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法眼宗研究
1120300000004

第4章 前言(2)

2.台湾研究情况

台湾研究论著方面,有邓克铭先生的《法眼文益禅师之研究》(台北:东初出版社,1990年版),直接以法眼文益为主题对文益禅师的生平、思想、宗风等诸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胡顺萍女士的《永明延寿“一心”思想之内涵要义与理论建构》(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对永明延寿的“一心”思想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涉及了一心思想与天台、华严与唯识思想之间的多维关系,研究比较全面和系统;还有王凤珠的《永明禅师禅净融合思想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2007年版)对永明延寿的禅净合流思想进行了研究。值得指出的是,何国铨先生的《中国禅学思想研究——宗密禅教一致理论与判摄问题之讨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版)中的第十章“禅分五宗其宗风特色与判摄之道”对“五家七宗”的禅风特色有较系统和较完整研究。此外,孔维勤的《永明延寿宗教论》(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3年版,是其在就读中国文化大学时所撰博士论文——《宋永明延寿宗教论与根识境之探讨》基础上的修改版本)等等,均对延寿有一定研究。然而,仍然未见有台湾学者将法眼宗作为一宗派来进行专门性研究的动向。

在台湾研究生学位论文方面,涉及法眼宗研究比之于大陆稍多一些,有台南大学黄志忠的硕士论文《禅宗五家七宗之形成及其教育风格》,探讨了“五家七宗”是如何运用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教化学人;辅仁大学高秋香的硕士论文《法眼文益思想研究》,探讨了文益会通学理、圆融互摄的创宗途径,凸显了法眼文益在中国禅宗史,乃至整个中国佛教史的地位;庄白珍的硕士论文《法眼文益“禅”、“教”思想研究》(2007年已出版)对文益也有一定的研究。此外,还有杨惠南的《五家七宗之禅法初探》(国立编辑馆刊第2卷,1992年12月)、陈荣波的《禅宗五家宗旨与宗风》(佛光学报第6卷,1981年5月)等刊登在杂志上的论文,都对“五家七宗”进行了专题性研究。然而,将法眼宗作为一个宗派进行整体研究仍未见到。

3.海外研究情况

日本增永灵风的《中国禅宗史五家的地位和性质》(《驹泽大学纪要》,1956年14期),柳田圣山的《唐末五代河北地区禅宗的兴起》(《日本佛教学会报》,1960年25期),阿部肇一的《唐宋转换期禅宗史的诸问题》(《驹泽史学》,1962年10期)、《唐末变革期的禅宗》(《历史教育》,1963年4期16卷),以及铃木哲雄的《唐五代福建的禅宗》(《爱知学院大学文学部纪要》,1973年3期)等,均涉及了“五家七宗”的研究。阿部肇一的《中国禅宗史的研究——南禅宗成立后社会政治史的考察》(《东京诚信书房》,1963年3月)对唐五代以及宋代的禅宗发展问题作了较全面的研究,涉及了五代吴越佛教政策,但对法眼宗仅有简略的概述,涉及的内容较少,属于宏观勾勒性研究。此外,加拿大学者冉云华先生的《永明延寿》(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9年版)等著作虽对延寿有较深研究,但也未将法眼宗宗派作为对象而进行过研究。美国学者顾伟康先生的《禅净合一流略》(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虽然从禅宗与净土两宗的会通上对永明延寿的禅净合一思想有一定研究,但也仍未对法眼宗宗派进行研究。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一是以单个的法眼宗人物为研究对象者居多,即集中于对文益、延寿等单个人物思想进行研究,而将法眼宗作为一个单独的禅宗宗派研究,专著则未见;二是法眼宗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散见于部分学者的禅学通史和通论性论著中;三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如将法眼宗的思想发展与外缘性条件结合起来作结构性分析研究的较少,且与其他禅宗宗派作比较性研究还欠深入。可见,对于法眼宗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如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体系、宗风特质以及中绝原因等问题还需要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地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将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全面和细致的研究,以期在整体上把握禅宗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思想脉络以及它在区域中具体展开的历史面相,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法眼宗产生的一般规律以及法眼宗思想理论发展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深化我们对禅宗史和禅宗思想史的思想认识。

其一,将法眼宗置于禅宗发展的整体历史、思想文化背景中探究其形成与发展及其衰落过程,运用思想史与区域文化史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一是注重禅宗史与禅宗思想史的结合,从禅宗的传衍入手,探究法眼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从而厘清法眼宗的历史传承和思想演化,更好地把握法眼宗发展的思想线索。二是将区域史的研究方法引入思想史的研究,对法眼宗的思想传播和区域分布进行探究,既关注法眼宗代表人物的思想流布,也注意到法眼宗其他僧人的禅学贡献。从更为广阔的视野较全面地考察区域文化环境与禅宗、法眼宗的关系,深入探究法眼宗的自身发展以及法眼宗的区域分布和现当代传承等问题。三是利用相关文献资料对法眼宗禅僧的出生地、活动区域进行分类编排,以此观测法眼宗思想人物活动的区域分布空间及其传播流向,尽可能呈现法眼宗僧人活动的历史场景和整体面貌。

其二,运用哲学诠释与比较的方法对法眼宗的禅学思想理论内容和禅风特色进行探析。一是对法眼宗的禅学思想和禅学理论进行哲学诠释,从而更好地把握法眼宗的思想主张和理论精神;二是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法眼宗纳入禅门“五家七宗”的整体性架构中进行禅风、禅法之比较研究,即比较法眼宗与“五家七宗”其他禅派禅法、禅风之异同,从而力求呈现出法眼宗禅风的自身特色和禅法风貌。

其三,在探究法眼宗的形成与衰落之原因上。一是从佛教政策对禅宗发展的外在影响着手来探讨法眼宗兴衰的外在原因。二是将法眼宗置于唐宋社会文化转型的历史阶段,着重考虑宋明理学的建立、书院讲学制度的兴起以及“三教合一”思潮的出现对法眼宗发展的影响。三是注意从禅宗内部存在的禅诤、离宗、合流等现象及其对法眼宗的影响来分析法眼宗衰亡的原因。四是对禅宗和法眼宗历史发展与思想演化的整体脉络进行探讨,尤其重视对“禅净合流”、法眼宗风以及法眼宗的法脉传承人进行细致分析,从而尽可能推导法眼宗形成、发展和衰绝的合理性因素。

四、创新之处

一是选题的创新。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将法眼宗作为一宗派进行研究未见,因此,选题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二是研究视域的创新。在禅宗史研究中引入区域文化史和历史地理学的视野来讨论禅宗及其思想的演化和传播。尽可能通过人物、思想与场景来展现其相互交融互动的历史场面,对禅僧活跃的区域或地理分布作分析,力求从整体上把握禅宗及其思想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演化的历史面相。既重视法眼宗代表性人物及其思想对法眼宗发展的贡献,也关注到了思想史中除代表性的思想人物之外的其他人物的活动及他们对法眼宗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了禅师的分布状态与活动情况。

三是注意禅宗思想自身发展脉络与外缘性条件的相互关系。在政治、思想、文化和地域等历史性结构中探讨其兴衰之原因。政治环境、思想文化形态和地域环境,从来都是有意义的历史性结构,是法眼宗形成发展必不可少的社会文化条件和区域历史环境。故研究时尽可能地分析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环境,以及区域环境与法眼宗之间的内在关系,尤其重视佛教政策和思想文化思潮对法眼宗兴衰所起到的影响。这也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