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1198300000036

第36章 西南丝绸之路的干栏人家(2)

景颇族的刀耕火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就是无轮作刀耕火种,这是云南很多刀耕火种民族早期的、基础的生产形态。无轮作刀耕火种实行不挖不犁耕作,一块地只种一年就弃耕休闲,形成一个有序的垦休循环圈;第二种类型即轮作刀耕火种,其耕作方式为第一年砍伐焚烧、播种、收割,第二年使用锄头先铲草挖地或使用牛犁后播种、除草、收割。在缅甸境内的克钦族人,以锄耕为主,有百分之七十的耕地是刀耕火种的轮作田地,主要农具是砍刀和锄头。农作物有旱稻、玉米以及少量水稻。

——缅甸那加人与刀耕火种

那加人每3—5年轮作一次,栽种的作物有旱稻、水稻、玉米棉花、大麻荞麦等。这种农业的工具就是长刀、锄和播种用的尖棒。长刀是多功能工具,在滇南滇西的许多民族以及缅甸的克钦人、钦人、那加人中是一种相似的工具,显然与地区刀耕火种的农业文明方式有关。缅甸境内的掸人在山区实行刀耕火种,采用轮作制,农作物包括旱稻、玉米、马铃薯、花生等。

——越南的刀耕火种民族

越南北方和南方都有以刀耕火种农业方式生存的民族。由云南迁入越南北部的拉祜人从事刀耕火种,喜欢烧毁老林开荒,不愿开垦长满杂草的山坡,一般种一年就放弃,5—6年后再回来耕种,工具为长刀、头和镰刀。种植作物有玉米、稻谷、白薯和木薯。越南北部山区的苗族人有45万之多,公元7—8世纪开始由中国迁入越南,大批移入是在15—16世纪。苗族人在山区采用的是用头的刀耕火种方式,每隔3—8年放弃原耕地,选择新地,故山地离村寨越来越远,农忙即在地头盖临时工棚。越南北部山区的瑶族人同样从事刀耕火种农业,生荒地2—3年轮换一次,工具以斧头、弯刀、头、镰刀为主。在越南南方有高棉人138万,其中的山地高棉人意为“山里人”,包括很多不同族系,大多从事刀耕火种,且方式一样:当雨季结束时,即开始选择清理地块,砍树斩草,来年四月份放火焚烧,然后由妇女负责播种。播种很轻松,用铁棍、木棍或削尖的树枝在地上戳坑撒上种子即可。在越南中部以南的占人中,也有“山地占人”,人种上属于蒙古人种,有尼格罗—澳大尼亚人种特点,实行刀耕火种原始农业,所用工具为板斧、长刀和头。另外在泰国、老挝都有山地民族采用刀耕火种的农作方式。

(三)西南丝绸之路旱稻文明的潜力

西南丝绸之路的川滇缅印以及东南亚通道的沿线民族至今尚有山地民族种植旱稻,这是一个较为独特而又需要引起注意的现象。旱稻生产当今正在日益引起农业科学界的重新重视。

旱稻,又称陆稻(upland rice)、旱谷、地谷。在植物分类上水稻与旱稻都同属于一个种类,泛指能适于无垠旱地、坡地及干旱生态环境下的栽培种类,它具有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水稻与旱稻的出现,乃是由于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演变,以及人类对栽培植物长期的驯化而形成水陆两大生态类型和不同的生产作业方式及栽培方法。旱稻通常直播于旱地,是靠雨养或在此基础上适量补充灌溉的旱作稻,既比水稻抗旱节水,又比玉米、大豆等许多旱作物耐劳,适于水源不足或能源紧缺的稻区、低洼易涝旱地及多雨的山区丘陵地种植。目前世界上有很大一部分作物种植资源通过原住民的生产实践而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旱稻即是其中的重要种类。

1.西南丝绸之路沿线山地民族的旱稻种植

世界旱稻种植资源的绝大部分集中分布于中国云南、印度阿萨姆地区以及邻近的东南亚山地。云南是中国旱稻种植最为丰富的地区,占全国的95%以上,也是世界旱稻种植资源的重要来源地。西南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稻谷种植以水稻为主,但在中国境内滇地的沿线山地民族中,以及沿线东南亚国家北部山区的民族中,依然存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式,保存有丰富的旱稻种植,旱稻资源在山区坡地得以保存。旱稻种植与原始农业方式刀耕火种相联系,同时有一套耕种的程序。

