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1198300000035

第35章 西南丝绸之路的干栏人家(1)

西南丝绸之路的干栏人家

屈小玲

古代中国西南川滇地区的古道,连接着境内境外的地区和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西南丝绸之路沿线的地区和民族存在族源与文明联系。本文旨在考察西南丝绸之路境内境外的山地民族的一些传统习俗,借以反映诸民族的一些共同的文明特征。

一西南古道与东南亚的干栏人家

在西南丝绸之路川滇地区与东南亚地区的山地民族之间存在的早期文明史迹中,干栏屋建筑是其重要的特色之一。

(一)干栏屋与西南丝绸之路的山地民族

干栏屋是南方民族从原始的巢居(鸟巢)发展出来的一种传统的建筑式样,是西南丝绸之路沿线山地民族的一种共有的居住文明。

1.干栏屋建筑小考

干栏屋是存在于南方民族的原始居屋样式,属于人类留存下来的早期文明形式之一。兹引有关干栏屋的介绍如下:

干栏种类虽有高架式、高床式、桩上屋等类型,不过通常是分两层,一般用木、竹料作桩柱、楼板和上层的墙壁,下层无遮拦,墙壁也有用砖、石、泥等从地面砌起来的。屋顶为人字形,覆盖以树皮、茅草或陶瓦。上层住人,下层用作圈养家畜或置放农具。后来,也有柱桩顶端设轭木的较牢固的干栏式建筑,以竹木为材,木材作房架,竹子作檩、椽、楼面、墙、梯、栏等,各部件的连接用榫卯和竹篾绑扎,多属三开间或五开间,分上、中、下三层,以楼梯上下住所。底层敞开,间架宽阔,用以安置石碓、石磨、围设牛栏、猪圈、鸡鸭舍,还可堆放农具、柴草等。中、上两层下铺木板,四周用竹木条交错编扎,再取山草拌稀泥和牛屎涂抹光滑为墙壁。也有用木板围墙的。中层装有木梯或石梯,前面设有阳台,称望楼。望楼可晒衣服、粮食,也可纺线、织布、绣花,乘凉,也是男女青年对歌的场所。望楼内就是堂屋。堂屋正中设神壁神龛,供奉列祖列宗和祭献“天地君亲师”。堂屋左右两侧,分别设卧室、客房和厨房。上层一般用于储存粮食、粮种和存放什物。

简言之,干栏屋(又称高脚屋)是指一种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特征是楼上住人,楼下的空间用于养家畜。

干栏屋是南方民族从原始时代的巢居发展出来的建筑式样,一般多建在临近湖沼、地势低湿、气候炎热且雨水较多的地带。人、畜、劳作、休息都集中一起,属于考虑实际并实用的因地制宜的原始建筑文明。干栏屋最早见于中国古籍中的诸子著述之中。中国古代传说中发明巢居的是有巢氏,《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从新石器时代起,中国的建筑已分为南北两大系,这是南北原始民族发明的两种不同的居住形式,即“南巢北穴”。晋张华《博物志》:“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编》说:“今南方巢居,北方穴处,古之遗迹也。”北方窑洞是远古穴居的一种遗存,而散布于中国西南山区的干栏木楼民居,则是最古老、最原生的巢居形式。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说:“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其所以然者,盖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欤!”干栏式房屋建筑底层架空,系出于防水、防潮与防备兽类侵袭的需要而建。

中国南方和西南地区的古老民族拥有干栏屋建筑传统。《魏书·獠传》曾记载獠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邕州(今广西南宁市南)“民居苫茅,为两重棚,谓之‘麻栏’,上以自处,下蓄牛豕”。周去非《岭外代答》:深广之民“编竹苫茅为两重,上以自处,下居鸡豚,谓之‘麻栏’”。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窦州(今广东信宜县)、昭州(今广西平乐县)风俗,“悉以高栏为居,号曰‘干栏’”。

古代巴蜀是我国干栏式楼居的发源地之一。成都十二桥考古发现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蜀国的干栏式木结构建筑遗址,已用木桩基础、木地梁、竹木墙体和竹木绑扎与榫卯相结合的屋顶。西汉时,在干栏式建筑基础上发展出了高脚或架空木地板的木构架楼居,东汉画像砖上即可见到干栏式楼居和栅居的建筑式样。

