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1120100000008

第8章 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 对象与任务(1)

本章在一定意义上涉及跨文化传播学的学术合法性问题。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理由,至少要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或对特定对象特殊的研究角度或方法,要有本学科特殊的学科范畴和理论体系。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实事求是地说还处于建设之中,因此在这些方面只能是初具轮廓,不少问题我们都还不能十分肯定。特别是对于跨文化传播理论体系的建设,我们认为还处于形成阶段,我们将在后面有关章节再予具体讨论。

$第一节 跨文化传播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一、跨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学

什么是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一词来源于英文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由于intercultural突出不同文化之间,Crosscultural突出超越、跨越不同文化,所以后者使用较为少见。其中communication虽然在汉语中翻译为“传播”,但与汉语传播一词倾向于信息的单向传递有所不同,英文中这个词有交流、沟通、交通和交际等语义,因此跨文化传播也有人翻译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流”或者“跨文化传通”等,都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沟通活动。

对一般人来说,跨文化传播可能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不过实际上跨文化传播活动古已有之。随着人类的成长,部落、族群、民族的迁徙和不同部落、族群、民族之间通商、战争等各种接触,都自然发生跨文化传播。如《尚书?舜典》:

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生产民食,必须不违农时!安抚远方的臣民,爱护近处的臣民,亲厚有德的人,信任善良的人,拒绝邪佞的人,能够这样,边远的外族都会服从。

又如《尚书?旅獒》

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氐贡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曰:“呜呼!明王慎德,四夷咸宾。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无替厥服;分宝玉于伯叔之国,时庸展亲。人不易物,惟德其物。”(周武王胜商,便开辟道路到四周各个民族国家。西方旅国来献大犬,太保召公奭写了《旅獒》来开导、劝谏武王。召公说:“啊!圣明的君王敬慎德行,所以天下归顺。不论远近,全部敬献的物产,只是些穿的吃的用的而已。明君于是昭示这些贡物分赐给异姓诸侯,使他们不要荒废职事;又分赐宝玉给同姓的邦国,用这个方法展示亲情。人们不改变的事物,只有德才。见同上,第247页。)

表明上古时期跨文化传播就十分普遍。我国历史上的胡服骑射、丝绸之路、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等都是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在交通和通讯工具日新月异,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普及,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与来自境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聊天、游戏。如果说传播是一种生活方式,跨文化传播则是“地球村”中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什么是跨文化传播学?

跨文化传播学是指,研究和利用文化与信息传播的关系,对各种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归纳分析,探讨不同文化之间信息的沟通、理解和意义建构的结构与机制的科学。

随着跨文化传播活动的不断增多,不少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者便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很早以前,佛教、基督教的宗教领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以及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便注意到“说对方的语言,根据听众来调整传播技巧”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孔子有一句著名的话,叫“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远人”即化外之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异文化族群。孔子的这种跨文化传播策略很有点以软实力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意味了。然而,系统地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并第一次提出“跨文化传播”概念的是爱德华?霍尔。

罗杰斯在《传播学史》中说道,施拉姆曾经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传播学的建立。他说拉斯韦尔、勒温、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来到传播学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当他们为传播学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便像游牧民族一样离开了这片绿洲,继续其他领域的研究。而施拉姆来到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后,跟其他游牧学者相反,他留下来了,并建立了传播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

而海默借用了施拉姆的比喻来描绘跨文化传播学的建立。二战后,来自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和国际关系学等领域的学者,如马格丽特?米德、露丝?本尼迪克特、格里高里?贝特森等带着各自的研究背景,都曾短暂地涉足这块人类当时很陌生的领域:有关文化与人类互动关系的交叉领域。这些人后来都离开了,而霍尔却留下来了,在这块文化与人类互动的交叉领域安家,并把这块领域叫做“跨文化传播学”。

如前所述,20世纪50年代,霍尔首先提出了跨文化传播这一核心概念,并提出一些跨文化传播学的重要范畴。在外派人员培训学院(FSI)进行跨文化技能培训教学工作期间,他又提出了“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和“低语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这组至今有着巨大影响的概念。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一书,已经包含了跨文化传播学的基本思想,如“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传播”、“时间会说话”、“空间会说话”等。所以现在一般认为,《无声的语言》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传播学这一学科的诞生,霍尔成为了跨文化传播学的创立者。

跨文化传播学创建以后,由于美国社会的开放性和全球交流性突出,根据社会需要,美国不少大学的传播学院(系)相继开设了跨文化传播学课程;

1970年,国际传播协会下设了跨文化传播分会;

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传播学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

1974年,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协会(SIETAR)在美国马里兰州正式宣布成立;

1998年国际跨文化传播学会成立。

有关跨文化方面的著作、杂志也相继出版,如《跨文化传播读本》(Larry A. Samovar and Richard E. Porter,1972年)、《跨文化传播学》(L.S. Harms,1973年)、《跨文化传播学入门》(John C. Condon and Fathi Yousef,1975年)等。

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注意到传播学这一领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大学也相继开设了传播学课程。在我国,对跨文化传播的关注比较晚近,拉里?A.萨默瓦、里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通》(1988年)经三联书店介绍出版后,有关跨文化传播中外文著作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相继出版,如关世杰著的《跨文化交流学》(1995年),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1997年),史蒂夫?莫藤森编选《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1999年),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1999年),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2000年),罗纳德?斯考伦、苏姗?王?斯考伦《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2001年),拉里?A.萨默瓦、里查德?E.波特主编《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2003年),拉里?A.萨默瓦《跨文化传播》(2004年),陈卞知主编《造桥者说:跨文化传播研究》(2004年),单波、石玉彬主编《跨文化传播新论》(2005年),卡里?都德《跨文化交际动力》(2006年)等等。

