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走向永恒
1108900000056

第56章 海纳百川——广博胸怀采众长

如今的东汽已经走出了大山,经过19家国有大型建筑单位马不停蹄地紧张施工,新基地已在汉旺基地50公里以外的德阳八角井镇基本建成。“5?12”受灾最重的东汽确实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沮丧,而“东汽精神”正被全国各大媒体大力宣传,东汽八角井基地建设也被国家看做灾区重建的样板工程。

今天的东汽人已经吸取了深刻教训,将新东汽建设得更加安全、更加先进、更能可持续发展……谁也没想到,20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的选址原则,让东汽在40多年后的“5?12”地震中成为损失最严重的企业。东汽作为“三线”企业于1965年开始谋篇,“靠山、进洞、分散”就是当年“三线”建设的选址原则。东汽按此原则依傍龙门山而隐蔽开建,就正好建在了地震断裂带上。

“5?12”巨震时汉旺基地“群山呵护、龙游四海”的战备优势自然不堪一击,瞬间使这个年产值过百亿的企业变得伤痕累累、满目疮痍。今天的汉旺基地有许多被摧毁的厂房山墙还突兀地伫立在那里,厂房之间的石台阶上已经长满了荒草和青苔,昨日喧嚣的车间已变成一座座废墟,只能听到鸟儿在树林中婉转鸣叫。那些碗口粗的钢柱虽未被震倒却被折成了麻花状,可想见当时大地在摇撼撕裂时的狰狞和凶悍。许多东汽职工说:其实汉旺基地之前经常发生轻微地震,偶尔也感觉摇晃得很厉害,这种情况人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会有这么惨重的结果。

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悲伤,牢固的房屋才让人感觉踏实。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四川省、德阳市、八角井镇和东汽厂建立了4级监督检查制度,体现着对工程抗震质量要求的无比重视。“5?12”特大地震中没有倒塌的房屋,给人们今后如何防震减灾提供了很多启示。目前东汽已经给职工盖了4000余套永久性住宅,楼房地基中的许多铁桩子被砸进地下,深度达到18米,可达到抗击8级地震的能力。今天的东汽人将八角井基地建设得更加安全、更加先进、更能可持续发展,也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现代化建设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要提升企业的后续发展实力,使发展业绩和经济效益实现明显提升,需要得到投资者的大力支持,募集到足够的重建资金。东汽的重建首要面临的是投资问题,除了国家支持和自身努力,还得依靠它的上市母公司的资金筹措。2009年下半年东方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得有条件通过。根据此前公司披露的非公开发行预案,公司拟向控股股东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在内的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实施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45亿股,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50亿元。其中东方电气集团认购不少于3000万股且不少于50%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票。2008年11月东方电气刚刚募集了13亿元的资金,如今未满一年,公司再融资50亿元,着实让各方为之一惊。

根据东方电气集团的总体考虑,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主要为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汉旺生产基地灾后异地重建项目,主要含F级50兆瓦燃机研发、清洁高效锅炉燃烧技术试验中心项目、百万千瓦核电常规岛技改项目。这三个项目资金需要数量分别为50.97亿元、0.7亿元、11.8亿元。而根据企业公布的50亿元融资方案来看,其中17亿元用于汉旺生产基地灾后异地重建项目,7.9亿元用于百万千瓦核电常规岛技改项目,10亿元则着重用来缓解紧张的资金链等。由此引申出三个要素:“汉旺生产基地灾区异地重建项目”可以看做“5?12”地震后东方电气提升业绩的关键步骤;“百万核电常规岛技改项目”看出企业正在加紧建设新能源项目;“紧张的资金链”则表明企业的流动性资金依旧不足。

东方电气的资金压力来自三个方面:其一,地震直接损失,据公开数据显示,地震给东方电气造成的直接资产损失约27亿元;其二,灾后重建所需资金;其三,上市公司发展所需资金。近50亿元的资金需求,最后仅募得13亿元,再加之汉旺生产基地的重建等因素,东方电气资金紧张情况不言而喻。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温枢刚说:“虽然项目周期预计两年半,但公司正千方百计用更短的时间、更快的速度建好新东汽基地。”东汽八角井基地采取的是“分步骤”投产的做法。