干栏屋是西南地区的原始民族建筑。在四川东部和云南的巢居有如下记载:《通典·南平蛮典》:“南平蛮,北与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接,部落四千余户……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唐樊绰《蛮书》南诏裸兴蛮:“其男女遍满山野,亦无君长,作‘葛栏’舍屋。”昌州(今重庆市大足县)风俗,“无夏风,有僚风,悉住丛箐,悬虚构屋,号阁栏”。原始的干栏屋在蜀地民族地区今日依然可见遗风,主要有阿坝州藏族的木楼、蜀南地区的竹楼以及土家族的吊脚楼。

2.西南丝绸之路山地民族的干栏屋

在西南丝绸之路沿线的川滇和东南亚国家的藏缅语族以及相邻的民族中,受地理条件、气候以及民族迁徙的影响,普遍保留有干栏屋(高脚屋)居住文明。笔者仅据国家民委政法司编著的《中国民族指南》和陈鹏《东南亚各国民族与文化》两书对沿线境内境保留干栏屋居住习俗撮要介绍如下。

——怒江流域民族的干栏屋

怒江在滇地境内的藏缅语民族都有住干栏屋的习俗。独龙族在怒江上游以西,靠近缅甸西北部,与中游温萨尔江的缅甸掸族同饮一江水。独龙族居住在怒江流域及其他较湿热地区,住房为干栏式木竹楼和木楞房。干栏式木竹楼俗称“千脚落地”,四壁仅以竹篾巴围起,上覆茅草,整个建筑结构简单。普米族干栏屋雷同怒族,房屋一般分为二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基诺族住居即是简易的古代“干栏”式的小竹楼。

——傣族干栏人家

西双版纳州全境和德宏州的瑞丽各民族居住干栏屋,楼上住人,下栖牲畜。楼上住人大致格局如下:上层近梯处有一个角落做主人的卧室,其余便是一大开间,中央是一个火塘,煮饭烹茶,都在火塘上,主客聚谈,也都围炉或蹲或坐。屋顶用瓦或木板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或木板。周围有花木绿树。水族传统民居盛行颇似傣家竹楼的干栏式“木楼草房”每栋一般为二层三间。

——缅甸藏缅语族干栏屋

缅甸的干栏屋(高脚长屋)存在于不同的山地民族之中。缅人主要分布在伊洛瓦底江流域广大地区,其中有缅甸西部最古老的阿拉干人。缅人无论在上缅甸还是下缅甸,一般住房都是高脚屋,即干栏屋。缅人的干栏屋主要存在于两种地形之上:一是在沼泽和水边,离地面一般高达2米;一是建于山坡,就山势一边离开地面近,另一面则较高。高脚屋同时建一个露台,一栋高脚屋内部间隔成三个或两个房间。高脚屋下层关牲畜,农闲时也是家中男女从事手工活儿与织布的地方,但院里另建小厨房。与缅人为邻的缅甸克伦人也有建高脚屋的传统,外形看上去如同悬在半空的草房,房子的间隔根据需要而设。内有火塘设在屋内,大屋内有几个家庭就设几个火塘。

缅甸西北部的那加人也住高脚长屋。屋内分两部分,一边是客人部,一边是家人部。屋内有两个火塘,根据需要再隔小间。居住在缅甸东南的克耶人也喜住高脚屋,墙壁用竹片编成,上面住人,下关牲畜。泰语民族的掸人高脚屋以竹为主,材料为竹木,中设火塘,楼上住人,楼下一般是储藏室与手工作坊。属于南亚语系的缅甸南部与仰光附近的孟高棉族的孟人也住高脚屋;跨中缅边境的崩龙人习惯住吊脚楼(高脚屋),屋顶覆盖棕榈树或茅草。

