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走向永恒
1108900000026

第26章 孔雀南飞——感情事业留住根(3)

1985年,刚从大学毕业的王健一被分配到东汽,就面临着一个即将改变事业道路的选择:是留在自控中心还是到数控中心去呢?他在大学学的是自动控制,但数控加工在当时更是一项前沿技术。东汽在这方面也才刚刚起步,许多工程技术人员都对此很感兴趣,特别是年轻人更对这个新事物充满了好奇,王健当然也跃跃欲试。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考虑,他选择了数控中心并且一干就是20多年。东汽成立数控加工中心时能掌握这项技术的人寥寥无几,王健等人的到来立刻为这支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为此,工厂专门在总师办成立了技术部,为这些年轻人搭建成长舞台,并委派数控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凌守邦担任他们的老师。数控技术分为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而王健选择了软件编程,这对刚刚走出校园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这些年轻人在凌守邦的带领下进步很快,无论是软件编程设计还是硬件操作都上手很快。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数控设备的增多和技术的日益成熟,生产速度和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1996年,随着叶片分厂大量数控设备的添置,企业生产也大踏步走上了数控加工制造的快车道。在整个“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东汽共投入数控设备和技术改造资金几十亿元,已全面实现了数字化生产和制造,并使其数控化水平居于行业前列。王健等人也已成为数控技术的领头人,为不断提高企业的装备制造水平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人们在团队建设中懂得,企业越是放手让年轻人去干事业,各类人才就越能如雨后春笋,竞相成长。屠新恩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大,1969年从哈汽调到东汽。由于正值“文化大革命”,建厂也是断断续续进行,屠新恩先在较早成立的一轻车间技术组编工艺,后被调到工厂设计科从事汽轮机控制技术。当时的汽轮机控制系统均由外国人掌控,国内机组的配套设备只有从国外进口,企业若不能研制这种设备也就谈不上独立自主。为了不落后更为了不受制于人,企业就得培养造就一支自动化控制方面的人才队伍。于是,20世纪80年代东汽在与美国西屋公司合作并引进其先进技术的同时,先后派出屠新恩、杨鸿仁、刘万琨、魏国钧、尚小林、肖扬华等人分批到美国培训实践,他们后来也都成为汽轮机主机、辅机、热力叶片、自动控制等研发领域的领军人物。在学习期间,因成绩优秀,屠新恩承担了为其他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辅导的任务。1982年,屠新恩从美国学成回国,此时,上海汽锅厂将他定为汽轮机方面的专业骨干,希望他去,屠新恩却选择了回到地理位置最偏僻、工作条件最艰苦、生活环境最恶劣的东汽,他说:“是工厂送我出去学习,工厂培养了我,我要把我所学到的知识用在服务工厂上,回报工厂。”由于能够受到尊重、大展拳脚,屠新恩很快成为东汽自控分厂的首任厂长,带着尚小林以及后来的黄玲、刘少兴、闵泽生、徐正华、王利民等人开始了汽轮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探索,为工厂自控技术的开发进步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屠新恩虽已退休却仍然老当益壮、心系东汽,继续为工厂的人才培养发挥余热。他带着年轻人研发的风机自控装置获得成功之后,又开始进军太阳能发电设备控制系统的研发领域。在此期间,东汽的自控发展虽然一直受到一些影响,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企业以优厚的待遇陆续将一些技术骨干给挖走,东汽为此又将自控分厂改制为具有充分自主经营管理权的子公司,使技术人员的事业平台和发展前景被拓展得更加宽广,从而稳定了队伍、培养了骨干、壮大了力量,涌现了自控公司总经理尚小林等一批新的专家和骨干。如今的自控已成为东汽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高的产业,在支撑东汽投入产出的规模效益方面也名列前茅。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东汽正处于基建当中,缺少厂房设备,更没有办公条件,工厂仅有的一台老式电子管计算机也只有先存放在上海汽锅所。东汽人却很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在人们对计算机还很陌生的情况下专门成立了产品试验室计算机组,并从上海召回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毕业的刘守培、蔡德阳等人进行攻坚,直接应用电子技术对7.5万千瓦首台机组的研制进行计算和测试,而当时全国机械行业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设计制造的企业只有4家。到了80年代,计算机运用在全国各行业兴起之时,刘守培、蔡德阳等人已经成为四川省知名的计算机专家了。工厂还一鼓作气于1983年成立了计算机处,培养造就了夏开渝、罗锡萍、龙红能等一批又一批计算机专业人才,为东汽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还因始终处于行业的领先位置被科技部授予全国首批13家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

