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雷锋1940—1962
1124600000005

第5章 红色孤儿(5)

当年的《人民画报》上隆重刊登了女拖拉机手王梅芬的故事。两年前,张庆村16岁的王梅芬高小毕业,家境贫寒的她不得不在家里种地,后来成为优秀的女性拖拉机手。而湖南也有冯健这样下乡养猪的模范人物。在国家的宣传下,农村成为有志青年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初踏社会的雷锋成为当时千千万万中要求先进的年轻人之中的一个。

为荷叶坝小学近景。1967年,荷叶坝完全小学更名为“雷锋学校”。荷叶坝完全小学门口倾斜着一棵树,是孩子们嬉闹的活动中心,而当时的雷锋也喜欢坐在这棵树上。八字槽门挂着“荷叶坝完全小学”匾,正厅的墙上挂着雷锋的格言。当年的10盏宫灯已不在,房梁上只留有当初的灯环。天井种着南天竹、罗汉松,过去却是种了紫荆花,雷锋喜欢在茂盛的紫荆花下读书。荷叶坝完全小学的一楼专门设有雷锋展室,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学雷锋展室。展室陈列的实物只有3件,分别为雷锋用过的红领巾、队鼓、所在班赠给学校的幕布。雷锋教室在二楼的左边房,第一排的座子上摆着“雷锋座位”的小牌子。据说当年雷锋的个子比较矮,就坐在第一排。教室内的一角摆放着一尊雷锋半身像,高1.1米。雷锋右手捧着一本《毛泽东选集》,意思是: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中。目前,教室内的桌椅、地板都是原貌,只是黑板的位置前后挪动了。1997年,荷叶坝完全小学旧址进行了修改,将整个房屋升高了30厘米。此后,没有再进行过修改。学校现在的校训是“学雷锋、做雷锋传人。”

雷锋主动要求下乡,成为一名知识农民,这个行为使他成为当地一个倍受注目的人。从此他一直都是望城这个小县里思想积极、领先政治潮流的年轻人。出身贫苦的雷锋对革命工作一腔热情,做事积极主动,始终在同辈人中保持先进性,性格又机灵可爱,时刻准备着,这些条件使得他获得了许多同龄人都没有的、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1956年7月至9月间,雷锋在生产队当了近3个月秋征助理员,搞征收公粮工作。在那个人才紧俏的年代,雷锋很快就被当初送他去读书的彭德茂乡长调到乡政府做了一名全天候的通讯员。通讯员的工作就是送信、传话、接待客人、泡茶、抹桌子、打扫卫生……而当地农民找乡长之前,也都需要通过雷锋传达。

但是,雷锋在乡政府呆的时间也不长,也就两个月的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雷锋的命运有了一次重大的转变。

由于县委机关的一名通讯员参军去了,需要增补一名来顶替他的工作。当时的县委组织部干事黄菊芳就到各个乡去物色人员,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1956年8月,黄菊芳来到雷锋工作的安庆乡政府。在等待彭德茂乡长的时间里,她发现旁边一张桌子边的几个青年正在造秋征花名册,气氛很活跃。笑容可掬、机灵的雷锋引起了黄菊芳的注意。于是两人聊了起来。在谈到家庭的情况时,雷锋的笑容消失了,显得非常伤心。雷锋告诉黄菊芳,他为自己的苦难家史写过一本小册子,可以给她看。

那是一本用红纸折的共8页的夹页子,长约6寸,宽约3寸多,封面上用毛笔中楷直书“苦难的家史,我的理想”作为目录。“苦难的家史”写的是万恶的旧社会怎样夺去了他家四条人命,以及他所受到的苦难;“我的理想”部分则写自己在解放后得到毛主席、共产党给他的关怀,孤儿过上了好日子,免费上了学,立志要向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赵一曼学习,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工作,以报答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恩情。

这个册子打动了黄菊芳。第二天一大早雷锋又来找她,表达了自己很想早点参加革命工作的愿望,请求黄菊芳为他做推荐。黄菊芳回到县委后,就找书记张兴玉汇报了雷锋这个小伙子的情况,她决定如果雷锋不合适的话,还可以介绍他到县印刷厂去当工人。张兴玉决定试用这个被极力举荐的小伙子。

几天后,雷锋就身着蓝衣青裤,穿了一双力士鞋,挑着一个小木箱和一床破旧被子,到县里去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