汽情结感动了胜利油田领导,终于同意了他的调动申请,他又举家从江苏迁回了汉旺。
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摧毁了汉旺镇和十里东汽。地震时,已经退休的康锡昌正在山东,他在电话中告诉儿女他要回汉旺参加抗震救灾,可儿子不让他回来,并说:“解放军、志愿者都来了,我们都在救人,你年龄大了,回来只会让我们分心。”他听了儿子的话,一再叮咛:你一定要到抗震救灾一线去,让孩子也去。他知道儿子、孙子两代人一直在汉旺参加抗震救灾时,感到既自豪又欣慰。如今,康锡昌和所有的东汽人一样由汉旺搬迁到德阳,看着新建的厂房和安居房,他说:“遭遇这样的大灾,真是托共产党、胡总书记、温总理的福,东汽才能建设得这么快,我们的生活才会过得这么好。”
东汽人的经历使自己更加明白,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后劲所在,是能做大做强的一个关键。人才不仅仅指的是一个或几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按照东汽原总工程师宗福新的理解和说法,东汽在广纳贤士与培养和留住人才方面一直有着独到眼光,并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和效果。在建厂早期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东汽从全国高校招了一大批大学毕业生,徐荣凯、孙昌基、宋文才、孙平元、张绳铨、许正威、高青鹤、陶耀章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后来都成为工厂管理与技术上的领军人物,徐荣凯、孙昌基还被分别选拔到轻纺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等国家、省部级领导岗位。1977年恢复高考后,工厂在80年代又招收了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其代表人物有陈新有、张志英、何显富、张文峰、王为民、刘兴贵、任方敏等人,他们后来都成为公司的核心领导和技术专家。在“5?12”特大地震中,以他们为核心的党政班子指挥有方、身先士卒,将东汽的损失降到最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并使“东汽精神”在全国唱响。
20世纪90年代,各城市各企业加速发展,人才可以自由流动,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而当时的大学毕业生数量相对较少,东汽又是地处山区、经济落后的“三线”企业,许多大学毕业生都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工作,自愿来东汽的大学毕业生寥寥无几。此时东汽在80年代初就自办的职工大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企业自己培养的一批技术和管理人员现在都是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回顾自己的一生,宗福新感慨万千:“人生在世,贵在有所作为,当初来东汽就是创业的,没想过要离开,因为我热爱汽轮机这个事业。其实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动摇过,看到身边的同事一个一个地离开东汽,很多都到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那里的生活条件要比这里优越,工作环境也好,待遇也好。看到过去的同事一个比一个过得好,要不是一心想干一番事业出来,我想我也会离开东汽。也正是这种想法让我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如今回想起来,我当初留下来的决定是正确的。”
东汽人在创业发展中深有感触,企业越重视知识分子的职业生涯,对全体员工就越有吸引力和感召力。东汽机修分厂的老数控专家凌守邦当年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凭着自己的敏锐意识,曾于1985年找到在工厂技术部当部长的宗福新,建议工厂抢占先机尽快研究开发数控加工应用技术,以提高汽轮机叶片等重要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和制造水平。当时的数控加工在整个国家机械行业还很前沿,采用这种加工制造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这一具有远见和前瞻意识的想法得到了工厂领导的有力支持,东汽很快成立了由凌守邦负责的数控加工中心,并在行业中率先普及这一现代电子加工技术。当时工厂的生产设施很紧张且条件很简陋,凌守邦就用几台小机床在叶片分厂旁边一座很小的房子里摆起摊子,一帮有志于数控加工的年轻技术人员的梦想就在此起航了。以此为事业平台,刚刚大学毕业的王健、孙立海、邓丽娟、黄琦、张兵、蔚孝华等后来成为技术骨干的年轻人开始了数控机床的应用研究和工艺试验。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一知名大学购买了一台西门子880系统数控机床,但他们却没有技术人员能够开。他们请了一家大型企业的数控专家却仍然一筹莫展,最后找到了东汽的技术人员才使问题得以解决。当这家大型企业以优厚的待遇试图说服王健等人去他们那里工作时却被拒绝了,因为东汽已经为技术人员施展才能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他们能将所有的知识和技术都运用到工厂的发展上,使企业的数控加工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并跻身强手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