1995年,我国召开了第一届跨文化交际研讨会,并成立了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2005年5月举办了第六次会议。

二、跨文化传播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

在中国传统典籍中,“人文”与“天文”对举,现代人又常常把“人文”与“自然”对举。“人文”通常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特别是指人类的精神文化。而据尤西林的研究:在西方,“人文学科”(the humanites)一词最早由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在论述理想的辩论家时所提出,主要包括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等,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神学相对。拉丁语的humanitas有“人性”或“人情”的意思,西塞罗用以指一种教育大纲。“但拉丁词humanitas又来源于更早的希腊词paideia。paideia则来自希腊词pais(儿童),它所衍生的拉丁词pasco,意指牧养,使之成长,它成为教育学pedagogy等词的词源。paideia是对儿童的开化、教化、教育。”这个拉丁词后来成为西方文化语言中基本思想观念之一的“人文主义”(humanism)及其相关词汇的词源。尤西林认为:“人文主义(humanism)归属于思想史范畴,同一大类的还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文精神等,它们表现为社会思潮和思想主张立场;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归属教育学教学科目分类,人文素质概念即定位于人文学科教育原理;人文科学(the human sciences)则是从哲学高度对人文主义与人文学科在内的人文活动原理的系统研究理论。”

1979年版《辞海》认为,人文科学狭义的是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而社会科学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它的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因此,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自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对人的社会属性、特别是精神文化属性进行探究的学问。

而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它以人的共同体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随着西方以人为中心,以自然为客体的二元对立思想产生和深化,人文科学起初与自然科学相对。而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并不严格区分,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随着近代学科的分化,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逐渐有了区别,并越分越细。在学科高度分化基础上,人们发现它们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实在难以严格区别开来,于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逐步在较高的层面上走向综合。特别是20世纪中叶之后,伴随学科的高度综合趋势,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互相交叉渗透,出现了某种一体化的趋势,人文社会科学这个概念也就形成并逐步普及了。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合称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确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乃至一体化的趋势。

讨论跨文化传播学的学科属性,或者说指出跨文化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目的是要整合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内容。跨文化传播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按照传播学根据研究对象划分的分类,有的研究人际跨文化沟通,有的研究不同社会群体如“边缘人”或“陌生人”与主流社会的精神文化沟通,有的研究社会组织如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精神及与其他社会组织和社会的传播沟通,还有的甚至研究民族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如果要用传统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区分,人际跨文化传播比较可能划入人文科学,其他的可能归入社会科学。但是,上述内容都是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并形成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不同内容层面和结构。

三、跨文化传播是传播学的分支学科

讨论跨文化传播是传播学的分支学科,其目的是找到跨文化传播学在传播学研究体系中的位置,从而更好地了解其特性。

目前比较流行的传播学分类是按照传播的规模和性质,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的六分法。这个分类简明,有逻辑性,但不够完备,例如我们不知道传播学理论和跨文化传播学的学科位置如何摆放。

还有一种分类,把传播学分为传播科学论、传播过程论、传播主体论、传播客体论、传播载体论、传播对象论、传播方法论、传播环境论等八类。这种分类的好处是把传播学普通理论独立出来,这既符合学理,也与其他学科结构方式有了共性。这种分类的不足之处是仅仅按照传播过程各构成要素进行“抽离”式研究,未必能成为分支学科。

根据国际传播协会在2008年3月对传播学的分类,传播学研究主要有18个学术分支:信息系统、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政治传播、教育/发展传播、健康传播、传播哲学、传播与技术、流行传播、公共关系、女性与传播、传播法律与政策、语言与社会互动、图像传播研究、新闻学研究、全球传播与社会变迁。这种分类尊重了传播学研究现状及各个领域,但其分类逻辑关系不很清楚。

按照利贝卡?鲁宾《传播研究方法?策略与资料来源》的观点,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传播学可以分为六大类别,即:(一)人际传播,包括双向传播、性别与传播、指导传播、人际影响、人际知觉、人际交流和关系传播;(二)小群体传播,包括决策制定、家庭传播、群体动力、代际交流、领导能力和问题解决;(三)语言与符号编码,包括发展传播、跨文化传播、语言学、非口语传播、语义学和符号语言学;(四)组织传播,包括商业与专业演讲、健康传播、人类传播技术、协商与调停、组织行为、社会化与同化、训练与发展;(五)公众传播,包括争辩、传播教育、讨论、环境传播、言论自由、合法传播、行为研究、劝服与态度转变、政治传播、公开演讲、修辞评论与理论、声音与措辞;(六)大众传播,包括广告、广播与电信、比较媒体系统、批评与文化、媒介产业的经济学、影片与电影工业、新闻、媒体效应、媒体伦理、新技术、政策与规则、流行文化、公共关系。这个分类比较系统全面,既与流行的分类总体吻合,又解决了流行分类包容性、开放性不够的问题。问题在于鲁宾的分类把“语言与符号编码”与其他传播并列,在逻辑上有一些问题。再者,没有传播学理论的位置,显得这个分类体系性不够强。

传播学的学科结构与其他学科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从总体上来说也应当按照基础理论、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构成。鲁宾的分类实际上就是传播学理论观照下的传播学主要分支学科。由于文化的基础和主要表现都是符号,因此我们认为,跨文化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应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以语言或非语言的文化符号编码/解码为重点,对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等不同层次的传播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特殊研究视角和术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