——滇境内种植旱稻民族

佤族广泛分布于云南西南部,主要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人口30余万,是一个从事农业的民族,稻谷种植中有旱稻和水稻。其相邻的布朗族人口约10万,属于濮人系,主要从事农业,稻谷则主要种植旱稻。布朗族有三大远近闻名的产品:普洱茶、旱稻种植和木棉纺织,都是取之山地植物的著名产品。其中旱稻为“拾取山中谷,育成旱稻种,驯育艰辛无人见,山里人家始有粮,至今刀耕火种地,旱稻仍为当家粮”。说明旱稻是当地百姓自己选择野生旱稻历经艰辛驯育成功的,这是一例从山地野生旱稻训育进化成为山地种植旱稻的例证。与其相邻的居于滇西的德昂族,也属于濮人系,稻谷种植中兼种水稻和旱稻。汉藏语系的山地基诺族,以农业为主,稻谷则主要种植旱稻。

——滇境外种植旱稻民族

缅甸。分布在缅甸西部、北部和西北部境内山地民族稻谷种植以旱稻为主。分布在缅甸西部缅印边境两侧高山的钦人以居住在缅甸境内的最多,有75万人,种植最广泛的是旱稻。居住缅甸西北部缅印边境的那加人,处于高山峡谷,以农为生,用刀耕火种方式种旱稻、兼种水稻。在缅甸北部克钦邦内以及掸邦等地区的克钦人,在中国境内称景颇族人,共58万人,以农为生,依然主要用砍刀和锄头种植旱稻。掸人分布在缅甸中部高原与缅甸东北部以及西北部,平地的掸人种植水稻,山岭掸人种旱稻。另外缅甸境内与掸人为邻的佤人与滇境西南部的佤族一样,以刀耕火种的方式种植旱稻。

泰国。泰国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的佬人种稻也是泾渭分明:河谷地区种水稻,山坡地带种旱稻。在泰国北部和东北部边境地带的苗人(10万)和瑶人(2万)则种植旱稻。泰国的60万山地高棉人主要分布在泰国东南部地区,靠近柬埔寨,也种植旱稻。还有拉祜人、克木人,与云南境内的这两个民族一样,在山坡种植旱稻均。

印度东北阿萨姆地区。阿萨姆地区与缅甸和云南的地理特征有相似之处,山区民族也栽种旱稻,有观点认为该地是栽培稻的起源地,理由是当地是野生稻最多的地区之一。

2.保留旱稻种植的意义

实际上,刀耕火种旱稻并非山地民族的落后种植方式,而是山地先民因地制宜、将野生稻驯化成山地栽培稻的传统方式。

旱稻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种植方式,在水稻种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山区原住民地仍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旱稻种植虽然方式原始,但自有它的优势:抗旱、省水省力。旱稻可在旱、干、湿地直播,耗水量仅是水稻的1/3-1/5;灌水量仅是水稻的4-1/10。目前世界上各地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稻谷栽培因地而异。目前世界有灌溉水源的计7700万公顷,望天田(雨养田)3300万公顷,旱地1900万公顷,海边湿地500万公顷。目前我国旱稻占稻作面积不到2%(参考数:亚洲占7%,非洲占60%,南美洲占70%)。

旱稻种植在今日世界水源缺乏的情况下,正在引起科学界新的关注。选育优质高产的旱稻品种是目前国际上的攻关项目,国际稻作研究所把“旱稻品种改良列为21世纪四大战略研究目标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西南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族和地区的旱稻种植既保留了稻谷种植古老的文明方式,也提供了丰富的旱稻科研资源,在人类水资源越来越匮乏的困境中,西南丝绸之路沿线的山地民族储备了更多的旱稻资源优势。

3.刀耕火种与原始崇拜

刀耕火种虽然方式原始,但选地、砍树、烧荒、播种直至收获,每项工作都规范有序,并伴随有一些祭祀仪式,整个过程都融入了民族的原始信仰和传统文化,具有人类早期原始民族的宗教崇拜与巫术思想,下面以景颇族为例。

景颇族的刀耕火种与祭祀礼仪相联系,主要表现在对鬼神的祭祀上。祭祀主要分以下三类:祭献与刀耕火种农业有关的鬼。包括木代(Madai太阳鬼)、阿木(Amu雷鬼)、崩培(Bung hpoi风鬼)、知通(Jahtung山鬼)、子卡(zihka谷魂鬼)等等;吃新米时祭献祖先,即每年在谷子成熟即将正式收割前,各家各户都要举行吃新米仪式,祭献祖先,感谢祖先保佑这一年的生产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号地”烧地时祭献风鬼,即在烧地之前祭献风鬼“崩培”,让带火的风鬼把地里的树枝杂草都烧尽。

刀耕火种与民族习俗连在一起。景颇族人结婚时,要给出嫁的女儿赠送一件珍贵的礼物——礼篮。礼篮里装的是砍地用的两把长刀,还有种子。景颇语称长刀叫“日恩图”(Rinhtu即生命刀),它象征着景颇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农业生产。