滇缅跨境民族克钦人和景颇人的高脚干栏屋可谓今之山地民族的典型。缅甸北部克钦邦的克钦人分布在缅甸西北部,首府即西南丝绸之路蜀身毒道的必经之地密支那和大城市八莫。克钦人传统住高脚长屋,房屋都建造在山坡上,内住几个小家庭,一家一灶,建有晒台作为通道或者家人活动的地方。云南境内的景颇人与其相同,景颇人分布在云南西部潞西、腾冲、盈江与西南瑞丽、澜沧一带,居屋系竹木结构的吊脚楼,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木头的房屋框架用树杈支撑,以藤条绑扎,房顶以山茅草覆盖,墙面和地面均为竹子编织或剖开而成。又如缅甸的佤人,聚居在缅甸东北萨尔温江东的山区,与掸邦为邻,佤族人来源的传说之一与云南境内西南的拉祜族族源传说很相似。佤族人的高脚屋高达2米,用木头作立柱和房梁,竹编墙和竹地面,屋顶用粽叶或茅草覆盖,房中设火塘。在云南境内的佤族住房也如此,上下两层的干栏式住房,竹木结构草顶,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或者堆放杂物。

——越南境内干栏人

越南不同语族的山地民族都保留住干栏屋的习俗。藏缅语族的越人不住高脚屋,而住直接建在地面上的庭院,与汉族习俗同,但越南北部山区的越人也住高脚屋,显系受相邻泰人的影响。越南芒人系公元前迁徙而来的骆越人后裔,有住高脚屋的习俗。泰语族的岱人的高脚楼系全家通住一室,结婚的儿子在另一端的角落隔开一个小房。另有在越南北方以住高脚屋命名的泰语族高栏人,传统住房为长方形的高脚屋,竹编墙,竹地板,屋顶用棕榈叶和茅草覆盖。

干栏屋(高脚屋)是西南丝绸之路川滇境内和境外在越南、缅甸和缅印之间的藏缅语族特有的民居建筑样式,在中国属于南方远古时代创建的民居建筑。在历史长河中,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平原地带和发达地区的干栏屋逐渐演变,已被砖木混合结构的种种民居模式所取代。西南丝绸之路沿线的山地民族依然保存着这种因地制宜,适合人居的种种外部和内部实际需要的原始干栏屋(高脚屋),既留存了山地民族古老的民居建筑传统,也令现代都市人有机会认识现代风尚与山地民族原始习俗之间久远的文明联系。

二西南丝绸之路山地民族与刀耕火种、旱稻生产

刀耕火种是西南丝绸之路古道境内境外的民族和地区存在的另一种有联系的文明方式。在蜀地、滇境以及与滇接壤的东南亚国家和印度东北地区的山地民族,保存有刀耕火种与种植旱稻的原始农业生产。

1.刀耕火种与山地民族

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经营方式,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其方式是先以石斧,后来用铁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山民就在林中清出一片土地,用掘土的棍或锄,挖出一个个小坑,投入几粒种子,再用土埋上,靠自然肥力获得粮食。当这片土地的肥力减退时,就放弃它,再去开发一片,所以称为迁移农业,属于粗放生产。

刀耕火种是古老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区早在公元前5000至前3000年就采用刀耕火种、土地轮休的方式种植粟、黍。云南也早在公元前1260—前1100年的商朝后期新石器时代就用此法种旱稻。战国时期云南土著民族广泛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公元前1世纪以后,随着移民屯田,滇中、滇西地区刀耕火种逐渐减少,但边远山区仍保留此种耕作方式。随着生产工具由石刀、石凿、石斧、木棒进化到铁制刀、锄、犁,种植作物由单一的稻谷演变为稻、玉米、豆、杂粮乃至甘蔗、油料经济作物,耕作方式也随之由刀耕火种、撂荒发展到轮耕、轮作复种和多熟农作制。

——滇境内刀耕火种民族

在云南滇西民族中都使用刀耕火种,如怒江的独龙族和怒族,澜沧江的傈僳族、盈江卡场的景颇族,西盟佤族等。该生产方式从原始的采集农业和渔猎生产方式转变而来,属于农业文明中最原始的耕种方式。跨滇缅印三地的跨境民族景颇族是保留有众多原始习俗,包括刀耕火种的山地民族之一。

景颇族主要生活在海拔1500—2000米的云南边境山区,是山地民族中最早实行刀耕火种的民族之一。景颇族祖先最早发源于青藏高原,之后逐渐向云南边境的亚热带雨林迁徙。在这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他们不断改变生活生产方式,以适应生态环境变化。在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过程中,经历了游牧—狩猎—采集—刀耕火种的物质文化变迁,形成景颇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