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雷锋1940—1962
1124600000004

第4章 红色孤儿(4)

在雷锋成为全国的学习对象后,他在小学时候的一些好人好事也被挖掘出来,真假莫辩,不过动机都是纯正的,因为中国人认为一个好人是在他小时候就已经有体现的。这些雷锋小时侯的好人好事有诸如:在学校门前的荷叶坝上有条又长又窄的石板桥,每逢刮风下雨,桥下水大流急,有些同学不敢过,每当这时,雷锋都主动到石板桥边接送同学,年幼的同学他总是一个一个背过桥去;雷锋有次在上学路上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在山坡上摸索着砍柴,突然脚踩空了,摔倒在地,雷锋急忙上前扶起这位没儿没女的孤独老人,从此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老人砍柴、担水、说说话。

但小学时期的雷锋也并不是那么的完美,他的学习成绩就不是名列前茅。1990年出版的一本名叫《雷锋新论》的书,作者经过考证认为:雷锋上学比较晚,错过了某方面智力开发的黄金年代,这造成雷锋在校学习时十分吃力,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如他的小学最高分数只得过90分,还未有过百分的记录,并不是班里学习成绩最拔尖的。教过雷锋的老师也回忆说,那时雷锋学习很用功,而有的学生不如雷锋用功但学习成绩有时确比雷锋成绩好。

不过,雷锋在读小学时,就已经得到过望城县委的奖励,这应该是他一生中获得无数奖励中极为珍贵的一次。当时国家提出要在5年或者7年内基本扫除全国文盲,要求农村文盲至少要学会本村本乡的人名、地名、合作社名、工具名等200到300个字。1955年下半年,安庆乡也组织夜校,开展文化“扫盲”活动。雷锋于是主动请求来教语文。为了教会那些大字不识的老乡,上过学的雷锋想出了一些招数,例如把农村的俗语编成顺口溜,什么“李一婶插秧,一天二亩”,“钟二叔打谷子,一担二百斤”诸如此类,这样的效果非常明显。由于他的教学成绩,雷锋被评为望城的“模范群教”,成为他得到的第一次县级奖励。这个奖状书是雷锋在小时候就很优秀的实证之一。

0472-51956年7月,雷锋(前排右5)在荷叶坝小学毕业时与老师同学们的合影。

1956年7月15日,是雷锋所在的荷叶坝完全小学第一届第一班高小学生毕业的日子。全班47个同学,绝大部分都想升学,考取望城一中。

当时的中国农村正处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大变革时期,以农业为本,农业合作社刚刚成立,国家号召具有高等小学文化程度的学生直接下到农村去,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雷锋所在的安庆乡政府也是希望能有一批高小毕业的有文化的人参加农业生产,因为当时乡里5个生产队的范围内,只有一个人能够读报纸,据乡长彭德茂说,“还是个富农的儿子,找一个记工员和队会计都十分困难。”当地的省报《新湖南报》也正在头版发表“向冯健同志学习”的文章,冯健是个要求先进的女青年,在高小后回到农村养猪,被评为省里的养猪模范。她的事迹引起了雷锋的注意。

雷锋的小学同学、当时的学生会主席潘春华对雷锋要求下乡那段经历记忆深刻:在毕业典礼上安排了几个同学发言,本来没有安排发言的雷锋突然跑上讲台,抢过话筒,激动地讲出一番话,他在全体毕业生面前做出了一个决定:下乡去做一个新式农民。雷锋说,他心甘情愿地回乡,不但因为他本是农民的儿子,更是为了报答新中国使他翻身成了国家的主人,有了上学的机会,他不考初中也不进城当工人,而是要做一个新时代农民,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家乡……第二天,雷锋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少先队主办的黑板报上,几乎占满了整个版面。

后来,在雷锋那一届的毕业生中,有30多名同学考取了望城一中。本来完全有能力也考上中学的雷锋,则回到了简家塘村,当上了一名记工员。

这一年,1956年的政治气候,在看似平静的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到这一年年底,中国的农村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当时有部纪录片中这样描述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每片平原,每座高原,每个旧日的穷乡僻壤,现在都欢腾起来了,千条川万条河汇向大海,五万万农民迈着大步奔向社会主义社会,幸福生活的种子已经深深的埋在全中国的无边无际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