20世纪80年代中期,马荣华、肖毅等几个学习高分子化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被分到了东汽,但是他们的专业技术却与汽轮机没有直接关系。工厂为了不让人才流失又使人有事可做,结合新产业开发成立了树脂分厂,生产树脂涂料等化工产品。由于空间狭小,为了避免污染,当时的树脂分厂建在十里东汽的最远最高处,员工上下班只能徒步或推着自行车往返于单位与宿舍。分厂当年的设备简陋、条件艰苦,人们只能围着围裙、戴着袖套像在原始作坊里进行手工作业。但是大家干的是自己喜欢的事业,乐在其中,终于在创业和摸索中开辟了产品市场和产业的发展道路。2005年东汽率先进军风电领域进行新能源开发,马荣华他们马上着手研制玻璃钢部件与风机叶片的复合材料开发,并研发这一产品的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使东汽的风电产品迅速在全国叫响。

如果没有研制任务和事业平台,东汽就留不住人心,也就不可能培养造就更多的业务专家和工作骨干。如今人们都说,人才、技术、质量、管理、企业文化是企业真正做强做大的五个要素,如果在这些方面都能做得比别人好,企业就可以真正达到世界一流。已经退休的东汽原总工程师宗福新认为,这五个要素虽然互相关联、不能分割,但人才应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就没有了支撑。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要比一代强,尤其要有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东汽过去研制20万、30万千瓦机组就是瞄准着世界核心技术,现在更大功率与更大规模的产品和产业研发就更得这样,没有人来掌握核心技术绝对不行。然而现在生产制造的任务量太大,人们消化、吸收技术的时间并不多,而深入分析研究创新的精力就更少,整天都是在完成一张又一张图纸,生产上是这台没干完,后面的任务又来了,还容易出现质量问题。而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人。从理论和实践上培养一个技术人员至少需要5年时间,因为没有感情、事业的长期磨合,则既不能留住人才也不能造就人才。

东汽在引进人才后又为留住人才作了许多努力,并使许多已经调走的技术骨干又回到了东汽,为东汽的产品研发和逐步迈向一流水平作出了很大贡献。而感情和事业留人成为工厂稳定人才队伍的成功做法。东汽首先采取“感情留人”及用“人和”文化留住人才,然后就是给技术人员搭建平台并放手让他们去干一番事业,靠“事业留人”稳住了一批有志于汽轮机研发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在70年代初,东汽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顶住各方压力自主研发30万千瓦汽轮机,在汽轮机生产制造的技术专家丁一,叶片专家姚福生、孙昌基,轴承专家张绳铨以及主机技术专家宗福新等人带领下,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有志于汽轮机事业的人才,积累了很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东汽以后研发60万、100万千瓦火电、核电汽轮机和重型燃机等作了人才储备。宗福新至今回忆起来依然无限感慨:如果没有研制任务和事业平台,工厂当时就留不住技术人才,也不可能培养造就更多的专家骨干,正是所热爱的汽轮机事业让他们在此深深扎根。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客观需求,东汽多年来除了坚持从国内外引进学科众多、门类齐全的各种建设人才之外,还先后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重点高校建立了研发基地与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众多学科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同时实行厂校挂钩、联合办学和办科研机构,联合举办了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等博士生、硕士生和研究生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既有理论修养又有实践经验,能在各个岗位独当一面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级经营管理和工程技术人才。还培养了不少国家、省、市级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专家、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从培养与使用两个方面激发调动了企业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