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走向永恒
1108900000046

第46章 群强争雄——鼎足之势打擂台(2)

如今,东汽的核电已由“为洋人打工”变为“洋人为我打工”。在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进行的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合作中,东汽与阿尔斯通公司合作制造先进的半转速核电汽轮机,并以主承包商的身份赢得了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百万千瓦等级核电汽轮机的供货合同,预计2台机组的国产化率达70%以上。岭澳核电站二期机组是中国再次启动核电建设后,国内目前功率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机组。该机组是我国第一次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一条龙产出的常规岛机组。东汽2009年已具备百万千瓦等级机组全部国产化条件,并拥有年产4台百万千瓦等级核电机组,包括第三代单机容量高达170万千瓦的核电汽轮机产品的能力。2009年核电转子焊接车间的建造又使东汽如虎添翼,这标志着东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几家具有自主核心制造能力的企业。

“5?12”后在汉旺镇“十里东汽”的废墟中,镌刻在一块巨石上的“核文化”三个大字依然金光闪闪,它展示着顽强的东汽勇闯“核难关”、跻身世界“核电俱乐部”的历史进程。作为岭澳核电站一期分包商的东汽,1995年引进了主包商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技术。外国专家曾怀疑东汽会因此“消化不良”,但是仅仅过了9年,东汽不但掌握了核电汽轮机组的生产技术,并且成功进行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诸多重大项目的研究、开发,实现了新的突破。为攻克核电汽轮机的设计关,东汽的科技人员先后承担了国家“九五”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国产化项目“岭澳核电站汽轮机的研制”的科研项目,重点进行了“核电汽轮机低压缸焊接工艺”等九大项目的试验研究;为攻克核电汽轮机的制造工艺难关,东汽还进行了一系列冷、热加工工艺制造试验工作,开发了多种新的工艺和制造技术,以适应核电汽轮机质量控制的严格要求。除此之外,还通过对合作伙伴设计的汽轮机与自行设计的汽轮机的设计结构比较,明确了国产汽轮机设计改进与结构优化的方向;通过核电汽轮机选材分析及材料实验研究,还掌握了核电汽轮机用材的要求,为材料国产化扫清了道路……所有科研和试验工作的进展促进了引进、消化并最终掌握核心技术,从而为实现核电汽轮机设计制造的自主化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2001年岭澳核电站首期2台核电机组在东汽制造的部件全部完工发运,我国在大型核电设备制造国产化和百万千瓦等级核电汽轮机生产制造方面也迈出了重要一步。当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开始建设时,东汽已经成为两台新的核电汽轮机项目的主包商,从此,运行在中国的核电机组也真正有了“中国制造”。

“之所以选择东汽作为合作伙伴,是基于东汽的成功历史、强大的制造能力以及长远发展的雄心壮志,让人看好它在行业中的冠军地位。”2006年9月8日,载着4台我国首批最大功率与低温应用型1.5兆瓦风电机组的大型车队,浩浩荡荡从德阳出发,驶向美丽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2007年这些风电机组在呼伦贝尔并网发电。这种与欧洲著名的风机设计公司联合开发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风力发电机组,实现从常温型向低温型转变、从普通型向抗台风型转变,抢占了风电市场的技术制高点。

自进入风电行业,东汽除通过联合设计开发新的产品外,还非常注重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制方面下工夫,在材料的改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为国内能自主生产轮毂、风电叶片等关键部件的少数厂家之一。如今,东汽在天津的风电叶片生产基地已形成规模,在当地乃至全国同行内有着强烈影响。东汽现已推出完全自主研发的1兆瓦风电机组,继而开发的1.5兆瓦常温、低温机型是国内运行最稳定、市场需求最大的兆瓦级以上机组。这种低温型、防盐雾型的机组属于自主创新的高科技含量产品。严寒的冬天,当同一风场的其他风机停电时,东汽风电机组依然昂首挺立、正常运行。这是东汽人创造的奇迹,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骄傲。

