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李白与地域文化
1166500000044

第44章 李白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热爱大自然(2)

李白在漫游名山大川的同时,交游干谒,提高知名度,终于“名动京师”,由玄宗召入宫廷。李白登在庙堂之上,并未忘记山林之美,特别是当他看到了宫廷的腐败,玄宗的昏庸,他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又遭权奸的诽谤之时,更想离开纷扰龌龊的尘世,投入纯美的大自然怀抱。《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说:“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云天属清明,林壑忆游眺。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在诗中明确表示了他向往严光那样的隐士生活,沉醉于林壑、清风之中。在《金门答苏秀才》中也表示“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此外在《驾去温泉宫后赐杨山人》、《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等诗中,都表现了他身在宫廷而心在山林。他在宫中前后不到两年就请求还山,这之后再次漫游祖国各地。范传正说:“脱屣轩冕,释羁缰锁,因肆性情,大放宇宙间……往来于斗牛之分,优游没身。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境,终年不移,长江远山,一泉一石,无往而不自得也。”李白足迹遍及大河上下,长江南北,北至燕山,南穷苍梧;西至大漠,东至沧海,泛舟于洞庭、鄱阳,流连于吴赵、秋浦,三山五岳都曾有他的身影,可以说李白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到了如痴如狂的境地。当然,在沉醉于山水之中时还没有忘记建功立业,在“安史之乱”发生后,抱着“誓欲清幽燕”的雄心壮志,投入永王璘军中,不久即遭冤狱,政治上再次受到沉重打击,被流放虽被赦,而世态炎凉,受不少人白眼,以致晚年穷愁潦倒,贫病交加,此时,大自然成了医治他心灵创伤的良药,成了他患难与共的知心朋友。他说:“每思欲遐登蓬莱,极目四海,手弄白日,顶摩青穹,挥斥幽愤。”(《暮春江夏送张祖丞之东都序》)即说郁结在心中的悲愤,只有面对大自然才能驱散。晚年的李白仍然是“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经常沉醉在大自然中,忘却苦闷,《独酌》中写道:“落日不尽欢,恐为秋所侵。独酌劝孤影,闲歌面芳林。清风寻空来,碧松与共吟。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是美好的大自然驱走了他的忧愁,安慰着他那一颗孤寂破碎的心,“良宵宜清淡,皓月未能寝。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友人会宿》)。在《杂题》中有:“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衿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这里的冰壶指明月,李白把自己的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在他去世前为自己寻找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作为长眠之处,“晚岁渡牛渚矶,至姑苏,悦谢家青山,有终焉之志”。他的死传说是醉后下水捉月骑鲸而去,这个传说符合他的个性,他一生热爱自然,最后融进了明月大江之中,在大自然中得到永生。综观李白一生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可谓是终生不渝,从青少年时期到去世时,不论是积极入世追求功名时,或是政治失意出世退隐之时,不论是在宫廷之上,或是在流放途中,大自然都是他绝好的朋友。他从大自然那里获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乐趣,在现实生活中失落了的在大自然中得到了补偿,心灵上受到的创伤在大自然中得到愈合。他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如鱼得水,大自然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者说他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第三节 以自然为师的诗歌创作

李白崇尚自然,与自然泯一的思想对他的诗歌创作影响颇深。他的审美理想就是推崇质朴的自然之美,主张诗歌创作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王世贞说李白的诗是“以自然为宗”,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由于李白酷爱大自然,理解大自然,对自然美有很敏锐的感受力。他善于把握自然景物中最根本的特征,以写意的手法,传神地展示出它们的美。他描写气势磅礴的黄河:“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描写长江的壮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天山的粗犷:“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登庐山看到的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远。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这些诗给人们展现了山水之壮美。李白还以清新佳丽的诗句描绘江南景色,如:“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山花如绣颊,江火如流萤”(《夜下征虏亭》),“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这些诗给人们展现了江南的秀美。在李白的诗中常常描写明月、白云、青松、翠竹、幽兰……把自然界一切美好的东西呈现在人们面前。