东汽已广泛涉足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光电开发等众多领域,其50亿元的融资投资将使东方电气的新能源产业遍地开花。据行业专家分析,以2020年核电总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机组估计,2010—2020年新增装机为7000万千瓦,年均新增700万千瓦。按照平均单位造价1.2万元/千瓦测算,总投资为8400亿元。按照核电设备投资比重50%折算,总计为4200亿元,2010年起的11年年均投资为382亿元。核电设备包括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以及配套辅助设备,三者在设备投资中分别约占40%、30%和30%。如果按照核电设备年均投资382亿元计算,核岛设备对应的年均价值为152.8亿元,常规岛设备及配套辅助设备对应年均价值则在115亿元左右。而受国家提高核电设备国产化率的影响,近几年东方电气在该领域的进步可圈可点:它分别与法国法马通核能公司和阿尔斯通公司合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岭澳核电站一期制造了两套1000兆瓦等级核电机组,并先后完成了一大批技术攻关和国产化项目;在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等大力支持下,东方电气进一步与法马通和阿尔斯通公司合作,在岭澳核电站二期半转速1000兆瓦等级核电项目中标,正式进入了核电机组自主制造的“快车道”。从广东岭澳核电站一期1000兆瓦核电设备制造起步,经过1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形成了成套生产核电主设备的能力,并在常规岛领域率先实现了兆瓦级半转速汽轮发电机组的国产化,国产化率达70%以上,率先成为国内兆瓦级核岛、常规岛等核电设备的主供货商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因受“5?12”地震的影响,东方电气得到了各方更多的支持与关注,特别是许多央企更是以订单的形式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华能华电与之签订了50亿元的采购合同,中国核工业集团与之签订了50亿元核电设备合同,国电集团与之签订的订单更是高达82亿元。虽然地震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受到重创,但灾后重建使企业重获新生。目前,虽然风电设备行业已被国家认定为6个产能过剩的行业之一,但东方电气作为风电设备行业的三巨头之一,受此政策的冲击并不大。相对该企业新能源领域的大手笔投入以及如火如荼的发展,传统的火电项目正在被相对弱化,东方电气将目标瞄准了国际市场,特别是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火电订单在总体订单中比例下降,核电、风电比例上升,东方电气未来产业走势清晰明朗。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斯泽夫说:“从2008年,我们就开始对火电设备订单进行调整,由原来的主攻国内市场开始逐步转向国外市场。新增火电订单在订单总额的占比中首次低于50%,而核电和风电的新增订单则在大幅增加……”2009年10月15日举行的越南—四川旅游经贸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东方电气集团便与越南国家电力公司,就越南沿海2×600兆瓦大型燃煤火力发电机组,签订了总承包金额约为13亿美元的项目,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关注。

作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建设装备、技术、管理、质量“四个一流”的新东汽注定不只是东汽人自身的事。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第二次来东汽时就指出,一个新的东汽不仅会建设得比过去更加先进,也会更加安全,更能可持续发展。5月28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来东汽提出“新机制、新结构、新水平,要把东汽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企业”的具体目标。这些无疑是对东汽重建的根本要求和总体定位,同时也确定了东汽重建的基本原则和思路。这就是按“最佳的流程,最合理的布局,最低的运行成本,建设一流的东汽新基地”。根据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新基地不仅部分装备和设施将采用更高的技术等级和技术标准,其产能也不低于汉旺基地生产能力,同时还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有进一步的提升。正因为如此,东汽按照上级指导和自身需要,对八角井基地的选址慎之又慎,着重从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包括土地价格、配套设施、水电气供应、公路铁路运输、职工安置情况、上学就医条件以及安全环保等因素进行了详细咨询和论证,最终选定在德阳市八角井镇,占地2600亩。

虽然八角井基地拥有当代最大汽轮机厂的建设规模,东汽人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但其业绩非常惊人。参与重建的东汽原厂长许正威感叹:“我们现在仿佛又回到了建厂初期,两次创业比较起来,虽然是时代背景不同、起点要求不同,建设的科学预见性、计划周密性、资源整合性更不可同日而语,东汽人奋勇争先、只争朝夕的劲头却完全相同。”人们眼见着19个生产中心厂房陆续竣工,数十个工程项目在突飞猛进,2000余台新老设备已于2009年年底前全部安装到位……