为了跟上潮流、适应发展,目前东汽产品已向2.5兆瓦和3兆瓦过渡并向海上风电发展。东汽机组国产化率也已达到70%以上,在世界上属于仅有的五六个能够生产出这种先进成熟产品的厂家之一。过硬的产品加上强大的机电设备制造背景,使东汽已经成长为中国风机整机的龙头企业,国外客商和舆论也看好东汽的领军作用。“之所以选择东汽作为合作伙伴,是基于东汽的成功历史、强大的制造能力以及长远发展的雄心壮志,让人看好它在行业中的冠军地位。”2009年4月3日,在东汽与德国科孚德公司签订风机变频器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的仪式上,德国科孚德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皮埃里?巴斯蒂德对在场的记者如是说。驰骋风场、发展风电,国内外无数目光看好东汽,东汽亦有足够自信……

如果说10年前,核电研发制造的完全国产化只是一种远景规划,那么今天它已成为一种现实。东汽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领跑者,并在向更高的目标胜利行进。其中,在2005年6月2日这一天,东汽又登上了自主创新的一个高峰。由东汽参与研发制造的我国首台高国产化率F级重型燃机也在厂内正式点火试车并取得圆满成功,东汽人创造了让日本人震惊的3天3夜解决三菱公司提出的150个问题的奇迹,其优质高速的制造水平赢得了外国合作方的好评。这一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展示了东汽“多电并举”的研发能力和综合实力,也标志着我国燃气轮机制造开始进入当前技术前沿、走向全球高端。在打赢这场硬仗的过程中,东汽人表现出了志存高远的执著追求、开拓进取的卓越智慧和特别能战斗的奉献精神。关于这点,东汽总经理张志英有着深刻感受:“在技术进步不断提速、创新能力越来越强的背景下,东汽的科研和技术准备都是在高速运行,慢了就会拉大与国外的距离。我们的目标是在不远的将来,将包括核电在内的‘四电’产品产业都做成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研发水平……”

然而现在,东汽人仍具有危机感、紧迫感,他们已想到几年乃至几十年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2004年东汽从德国Repower公司引进了1.5兆瓦风电机组,但在借鉴应用时却没有照抄照搬。我国风能主要集中分布在北方与东南两个地方,而且北方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可下降到零下几十摄氏度,而东南沿海地区高温且又台风频繁,这就要求风电机组的性能必须适应这样的气候环境。面对国外风电开发尚未填补的空白,为满足国内南北两地的特殊需要,东汽人硬是凭着自己的智慧、力量一举开发了常温型和低温型两大类型和高国产化率的风电机组,从而使“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真正成了一条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在这期间,东汽在引进国外常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中,通过消化、吸收,不到一年就开发生产出了首批大功率低温型风电机组,其国产化率也达到67%以上,可在零下30摄氏度的恶劣环境中正常运行20年。

这种低温型风电技术在世界上也属高新技术,标志着我国在风力发电这一清洁环保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开发的重大进步。由于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消极影响,东汽的火电生产任务虽然下降了,风电产业却以旋风般的速度蓬勃催生、飞速发展,风电订单在节节攀升而且超过了数百亿。如今,东汽生产的风电机组几乎辐射了大半个中国,其风电产品约占国内市场的1/3,生产制造也已进入批量化并形成规模效益,日渐形成生产、调试、销售服务一条龙的完整产业体系并向国外市场进军。然而现在,东汽人的危机感还是不断出现,他们未雨绸缪,想到几年以后乃至几十年以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而又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循环经济、多元产业以及太阳能、海水淡化等绿色动力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上……

尽管如此,东汽人的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眼睛也看得真切分明:我国光伏发电的历史很短,虽然技术在不断进步,但从整体水平来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国际水平。比如,光伏电池产量虽已占据全球35%以上的份额,但是多属产业链中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环节,赚取的加工利润也很低廉,不仅光伏产业的下游产品尚未涉足,生产上游原料的技术依然受控于美国、日本等国。这说明,东汽虽已迈入光伏发电的产业门槛,但与国内大多数企业一样以生产低端产品——硅材料为主,对此应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向终端产品研发和市场进军才行。而且从太阳能产业链长期发展前景来看,短期生产某一环节的短缺产品并不是长期竞争力所在,最终拥有终端市场份额的厂商才是最后的赢家,这对东汽来讲确实任重道远……