在李白的意识里有物我泯一的根基,所以在描写自然美景时不是客观的描写,也不仅仅是一般的“情景交融”,而是把自己的身心融入自然美景之中,自然中有我,我中有自然,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分不开主客观关系,这是李白同其他山水诗人不同之处。李白在少年时题写窦圌山:“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老年时写的《清溪行》:“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体现了李白的物我泯一的思想的一贯性。李白很喜欢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物以情感。《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成了李白心心相印的朋友,慰藉着他的孤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明月和影都成了他的好朋友,同他会饮歌舞。李白还有许多诗歌表现自然物与他情感相通,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我寄愁心与明月”,“山月随人归,绿竹入幽径”,“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明月、白云、山鸟、山花等都成了李白喜乐悲愁相通的朋友。正如葛景春先生所说:“李白将自己的强烈的感情生命和伟大的人格,注入了自然山水之中,赋予了它们灵魂和生命……在李白的山水诗中,山水已不再是自然之山水,而是山水与诗人主客观强烈的交融,二者已完全融汇在一起了。”

$第四节 李白诗歌是环境文化的重要内容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数千年来无数哲人思考过的问题。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较弱,人们对自然采取崇拜甚至畏惧的态度。老子、庄子主张崇尚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儒家主张“天人合一”,荀子主张“天道自然”,“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循道而不贰”,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李白诗歌则是以艺术形式表现这些思想,特别是道家的顺应自然,回归自然的思想。

从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认为可以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从崇拜自然进入了无视自然的阶段,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但这并未充分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日俱增,大片森林的砍伐,水土流失,沙漠化加剧,空气和水的污染,气候反常,这种全球性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如路易·艾黎指出的“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这种精神(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往往被泯没”才造成这样的严重后果。面临着全球性环境恶性的严峻挑战,迫使世界各国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1972年以来,联合国几次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大声疾呼,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重视自然,保护自然,自觉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使自然——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健康、持续发展。人类从崇拜自然到无视自然,再到重视自然,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以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为标志,人类开始了从无视自然到重视自然的历史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李白诗歌中体现出来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精神,特别具有重大的现代价值。

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提出,环境文化在国内外普遍发展,而且已成为世界性潮流。环境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在人类环境保护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指精神成果,即指那些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所取得的人类广泛的共识以及含有这些“共识”内容的多种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毫无疑义,李白诗歌应列入环境文化的内容。李白诗歌是教育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培养人们现代环境保护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的最好的教材。读了李白的诗,谁都会更热爱壮丽的河山,热爱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谁都会向往一个洁净、幽美、没有污染的世界。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李白研究的蓬勃开展,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四大李白纪念馆先后恢复或建立,有关李白遗址遗迹也得到保护或恢复原貌,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如李白青少年读书的大匡山,访道士的戴天山,1958年“大炼钢铁”时,森林被毁,飞泉干涸,李白诗中展现的美景曾一度消失,以致使一些上匡山凭吊李白遗迹的先生怀疑这不是大匡山。随着江油李白纪念馆的建立,恢复大匡山、戴天山景观的问题列入了议事日程,首先搞封山育林,至今已初见成效,郁郁葱葱的松树林正在茁壮成长。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别匡山》、《冬日归旧山》等诗中描述的那些自然美景正在逐步重现。如果李白所走过的地方,所描绘的自然美景都能得到保护或恢复,全国的生态环境将得到大大好转。如果李白诗歌中所表现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观点,成为人类的共识,人们都像李白那样热爱大自然,那就不会再出现人类的生存危机了。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永远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也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李白诗歌中给人们展现出自然美也是一种共同美,可以超越时空界限,超越阶级,超越国界,为全人类所接受。事实上李白诗歌已经译成十几种文字在一百多个国家流传,深受各国人民所喜爱,今后李白诗歌还会受更多的人所喜爱,并将作为全人类的优秀文化瑰宝,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