葬仪也与刀耕火种联系。祖先世界与生界都是从事刀耕火种农业生产的,所以举行送魂仪式中要把生者的谷种和死者的谷种分开,让死者带谷种走,并挎着砍地的长刀去。而回到祖先世界还要饲养家畜,所以举行送魂仪式时还要宰杀家禽家畜(一般是猪、鸡、牛)。

刀耕火种这种原始的农作方式在滇境内境外的山地民族中都存在,无疑与山区地理环境有关,属于地域性原始文明。任何一种文明方式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刀耕火种自不例外。这种生产方式反映了山地民族如何在生存环境中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身的方式,并且发展出一种与周遭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制度。

三西南丝绸之路古道的原始婚俗

西南丝绸之路川滇与境外的滇缅、滇印、缅印之间的民族,有一些相似的古老风俗,主要表现在恋爱与婚姻方面。

1.用“对歌”形式选择恋爱对象的习俗

在周代的《诗经·国风》时代,中原民间节庆中就存在男女的情歌竞赛,竞赛结果是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并最终约定婚事。在这种情歌竞赛中,春天是结为伴侣的季节,与气候、万物复苏、田野劳作有关。秋天则是迎娶新娘的季节,同样与季节、田野山林收获相联系。这种民间古老的原始风俗在古老的西南丝绸之路境内境外民族中同样存在,表现为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对歌结亲,这一风俗主要存于山地民族之中。

滇印通道的景颇族有恋爱自由、男女对歌结交的习俗。另如滇越道的傈僳族、哈尼族、京族也同样流行男女通过唱山歌自由定情的风习。其他如苗族人男女对歌,拉祜族对歌定情,以及阿昌族、普米族青年男女都是通过对歌自由缔结婚姻。印度东北部地区的那加人、固基、加诺和米基尔族民族都盛行青年男女“对歌”的定情仪式。男女婚姻用对歌方式选择对象,互相中意后就分别搬出公房,成家立业。

2.在婚姻方面存在古老习俗

一是劳役婚。“对歌”定情之后即可缔结婚姻。婚姻存在劳役婚习俗,即男方婚后要在女家劳动几年,以酬劳女方父母养育女儿所付出的代价。这一习俗在滇缅民族中大多存在。缅甸境内的克钦人,未婚夫婚前到女方家服劳役3—9年不等。如果期间有小孩,男方对小孩也支付彩礼。云南境内及其境外国家的克木人,实行劳役婚,新郎婚后到女方家劳动3—4年以后才能建立自己的小家庭。越南的哈尼人和拉祜族也都有劳役婚。在越南的山地高棉人中,有的民族还有女方娶亲的习俗。越南中部占人也行劳役婚,还同时有妻姊妹婚和夫兄弟婚习俗。

二是寡妇转房制,即指寡妇再嫁亡夫的未婚兄弟和其他未婚男性亲属的习俗。印度的固基尔族有此习俗,在缅甸境内的钦人中也存在。缅甸的克耶人还有妻姐妹古老习俗;克木人也有寡妇内嫁习俗;哈尼人中实行转房制,寡嫂及其孩子转房给夫弟。在西南丝绸之路途径的民族如云南的彝族、白族、景颇、独龙、纳西和四川境内的藏族、羌族中也曾经有此习俗。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学者在对中国边疆民族的田野考察中,曾有对中国西南民族的男女对歌定情以及劳役婚的记述,兹选录以下数则以作参考。

1.【猡猡男女的对歌】

我走进一个深邃而狭长的山谷。山谷两侧都是险峻的高山,在陡峭的山坡上散布着许多山羊和绵羊,放羊的男女照看着它们,同时他们也以歌声相互应答,他们那简单的牧羊小调既活泼又嘹亮,但听起来非常悦耳,在山谷间回荡着。在山谷的寂静中,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中,倾听着那简单的心灵用歌声来表达他们最隐秘的情感,真是太美妙了。

2.【猡猡男女对歌歌词】一首:

男子:

……姑娘你从哪里来?姑娘家住在何方?我虽从未见你面,如今一见我倾心。

女子:

……你的言语最动人,你的心思我明白。若是真堪做我夫,先让我来看真切。

本文所论及的西南丝绸之路境内境外山地民族所反映出来的相同的文明现象:中国南方原始民族的干栏屋,山地民族的刀耕火种原始农作方式与旱稻种植,以及对歌定情、劳役婚与转房婚俗等诸种古老文明,表明在西南丝绸之路沿线的山地民族中,既存在文明联系,也保留有原始文明风习