企业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使东汽人一直有着生存危机,不会死守着一种产品、吊在一棵树上过一辈子。作为传统产业和厂家,订单多了干不了,订单少了饿肚子,只有苦练“内功”、创新产品、拓展产业,才能在市场的风云变化中站稳脚跟,较好地生存下去。东汽这种不断创新开拓的劲头,在特大震灾发生后就成为迅速恢复生产的有力保障。正如东汽副总工程师赵世全所说:“就拿汽轮机来说,光30万千瓦这一个功率等级,标号就用了26个英文字母,可见我们产品的种类之多。”“没有当初在新技术方面的开拓和储备,东汽转型复苏就不会这么快。”东汽常务副总经理张文峰也认为:“遭受地震破坏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东汽常规火电机组生产销售有所减少,但由于当初产品多元化战略决策的及时、正确,使得东汽的整体实力没有受到太大损害。”以近年刚起步的东汽风机生产为例,东汽在2005年还只能自产风机的简单机械零件,其他配套部件全部依靠外部采购;但到2006年,东汽就能生产风机了,首台自主研发的风机下线仅用了一年时间。东汽风电事业部销售部长赵毅介绍:“2006年我们的风机产量是45台,2008年已经达到了813台,总产值50多亿元,市场占有率也超过30%。”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是风电市场潜力比较广阔,另一方面是东汽风机制造的产业链日趋成熟。

1983年9月29日2时,东汽人研制的30万千瓦机组“争气机”平稳升速至每分钟3000转,如同《人民日报》当天报道的那样:东汽30万千瓦机组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汽轮机制造业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这一分钟来得太不容易了,它是数千名东汽职工日日夜夜苦战换来的,它每转动一圈就消耗着千百个东汽人24小时的生命。但这短短的时间标志着东汽人超越自我的一次质的飞跃,它既像火炬一样点燃了东汽人自主创新的热情,也像指南针一样指出他们自主创新的攀登之路。新产品的不断开发说到底还是要依靠人才,正如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所说:“不是有图纸就有技术,核心技术最终要靠人,要有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不然就不会有一流的产品。引进技术既注重引进,又不完全依靠引进,只是借助‘洋拐棍’来发展自己,任何新的技术不继续发展,终究是要落后的,最后还会受制于人。”正因为如此,东汽人的前进脚步再也不会停下来了,也才有了“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构思一代”的战略思维,这一思维如今早已注入东汽人的遗传基因当中而世代相传。

东汽人的创新求索精神不仅得到了国内同行业的普遍认同,也让世界上最擅长制造业的日本人刮目相看。“你们,好样的!”在60万千瓦机组的联合研制过程中,日立公司总装现场技术指导曾严山曾对中国汽轮机行业有着偏见,他对仅用15天就完成日本专家断言一个半月才能完成的安装调试的东汽人由衷地称赞。东汽人就是这样,拥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广阔眼界,充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魄胆量。“艺高人胆大”,东汽人创新求索的领域是永无止境的,他们决不甘心只造20万、30万、60万千瓦国产机组,也不甘心只造火电机组和发电设备,他们不仅要成为中国电力事业的领跑者,还要到高手林立的世界市场争夺地位,这更需有乘风破浪的强硬翅膀与冲上云霄的壮志豪情!

纵观东汽发展走过的路,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与国外大公司的合作创新,东汽人应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东汽人也非常明白,核心技术是换不来也买不来的,当今世界汽轮机研制的接力棒正向中国传递,我们必须以全方位的自主研发与创新来迎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东汽现在在空气动力学领域正与英国剑桥大学等国际权威合作,包括花大气力搞好制约企业发展的材料研制和基础研究。但是东汽人清醒地知道未来发展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尤其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知名公司目前正在做什么,与他们的差距有多大,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赶上当代一流水平。正因如此,东汽的创新开拓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并已融入企业发展各个环节,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与建设力量。他们对此加倍珍视并以此为激励,让它始终引领推动企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