铸铁车间副主任欧东林和同事们看着自己的新厂房,不禁喜出望外:“烟囱没有了,厂房建得高大、宽敞、漂亮,又脏又累的生产工艺变得干净轻松。”东汽重建办主任胡军对此介绍道:起初在新东汽建设规划中,可否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还要不要重建铸铁铸钢车间,成了当时争论得最为激烈的一个话题。最后考虑自主生产核心部件的方针原则,这个部分在国内找不到可替代资源,最终还是决定在八角井基地保留铸造事业部。为此,东汽在铸造环节投入的环保费用比例高达1∶1。为了便于在地震中受伤而致残的员工也能参与生产,八角井基地所有厂房都设计了残疾人通道。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如今灾区98%的企业已经恢复生产,重现生机,包括极重灾区在内的四川各地投资热潮涌动,一大批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为遭遇地震和金融危机双重打击的灾区经济注入了一股股暖流。东汽也抓住了灾后重建这一优化工业布局、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的重大机遇,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规划和落实未来的科学发展。2009年农历“龙抬头”那天,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骄子——唯一具备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五电”装备生产能力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从汉旺老基地把第一台设备搬进了位于德阳市八角井镇的新厂区,开启了新基地边建设、边生产的序幕。“5?12”那一刻使东汽42年的“汉旺时代”终结了,接踵而至的是新东汽在祖国大地崛起了。

东汽重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力援助,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最好的回报就是完成订单生产、加快建设步伐、为社会多作贡献。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东汽八角井基地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向前推进。目前在所有完工的新厂房区,叶片分厂已经开始24小时连班运作。作为生产汽轮机最核心部件的车间,又新装备了100多台数控加工中心。在机组正常做功3000转的转速中,一根长叶片的线速度每秒可达300米。这种接近音速且对材料和制造过程提出了安全可靠的高强度技术要求,确实代表着世界数控加工生产的先进水平。经过科学论证和规划,东汽灾后恢复重建占地2600亩,共有19个生产单位、2000余台先进设备,生产能力达到2800万千瓦。所有工程项目已于2008年下半年全部开工,2009年年底生产厂房全部完工,2010年5月全面投入使用。东汽人早已吹响了二次创业、再攀高峰的进军号角。

在离垮塌的汉旺老基地50公里之外,东汽八角井基地建设已告完成。作为东汽八角井基地建设的具体负责人,副总经理肖珉对基地选址和厂房施工情况非常熟悉:“地震后,大家对社会的责任感更强了。重建对物流转运、环境保护、铁路衔接等因素都得放到重要位置来考虑,对地震灾害等极端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损害,更是未雨绸缪,考虑周详。”他说,八角井镇不仅交通便利、城市规划完整,符合企业的环保要求,而且通过地质鉴定其安全性很高,选择在这里建厂非常适合。八角井基地的配套企业在德阳,建成后产业链更加完整,更有利于协调发展。肖珉的办公室门口曾经张贴着一张重建进程表,每项工程的进展情况都由一面面小红旗标注着。人们每天都在看进度,哪里有阻碍、哪里进展顺利,一目了然。现在东汽八角井基地已基本完成,5月12日就要全面投产,肖珉强调:“东汽的重建不是按天算,而是按小时、分钟甚至秒数来计算、完成的!”

遭受震灾毁灭性破坏并面临多重压力以来,东汽2009年已实现全年产值167亿元、产品产量近3000万千瓦、风电330台的更大目标,夺取了抗灾重建的全面胜利。东汽人已自觉形成了职工每周工作6天、干部每日工作9小时的作息制度,以奉献精神为恢复重建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东汽灾后重建项目已基本完成。2010年5月12日前所有厂房将全部投入使用,实现灾后生产能力全面恢复和发展。与此同时,东汽还加快了职工灾后永久性安置住房建设,德阳的“东汽馨苑”首期4429套新居、绵竹“东汽竹苑”879套安置住房都已交付使用,受灾职工的虎年新年是在新居里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